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71)
- 2023(17229)
- 2022(14208)
- 2021(13106)
- 2020(11358)
- 2019(26025)
- 2018(25439)
- 2017(49473)
- 2016(26501)
- 2015(30200)
- 2014(30137)
- 2013(29792)
- 2012(27312)
- 2011(24533)
- 2010(24756)
- 2009(23279)
- 2008(22315)
- 2007(20097)
- 2006(17363)
- 2005(15461)
- 学科
- 济(113393)
- 经济(113250)
- 业(80875)
- 管理(74921)
- 企(59015)
- 企业(59015)
- 方法(52424)
- 农(49196)
- 数学(47343)
- 数学方法(46804)
- 财(33015)
- 农业(32645)
- 中国(32126)
- 融(29552)
- 金融(29549)
- 银(28310)
- 银行(28265)
- 行(27123)
- 业经(27108)
- 制(25682)
- 地方(22321)
- 贸(20680)
- 贸易(20666)
- 易(20151)
- 务(19946)
- 财务(19891)
- 财务管理(19836)
- 学(19182)
- 企业财务(18927)
- 理论(17525)
- 机构
- 学院(377494)
- 大学(374246)
- 济(158402)
- 经济(155215)
- 管理(147138)
- 理学(127528)
- 理学院(126283)
- 管理学(124145)
- 管理学院(123475)
- 研究(120019)
- 中国(99550)
- 农(76143)
- 京(75853)
- 财(74584)
- 科学(71550)
- 中心(60593)
- 财经(59655)
- 所(59330)
- 业大(59207)
- 农业(59020)
- 江(56736)
- 经(54486)
- 研究所(53653)
- 经济学(49786)
- 北京(46780)
- 范(46500)
- 师范(46001)
- 经济学院(45372)
- 州(45267)
- 财经大学(44342)
- 基金
- 项目(254185)
- 科学(200931)
- 研究(186775)
- 基金(185976)
- 家(160839)
- 国家(159466)
- 科学基金(138295)
- 社会(120119)
- 社会科(113844)
- 社会科学(113809)
- 省(100261)
- 基金项目(98699)
- 自然(88486)
- 教育(86658)
- 自然科(86512)
- 自然科学(86489)
- 自然科学基金(85001)
- 划(83068)
- 编号(76187)
- 资助(76020)
- 成果(61098)
- 部(57279)
- 重点(56798)
- 发(54334)
- 创(53481)
- 课题(51723)
- 国家社会(50264)
- 创新(49949)
- 教育部(49533)
- 科研(49213)
- 期刊
- 济(169482)
- 经济(169482)
- 研究(107279)
- 农(74888)
- 中国(72790)
- 财(58436)
- 学报(57488)
- 融(52978)
- 金融(52978)
- 科学(52424)
- 农业(49697)
- 管理(48591)
- 大学(45089)
- 学学(42904)
- 教育(37188)
- 技术(32542)
- 业经(32135)
- 财经(29729)
- 经济研究(26108)
- 经(25443)
- 业(24609)
- 问题(23491)
- 版(18998)
- 统计(18913)
- 理论(18443)
- 技术经济(18222)
- 世界(17348)
- 策(17227)
- 实践(16679)
- 践(16679)
共检索到555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童 蒋远胜 王玉峰
本文依据四川省与重庆市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地区246份农户调研数据,借助层次分析法从农户主观感知、行为态度和推广态度三个方面构建了多维的农户满意度,阐释了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农房抵押贷款满意度的机理。通过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进行分组,利用Tobit回归检验不同水平的收入对金融素养引致农房抵押贷款满意度的变化,并得到以下结论:农户对于该业务的满意度较高,金融素养对已参与农房抵押贷款的农户满意度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高收入农户的金融素养提高引致其农房抵押贷款满意度的边际效果较中低收入农户更强。据此得出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地开展农村地区的金融素养培训和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进行分类制定信贷内容等政策启示。
关键词:
金融素养 农房抵押贷款 满意度 收入差距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童 蒋尧 王玉峰
本文依据四川省和重庆市共计708个试点地与非试点地调查问卷的农户调研数据,阐释了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农房抵押贷款需求的机理,然后通过对受不同程度的政策激励影响的地区分组,即试点地区和非试点地区,并利用Probit回归检验不同强度的政策激励对金融素养引致农房抵押贷款的参与意愿的变化,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全样本中农户对于农房抵押贷款接受度为28%,其中试点地区农户接受度高于平均水平5%;第二,金融素养对于农民农房抵押贷款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该影响会因为有较强的政策激励而得到提高,同时发现农户分化、实际耕地面积、风险偏好等因素会显著影响农户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多方合作推进金融知识宣传等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阮华 廖文梅
