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3)
- 2023(12235)
- 2022(10577)
- 2021(10017)
- 2020(8401)
- 2019(19268)
- 2018(18995)
- 2017(37092)
- 2016(19713)
- 2015(22248)
- 2014(22131)
- 2013(21864)
- 2012(19843)
- 2011(17728)
- 2010(17817)
- 2009(16955)
- 2008(15324)
- 2007(13314)
- 2006(11631)
- 2005(10264)
- 学科
- 济(74074)
- 经济(73992)
- 业(58401)
- 管理(57365)
- 企(48314)
- 企业(48314)
- 方法(36118)
- 数学(31221)
- 数学方法(30887)
- 融(27730)
- 金融(27729)
- 中国(27035)
- 银(26653)
- 银行(26619)
- 行(25614)
- 财(21423)
- 农(19140)
- 业经(17721)
- 制(17692)
- 地方(16988)
- 学(15780)
- 务(15289)
- 财务(15222)
- 财务管理(15195)
- 企业财务(14505)
- 理论(14411)
- 农业(13195)
- 贸(13178)
- 贸易(13166)
- 易(12815)
- 机构
- 大学(273995)
- 学院(272069)
- 管理(112813)
- 济(106288)
- 经济(103777)
- 理学(97484)
- 理学院(96483)
- 管理学(94847)
- 管理学院(94383)
- 研究(85978)
- 中国(73910)
- 京(58075)
- 科学(53169)
- 财(51156)
- 中心(42023)
- 所(41794)
- 财经(41311)
- 农(40123)
- 业大(39805)
- 研究所(38253)
- 江(38130)
- 经(37533)
- 北京(36983)
- 范(33905)
- 师范(33577)
- 州(32435)
- 经济学(31769)
- 农业(31429)
- 院(31315)
- 财经大学(31144)
- 基金
- 项目(189870)
- 科学(149202)
- 研究(139296)
- 基金(138468)
- 家(119384)
- 国家(118385)
- 科学基金(102876)
- 社会(86988)
- 社会科(82476)
- 社会科学(82455)
- 基金项目(74327)
- 省(73854)
- 自然(67802)
- 自然科(66234)
- 自然科学(66221)
- 自然科学基金(65016)
- 教育(62939)
- 划(61909)
- 资助(57399)
- 编号(57231)
- 成果(45599)
- 重点(41802)
- 部(41304)
- 创(39790)
- 发(39563)
- 课题(38371)
- 创新(37034)
- 科研(36379)
- 项目编号(36028)
- 教育部(35764)
- 期刊
- 济(110166)
- 经济(110166)
- 研究(81968)
- 中国(49377)
- 融(41373)
- 金融(41373)
- 学报(41048)
- 管理(39861)
- 科学(37964)
- 财(37625)
- 农(35721)
- 大学(31328)
- 学学(29514)
- 教育(26552)
- 农业(24373)
- 技术(23206)
- 财经(19402)
- 业经(17598)
- 经济研究(17132)
- 经(16246)
- 理论(15760)
- 实践(14766)
- 践(14766)
- 图书(14525)
- 问题(13712)
- 科技(13072)
- 技术经济(12858)
- 现代(12446)
- 业(11841)
- 版(11486)
共检索到395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玉华 谢承蓉 王玉玲
金融混沌是金融系统中的一种内在不确定性,是经常出现在该系统中的一种极其复杂的现象,是当前非线性经济动力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基于系统的外部或内部冲击、系统的传染效应和系统的风险控制建立了一个新的金融系统风险模型,分析了其均衡解的稳定性和Hopf分岔发生的条件,通过分岔图对该系统的复杂性演化行为进行了仿真研究。
关键词:
系统风险 混沌系统 混沌控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铭
在全球金融体系从以银行为主导转变为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条件下,金融系统风险产生的原因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需要有新的思维来分析流动性风险、清算系统风险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需要通过建立模型对金融系统风险的传播机制进行理论论证,需要将金融系统风险同工程、生态等领域的系统风险进行跨学科比较,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来预测和管理金融系统风险。本文对国外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以期为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金融系统风险 资本市场 传播模型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利琴 王艺 郭微微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及国际形势恶化的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金融稳定遭遇挑战。为探究金融体系潜在风险与实体经济发展困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内嵌金融分层网络的多主体模型,从实体经济视角分析中国金融风险的演化特征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系统性风险根源于缺乏消费基础的企业信贷的过度扩张,而这种过度负债的违约极易带来风险在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双向传染与负向反馈;金融机构底层资产的高度同质化、金融网络的高连通度均会加剧风险传染的程度与范围;单一的严格控杠杆政策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结合逆周期监管的适度杠杆监管能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实现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丁东洋 周丽莉
本文采用联合超值数描述金融系统风险,构建动态系统模型分析信用风险转移对金融系统风险的影响。对欧洲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经验分析结果显示,信用风险转移对金融系统风险具有双重影响,而且金融系统风险与信用风险转移之间的关系存在时间差异。相关结论有助于监管机构完善金融系统风险度量方法和监管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志强
投资者的选择构造出金融系统的形态,金融系统的形态也决定了不同的金融结构。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变量与模型,对投资者资产选择情况做了系统的实证分析,并根据其呈现出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我国资本市场和银行中介的特征与功效,从中可以发现中国金融系统是如何实现其风险分担与跨期平滑的。
关键词:
金融系统 投资者选择 实证研究 风险配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金文莉
文章通过介绍金融系统风险的概念及其特征,重点分析了中国特色的金融系统风险的三大表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房地产信贷风险和"影子银行"风险,并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建立健全的房地产金融监管体系和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系统防范风险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
