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25)
- 2023(14712)
- 2022(12663)
- 2021(11702)
- 2020(9999)
- 2019(23081)
- 2018(22460)
- 2017(44318)
- 2016(23831)
- 2015(26763)
- 2014(26456)
- 2013(26236)
- 2012(24038)
- 2011(21537)
- 2010(21699)
- 2009(20380)
- 2008(19057)
- 2007(16738)
- 2006(14605)
- 2005(12924)
- 学科
- 济(94834)
- 经济(94731)
- 业(70836)
- 管理(68575)
- 企(57724)
- 企业(57724)
- 方法(48075)
- 数学(42760)
- 数学方法(42373)
- 中国(30626)
- 融(29370)
- 金融(29369)
- 财(27874)
- 银(27827)
- 银行(27780)
- 行(26682)
- 农(24221)
- 业经(20668)
- 制(20590)
- 地方(19930)
- 务(19688)
- 财务(19623)
- 财务管理(19588)
- 企业财务(18815)
- 学(17807)
- 理论(17620)
- 贸(16958)
- 贸易(16946)
- 农业(16763)
- 易(16447)
- 机构
- 大学(334972)
- 学院(332634)
- 济(135985)
- 管理(134933)
- 经济(133094)
- 理学(117298)
- 理学院(116110)
- 管理学(114208)
- 管理学院(113629)
- 研究(105445)
- 中国(87122)
- 京(69453)
- 财(65271)
- 科学(62915)
- 财经(53106)
- 所(51300)
- 农(51023)
- 中心(50300)
- 业大(48731)
- 经(48383)
- 江(47088)
- 研究所(46744)
- 北京(43846)
- 经济学(41895)
- 范(41128)
- 师范(40742)
- 财经大学(40032)
- 农业(40029)
- 州(39058)
- 经济学院(38197)
- 基金
- 项目(228961)
- 科学(180526)
- 研究(168252)
- 基金(167332)
- 家(144358)
- 国家(143151)
- 科学基金(124515)
- 社会(106708)
- 社会科(101397)
- 社会科学(101370)
- 基金项目(89187)
- 省(88936)
- 自然(81099)
- 自然科(79270)
- 自然科学(79254)
- 教育(78210)
- 自然科学基金(77860)
- 划(74344)
- 资助(70142)
- 编号(68547)
- 成果(55277)
- 部(51209)
- 重点(50741)
- 创(47890)
- 发(47490)
- 课题(46630)
- 教育部(44733)
- 创新(44570)
- 人文(43869)
- 科研(43835)
- 期刊
- 济(138550)
- 经济(138550)
- 研究(100595)
- 中国(60596)
- 学报(50326)
- 财(48905)
- 融(46759)
- 金融(46759)
- 管理(46719)
- 科学(45544)
- 农(44902)
- 大学(38872)
- 学学(36751)
- 教育(36104)
- 农业(30272)
- 技术(27959)
- 财经(26104)
- 经济研究(22344)
- 经(22067)
- 业经(21312)
- 问题(17963)
- 理论(17603)
- 实践(16146)
- 践(16146)
- 技术经济(16089)
- 图书(15266)
- 业(15025)
- 科技(14687)
- 统计(14450)
- 现代(14435)
共检索到483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侯昱薇 文学国
近年来,随着行为金融学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类市场不稳定现象的频发,研究人员对影响个人投资者投资偏好的因素越来越重视。文章主要分析影响个人投资者投资偏好的变量因素,研究发现人格特质不是重要的影响变量,但是金融素养和风险认知水平对投资偏好有重要影响。此外,风险认知水平也受到金融素养和性别的影响,但婚姻状况不会对风险认知水平产生明显影响。
关键词:
金融素养 风险认知水平 投资偏好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向晖 郭珍珍
网络信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代表模式之一,在市场上的有效扩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消费者对网贷产品的采纳行为。本研究运用492份调查问卷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金融素养、感知风险对网络信贷消费决策共同影响的机理和路径。研究发现:消费者金融素养正向影响网贷消费决策,且对消费者参与网络信贷行为的直接影响效果非常显著;感知风险在金融素养和消费者网络信贷消费决策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但金融素养对消费决策的直接效应(0.560)远大于间接效应(0.239),即感知风险对金融素养与消费决策并非完全中介作用,而是作为一种补充;在感知风险的5个维度中,影响力按从大到小依次为平台风险、财务风险、隐私风险、社会心理风险和时间风险。采用单群组与多群组对比分析对实证结论的稳健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实证结论是稳健的。结论的启示是消费者需主动加强金融知识学习,提升金融素养水平,政府部门则应增加对公民在金融知识教育方面的公共供给。
关键词:
网络信贷 金融素养 感知风险 消费决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丽萍 陈德棉 谢胜强