【目的】探究林权抵押贷款的收入效应,明确贫困农户林权抵押贷款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基于扶贫目标的林权抵押贷款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全国5省702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处理效应模型研究林权抵押贷款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利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不同贫困程度农户的林权抵押贷款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林权抵押贷款可显著提升农户农业收入水平,一般贫困农户农业收入增加幅度最大,生产性固定资产对农业收入影响显著;不同贫困程度农户林权抵押贷款参与程度均较低,其林权抵押贷款需求及可获得性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其中,有家人生大病对重度贫困农户贷款需求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林业补贴政策认知对非贫困农户林权抵押贷款需求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有家人在政府部门工作、养殖业收入比例对非贫困农户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生产性固定资产对一般贫困农户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非贫困农户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结论】林权抵押贷款增收效果明显,但当前林权抵押贷款的扶贫功能不明显,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的可获得性低,贫困农户林权抵押贷款需求不高。林权抵押贷款政策要适应林业扶贫战略新需要,要拓展和提升林权抵押贷款功能和绩效,必须建立和完善基于扶贫目标的林权抵押贷款产品设计与精准帮扶模式,着力提升贫困农户承贷能力,切实提高贫困农户贷款可得性水平,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扶贫多元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合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政策的扶贫功能及绩效的拓展和全面提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辉
本文对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在对湖南农户调查问卷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农户参与农房抵押贷款意愿与预期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以期为有效推进农房抵押贷款试点提供科学的决策指导和参考意见。
关键词:
农村住房 流转 抵押贷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童 蒋远胜 王玉峰
论文依据四川省和重庆市共计708份试点地与非试点地的农户调研数据,阐释了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农房抵押贷款需求的机理,然后通过对受不同程度政策激励影响的地区分组,即试点地区和非试点地区,并利用Probit回归检验不同强度的政策激励对金融素养引致农房抵押贷款的参与意愿的变化。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全样本中农户对于农房抵押贷款接受度为28%,其中试点地区农户接受度高于平均水平五个百分点。第二,金融素养对于农民农房抵押贷款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该影响会因为有较强的政策激励而得到提高。第三,农户分化、实际耕地面积、风险偏好等因素会显著影响农户的需求。同时还使用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和分地区稳健性检验,均支持基准回归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多方合作推进金融知识宣传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超 郭沛 郗希
论文以安徽肥东和山东莱阳210户参与农村房产抵押贷款意愿调查的农户问卷为样本数据,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影响农户房产抵押意愿的各种因素。通过分析,得出影响农户房产抵押贷款意愿的最重要因素,以及对农户参与房产抵押贷款意愿有显著正影响和显著负影响的变量。最后建议,政府应加大宣传,提高农户对房屋抵押政策的认知;大力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降低抵押贷款风险;以减税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推广和发展房屋抵押贷款业务。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任乐 王性玉 赵辉
本文在对农业保险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借款人(农户)和贷款人(金融机构)双方福利最大化的角度构建模型,深入分析农业保险和农户信贷的内在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进一步利用河南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通过Logit回归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农业保险作为抵押品替代信号能够有效缓解农户所受信贷配给,增加其信贷可得性和信贷额度。研究结论对更好的发挥银保互动融资功能,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切实解决农村金融抑制问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信贷配给 农业保险 信贷可得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任乐 王性玉 赵辉
本文在对农业保险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借款人(农户)和贷款人(金融机构)双方福利最大化的角度构建模型,深入分析农业保险和农户信贷的内在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进一步利用河南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通过Logit回归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农业保险作为抵押品替代信号能够有效缓解农户所受信贷配给,增加其信贷可得性和信贷额度。研究结论对更好的发挥银保互动融资功能,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切实解决农村金融抑制问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信贷配给 农业保险 信贷可得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智军
