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10)
2023(10415)
2022(8868)
2021(8271)
2020(7106)
2019(16198)
2018(15734)
2017(31206)
2016(16876)
2015(19191)
2014(19403)
2013(19117)
2012(18175)
2011(16446)
2010(16983)
2009(16420)
2008(15729)
2007(14548)
2006(12806)
2005(11778)
作者
(49163)
(41054)
(40883)
(39448)
(26208)
(19583)
(19015)
(15988)
(15489)
(15033)
(13778)
(13769)
(13136)
(13129)
(13068)
(13006)
(12454)
(12119)
(11961)
(11825)
(10215)
(10183)
(10036)
(9519)
(9355)
(9321)
(9199)
(9062)
(8294)
(8201)
学科
(69369)
经济(69301)
管理(48899)
(48799)
(39283)
企业(39283)
方法(31226)
数学(27852)
数学方法(27541)
(27486)
金融(27484)
(26028)
银行(26005)
(25143)
中国(24877)
(21666)
(20994)
(17288)
地方(16182)
业经(14846)
(14560)
贸易(14550)
(14196)
(14169)
(13999)
财务(13958)
农业(13951)
财务管理(13928)
企业财务(13247)
(11443)
机构
学院(243712)
大学(241818)
(104263)
经济(101885)
管理(92016)
研究(82943)
理学(78001)
理学院(77189)
管理学(75864)
管理学院(75418)
中国(70749)
(51156)
(50858)
科学(49063)
(42257)
(41901)
中心(41379)
财经(39664)
研究所(38056)
(38008)
(35822)
业大(35193)
农业(33022)
经济学(32721)
北京(32450)
(30824)
(30597)
师范(30279)
经济学院(29713)
(29349)
基金
项目(154412)
科学(120896)
研究(114538)
基金(111115)
(95661)
国家(94828)
科学基金(80904)
社会(71446)
社会科(67829)
社会科学(67808)
(60850)
基金项目(58042)
教育(52735)
自然(51559)
(51113)
自然科(50331)
自然科学(50315)
自然科学基金(49431)
编号(47707)
资助(47019)
成果(39886)
重点(35134)
(34559)
(34140)
课题(33068)
(32097)
创新(30054)
(29958)
科研(29700)
教育部(29607)
期刊
(114567)
经济(114567)
研究(74258)
中国(47894)
(41148)
金融(41148)
(40202)
(37925)
学报(35697)
管理(32560)
科学(32530)
大学(27063)
学学(25540)
农业(24463)
教育(23829)
技术(21389)
财经(19838)
经济研究(18963)
业经(18351)
(16961)
问题(15074)
理论(13457)
(13042)
(12678)
技术经济(12415)
实践(12194)
(12194)
统计(11858)
国际(11546)
(11050)
共检索到375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明东  刘晓星  
宏观压力测试在各国政策当局的金融稳定性评估中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深入分析了宏观压力测试核心理论模型的构建和常用方法,并对实践中的典型系统IMF和World Bank的FSAP压力测试系统、英格兰银行的TD系统和奥地利银行的SRM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我国未来利用宏观压力测试方法评估金融系统稳定性提出了5点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勇  叶永刚  
基于资金流量表中我国各宏观部门间的金融交易数据,本文首先采用最大熵方法,估计了宏观金融系统中基于会计的互联暴露矩阵,继而通过构造相应的金融网络,研究了负面冲击在金融网络中的传导机制以及对宏观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资产价值损失的负面冲击主要通过部门间直接的资金互联暴露方式降低金融系统中各部门资产价值;金融机构部门的负面冲击对宏观金融系统稳定性的绝对影响程度最大;住户部门冲击对宏观金融系统稳定性的相对影响程度最大;国外金融危机和地方政府债务的不确定性很难通过流量资金渠道对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产生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红红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影响商业银行运行的一个重要的控制变量,特别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和业务升级正处于关键阶段,商业银行的内部环境处于频繁变化之中,因而本文分析内部控制环境要素中对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的运营成效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从而在银行业的业务升级和改革实践过程中,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提供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晓裕  
本文采用上证综合指数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共计1219个工作日的日收益率,对我国金融行业的4 3家上市公司的贝塔系数及其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以CAPM模型与SIM模型为基础,应用Eviews6.0软件对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贝塔系数进行估计,并用C h o w检验法检验贝塔系数稳定性。发现我国证券业的贝塔系数略高于银行业,金融业中保险业的贝塔系数稳定性较高,但金融行业总体上仍不具备较高的稳定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霍德明  刘思甸  
选取20个有代表性的宏观金融指标构成中国的宏观金融稳定性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别对中国的数据进行了研究,构建了中国宏观金融稳定指数MSI(Macro-financial Stability Index)。实证结果表明,指数表现与中国的金融运行情况有很高的匹配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正辉  闫瑾  许涤龙  