金融系统风险 中国特色 治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金文莉
文章通过2007年美国金融系统风险的分析,剖析其形成原因,然后探讨了目前中国金融系统风险的主要表现,最后由此提出美国金融系统风险对防范中国金融系统风险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金融系统风险 形成原因 启发借鉴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朴基石 金华林
对2002年到2016年中日韩三国之间金融系统风险的总体溢出效果及各国输出、输入系统风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球金融危机期间金融压力的总溢出效果突然上升,且长期停留在较高的水平上;各国系统风险的输入或输出呈阶梯式变化,使隔离外部系统风险冲击变得更为困难;各国在金融危机后系统风险的净输入和输出的状况发生了逆转,中国成为净输入方。金融系统风险在国家间的溢出使各国难以独自维持金融稳定、实现金融安全。东亚各国应建立区域金融系统风险评价和预警机制,并对区域内金融系统风险的溢出状况及传染性进行追踪、监视、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各国间的政策协调与合作,统一、协调地制定金融系统风险的应对政策。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研妮 冉茂盛
本文以美国次级债导致各大投行、银行等金融机构出现的流动性风险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为背景,结合相关文献概括流动性的三种主要类型,并分析这三种流动性及相应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构建出流动性及其风险框架图。针对流动性风险产生的根源———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市场,提出管理流动性风险的方法建议。对央行在流动性管理中充当的角色给予客观评价,最后提出加强对银行的监督和管理才是解决流动性风险的根本。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小黄 孙伟 王丹 陈洁莹
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全球风险治理中愈来愈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采用综合指数法测度我国国民经济五部门及综合系统性风险,并运用拐点理论的分析方法揭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演进路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在系统性风险由正常状态到逆向运动的演进路径上,有3个关键拐点:一是系统性风险逆向运动点(A点),此时系统性风险从分散转变为集聚;二是系统性风险集聚点(B点),系统性风险开始在某些经济部门集聚;三是系统性风险演进成为极端情形,即系统性危机爆发点(C点)。2005-2018年间,我国系统性风险于2008年超过B点、达到最高值,其后呈现波动性下降态势,从2015年起增长趋势显现,预计2018年将再次超过A点。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结合国民经济五部门的风险特征,为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控制金融部门不良贷款率,保障银行存款稳定性;二是继续推进实体经济部门去杠杆,促进实体经济稳步、协调发展;三是关注居民部门隐性负债,在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同时优化消费结构;四是推进地方政府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举债框架,有效发挥财政资金补短板的作用;五是推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保持适度的贸易顺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赖娟 吕江林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金融系统性风险测度方法—金融压力指数法,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构建了能实时显示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状态的中国金融压力指数。该压力指数的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在2008年4~12月处在金融系统性风险较大时期,且2008年10月是2002年以来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达到最大的时期。该结果能较好的拟合2002~2009年中国金融的现实状况。因此,该指数将为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监测提供有用的工具。
关键词:
金融系统性风险 测度 金融压力指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红权 杜晓薇
后金融危机时代,系统性风险的治理和宏观审慎监管成为近年来国际金融变革的重心,美国、英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以及主要国际金融组织纷纷出台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和措施。本文从金融市场失灵、行为金融学理论、复杂网络理论3个角度剖析系统性风险的产生机理,并对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动态进行系统梳理,最后立足于国内现实环境分析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提出了具体的金融监管改革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桦 庞家任 王子悦
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度量、预测和监管是金融业中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利用我国股票市场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从而构建吸收率作为系统性风险度量的指标,用以度量我国各行业之间的风险关联程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同时,本文探究了吸收率走势与股票市场波动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估测了根据吸收率对股市未来的预测程度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主成分分析 吸收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玉峰
互联网金融市场比较脆弱、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与机制存在不足、金融体系固有的周期性、过度渗透的信息技术、互联网企业规避监管的能力更强、监管法律法规和政策严重滞后、市场参与者培育还不成熟等原因,使互联网金融易形成系统性风险。文章认为,应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从微观监管转向宏观监管,处理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几组关系,加强对重点机构与平台的监控,加强防范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吕科 张定胜 邹恒甫
金融系统性风险是业界、学界及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凸显了对系统性风险进行衡量和监管的重要性。本文回顾了国际上对系统性风险衡量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基于财务报表数据、基于资产相关性、在险价值和宏观压力测试等衡量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给出了研究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