选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为研究对象,赋予其"商品属性",通过对河南省9县(市、区)进行问卷调查,进行贷款双方供需行为研究:一是运用Acsi模型,研究影响贷款客户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二是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对金融机构开展意愿进行分析。进而从微观层次探寻实践障碍和困难,并提出建议,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瓅 罗剑朝
本文运用有序Probit模型从农户收入差距视角评价2013—2014年宁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供给效果。研究发现,农户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供给效果总体评价较高;整体来看,农户对抵押贷款政策的了解程度、参与意愿、贷款资金预期满足程度、资金满足度、贷款资金对家庭帮助、贷款流程、贷款估价等是决定农户满意度评价的主要因素;从农户分组情况来看,影响不同收入农户对贷款供给效果满意度的因素也不尽相同。基于研究结论,提出进一步拓宽抵押担保物范围和模式,加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宣传力度,开展农户贷款流程再造,完善利率定价机制,依据不同贷款对象和用途划分贷款额度和利率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惠献波
论文以河南省(滑县、兰考县)1028名农户调查材料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响应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住房数量、家庭负债水平、职业分化、经济分化是影响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响应意愿的关键性因素。最后,论文提出了加大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宣传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东武
首先,通过基于引入社会资本、抵押贷款参数以及Cobb-Douglas函数构建的社会最优贷款模型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有助于提高农户贷款的可得性。其次,基于所有人、中高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三视角,以及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所有人视角看,农户普遍缺乏合格的抵押品,抵押贷款在总体上降低了农户贷款的可得性,而社会资本能增加农村地区的贷款规模;从中高收入群体视角看,较富裕的农户普遍能提供抵押品,有助于提高贷款的可得性;从低收入群体视角看,银行更关注农户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在贷款中的作用大于抵押品,社会资本与贷款可得性呈正相关。目前,在中国的农村,低收入...
关键词:
农户贷款可得性 抵押贷款 社会资本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虎 罗剑朝 张珩
本文以宁夏和陕西地区6427户农户数据为例,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了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均促进了农户收入增长,参与农地抵押贷款提高了农户户均收入18228.8元、户均农业收入9807.9元。不同教育背景、年龄段农户贷款后的收入增长存在差异,户主学历为高中及以上的农户家庭,贷款后的收入增长较强烈,农地抵押贷款后也会获得比其他形式贷款更好的收入增长;户主年龄在29岁及以下、5059岁的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后可以获得较高的户均收入增长。现阶段,相比于其他贷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虎 罗剑朝 张珩
本文以宁夏和陕西地区6427户农户数据为例,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了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均促进了农户收入增长,参与农地抵押贷款提高了农户户均收入18228.8元、户均农业收入9807.9元。不同教育背景、年龄段农户贷款后的收入增长存在差异,户主学历为高中及以上的农户家庭,贷款后的收入增长较强烈,农地抵押贷款后也会获得比其他形式贷款更好的收入增长;户主年龄在29岁及以下、50~59岁的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后可以获得较高的户均收入增长。现阶段,相比于其他贷款,农地抵押贷款对农户户均收入的促进作用并无优势,但对农户农业收入的促进作用显著。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润慈 石晓平 关长坤 蓝菁
研究目的:揭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影响农户信贷可得性的作用机理,并检验风险分担机制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方法:运用PSM-DID方法、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研究结果:(1)农地抵押政策可以提高大规模农户的信贷可得性;(2)农地作为抵押物的处置风险是影响农地抵押政策执行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农地抵押+农地流转市场”和“农地抵押+第三方组织”两种风险分担机制均能有效降低农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物的处置风险,进而可以强化农地抵押政策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改善作用。研究结论:农地抵押政策的进一步推行需要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降低农地的处置风险,以提高农户的信贷可得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