以普通互联网金融消费者(N=348)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探讨金融素养、风险容忍、风险感知对互联网金融投资决策共同影响的机理和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消费者金融素养水平越高,越倾向于参与互联网金融市场;风险感知水平越低,越倾向于参与互联网金融市场。(2)金融素养、风险容忍、风险感知对互联网金融投资决策共同影响的机制为链式效应,即金融素养→风险容忍→风险感知→投资决策;此路径中,风险容忍完全中介了金融素养对投资决策的影响,风险感知完全中介了风险容忍对投资决策的影响。(3)金融素养对投资决策的直接效应(0.565)远大于间接效应(0.029),这说明,金融素养水平的提高,对促进消费者互联网金融参与的直接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综上三者可知,消费者互联网金融投资决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因变量是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对消费者互联网金融投资决策的正确把握应从了解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开始。
关键词:
金融素养 风险容忍 风险感知 投资决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锟 王沈南 吴卫星
已有关于金融素养影响因素的研究更多聚焦于人口统计学特征和经济特征等近因,但对可干预个体特征的讨论有所不足。本文基于CFPS2018数据,使用描述性统计、普通最小二乘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研究了居民认知能力对其金融素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1)居民的认知能力能够显著地正向影响其金融素养;(2)认知能力在居民之间存在群体性差异,即学历越高的人认知能力越高,女性的认知能力低于男性,高年龄组人群的认知能力低于低年龄组人群;(3)互联网学习是居民认知能力影响其金融素养的重要渠道之一。研究结论表明,为了提高全社会的金融素养,有必要加强居民认知能力的训练,并且这种训练需要考虑群体的差异性。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基础设施的发展和普及有助于社会内生性提高金融素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春鹏
行为金融是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到标准金融理论的研究成果 ,它弥补了标准金融理论中所存在的一些缺陷。本文首先对标准金融理论的证券投资风险度量方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然后将投资心理 (过度自信心理和自我归因偏差心理 )纳入到证券投资风险的度量 ,提出了两种基于行为金融的认知风险度量方法 ,并讨论了认知风险与传统风险度量方差的关系。与标准的证券投资风险度量相比较 ,证券投资的认知风险度量更直观 ,更接近于现实的证券投资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李腊生 祝惠青 高书丽
从主客观概率之争入手,结合现实金融资产投资中概率分布的不可知性,讨论金融资产投资分析中的概率分布设定风险,同时借用贝叶斯学习过程与序贯决策策略,探讨概率分布设定风险的控制与投资决策的优化。分析结论认为,基于贝叶斯分析的序贯决策,无论在提升期望收益方面,还是在控制概率分布设定风险方面都是有效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启发 蒋翠侠
在金融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中,VaR和CVaR已成为主流方法之一。为分散金融风险的动态影响,一方面,通过时变波动模型将静态VaR和CVaR扩展到动态情形,进一步基于多元GARCH模型给出动态VaR和CVaR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在动态风险度量的基础上,建立了动态组合投资选择模型。最后,利用国际股市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将动态组合投资与静态组合投资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静 刘飞 陶建平
文章基于行为金融分析框架,构造风险认知、风险管理、保险认知、保险负担、农业情感五类行为变量,利用湖北省351户微观调研数据检验农户天气指数保险决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获得无偿现金援助机会、家庭劳动力比重及土壤灌溉条件等风险认知和管理因素是影响农户农业保险需求的最主要因素,农户农业保险决策显著受到慈善困境效应的影响。进一步通过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五类因素进行排序,其影响程度依次为风险管理、风险认知、保险负担、保险认知和农业情感。优化农户农业保险决策过程,促进农业保险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在增强农户农险支付能力的同时,注重农户农业风险的认知及管理;同时,亦要有效提升农户农业保险认知和农业情感投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金清
对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度量,是投资者进行投资选择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经典的风险偏好度量方法,例如均方效用函数度量法,是建立在传统的理性假设之上,与现实经常不符。本文通过考察VaR计算模型中的逆问题,提出并论证了一种不再依赖于传统理性的风险偏好度量方法;然后,借助于该法,对非传统理性条件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以及基于其上的投资选择行为进行分析、比较,以确定投资者的最佳投资选择。作为应用,我们选取了1997年至2001年间我国三大金融投资领域:股票、债券和银行存款的有关数据,对在我国三大金融投资领域中的最优投资选择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亢一鸣 田国英 王书华
近些年中国居民家庭杠杆率呈现不断快速攀升的趋势,杠杆率的上升会直接影响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等行为决策,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运用Probit模型、Tobit模型实证研究家庭杠杆率对风险金融资产投资选择影响。研究表明:杠杆率越高的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可能性越小;对已经参与金融市场的家庭,杠杆率越高对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率也会上升。当从风险态度角度对其内在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家庭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较高时杠杆率对金融市场参与的负向影响才会起作用,而家庭杠杆率对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率的正向影响只在参与者风险厌恶程度较低时才起作用。
