- 年份
- 2024(5644)
- 2023(7557)
- 2022(6118)
- 2021(5772)
- 2020(4665)
- 2019(10736)
- 2018(10339)
- 2017(18456)
- 2016(10820)
- 2015(12225)
- 2014(12099)
- 2013(11094)
- 2012(10213)
- 2011(9265)
- 2010(9863)
- 2009(8896)
- 2008(7686)
- 2007(6781)
- 2006(6136)
- 2005(5719)
- 学科
- 济(32307)
- 经济(32274)
- 融(25786)
- 金融(25786)
- 业(23384)
- 中国(23170)
- 银(22042)
- 银行(22025)
- 行(21499)
- 管理(21284)
- 教育(19233)
- 企(18553)
- 企业(18553)
- 方法(14545)
- 数学(13040)
- 数学方法(12919)
- 财(11639)
- 中国金融(10949)
- 理论(9999)
- 制(9589)
- 农(9473)
- 贸(8333)
- 贸易(8325)
- 地方(8287)
- 易(8198)
- 业经(7964)
- 务(7852)
- 财务(7838)
- 财务管理(7825)
- 企业财务(7550)
- 机构
- 大学(138345)
- 学院(134107)
- 济(53125)
- 经济(51879)
- 研究(49785)
- 管理(43345)
- 中国(38763)
- 理学(37170)
- 理学院(36674)
- 管理学(36016)
- 管理学院(35743)
- 京(29654)
- 教育(28616)
- 范(26737)
- 师范(26579)
- 科学(26238)
- 财(26102)
- 中心(24070)
- 所(23795)
- 师范大学(22183)
- 研究所(21685)
- 财经(20777)
- 江(20645)
- 农(19940)
- 北京(19506)
- 经(19063)
- 经济学(17827)
- 融(17815)
- 金融(17500)
- 院(17489)
- 基金
- 项目(86268)
- 研究(71527)
- 科学(69775)
- 基金(60326)
- 家(51058)
- 国家(50459)
- 社会(44508)
- 科学基金(42911)
- 社会科(42277)
- 社会科学(42267)
- 教育(40947)
- 省(34731)
- 划(31145)
- 基金项目(30873)
- 编号(30844)
- 成果(27985)
- 课题(24790)
- 资助(24402)
- 自然(24319)
- 自然科(23795)
- 自然科学(23789)
- 自然科学基金(23405)
- 部(21436)
- 重点(21322)
- 年(20861)
- 发(20742)
- 性(19770)
- 教育部(19562)
- 规划(19405)
- 创(19155)
共检索到218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俞达 刘墨海
在开展金融素质教育方面,发达国家偏重于维护经济环境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保护消费者权益;而发展中国家更强调的是金融普惠、消除贫困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愈来愈多的国家开始关注国民的金融素质教育。这不仅有英美等传统上比较重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发达国家,也包括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据OECD2013年的统计,全球已有英国、美国、巴西等23个国家制定并实施了金融教育国策,另有智利、印度尼西亚、韩国等24个国家正在考虑开始制订金融教育国策。OECD及其牵头组建的国际金融教育网于前几年提出了国家金融教育高级原则。该原则于2012年由G20领导人峰会获得通过,也得到了2012年亚太经合组织财长会议的认可和赞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小荣
当前,我国金融素质教育主要通过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教育和学校的金融素质教育两个主渠道展开,两个渠道的金融教育各有侧重。金融机构定期开展的金融素质教育主要着眼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营销,强调投资管理,辅助性地开展一般性金融知识普及,其覆盖面广、针对性较差。高校开展的金融素质教育主要面向大学生群体,进行金融知识和理念的教育,强调学生契约精神和资金管理能力的培养,目标明确、针对性较强,有效地弥补了金融机构金融素质教育的不足,是开展金融素质教育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高利明
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关系密切。通过应用教育技术会对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信息能力的培养产生直接的影响。文章通过实例分析,指出必须大力开发优秀的教学软件,特别是编写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要注重教学设计。文章提出,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集成”观念和“建构”思想至关重要。
关键词:
教育技术 素质教育 集成与建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金山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为一切人提供学习机会,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开放教育应运而生。开放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价值观趋同,我们形成的“认识链”也即“操作链”的实践模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注重为学生提供服务,使素质教育在开放教育中得到了较好的实施,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文辅相
论大学素质教育文辅相“素质”一词,已广泛见之于中央文件、报刊杂志和人们言谈之中,计划生育中讲“人口素质”,体育竞赛中讲“身体和心理素质”,民族比较中讲“民族素质”,还有“公民素质”,“干部素质”,“职工素质”,“群体素质”,“教师素质”,“学生素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张士充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在学校教育中,各科学习不但占有绝大部分时间,且有丰富多采的内容可以相互结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本文着重研究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一、数学教学与智育关于数学教育中智育的内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人到老年总是要恋旧,我曾多次说过我在教育战线混了一辈子。1984年任清华大学教务处长,1987年任教务长,中间当了一年计算机系系主任,1990年任副校长,1992年调国家教委任高教司司长,自1995年先后任国家教委副主任、教育部副部长,直到2001年退岗。这期间一直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2001年至2013年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在这期间由于工作的需要有不少的讲话,也写了一些文章,虽然水平不高,但为了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龚克
实施素质教育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深化和丰富的过程,不仅要作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也要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主题。在"知"方面,必须认识到素质教育的实质是立德树人,要注重通识但不止于通识,要包含和超越而不是排斥专业教育,是战略主题而不是补充,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统领教育改革之"纲"。在"行"方面,须在指导思想上,真正把素质教育作为战略主题;须在办学实践中,实现从教育观念、内涵到模式的转变;须在培养格局上,形成德智体美相互融合的局面;须在体制机制上,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管理体系特别是评价体系;须在工作推进中,把打造德能兼备的教师队伍作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战略主题 立德树人 知与行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小曼
自80年代中未期提出“素质教育”这个名词(口号)以来,人们一直在沿用它,也有不少有识之士正在努力为实施素质教育而进行探索性的教育实验。然而在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并没有统一认识,对诸如这个概念是否科学?它与“应试教育”是什么关系、它是否等同于“全面发展教育”等问题仍存在一些分歧。本文就其中的某些问题,也淡点肤浅认识,供同仁们批评指正。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隋允康
素质教育随笔隋允康一、对人才转型的认识若用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和素质(Quality)的英文简写来描述三者的关系:K-A(K)-QA(K),似乎能更清晰地表达对人才转型的认识。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说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龚放
试论大学素质教育●龚放一、应变与发展:大学素质教育的缘起100多年以前,马克思曾经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对劳动者素质“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的客观要求,及其同私有制条件下人的片面发展、畸形发展之间的深刻矛盾。马克思敏锐地看到:“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素质教育三题●文吉吉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素质教育,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反映,它不仅适应了中国迎接21世纪国际竞争挑战的需要,而且说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已经初步达到了实施素质教育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