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54)
- 2023(16882)
- 2022(14491)
- 2021(13480)
- 2020(11326)
- 2019(26191)
- 2018(25578)
- 2017(49357)
- 2016(26362)
- 2015(29702)
- 2014(29291)
- 2013(28534)
- 2012(25903)
- 2011(23020)
- 2010(22980)
- 2009(20877)
- 2008(19167)
- 2007(16475)
- 2006(14065)
- 2005(12052)
- 学科
- 济(99339)
- 经济(99221)
- 管理(73145)
- 业(73026)
- 企(60140)
- 企业(60140)
- 方法(49234)
- 数学(43449)
- 数学方法(42865)
- 中国(31301)
- 财(29419)
- 农(28176)
- 融(27903)
- 金融(27901)
- 银(26052)
- 银行(26003)
- 行(25006)
- 业经(23087)
- 地方(20955)
- 学(20352)
- 制(19866)
- 农业(19602)
- 理论(18748)
- 务(18485)
- 财务(18412)
- 财务管理(18373)
- 企业财务(17517)
- 贸(17492)
- 贸易(17480)
- 易(17010)
- 机构
- 大学(359502)
- 学院(358067)
- 管理(144415)
- 济(142643)
- 经济(139603)
- 理学(126378)
- 理学院(125036)
- 管理学(122665)
- 管理学院(122036)
- 研究(115153)
- 中国(90146)
- 京(74867)
- 科学(70935)
- 财(65070)
- 农(57064)
- 中心(55529)
- 所(55522)
- 业大(54254)
- 财经(53447)
- 研究所(51136)
- 江(50270)
- 经(48954)
- 范(46637)
- 北京(46556)
- 师范(46175)
- 农业(44516)
- 经济学(43790)
- 院(42056)
- 州(41349)
- 财经大学(40343)
- 基金
- 项目(256498)
- 科学(202330)
- 研究(187722)
- 基金(187048)
- 家(163106)
- 国家(161508)
- 科学基金(139816)
- 社会(118508)
- 社会科(112490)
- 社会科学(112455)
- 省(100012)
- 基金项目(99568)
- 自然(91257)
- 自然科(89207)
- 自然科学(89185)
- 自然科学基金(87564)
- 教育(87334)
- 划(83875)
- 资助(77112)
- 编号(76807)
- 成果(61193)
- 重点(57056)
- 部(56515)
- 创(53849)
- 发(53759)
- 课题(52041)
- 创新(50199)
- 科研(49530)
- 国家社会(49161)
- 教育部(49047)
- 期刊
- 济(143591)
- 经济(143591)
- 研究(102139)
- 中国(65767)
- 学报(56983)
- 科学(51400)
- 农(50827)
- 管理(50387)
- 财(48998)
- 大学(44140)
- 教育(41619)
- 学学(41483)
- 融(40814)
- 金融(40814)
- 农业(34783)
- 技术(31714)
- 财经(25528)
- 业经(23553)
- 经济研究(23309)
- 经(21856)
- 图书(19492)
- 问题(18536)
- 理论(17572)
- 业(17517)
- 科技(17015)
- 版(16481)
- 技术经济(16260)
- 实践(16143)
- 践(16143)
- 统计(16030)
共检索到510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赵立业 吴卫星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4年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素养指标,分析金融素养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金融素养能够降低父代收入对子代的影响,促进代际收入流动;通过影响创业活动和负债倾向,金融素养对农业户口和低收入群体作用效果更明显。在教育不平等背景下,金融素养能缓解由教育结果不平等引起的代际收入持续性。提高金融素养是促进低收入群体代际流动,实现共同富裕的一条途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艳平 李佳锶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三期数据(CFPS2016、CFPS2018、CFPS2020),采用计量模型实证考察数字素养对女性过度教育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素养与女性过度教育之间存在显著负向关系,即数字素养水平的提高能有效缓解女性过度教育问题,从而促进女性就业质量提升;数字素养提高可通过纠正就业地空间错位、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弱化女性生物钟干扰三条路径优化女性受教育程度和工作职位不匹配的问题;数字素养对女性过度教育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城乡异质性、年龄异质性和性别观念异质性。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婧 柯睿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以家庭教育支出、教育机会的获得来度量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利用FE、DID、DDD的工具变量估计方法实证考察了新农保政策对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研究发现:无论立足于县级视角还是家庭视角,新农保政策对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正向影响,且具有稳健性;新农保政策不仅在子辈为祖辈提供经济帮助上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而且还能显著地正向刺激家庭债务的增加,即从代际经济支持、借贷约束的角度出发验证了新农保政策可通过减少子辈为祖辈提供的经济帮助、增加家庭债务的路径作用于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
关键词:
新农保 家庭人力资本投资 教育机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崔景华 李万甫 谢远涛
基层财政支出配置模式是影响低收入人群福利水平和贫困发生概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构建财政支出结构效应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面板Logistic模型和工具变量法检验村财政各项支出项目对农村家庭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动态效应。全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村财政人均教育投资对农户的扶贫效应最大,其次是农业水利生产投资,而村财政对村民的转移支付和行政费用支出的减贫效应较弱,其中直接拨付给村民的支出助长贫困的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降反升。此外,村财政各项支出对农户贫困发生概率的影响程度在不同年份具有显著差异,且随着家庭中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奥西 秦海林