文章首先构建了宏观金融运行状况监测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计算不同指标对金融运行稳定性的影响权重选取对金融运行具有显著监测效果的指标,再利用不同监测指标与金融稳定综合得分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判断监测指标的监测时差效应,最后对金融运行稳定性与各类监测指标建立计量经济回归模型对不同类型监测指标的强度效应进行研究。实证结果显示,金融运行稳定性的显著监测指标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政府负债和对外贸易三个方面,通过指标的监测时差效应分析,选出了对金融运行具有先行预测和实时监测效果的超前和当期类指标,指标监测强度分析则得出了超前和当期类指标对金融运行稳定性的监测强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立勋  周之奇  
文章立足于"银行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这一思想,选取用于测度金融稳定的核心指标,用熵值赋权重法构建了金融稳健指数FSI,用于度量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稳定性。通过计算2003~2012年每年第二、四季度的FSI及其变化趋势,对金融稳定性作实证分析,从微观宏观两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并通过金融稳健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作出分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曙光  张逸昕  
本文对外资引入影响银行业宏观市场稳定性的途径和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归纳,提炼出了市场竞争效应、金融文化重构效应和金融监管倒逼完善效应三大积极效应,及资本外撤效应、外资母国风险传导效应和金融监管规避效应三大消极效应。采用61个国家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本文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外资引入与一国银行业宏观市场稳定性之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曲线极值点对应了消极效应不断放大并超出积极效应的临界点。倒U型曲线代表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且随一国发展发生动态变化,不同国家因制度文化等差异其倒U型曲线也各自不同。最后,本文基于该关系曲线,提出了适度提高银行业外资占比、健全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制度和内外并举、双向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守东  王妍  唐亚晖  
本文首先通过马尔科夫区制转移的多元动态因子模型,得到能够反映我国金融系统内在不稳定性的潜在不可观测因子,分析了我国金融系统在"金融不稳定区制"和"金融稳定区制"下的不同特征;其次,本文以"金融不稳定性假说"、"金融加速器理论"等研究为理论基础,通过一个特定的马尔科夫区制转移的自回归模型MSIAH(M)-ARX(P)研究了我国金融系统不稳定性对宏观经济的非对称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系统具有内在的周期不稳定性,并且在不同的经济增长状态下这种金融不稳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在"高速增长"阶段对经济具有显著的正向放大作用,而在"适速增长"阶段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海洲  王水林  蒲宇飞  
1978年以来 ,中国的金融体系发展迅速。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 ,中国实行了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 ,为抵御金融风险提供了强大保障。但是 ,中国金融体系依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受抗击非典经验的启发 ,我们认识到只有通过建立更好的风险化解和管理机制 ,更有效的政策协调 ,才能减少和控制金融风险。我们从国际和历史经验的角度 ,分析金融体系普遍存在的弱点以及中国特有的问题 ,提出了旨在进一步提高金融稳定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晓星  
压力测试衡量资产损失分布超过风险价值的部分,可以发现金融机构和系统在极端市场情形下的风险传导机制和风险承受力,是金融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风险价值和压力测试的关系、压力测试在宏观金融分析中的实施步骤、压力测试模型和压力测试系统的应用,并对金融稳定性风险压力测试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司颖华  肖强  
本文引入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分析在不同经济政策稳定状态下,中国金融市场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首先选取多个金融市场价格变量,基于动态因子模型(DFM)构建了中国金融状况指数(FCI)。然后以经济政策不确定(EPU)为转移变量,建立了包含FCI、产出和价格的logistic平滑转移的向量自回归(LSTVAR)模型,分析在不同经济政策稳定状态下,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不同经济政策稳定状况下,金融状况指数代表的金融市场对产出和价格的冲击效应具有非对称性。相比经济政策稳定情形而言,经济政策不稳定情形下,金融市场的波动对价格和产出的负向冲击效应更为显著。因此,中国政府需要维持经济政策的稳定,使金融市场更好地促进宏观经济的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慧芳  
本文通过对金融业增加值增长率和贡献率、M2和金融业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速度、价格波动、金融相关比率变化和股票市值占GDP比重变化等多角度的分析发现,中国金融业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总体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近十年两者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有所提高。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闫红梅  张鸣  李远征  
根据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稳定性的判定准则,利用Matlab GUI设计了系统稳定性分析实验,给出了主要回调函数代码。用户只需输入系统函数的分子、分母系数向量,即可自动绘制出系统零极点图,进而根据极点位置判断系统是否稳定。该实验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可应用于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教学与实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