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95)
- 2023(8247)
- 2022(6781)
- 2021(6195)
- 2020(5223)
- 2019(11653)
- 2018(10996)
- 2017(20923)
- 2016(11298)
- 2015(12440)
- 2014(12107)
- 2013(11593)
- 2012(10608)
- 2011(9429)
- 2010(9864)
- 2009(9078)
- 2008(8004)
- 2007(7121)
- 2006(6196)
- 2005(5667)
- 学科
- 济(39506)
- 经济(39457)
- 业(31604)
- 管理(27072)
- 融(25728)
- 金融(25728)
- 企(25505)
- 企业(25505)
- 银(22722)
- 银行(22694)
- 行(22065)
- 中国(18528)
- 方法(18041)
- 数学(16275)
- 数学方法(16112)
- 财(12865)
- 农(11774)
- 制(11503)
- 中国金融(11144)
- 业经(9456)
- 理论(9245)
- 地方(9228)
- 务(9199)
- 财务(9181)
- 财务管理(9163)
- 企业财务(8903)
- 学(8524)
- 农业(8370)
- 贸(7760)
- 贸易(7752)
- 机构
- 学院(150859)
- 大学(150310)
- 济(62177)
- 经济(60857)
- 管理(53631)
- 研究(52622)
- 理学(46465)
- 理学院(45913)
- 管理学(45021)
- 中国(44826)
- 管理学院(44755)
- 科学(31716)
- 京(30695)
- 财(29957)
- 农(29345)
- 所(26347)
- 中心(26279)
- 财经(24351)
- 研究所(24300)
- 业大(24067)
- 农业(23169)
- 经(22287)
- 江(22249)
- 经济学(20634)
- 范(19258)
- 融(19255)
- 师范(18987)
- 北京(18979)
- 金融(18923)
- 经济学院(18828)
- 基金
- 项目(105099)
- 科学(82390)
- 基金(76444)
- 研究(75748)
- 家(68561)
- 国家(67547)
- 科学基金(57020)
- 社会(48438)
- 社会科(46190)
- 社会科学(46174)
- 省(42162)
- 基金项目(40338)
- 自然(36575)
- 教育(35962)
- 自然科(35788)
- 自然科学(35776)
- 自然科学基金(35210)
- 划(35086)
- 资助(31206)
- 编号(29435)
- 重点(24406)
- 成果(24102)
- 创(23325)
- 部(23200)
- 发(22767)
- 创新(21736)
- 课题(21301)
- 性(21276)
- 国家社会(20772)
- 科研(20373)
共检索到227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孟德锋 严伟祥 刘志友
我国消费信贷大幅增长促进消费的同时,家庭金融脆弱性也开始显现。本文以城市居民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金融素养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及其在不同收入群体中的差异。结论表明:(1)收入越低的群体,家庭金融脆弱性越大;(2)提高金融素养能减轻家庭金融脆弱性,其中低收入家庭中最为明显;(3)年龄、学历、婚姻、房产比重、商业资产比重、家庭规模、子女人数对家庭金融脆弱性影响为正,而家庭净资产和成员健康状况的影响为负。因此,提高消费者金融素养,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睿 刘永文 田维双
家庭经济脆弱性反映风险冲击对家庭消费和福利的影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在经济不确定性较高的当下,中国家庭应对风险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VEP法构建家庭经济脆弱性指标,实证研究了在面临风险冲击时居民风险偏好和创业对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居民风险偏好显著降低了家庭经济脆弱性,金融素养对家庭经济脆弱性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从净效应来看,金融素养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居民风险偏好,进而降低家庭经济脆弱性。进一步研究发现,风险偏好和金融素养能够更有效地降低脆弱性较高家庭陷入经济困境的可能性。此外,合理配置家庭资产是降低家庭经济脆弱性的有效途径,城乡二元差异以及家庭是否参与保险对居民风险偏好和金融素养降低家庭经济脆弱性产生了显著影响。鉴于此,本文研究结论为家庭遭受风险冲击时的风险选择以及降低家庭经济脆弱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风险偏好 金融素养 家庭经济脆弱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阮若卉 罗明忠
家庭金融脆弱性状况事关国家安全和家庭福利。数字化时代,个人的数字素养高低对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论文基于2017和2019年两期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考察数字素养对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素养的提高对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在采取工具变量法进行内生性检验,通过更换核心解释变量测度方式、更换被解释变量测度方式和更换计量模型等方式进行再检验后,结论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高物质资本家庭、亲友中有数字金融行为的群体和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较高的农村,数字素养提升对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的缓解作用更强。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素养提升主要通过提高风险认知水平和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缓解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居民数字素养的教育与培训,积极引导金融服务主体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从而更好地发挥数字素养对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的缓解效应,助力农村共同富裕实现与社会和谐稳定。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柴时军 齐昊
