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24)
2023(19623)
2022(16923)
2021(15563)
2020(13410)
2019(30752)
2018(30363)
2017(58014)
2016(31837)
2015(35812)
2014(35704)
2013(35079)
2012(32154)
2011(28914)
2010(28948)
2009(26877)
2008(25750)
2007(22804)
2006(19561)
2005(16983)
作者
(94198)
(78651)
(78223)
(74461)
(49557)
(38111)
(35769)
(31011)
(29812)
(27985)
(26642)
(26458)
(24798)
(24687)
(24586)
(24370)
(24339)
(23359)
(22585)
(22578)
(19769)
(19228)
(19124)
(17818)
(17817)
(17593)
(17436)
(17344)
(15985)
(15776)
学科
(120753)
经济(120603)
管理(88869)
(86408)
(71690)
企业(71690)
方法(59771)
数学(52621)
数学方法(51939)
中国(34858)
(34144)
(32863)
(29288)
金融(29284)
(28350)
银行(28257)
(27981)
业经(27171)
(27026)
地方(24896)
(24283)
(23079)
贸易(23067)
(22908)
财务(22825)
财务管理(22776)
(22417)
农业(22120)
理论(21753)
企业财务(21647)
机构
大学(449076)
学院(448655)
管理(173257)
(173033)
经济(169172)
理学(150912)
理学院(149224)
研究(148013)
管理学(146188)
管理学院(145422)
中国(113654)
科学(96667)
(94331)
(83479)
(79277)
(75867)
业大(74358)
研究所(69947)
中心(69835)
农业(66393)
(64973)
财经(64614)
北京(58776)
(58720)
(57215)
师范(56467)
(53278)
(53115)
经济学(52427)
技术(49638)
基金
项目(313536)
科学(243304)
基金(225413)
研究(220384)
(199710)
国家(198059)
科学基金(168336)
社会(136321)
社会科(129208)
社会科学(129168)
(124661)
基金项目(119949)
自然(113245)
自然科(110617)
自然科学(110581)
自然科学基金(108570)
(105135)
教育(102528)
资助(93716)
编号(89642)
成果(71442)
重点(70964)
(67671)
(66045)
(65025)
课题(61955)
科研(61279)
创新(60781)
计划(59836)
大学(57983)
期刊
(177853)
经济(177853)
研究(122640)
中国(81891)
学报(81660)
(74415)
科学(69877)
(61438)
大学(60230)
管理(59159)
学学(57145)
农业(50320)
教育(47075)
(47022)
金融(47022)
技术(38359)
财经(30983)
业经(29959)
经济研究(29106)
(26496)
(25952)
问题(23439)
(23137)
图书(22025)
科技(22023)
业大(21495)
理论(21049)
技术经济(20983)
统计(20750)
商业(19776)
共检索到637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甜甜  薛晴  
本文运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的数据,借助Probit和Order Probit模型,探究了金融素养对居民养老资产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素养对居民养老资产配置具有正向影响。从影响机制来看,风险态度在金融素养对养老资产配置的影响过程中存在显著中介效应。在老龄化日趋严重的今天,居民应提升自身金融素养,积极优化养老资产配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付波航  于寄语  李正旺  
本文以农村地区为研究视角,使用2017年CHFS微观数据,实证研究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素养对风险资产持有和风险资产占比的影响均显著为正。所接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高、自营工商业以及地区经济越发达的农村居民,更有可能持有风险资产以及提高风险资产比重。据此,笔者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晶晶  
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正成为促进养老金融发展、提高养老生活质量、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新动能。论文从数字经济参与的微观视角出发,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年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等多种计量工具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参与对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以及数字经济参与对不同家庭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参与可以显著提高养老金融资产规模、丰富养老金融资产种类、提升养老金融资产分散度,发挥优化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的作用;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家庭参与数字经济活动有助于促进家庭创业决策、提高金融素养水平,从而优化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参与对农村、中西部地区、女性户主和低教育水平家庭的养老金融资产配置优化作用更显著。因此,应通过促进家庭积极参与数字经济活动、补齐欠发达地区数字基础设施短板以及强化创业技能和金融知识教育培训等措施,推动数字经济参与成为优化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的内生发展动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金龙  马凤娇  
家庭普遍面临的健康风险和广泛参与的养老保险,是冲击和保障家庭持有风险金融资产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两者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健康风险和养老保险分别会显著降低和提高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概率和比例,且两者存在正向交互作用;健康风险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负向效应在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更明显,养老保险的正向效应和调节效应在城镇地区、东中部地区更明显;健康风险和养老保险均能通过家庭可支配收入和风险态度影响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决策。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楠  张帅华  
金融素养有助于居民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实质,基于良好的金融态度做出正确的金融决策。本文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在全国范围内探究金融素养对家庭收入的影响,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素养指标,考虑到反向因果导致的内生性问题,以同社区平均金融素养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实证检验。最终得出结论:金融素养能够显著提高居民家庭收入;异质性分析表明,乡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西部地区居民相比其他地区居民从金融素养提升中获得的收益更高,为提高居民收入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洪霞  赵砚  宋夏云  
本文选择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 2017年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从市场化进程的角度,实证分析了金融素养对商业保险参与概率和参与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居民金融素养越高,家庭参与商业保险的概率越大、参与程度越深,该结果在城镇和农村数据之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市场化进程越快、市场化程度越高,居民金融素养的提升就越有可能增加家庭商业保险参与的可能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曦  江世银  
养老金养老和住房养老成为我国居民养老模式最普遍的两种选择,但以投资金融市场方式养老的参与度较低、发展空间有限。本文基于CHFS2017年的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和OLS回归模型,从居民的家庭情况、经济状况、行为特征三个方面对我国居民养老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居民不同的个体特征对其养老金融产品的持有与投资回报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居民持有养老金融资产并提高盈利水平,现金与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对养老金融产品的持有及投资回报也具有正向作用。养老保险持有的影响不显著,子女数量、家庭健康状况属于无关变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建军  张蕾  安康  