信息是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重要因素,但简单地获取信息并不能优化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只有通过信息吸纳,充分消化、吸收信息中的有益成份,才能实现家庭财富保值增值的理财目标。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IV-Probit模型和IV-Tobit模型分析信息吸纳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吸纳既会提高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概率,又会增加家庭持有的金融资产总量,有助于优化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与城镇家庭相比,信息吸纳对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力较弱。为进一步优化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激活民间资本,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当如 刘玲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家庭金融文化通过影响家庭决策者的自信偏差和金融知识水平、进而影响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传导机制,然后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家庭金融文化对家庭持有风险金融资产的概率和比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金融文化资本累积速度的影响大于金融文化资本禀赋的影响;从传导机制上看,家庭金融文化禀赋对决策者的自信偏差有非线性影响,金融文化禀赋越高,其对过度自信的正向影响越明显,从而促进家庭投资风险金融资产;家庭金融文化资本增速通过提升决策者的金融知识尤其是高级金融知识来促进家庭投资风险金融资产。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引导居民家庭适度参与金融市场、提高财产性收入水平,一是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居民投资者理性投资,既不盲目追求高收益,也不自我隔绝于金融市场之外;二是要加强金融文化的培育和发展,提升居民的金融文化素养,提高对金融信息的利用效率;三是要拓宽居民家庭获取金融信息的渠道,降低金融知识获取成本,促进家庭金融文化资本积累。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鹏 郭新玲 富潇睿 王淑芬
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农户数字素养关系到乡村生态振兴目标能否实现。文章基于2016年、2018年及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及宏观乡村生态振兴相关数据,采用基准回归分析、中介效应分析及异质性分析等方法探究农户数字素养对乡村生态振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数字素养显著正向影响乡村生态振兴,其促进效应为0.0156,经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农户数字素养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增长,从而助力乡村生态振兴。(3)异质性分析发现,农户数字素养可以显著提高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乡村生态振兴水平,影响系数分别为0.0140、0.0013,对西部地区促进效应不明显。通过分位数回归分析可知,乡村生态振兴水平越低,农户数字素养对其作用越大,在0.10、0.25、0.80分位点上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2085、0.1778、0.1281。此外,森林覆盖率越高,农户数字素养对乡村生态振兴影响作用越大,高、低森林覆盖地区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044、0.0030。文章从微观角度出发,探究农户数字素养和乡村生态振兴的关系;将宏微观数据相结合,采用双向固定效应及中介效应模型、分位数回归等方法探究农户数字素养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作用机制,丰富了相关研究理论。文章提出注重农民数字素养的教育和培训、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及提高森林覆盖率等政策启示,以强化农户数字素养对乡村生态振兴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冷智花 付畅俭 许先普
在人地关系调整大背景下,"谁来种地"的现实命题备受关注,土地的权利设置及制度约束固然重要,然而经营主体认识才是土地经营方式决定的第一重要变量。本文运用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在既有承包制度设计框架下解析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决策的家庭一般性特征。研究结果发现:家庭收入结构和劳动力内部分工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地区土地流转体现为"富农"行动特征,低收入家庭对于土地的依赖程度较高,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成为约束条件,决定着农户土地流转决策目标。由此得到的政策含义为:土地流转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和非农业劳动参与的结果,农业劳动力有效转移是土地流转市场形成的必要条件,土地具有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
关键词:
土地流转决策 农村收入差距 家庭收入结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龙 葛晶
基于2012年的CFPS数据和行业中观数据,利用多层次Mincer工资决定方程和Melly分解法,分析了人力资本和行业特征在中国行业收入差距形成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人力资本解释了行业间收入差距的62.29%,对个人工资起了决定性作用,但这种作用受到行业特征的约束和调整,人力资本和行业特征的作用分别表现在工资分布的低端和高端。因此,政府在调控工资回报差异的政策取向上,应注重提高低收入人群的人力资本以及在高收入人群中建立公平合理的工资决定机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郑筱婷 李美棠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创业和创新活动对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及维持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家庭作为个人经济活动的重要支撑,对个人的创业决策有着重大影响。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从家庭内部的视角研究女性获得家庭外部收入的能力对其配偶创业行为的影响,用女性的就业状态和收入水平来衡量其获取家庭外部收入的能力,研究发现:女性如果参与市场工作,其配偶进行生存型创业的可能性显著提高;女性的收入水平越高,则其配偶进行机会型创业活动的可能性越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念 张兆强
