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22)
- 2023(15443)
- 2022(13394)
- 2021(12529)
- 2020(10681)
- 2019(24622)
- 2018(24425)
- 2017(47765)
- 2016(25630)
- 2015(29041)
- 2014(28808)
- 2013(28466)
- 2012(26194)
- 2011(23592)
- 2010(24073)
- 2009(22582)
- 2008(21604)
- 2007(18938)
- 2006(16993)
- 2005(15219)
- 学科
- 济(98788)
- 经济(98663)
- 业(74246)
- 管理(72888)
- 企(60198)
- 企业(60198)
- 方法(47201)
- 数学(41496)
- 数学方法(41089)
- 中国(34584)
- 融(29771)
- 金融(29770)
- 银(29489)
- 银行(29435)
- 财(28746)
- 行(28259)
- 农(27099)
- 制(23741)
- 业经(22100)
- 地方(20075)
- 学(20020)
- 贸(19067)
- 贸易(19052)
- 务(18920)
- 财务(18853)
- 财务管理(18812)
- 理论(18596)
- 易(18541)
- 农业(18040)
- 企业财务(17973)
- 机构
- 大学(365142)
- 学院(362517)
- 济(146249)
- 管理(143570)
- 经济(142963)
- 理学(123463)
- 理学院(122103)
- 管理学(120004)
- 管理学院(119372)
- 研究(118890)
- 中国(97931)
- 京(77610)
- 财(71841)
- 科学(71609)
- 所(59311)
- 财经(57349)
- 农(57146)
- 中心(55711)
- 研究所(53760)
- 业大(53053)
- 江(52366)
- 经(52035)
- 北京(49678)
- 范(46545)
- 师范(46129)
- 农业(44852)
- 经济学(44619)
- 州(43208)
- 财经大学(42883)
- 院(42582)
- 基金
- 项目(242005)
- 科学(189761)
- 研究(178363)
- 基金(175232)
- 家(152184)
- 国家(150641)
- 科学基金(129141)
- 社会(111964)
- 社会科(106144)
- 社会科学(106110)
- 省(94134)
- 基金项目(93340)
- 自然(83668)
- 教育(82441)
- 自然科(81642)
- 自然科学(81623)
- 自然科学基金(80182)
- 划(79047)
- 编号(73480)
- 资助(72798)
- 成果(60172)
- 部(53855)
- 重点(53800)
- 发(50704)
- 课题(50344)
- 创(50298)
- 创新(46846)
- 教育部(46470)
- 科研(46089)
- 大学(45503)
- 期刊
- 济(156734)
- 经济(156734)
- 研究(112405)
- 中国(70670)
- 学报(55783)
- 财(53535)
- 管理(51645)
- 科学(51103)
- 农(51066)
- 融(49378)
- 金融(49378)
- 大学(42722)
- 教育(41165)
- 学学(40181)
- 农业(34640)
- 技术(30325)
- 财经(28050)
- 经济研究(25108)
- 业经(25011)
- 经(23814)
- 问题(20596)
- 理论(19382)
- 图书(17817)
- 实践(17747)
- 践(17747)
- 业(17261)
- 技术经济(17237)
- 科技(16510)
- 贸(16293)
- 现代(16194)
共检索到541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红梅 张子棋 郭金龙
随着人口寿命延长和生育率下降,我国面临人口快速老龄化问题,这对我国养老金体系造成极大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年家庭的财产性收入逐步成为重要的养老补充方式,对老年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效率的要求随之提高。本文选取西南财经大学家庭金融调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CHFS)微观数据,研究金融素养对老年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效率的影响,以及风险偏好在其中起到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一方面,金融素养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我国老年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效率,且风险偏好在该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即风险偏好越高的群体,金融素养提高对其资产配置效率提升的影响越明显;另一方面,该影响在低教育、低收入、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老年家庭中更加明显,这也意味着养老金融教育应该具有普惠性特征。基于上述结论,应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其金融素养水平;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刺激养老需求端的市场参与程度;加强对低收入、低教育和农村地区等相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推动金融普惠理念的实现,提升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丁嫚琪 张立
本文通过研究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开展实施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问卷的相关数据来研究影响金融素养的因素以及金融素养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居民的金融素养整体水平不高;金融素养得分越高的居民,所拥有的金融资产种类越多;金融素养的得分和金融资产的持有与否是呈现正比例关系的。建议从提升金融教育、提高金融从业人员专业程度及提升金融产品丰富度三个方面来提升居民金融素养,使居民更好、更全面地进行理财规划。
关键词:
金融素养 金融资产 相关关系 金融教育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雨丽 罗荷花
基于CHFS2015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教育、金融素养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可以显著提升居民金融素养,金融素养显著促进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且对股票、金融理财产品、基金、债券的配置、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种类数和风险金融资产占金融资产比重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依据风险态度、学历、家庭总资产、城乡、东中西部划分子样本,发现金融素养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各变量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教育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及其占金融资产比重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金融教育的影响作用是通过提升金融素养渠道实现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喻言 徐鑫