关键词:
家庭杠杆率 风险金融资产投资 风险厌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楠 张帅华
金融素养有助于居民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实质,基于良好的金融态度做出正确的金融决策。本文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在全国范围内探究金融素养对家庭收入的影响,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素养指标,考虑到反向因果导致的内生性问题,以同社区平均金融素养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实证检验。最终得出结论:金融素养能够显著提高居民家庭收入;异质性分析表明,乡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西部地区居民相比其他地区居民从金融素养提升中获得的收益更高,为提高居民收入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金融素养 家庭收入 工具变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志伟 殷明 吴宜真
数字金融素养是数字经济时代体现金融素养的新维度和新领域,也是在微观层面衡量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Lyons和Kass-Hanna对数字金融素养的分析框架为基础,利用1 506位中国居民数字金融素养问卷调研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确定了中国居民数字金融素养的构成维度,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个体因素与家庭环境因素对居民数字金融素养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居民数字金融素养由金融知识、数字知识、数字金融可得性意识、数字金融参与性意识、数字金融使用技能和数字金融维权意识等六个维度构成;性别、教育水平、经管课程学习、个人收入、身体健康水平、家庭财商培养和家庭金融氛围等因素对居民数字金融素养水平存在正向影响,年龄因素对居民数字金融素养存在负向影响。本研究拓展了数字金融素养理论的应用边界,丰富了中国居民数字金融素养的相关文献,研究结论可以为提升我国居民数字金融素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廖理 初众 张伟强
研究目标:测度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性别差异的存在性和差异产生的原因。研究方法:构建居民金融素养的测量指标,全国范围内抽样调查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一是无论是客观金融素养或是主观金融素养,女性的金融素养都显著低于男性,在控制了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等因素后差异仍然显著;二是认知能力中的数学能力和风险态度对金融素养性别差异有显著的解释能力,但是认知能力中的语文能力和婚姻中的性别分工对金融素养性别差异缺乏显著的解释能力。研究创新:基于中国居民家庭调研数据的金融素养的性别差异研究。研究价值:有助于我国消费者金融教育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高金融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程静 陈佳睿 杜震 曾小艳
金融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家庭的金融决策能力与金融资源利用能力,家庭在金融素养上的相对差距是造成相对贫困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素养如何影响家庭相对贫困脆弱性。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素养显著降低了家庭的相对贫困脆弱性,这一结果在考虑内生性、更换变量测度方式、更换样本与进行倾向得分匹配法之后依然稳健。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素养主要通过增加家庭财产性收入、金融市场参与、商业保险参与和创业行为这四个方面来降低家庭相对贫困脆弱性。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素养对人力资本较低家庭与农业户籍家庭的相对贫困脆弱性减缓作用更为显著。基于此,本文为进一步重视金融教育,加强普惠金融发展力度,完善金融服务机构体系,满足不同贫困群体的金融需求,从而降低家庭相对贫困脆弱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金融素养 相对贫困 贫困脆弱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英 王婷 李萍
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研究金融素养自信偏差、风险态度与家庭股票市场参与的关系。研究发现,主观、客观金融素养及金融素养自信偏差都会提高居民股票市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区分金融素养自信偏差群体发现,相比金融素养评价中肯家庭,过度自信家庭显著偏好参与股票市场。调节效应分析发现,总体上风险态度在金融素养自信偏差对股票市场参与和配置股票资产占比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风险态度强化了过度自信对家庭股票市场参与深度的促进作用,但没有显著削弱自信不足对家庭股票市场参与的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风险态度与金融素养自信偏差的交互作用对非农户籍居民、高收入家庭、低学历家庭的股票市场参与会产生更为显著的正向影响。据此,本文提出强化居民的金融教育,同时提高投资者的风险认知水平,促使居民理性参与股票市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