利用2015、2017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资不抵债和入不敷出两个维度构建家庭金融脆弱性指标,探讨普惠金融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同时降低了家庭资不抵债和入不敷出的发生概率,对家庭金融脆弱性具有显著抑制效应。分维度看,普惠金融使用度和满意度的提升都有助于降低家庭金融脆弱性,而便利度的影响则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普惠金融可以通过促进减贫增收和提升风险应对能力两种途径抑制家庭金融脆弱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对低收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更为深远。本文结论为我国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微观金融风险监管与防范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普惠金融 资不抵债 入不敷出 金融脆弱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安邦 胡振
本文基于城镇家庭调查微观数据与数字普惠金融宏观指数构建实证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背景下金融素养对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我国城镇居民金融素养水平普遍偏低,亟待提升;(2)金融素养增加可以显著降低城镇居民家庭财务脆弱性;(3)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金融素养对城镇家庭财务脆弱性缓解作用在中年组和老年组家庭、中高消费组家庭、中高收入组家庭、低资产组家庭、东部和中部地区更加明显;(4)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升家庭金融素养进而降低家庭财务脆弱性。因此,合理使用数字普惠金融,提升城镇居民金融素养水平,有利于缓解家庭财务脆弱性,维持金融环境稳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程静 陈佳睿 杜震 曾小艳
金融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家庭的金融决策能力与金融资源利用能力,家庭在金融素养上的相对差距是造成相对贫困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素养如何影响家庭相对贫困脆弱性。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素养显著降低了家庭的相对贫困脆弱性,这一结果在考虑内生性、更换变量测度方式、更换样本与进行倾向得分匹配法之后依然稳健。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素养主要通过增加家庭财产性收入、金融市场参与、商业保险参与和创业行为这四个方面来降低家庭相对贫困脆弱性。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素养对人力资本较低家庭与农业户籍家庭的相对贫困脆弱性减缓作用更为显著。基于此,本文为进一步重视金融教育,加强普惠金融发展力度,完善金融服务机构体系,满足不同贫困群体的金融需求,从而降低家庭相对贫困脆弱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金融素养 相对贫困 贫困脆弱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容 张凯 曹斌 谢铖
数字技术向金融行业的渗透改变了传统普惠金融业态,对家庭部门风险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利用CHFS2013—2019年四轮微观调查数据,探究普惠金融、数字渗透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着重考察传统和数字普惠金融的作用差异及互动关系。研究发现,普惠金融、数字渗透均缓解了家庭金融脆弱性。相较于传统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更强的缓解效应,能够更为有效地降低家庭金融准入门槛、促进金融信息获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影响家庭能力投资和金融资产配置效率缓解家庭金融脆弱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两者在缓解家庭金融脆弱性方面存在“互补关系”,且在低人力资本、低物质资本、农村和高脆弱性家庭上表现出更强的互补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帆 陈昱燃 贺瑶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调节效应与异质性分析实证方法,探讨普惠金融、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和家庭金融脆弱性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发展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存在直接影响和调节效应两种渠道,二者均分别通过金融负债端与资产端影响家庭金融脆弱性。其中,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是基于直接影响路径的重要调节因素,家庭部门正规金融市场参与度提高,可以提高与金融素养等直接影响要素的匹配度和协调度,进而降低家庭金融脆弱性,并且普惠金融发展对家庭参与正规金融市场具有正向反馈效应。进一步考虑异质性后发现,普惠金融、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和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路径,在不同收入区间和城乡差异方面存在显著异质性。因此,应推动普惠金融发展,鼓励家庭参与正规金融市场,缩小家庭收入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磊 黄思刚
国内居民劳动参与不足、家庭财务风险隐现,发展数字金融能否破局?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本文从微观视角探究数字金融对居民劳动参与及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与数字金融使用程度的加深,有助于促进居民劳动参与,降低家庭财务脆弱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通过增加居民创业、吸引劳动力流动促进居民进行劳动参与,居民劳动参与的增加有助于降低家庭财务脆弱性,另外,数字金融降低家庭财务脆弱性的效应还可通过提升家庭金融素养、提高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比例来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特征的个体、家庭与地区,数字金融促进居民劳动参与、降低家庭脆弱性的边际效应既存在“数字红利”,也存在多维“数字鸿沟”。本文的结论为优化数字金融发展,利用数字金融来破解居民劳动参与率不足和家庭财务风险激增两大难题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荷花 叶谊锋