本文首先运用两部门生产模型和RCK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农机补贴的资源效率在减损,但人力效率在提高;同时,两种效率都有利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大、城镇居民收入较低地区的农村。其作用机制为:农机补贴更多地促进了人均耕地面积较大、收入较低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得该地区农村的人均耕地面积进一步提高,农机补贴的资源效率减损更少,人力效率提高更多。同时,本文主要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运用耕地坡度作为工具变量,分组测算和分析了农机补贴的效率特征,印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因此,中国的农机补贴政策应该向人均耕地面积较大、收入较低地区的农村倾斜,在资源效率减损和劳动力转移的情势下尤为必要。
关键词:
农机补贴 资源效率 人力效率 效率特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昭 吴丹萍
基于多维贫困测度的分析框架和多重剥夺的福利损失,结合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2和2014年的数据,考察农村地区贫困的识别、追踪和分解。研究表明:从健康、教育、生活状况、卫生条件、食物支出与收入水平六个维度综合来看,考察期内农村地区的多维贫困有所改善;相比一维视角的收入贫困,多维视角下可以借助更多信息对贫困户进行有效地识别和追踪;对多维贫困指数的分解发现,一些特定维度(如教育、生活状况和卫生状况等)的变化对于多维贫困指数变化的影响较大。得出政策启示:对贫困的识别应当借助多维视角的福利剥夺,以便尽可能"识真贫"和"扶真贫";对于贫困的改善应当致力于贫困户福利水平和脱贫能力的改善;扶贫过程中,应注重一些特定维度对贫困户脱贫能力的影响,将这些维度作为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超伟 万佳乐 秦海林
根据微观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收入结构对资产选择及投资组合有效性之间的异质性影响。通过计量分析及内生性检验研究表明: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的比重越高,其参与股票、基金与国债的概率就越高;转移性收入比重的增加对于股票与基金两种风险资产并不存在统计上的显著性;经营性收入的占比对于基金与国债的显著性水平高于股票;财产性收入的占比对于三种资产在1%显著性水平上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家庭收入结构中的转移性收入比重的增加,并没有显著增加资产配置的投资组合有效性;其他三类收入比重的增加,均对投资组合有效性具有正向显著影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钱力 张轲
[目的]通过分析劳动力在外流过程中能否阻断相对贫困的代际传递,以及研究提升人力资本在此过程中的影响,为未来相对贫困的治理提供借鉴。[方法]基于代际传递视角,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微观数据,通过构建AlKire-Foster模型,测度我国劳动力外流人口的多维相对贫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Logit模型研究劳动力外流人口多维相对贫困的代际传递问题,最后采用列联表分析人力资本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我国劳动力外流人口整体上不存在严重的极端多维相对贫困,并且多维相对贫困状况有所改善;劳动力外流人口在教育和生活水平维度存在严重且长期的相对贫困;劳动力外流人口的多维相对贫困存在代际传递问题,并且父亲的多维相对贫困状况对子代的影响明显高于母亲;西部地区存在极端多维相对贫困的代际传递问题,中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多维相对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的程度更深;在劳动力外流的过程中提升人力资本存量能够有效阻断劳动力外流人口的多维相对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结论]父代应以身作则,正向影响子代成长;提高政府专项扶贫中人力资本扶贫资金比重,完善地方政府关于未成年子女教育和健康考核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群众普遍受益。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明超 吴淑媛
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结合地区层面数据研究要素市场扭曲对家庭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和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显著抑制家庭创业活动的开展。但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对家庭创业产生的影响因城乡差异而不同,对于城镇家庭来说,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对家庭创业决策不存在显著影响;对于农村家庭而言,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显著降低了家庭创业的概率。该研究结论为中国鼓励大众创业提供了思路,有助于政府制定更加有效的创业帮扶政策,提高家庭创业的可能性。
关键词:
创业 要素市场扭曲 资本 劳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性别角色观念与家庭消费结构——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研究
城市房价与家庭消费支出——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住房公积金、购房信贷与家庭消费——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房价对家庭生育决策的作用机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我国居民的社会地位认知、收入差距和消费支出——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调查数据
西部城市家庭生活用水的人口边际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调研数据
新农保对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研究
社会网络、非正规金融与居民幸福感——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收入识别与长期多维贫困: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