金融素养是影响行为主体资产配置的重要因素,反映了人们在使用和管理资源时运用知识和技能做出有效决策的能力。农地是农户的重要资产,农地流转是农户的资产配置行为,金融素养的提升能否促进农地流转,对此做出回答有利于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基于此,在对金融素养影响农地流转的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金融素养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水平较低,金融素养对农户农地转出或转入及流转规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考虑到金融素养可能存在的内生性,进一步选取工具变量进行Ⅳ-probit和Ⅳ-tobit模型估计,结果显示金融素养对农地流转的正向影响是稳健的。在金融素养对农地流转的作用路径上,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发现,金融素养通过推动农户非农创业和提升农户风险偏好来促进其转出农地并增加转出面积,而社会养老保险参与率在金融素养和农地转出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金融素养通过增强农户农业正规和非正规信贷获得来促进其转入农地并增加转入面积,而风险态度在金融素养和农地转入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文佩  林义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高人口抚养比造成经济运行负担加重,传统的养老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在此背景下,由国家提供基本养老保障向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过渡是发展的必然方向,优化劳动者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产配置,强调个人养老责任也愈发重要。本文从供需两侧出发,探讨国民金融素养和养老服务金融普惠性对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国民金融素养和养老服务金融普惠性都处于较低水平,导致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不合理,金融资产投资倾向过于保守。提高金融素养和养老服务金融普惠性有利于优化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提高资产分散程度、风险性金融资产和寿险的持有倾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安强身  白璐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以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优化家庭财富管理,成为扩大内需与畅通国内循环的重要路径。利用CHFS(2019)调查数据,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提高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比例,且对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影响显著强于中西部地区,对一、二线城市家庭的影响大于三线城市。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可以通过提高居民金融知识水平提升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比例和概率。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金融基础建设,提高居民金融素养,从而促进更多人群使用数字金融,优化家庭金融资产结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关元  雷敏  刘勇  
本文分析了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CHFS)的微观调查数据,发现东部与中西部区域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存在巨大差异。通过Probit模型作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是东部区域还是中西部区域,是否参加社保和医保对风险金融资产投资概率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因素。中西部家庭收入对风险资产投资概率的贡献率远大于东部。东部教育对风险资产投资的贡献率远大于中西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丁嫚琪  张立  
本文通过研究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开展实施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问卷的相关数据来研究影响金融素养的因素以及金融素养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居民的金融素养整体水平不高;金融素养得分越高的居民,所拥有的金融资产种类越多;金融素养的得分和金融资产的持有与否是呈现正比例关系的。建议从提升金融教育、提高金融从业人员专业程度及提升金融产品丰富度三个方面来提升居民金融素养,使居民更好、更全面地进行理财规划。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苏芳  殷娅娟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5年的微观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研究了金融素养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分散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居民金融素养水平整体较低,且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十分显著;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分散化程度极低,并已成为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中最突出的问题;金融素养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分散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收入水平在金融素养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分散化的影响中发挥着异质性作用。以上研究结论,对提高我国居民家庭对金融素养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优化家庭金融资产结构、促进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分散化、提升家庭金融福利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晓慧  李旋旋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支付方式,影响着居民的投资行为,进而影响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而实现家庭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路径是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效用最大化。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移动支付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有利于实现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价值最大化。研究发现:家庭使用移动支付对风险资产投资有正向促进作用,对无风险资产投资具有负向影响,且工具变量回归和稳健性检验表明该结果稳健有效;机制分析表明移动支付主要通过改善储蓄账户数目及家庭对金融知识关注程度两个渠道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异质性分析显示移动支付对身体健康、高等收入水平及高等受教育水平的家庭投资风险资产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因此,应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提高居民金融知识关注度;金融机构应创新金融产品,拓宽金融服务边界;政府应积极开展数字人才的培育和储备工作,持续推进移动支付健康发展;强化金融监管,减少家庭投资风险。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汪莉  马诗淇  叶欣  
后疫情时代,无接触金融服务需求凸显,我国家庭多样化金融投资意愿强烈。而数字普惠金融成本可负担、覆盖范围广、服务多元化等特点恰与日益增长的家庭参与金融市场活动以实现财富增值保值的需求相契合。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2011、2013、2015、2017四年的家庭面板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升家庭持有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比例,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降低是主要影响机制。结构上,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数字化程度、支付和信用服务均促进了家庭投资风险性金融资产;异质性上,数字普惠金融对于我国农村地区、东部地区、高收入群体及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的风险性金融资产持有比例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