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90)
2023(18985)
2022(16163)
2021(14950)
2020(12655)
2019(29245)
2018(28298)
2017(54614)
2016(29142)
2015(32898)
2014(32472)
2013(31931)
2012(29182)
2011(26199)
2010(26491)
2009(24321)
2008(22734)
2007(20061)
2006(17650)
2005(15384)
作者
(81835)
(68550)
(67694)
(64618)
(43077)
(32804)
(31003)
(26788)
(26037)
(24081)
(23348)
(23033)
(21318)
(21210)
(21057)
(20787)
(20350)
(20164)
(19639)
(19576)
(16768)
(16766)
(16564)
(15741)
(15414)
(15204)
(15058)
(14982)
(13795)
(13468)
学科
(117879)
经济(117738)
(86808)
管理(80496)
(64552)
企业(64552)
方法(54707)
(49928)
数学(48559)
数学方法(47961)
中国(35065)
农业(33285)
(30732)
业经(29399)
(28761)
金融(28759)
(27334)
银行(27284)
(26234)
地方(24889)
(24478)
(22414)
(21202)
贸易(21188)
(20584)
理论(19758)
(19422)
财务(19349)
财务管理(19303)
技术(18605)
机构
学院(406326)
大学(404423)
(165737)
经济(162331)
管理(162104)
理学(141446)
理学院(139998)
管理学(137427)
管理学院(136720)
研究(131570)
中国(104495)
(83905)
科学(80206)
(78029)
(74871)
业大(64303)
(64275)
中心(63353)
财经(60699)
农业(60083)
(58587)
研究所(58581)
(55617)
(52221)
北京(52067)
师范(51739)
经济学(50130)
(47758)
(47226)
经济学院(45467)
基金
项目(282976)
科学(223310)
研究(208343)
基金(206124)
(179097)
国家(177375)
科学基金(153549)
社会(132259)
社会科(125298)
社会科学(125261)
(111058)
基金项目(109358)
自然(99115)
自然科(96851)
自然科学(96829)
教育(95763)
自然科学基金(95098)
(92135)
编号(85964)
资助(84617)
成果(68445)
重点(62791)
(62541)
(60243)
(59112)
课题(57853)
创新(55077)
国家社会(54847)
科研(54125)
教育部(53992)
期刊
(177933)
经济(177933)
研究(117042)
中国(78445)
(76414)
学报(64050)
科学(58149)
管理(55533)
(55329)
农业(51740)
大学(50076)
(47729)
金融(47729)
学学(47223)
教育(44690)
技术(35388)
业经(33709)
财经(28858)
经济研究(27532)
(25153)
(24608)
问题(23524)
图书(20443)
(19945)
理论(19753)
科技(19014)
技术经济(18945)
统计(18751)
实践(18119)
(18119)
共检索到593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宁泽逵   王哲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9年数据(CHFS2019),运用层次回归模型,定量分析金融素养对农户家庭数字金融行为的影响,以及数字金融行为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户家庭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路径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农户家庭金融素养水平和农村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较低;金融素养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家庭数字金融行为,数字金融行为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户家庭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路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55.93%、37.30%。据此,提出完善金融素养教育体系、鼓励数字金融参与行为、营造良好数字金融环境等促进农户家庭消费升级的政策建议,以提振内需,促进我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英   王婷   李萍  
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研究金融素养自信偏差、风险态度与家庭股票市场参与的关系。研究发现,主观、客观金融素养及金融素养自信偏差都会提高居民股票市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区分金融素养自信偏差群体发现,相比金融素养评价中肯家庭,过度自信家庭显著偏好参与股票市场。调节效应分析发现,总体上风险态度在金融素养自信偏差对股票市场参与和配置股票资产占比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风险态度强化了过度自信对家庭股票市场参与深度的促进作用,但没有显著削弱自信不足对家庭股票市场参与的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风险态度与金融素养自信偏差的交互作用对非农户籍居民、高收入家庭、低学历家庭的股票市场参与会产生更为显著的正向影响。据此,本文提出强化居民的金融教育,同时提高投资者的风险认知水平,促使居民理性参与股票市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邢大伟  管志豪  
论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CHFS2015年)的微观数据,以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t模型研究金融素养、家庭资产对农民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素养和家庭资产都对农民向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对于非正规金融机构,金融素养仍与农民的借贷行为正相关,家庭资产却与借贷行为负相关。将农村家庭分成60岁以上及60岁以下年龄段后,金融素养的显著性虽然有所下降,但系数方向仍然为正,家庭收入和家庭资产的系数方向和显著性几乎没变。同时,在除去家庭资产的因素后金融素养对农民的这两种借贷行为仍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年龄、性别、是否是村干部等因素却不会显著影响农民的借贷行为;耕地面积、劳动力数量、家庭收入能够显著促进农民的借贷行为;婚姻状况、是否是党员对农民在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后者对农民在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也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教育水平与农民借贷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继辉  王泽荣  
基于2015、2017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评估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地提升了家庭消费水平,在考虑内生性等问题后基准结论依然稳健。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高低消费水平家庭的人均消费,增加家庭在食品、家庭设备、交通和其他方面的支出来提升家庭消费;另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还能通过提高金融素养、缓解流动性约束和提升支付便捷性等渠道来实现家庭消费水平的改善,且这三个机制约解释了基准效应的68.9%。数字普惠金融正向消费效应的主要受益群体为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家庭。进一步分析却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高了青年人群过度消费的概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楠  张帅华  
金融素养有助于居民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实质,基于良好的金融态度做出正确的金融决策。本文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在全国范围内探究金融素养对家庭收入的影响,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素养指标,考虑到反向因果导致的内生性问题,以同社区平均金融素养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实证检验。最终得出结论:金融素养能够显著提高居民家庭收入;异质性分析表明,乡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西部地区居民相比其他地区居民从金融素养提升中获得的收益更高,为提高居民收入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慧婷  
通过深入研究金融素养促进农户家庭经济行为的影响机理,从农户金融素养低、金融机构的产品不太适合、政府不够重视农户家庭经济行为等方面提出金融素养促进农户家庭经济行为存在的难点,并提出提高农户金融素养、金融机构创新合适的金融产品、政府加强重视农户家庭经济行为等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立  袁涛  邓国营  