在经济恢复势头不够强劲、劳动力市场修复迟缓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下,如何增强家庭风险防范与管理能力,缓解家庭收入脆弱性是一个亟待研究的现实问题。文章基于2015年、2017年、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在运用迭代主因子法测算数字金融能力的基础上,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能力对居民家庭收入脆弱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金融能力能够有效缓解居民家庭收入脆弱性,投资多样化和风险承担是其缓解效应发挥的重要途径。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能力对东部、城市地区居民家庭收入脆弱性的缓解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乐
本文提出家庭金融脆弱性冲击下的跨期消费行为假说,基于CHFS数据构建均衡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家庭金融脆弱性对跨期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理论假说分析发现,持久性和暂时性的金融脆弱性冲击对家庭消费流动性和消费排列影响明显,家庭金融脆弱性引发跨期消费选择。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家庭金融脆弱性降低跨期消费对当期资产负债水平的敏感性,提高跨期消费对当期收入支出水平的敏感性。资产负债水平、收入支出水平存在通过金融脆弱性挤占家庭总消费的强化预算约束路径。资产负债水平通过金融脆弱性对农村家庭跨期消费平滑的弱化能力更明显,收入支出水平的跨期消费平滑路径仅存在于城镇家庭。金融脆弱性通过强化预算约束路径对农村家庭消费的挤占效应更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明昊 薛凯芸 胡振
数字科技助力普惠金融成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降低家庭财务脆弱性的重要方式。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运用似不相关回归测度了家庭财务脆弱性,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显著降低了家庭财务脆弱性;第二,机制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降低信贷约束和促进创业来缓解家庭财务脆弱性;第三,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在中等偏下收入、低债务、本科和专科教育水平、中等房产规模、人口规模为3人的家庭影响效果更加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在西部地区、一线和三线城市的影响更大。研究结论为优化家庭财务负债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守慧 孙飞 丁士军
推进宅基地流转是中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重点任务,而作为农户家庭的核心资产,宅基地流转所带来的资产配置变动势必对家庭金融脆弱性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15—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Ⅳ—2SLS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宅基地流转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家庭金融脆弱性。研究发现:宅基地流转能够显著缓解农户家庭金融脆弱性,尤其对中高收入组、“农二代”与东部地区农户家庭金融脆弱性的缓解作用更强;金融素养在宅基地流转影响家庭金融脆弱性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人力资本能够有效降低家庭金融脆弱性,而人口负担尤其是家庭少儿占比对家庭金融脆弱性具有正向影响。在未来政策调整中,应多渠道促进宅基地有序流转,但须警惕并化解宅基地流转带来的新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注重提升农户金融素养与人力资本,建立完善婴幼儿照护及少儿福利支持体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凯 李容
家庭财务脆弱性影响居民财富福利,债务杠杆对家庭财务变化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数字金融作为新兴金融模式改善了金融获得环境。利用2014年、2016年及2018年三轮CFPS调查数据,探究债务杠杆、数字金融对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由于具有相同债务杠杆的家庭,其财务陷入困境的可能不同,因此着重分析数字金融在缓解债务杠杆对家庭财务脆弱性负面影响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债务杠杆升高加剧了家庭财务脆弱性,数字金融能够有效缓解债务杠杆对家庭财务脆弱性的负面冲击,且其对正规渠道借贷的杠杆率具有更大的缓释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债务杠杆与家庭财务脆弱性关系的调节可以通过降低资金流动性约束实现,这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数字金融的投融资功能。同时,在传统金融较为发达的地区、城市以及教育水平、资产水平较高的优势家庭中,数字金融更容易发挥其缓释效应,体现了破除弱势群体“数字鸿沟”的重要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尹志超 李青蔚 张诚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家庭财务脆弱问题不断凸显,居民如何利用金融知识应对财务脆弱性,改善家庭财务状况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知识对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知识对家庭财务脆弱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为了克服内生性带来的偏误,本文采用“金融知识社区均值”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估计,结果依然显著。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知识可以通过数字经济参与、商业保险参与和家庭创业三个渠道降低家庭财务脆弱性。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东部地区、城镇家庭和缴纳社会保险的家庭中,金融知识对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为探寻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全面理解金融知识的作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