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43)
2023(6307)
2022(5202)
2021(4688)
2020(4085)
2019(9039)
2018(8444)
2017(16861)
2016(8503)
2015(9675)
2014(9631)
2013(9526)
2012(8713)
2011(7887)
2010(8421)
2009(8517)
2008(7295)
2007(6337)
2006(5743)
2005(5501)
作者
(24254)
(19832)
(19611)
(18554)
(12550)
(9540)
(9304)
(7649)
(7595)
(7126)
(6807)
(6634)
(6474)
(6413)
(6230)
(6181)
(5836)
(5831)
(5485)
(5449)
(5011)
(4867)
(4668)
(4534)
(4522)
(4504)
(4373)
(4293)
(4011)
(3980)
学科
(32645)
经济(32613)
(27849)
(27500)
金融(27499)
(25049)
银行(25044)
(24256)
管理(23430)
(22153)
企业(22153)
中国(18794)
方法(14427)
数学(12506)
(12351)
数学方法(12346)
(12081)
中国金融(11217)
(10844)
保险(10753)
(8961)
财务(8938)
财务管理(8921)
地方(8598)
企业财务(8571)
业经(8340)
(8018)
贸易(8010)
(7898)
(7731)
机构
大学(118214)
学院(118136)
(51867)
经济(50654)
管理(44778)
中国(42892)
研究(38275)
理学(36852)
理学院(36543)
管理学(35905)
管理学院(35708)
(28704)
(24851)
财经(22120)
中心(21218)
(20969)
(20624)
金融(20600)
科学(20354)
(20088)
银行(19791)
(18520)
(18427)
(17285)
经济学(17074)
财经大学(16884)
研究所(16452)
北京(16401)
(16338)
人民(16310)
基金
项目(74018)
科学(57990)
研究(54597)
基金(54541)
(46483)
国家(46093)
科学基金(40055)
社会(35360)
社会科(33711)
社会科学(33702)
(28286)
基金项目(28141)
自然(25177)
自然科(24640)
自然科学(24634)
教育(24265)
自然科学基金(24183)
(23686)
资助(23673)
编号(21508)
成果(17778)
重点(16817)
(16264)
(15787)
(15734)
课题(14986)
国家社会(14930)
创新(14791)
(14766)
教育部(14383)
期刊
(53804)
经济(53804)
研究(40733)
(36938)
金融(36938)
中国(24358)
(21792)
管理(16833)
学报(15359)
(14456)
科学(13897)
大学(12620)
学学(12034)
财经(10877)
技术(10127)
国际(9398)
(9100)
农业(8889)
经济研究(8816)
教育(7958)
(7783)
理论(7559)
业经(7044)
实践(6913)
(6913)
问题(6677)
中国金融(6438)
统计(6078)
财会(5911)
(5585)
共检索到194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杨辉  杨丰  
现代金融危机破坏性之所以越来越强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紧耦合度越来越高,由此导致各类风险的相互作用、相互加强,并最终导致系统风险的形成。该文基于工程学视角描述了这一机制的演变过程及其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并提出松弛金融系统紧耦合性的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雷曜  
文章回顾了国际金融危机对金融市场的四次冲击,指出作为衡量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压力和交易对手风险的指标——Libor-OIS,对于市场冲击具有较为敏感的反应。为进一步完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促进货币政策效力,应明晰市场利率的风险构成及其变化,关注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重视交易对手风险的识别,由中央银行开发处置交易对手风险的工具,并改善Libor等报价利率的定价机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梁芹  陆静  
本文采用2000-2012年欧元、澳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等五种货币的汇率数据研究了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风险传染效应。研究表明,在金融危机期间各汇率市场都出现大幅波动,且多数汇率市场样本对中,均存在由共同冲击的结构性传导机制的改变而引起的影响系数的变化。在高波动状态和低波动状态下,共同冲击的影响系数不成比例地改变,表明各汇率市场样本对之间存在一定的传染效应。部分汇率市场样本对中,共同冲击的结构化传导机制未发生改变,系数的变化仅仅是由于冲击的强弱程度而导致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明华  赵峰  
现行的关于国际金融危机产生根源的观点多达十几种,然而,鲜有研究从治理风险角度来诠释金融危机的成因。本文从更微观的公司治理视角来解读金融危机,结合一个治理风险的分析框架,将金融危机演变过程划分为:治理风险累积、治理风险放大和治理风险爆发三个阶段,系统阐述了金融危机爆发的作用机理,并着重分析了内部和外部治理风险的累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聂圣平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一直以"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观著称于世,但这种消极保守式的政治经济主张已无法适应风险社会的要求,这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之一。政府积极有为才是应对风险社会和抗击金融危机的根本之道。但在政府积极有为的过程中,需时刻防范"利维坦"的出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华森  袁明旭  
自由主义消极自由观的发展经历了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个阶段,其基本特点是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保障。自由主义消极自由观现实化的途径是通过自由政党执政制定自由化政策,使经济模式自由化,而华尔街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等为了获利而自由地使用金融高杠杆,最终导致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强  
全球金融危机对传统的以美联储为主导的金融调控方式及美元在世界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是美国经济的畸形发展与国际金融体制的固有缺陷。化解本次金融危机的出路在于,各国之间要加强政策协调和进行国际货币体制改革,各国央行要采取协调合作的干预措施,共同制订新的国际金融条例,建立广泛的国际金融合作体系。本文首先分析了信用货币的发展及其监管困境,接着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了通过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和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苗永旺  王亮亮  
本文认为现有国际金融监管框架存在着金融监管全球化趋势与金融监管国别化的矛盾、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能缺位和错位,以及国际金融监管框架主体的国家地位不对等三个主要不足之处。结合现有国际金融监管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其改革的方向和策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杜朝运  郑瑜  
2009年6月27~28日,由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和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主办,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承办的"世界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发展"论坛暨《国际金融研究》杂志理事单位年会在厦门大学举行。《国际金融研究》杂志16个理事单位的代表以及近70位国内外金融学者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旨在为金融危机的探讨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现将本次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马广奇  马丹  
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助推器,金融危机的爆发使风险投资业赖以生存的金融环境受到破坏,对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本文在论述金融危机对风险投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金融危机下中国风险投资业发生的新变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道衡  
近年来,伴随我国互联网技术进步和应用进程的不断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金融行业的耦合关系愈发明显。在科学技术和金融行业结合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各个流程中的体制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首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内容和监管重点进行了分析和梳理,结合湖南省科技金融融合之现状及问题,提出了若干有针对性的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管控的具体建议和优化路径,旨在为湖南省相关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借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明棋  
一、现存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及其与金融全球化的主要矛盾现存的国际货币体系沿袭了五十年前布雷顿森林协议的基本原则和理念,但却在新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得不放弃原有的秩序和纪律,于是,秩序弱化而又缺乏新的原则和理念支撑的“现存的无体系的体系”已经“不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理论反思"课题组  李向阳  
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贸易和金融秩序的中长期影响将是深远的。鉴于美国负债消费模式的终结与全球经济增速放慢,现行的国际贸易秩序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未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围绕新规则的制定会有更大的分歧。同时,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将会受到冲击,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有可能上升。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因此而有可能放慢。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伟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实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其严重后果正进一步显现。分析此次危机产生的原因,为深刻理解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理论提供了鲜活的案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