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家庭自评偿债能力作为主观债务负担指标,以家庭实际偿债所需期限与债务平均到期期限的差值作为客观债务负担指标,实证考察了金融素养对家庭债务负担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素养能够显著降低家庭主观债务负担和客观债务负担,并对实际偿债所需期限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债务平均到期期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素养可以通过增加家庭偿债资金、改善家庭借贷负债结构来降低家庭债务负担。本研究为理解金融素养与家庭债务负担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有助于了解影响家庭债务负担的因素,从而为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奕霏   庞晓鹏   王海南  
挖掘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对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和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战略意义。通过构建数字化支付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数字化支付对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显著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数字化支付能有效降低商品消费的价格敏感性和资金约束,通过心理账户和消费信贷两条中介路径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不同资金来源的数字化支付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表现为基于活期储蓄的数字化支付较基于消费信贷的数字化支付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效果更明显。由此建议聚焦数字赋能以改善农村数字化支付环境,创新消费信贷产品,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推动农村居民发展新型消费,释放消费潜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奕霏   庞晓鹏   王海南  
挖掘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对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和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战略意义。通过构建数字化支付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数字化支付对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显著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数字化支付能有效降低商品消费的价格敏感性和资金约束,通过心理账户和消费信贷两条中介路径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不同资金来源的数字化支付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表现为基于活期储蓄的数字化支付较基于消费信贷的数字化支付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效果更明显。由此建议聚焦数字赋能以改善农村数字化支付环境,创新消费信贷产品,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推动农村居民发展新型消费,释放消费潜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孟宏玮  闫新华  
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本文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实证分析金融素养对城镇家庭消费支出和消费结构的影响,并且通过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家庭金融素养可以显著提高城镇家庭消费总支出和家庭服务型消费支出。从区分金融素养的不同构成维度发现,金融知识更有利于促进城镇家庭消费总支出和服务型消费支出的增长。研究还发现,金融素养可以通过金融可得性和家庭商业保险参与促进城镇家庭消费总支出和家庭服务型消费支出的增长。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金融素养和家庭消费理论,对于激发和释放城镇家庭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竞爽  
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学者的研究,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进行分析。首先,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来分析金融素养是怎样通过金融行为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产生作用;其次,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分析金融知识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再次,本研究以不同年龄段的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与中国家庭消费结构的异质性;最后,提出了提高居民的金融素养、完善市场机制、加强金融教育等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付波航  于寄语  李正旺  
本文以农村地区为研究视角,使用2017年CHFS微观数据,实证研究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素养对风险资产持有和风险资产占比的影响均显著为正。所接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高、自营工商业以及地区经济越发达的农村居民,更有可能持有风险资产以及提高风险资产比重。据此,笔者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庞金波   顾宇轩  
当前数字金融发展迅速,特别是在防止农户家庭返贫和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展现了显著优势。提升农户家庭经济韧性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目标。本研究基于2015—2019年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动态福利函数估计方法测度农户家庭经济韧性指标,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户家庭经济韧性的直接影响机制。同时,本研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风险承担能力和社会资本在数字金融促进农户家庭经济韧性提升中的间接作用,并从数字鸿沟的视角分析了数字金融对不同农户家庭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农户家庭经济韧性水平的提升;2)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风险承担能力和社会资本在数字金融对农户家庭经济韧性影响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3)异质性分析显示,即使在存在数字鸿沟的情况下,拥有高智能手机使用水平、高网络通信支出以及高金融素养的农户家庭,数字金融对其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为制定相关政策建议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建议加强数字金融的普及与应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以增强农户家庭的经济韧性,促进可持续农村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碧云  郭壮哲  易行健  张凌霜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构造平衡面板数据,系统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微观效应。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家庭层面的数字经济指数,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优化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促进居民家庭实现消费升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提升居民各类收入水平、降低收入与消费不确定性、缓解流动性约束以及拓宽社会网络机制推动消费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处于高数字创新要素水平、高数字基础设施和高金融可得性地区的家庭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的研究为数字经济促进居民家庭消费升级提供了微观证据,因此持续推动数字经济的普及与应用是实现消费升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立  李铮  
本文使用西财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数据,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素养指标,利用Probit、Tobit、OLS、中介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研究农户的金融素养对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行为的影响,以及参保行为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村家庭消费结构路径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金融素养对改善家庭消费结构有显著正向作用。金融素养越高的农户越有可能制定养老计划、参与社会养老保险并提高参保程度,进而提升发展性消费在家庭总消费中的占比、改善消费结构;参保意愿和参与程度均在此路径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