本文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风险偏好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发现,互联网使用显著促进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显著;从风险偏好调节作用模型分析发现,农户风险偏好抑制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金融资产占比、家庭金融资产规模的促进作用,强化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是否拥有风险性金融资产的促进作用;在使用互联网的农户样本中,农户风险偏好对家庭是否拥有风险性金融资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农户越偏好风险,越倾向于配置风险性金融资产;依据农户风险偏好程度分组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促进效应具有风险偏好情景依赖特征。此外,按照地区划分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效应大小存在地区差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喻言 徐鑫
本文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风险偏好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发现,互联网使用显著促进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显著;从风险偏好调节作用模型分析发现,农户风险偏好抑制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金融资产占比、家庭金融资产规模的促进作用,强化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是否拥有风险性金融资产的促进作用;在使用互联网的农户样本中,农户风险偏好对家庭是否拥有风险性金融资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农户越偏好风险,越倾向于配置风险性金融资产;依据农户风险偏好程度分组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促进效应具有风险偏好情景依赖特征。此外,按照地区划分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效应大小存在地区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芳 彭耿 廖凯诚
文章基于有效投资组合理论,理论分析了家庭股市参与效率源泉,结果表明:高金融素养的家庭可以通过构建更加有效的投资组合来获取理性投资收益,而风险爱好的家庭则可以通过承担更多的非系统风险来获得不确定性收益。实证研究发现,不管是家庭股市参与相对效率,还是绝对效率,与金融素养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都不显著,但与风险偏好程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就表明,中国家庭股市参与效率主要是由风险偏好程度决定的,理性投资收益尚未成为家庭股市投资收益的关键来源。研究结论证明了在当前市场条件下,通过参与股市并不能够可持续地提高家庭金融福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芳 彭耿 廖凯诚
文章基于有效投资组合理论,理论分析了家庭股市参与效率源泉,结果表明:高金融素养的家庭可以通过构建更加有效的投资组合来获取理性投资收益,而风险爱好的家庭则可以通过承担更多的非系统风险来获得不确定性收益。实证研究发现,不管是家庭股市参与相对效率,还是绝对效率,与金融素养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都不显著,但与风险偏好程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就表明,中国家庭股市参与效率主要是由风险偏好程度决定的,理性投资收益尚未成为家庭股市投资收益的关键来源。研究结论证明了在当前市场条件下,通过参与股市并不能够可持续地提高家庭金融福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睿 刘永文 田维双
家庭经济脆弱性反映风险冲击对家庭消费和福利的影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在经济不确定性较高的当下,中国家庭应对风险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VEP法构建家庭经济脆弱性指标,实证研究了在面临风险冲击时居民风险偏好和创业对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居民风险偏好显著降低了家庭经济脆弱性,金融素养对家庭经济脆弱性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从净效应来看,金融素养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居民风险偏好,进而降低家庭经济脆弱性。进一步研究发现,风险偏好和金融素养能够更有效地降低脆弱性较高家庭陷入经济困境的可能性。此外,合理配置家庭资产是降低家庭经济脆弱性的有效途径,城乡二元差异以及家庭是否参与保险对居民风险偏好和金融素养降低家庭经济脆弱性产生了显著影响。鉴于此,本文研究结论为家庭遭受风险冲击时的风险选择以及降低家庭经济脆弱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风险偏好 金融素养 家庭经济脆弱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庆跃 周钦
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年数据,从微观角度探究了医疗保险、风险偏好及其交互效应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医疗保险显著提高了家庭参与股市的可能性和参与程度,对参与股市可能性的促进作用并不存在于所有家庭,仅对风险中性和风险偏好家庭影响显著。同时,只有风险偏好家庭通过提高股票资产在家庭金融资产中的比重,加深了股市参与程度。城职保家庭的金融风险投资可能性和程度远大于其他医疗保险家庭;医疗保障水平越高,家庭股市参与可能性和参与程度越高。政府可以考虑通过提高保险筹资水平来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并且大力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在更高水平上减少医疗经济支出风险,进而改善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
关键词:
医疗保险 风险偏好 风险金融资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崔颖 刘宏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3年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方法,研究户主认知能力对城镇中老年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及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户主认知能力对家庭金融资产总额、风险资产投资参与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家庭风险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重有边际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作用机制方面,认知能力的主要影响渠道是降低参与风险资产市场的信息成本,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改变风险感知这一影响渠道。
关键词:
认知能力 家庭风险资产 内生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卢亚娟 殷君瑶
利用金融调查研究中心(CHFS)2017年数据,采用Probit、Tobit模型及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从整体和城乡两个角度分别研究户主风险态度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风险偏好能够提高家庭对金融资产及各类风险性金融资产的参与率及资产占比,风险偏好家庭对金融资产及各类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投入较大,风险偏好确实能够推动家庭对金融市场尤其是风险市场的参与行为。具体分析各类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投资情况后发现:风险偏好的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最高,并且主要体现在股票的增加上,家庭越厌恶风险,股票投资越低。其次,可以发现城乡差异下,户主风险态度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影响不同,风险态度对于城镇家庭在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上的影响较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卢亚娟 殷君瑶
利用金融调查研究中心(CHFS)2017年数据,采用Probit、Tobit模型及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从整体和城乡两个角度分别研究户主风险态度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风险偏好能够提高家庭对金融资产及各类风险性金融资产的参与率及资产占比,风险偏好家庭对金融资产及各类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投入较大,风险偏好确实能够推动家庭对金融市场尤其是风险市场的参与行为。具体分析各类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投资情况后发现:风险偏好的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最高,并且主要体现在股票的增加上,家庭越厌恶风险,股票投资越低。其次,可以发现城乡差异下,户主风险态度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影响不同,风险态度对于城镇家庭在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上的影响较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先华 张越艳 吴卫星 肖帅
近些年来我国居民的资产配置问题受到了来自于学术界及政策层面的诸多关注。本文以奥尔多投资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以结构方程模型为分析工具,对我国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行为进行了研究,从替代效应、生命周期效应、财富效应以及住房投资的挤出效应等多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因素。实证结果证明了以上效应在我国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另外,家庭的资产比收入对金融资产配置有更为显著的影响;家庭所在区域、居民对社会的信任度与满意度对居民的金融资产配置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牟朋鹏 Lawrence CHOO 周晓宇
解决家庭“有限参与”金融市场的难题是促进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CHFS)的数据,以儒家传统文化这一非正式制度视角为家庭“有限参与”金融市场的难题提供新的理论解析。从男权主义观、家庭本位观以及孝道观这三个儒家文化中对中国家庭产生深远影响的核心传统家庭观念出发,探究“有限参与”这一现象背后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儒家传统文化会显著抑制家庭参与金融市场和持有风险金融资产。机制分析表明,儒家文化会通过抑制女性的劳动参与、强化家庭的避险功能以及增强家庭内部的经济活动来降低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的广度与深度。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风险金融资产 有限参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瑾瑜 罗荷花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指数,实证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金融能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产生正向影响。从数字金融的不同维度展开分析,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均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有积极作用,其中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影响最大。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能够影响城乡家庭金融资产选择,但其影响存在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对城市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深度的正向影响较大,而对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广度的积极效应更强,并且对于青年户主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大。从中介机制分析的结果来看,数字金融可通过提升投资者的金融素养水平来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产生正向影响。最后,本文从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数字金融监管体系、创新数字金融产品服务、加强个人隐私数据保护、培育正确投资理财意识、努力提升数字金融素养等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