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28)
2023(12880)
2022(10824)
2021(10262)
2020(8656)
2019(19577)
2018(19167)
2017(37848)
2016(19836)
2015(21992)
2014(21847)
2013(21174)
2012(19287)
2011(17298)
2010(17281)
2009(16236)
2008(14708)
2007(12693)
2006(11012)
2005(9831)
作者
(51857)
(43118)
(42669)
(40913)
(27530)
(20415)
(19881)
(16845)
(16663)
(15399)
(14654)
(14404)
(13726)
(13364)
(13336)
(13322)
(12881)
(12509)
(12409)
(12400)
(10473)
(10425)
(10145)
(9942)
(9936)
(9793)
(9316)
(9200)
(8425)
(8324)
学科
(75370)
经济(75293)
(60281)
管理(58976)
(48832)
企业(48832)
方法(36870)
数学(32964)
数学方法(32499)
(28422)
金融(28420)
中国(27765)
(27415)
银行(27407)
(26377)
(24511)
(20794)
(18851)
业经(16892)
(16662)
财务(16598)
财务管理(16566)
企业财务(15826)
地方(15570)
(14985)
贸易(14974)
(14659)
农业(13975)
理论(13262)
(12949)
机构
学院(265013)
大学(264821)
(114697)
经济(112362)
管理(109640)
理学(94307)
理学院(93437)
管理学(91864)
管理学院(91360)
研究(82126)
中国(74730)
(57517)
(53437)
科学(45530)
财经(45487)
中心(42778)
(41489)
(38491)
(38004)
经济学(36103)
(35058)
财经大学(34242)
研究所(34171)
业大(33965)
北京(33510)
经济学院(32809)
(31645)
师范(31345)
(31275)
(30415)
基金
项目(179628)
科学(144173)
研究(134852)
基金(133878)
(114055)
国家(113111)
科学基金(100040)
社会(87308)
社会科(83036)
社会科学(83017)
基金项目(70154)
(68096)
自然(64220)
自然科(62800)
自然科学(62787)
教育(61883)
自然科学基金(61684)
(57682)
资助(55418)
编号(55022)
成果(43930)
(40731)
重点(39851)
(38216)
(38151)
国家社会(36552)
课题(36313)
教育部(36089)
创新(35664)
人文(35639)
期刊
(117364)
经济(117364)
研究(80023)
中国(48406)
(45648)
金融(45648)
(43759)
管理(39902)
学报(32601)
科学(32215)
(30238)
大学(26780)
学学(24903)
技术(24278)
教育(23518)
财经(21529)
农业(19804)
经济研究(19039)
(18314)
业经(18272)
理论(14781)
问题(14565)
实践(13457)
(13457)
图书(13266)
统计(13072)
技术经济(12874)
(12618)
财会(12346)
(12006)
共检索到396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帅  陆利平  张兴敏  王晖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21世纪面临的最重要议题。气候变化不仅对人身和社会财富安全构成威胁,而且影响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气候变化通过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渠道影响金融部门,前者主要表现为直接物理损失,后者则与高碳行业的资产搁浅有关。通过金融市场的传染,转型风险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金融系统性风险。气候金融风险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以及厚尾分布的特点,对现有建模和评估方法提出挑战。央行以及金融监管机构作为维护价格和金融稳定的执行机构,应考虑将气候金融风险纳入监管之中,推动各方金融参与者披露相关气候风险,完善数据平台建设,并应进一步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激励资金向低碳部门流动。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张斌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稳中有降,杠杆率快速上升。本文立足于企业、居民、政府和金融机构四大部门的运行情况,分析中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风险,特别是债务风险,以及未来可能的演进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防范风险和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张斌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稳中有降,杠杆率快速上升。本文立足于企业、居民、政府和金融机构四大部门的运行情况,分析中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风险,特别是债务风险,以及未来可能的演进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防范风险和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晓星  
压力测试衡量资产损失分布超过风险价值的部分,可以发现金融机构和系统在极端市场情形下的风险传导机制和风险承受力,是金融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风险价值和压力测试的关系、压力测试在宏观金融分析中的实施步骤、压力测试模型和压力测试系统的应用,并对金融稳定性风险压力测试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许可   马正宇   赵文铀  
运用DEFINE模型框架,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变量,构建中国存量流量一致性生态宏观经济学模型,尝试模拟2020—2060年气候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冲击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在短期内对企业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并沿资金链、供应链传递,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并影响金融稳定性。碳减排支持工具的使用有利于提升绿色信贷配给率,对于社会产出、银行业资本均有正向作用,能够促进宏观风险下降。以价格型为主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作用有限,政策潜力需要在长时间内得到验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温博慧  柳欣  
本文从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系统性风险关系的角度梳理了金融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原因与传导机制。随着金融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对金融系统性风险产生原因的解释可归结为资产价格波动。现有研究成果显示,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传导可分为抵押品价值—信贷渠道、资本金—信贷渠道和流动性—信贷渠道三种途径。在对传导机制的研究中应更重视资本金的变动,以及利润流量在受资产价格变动影响后对资本金等存量产生的进一步影响。国内学者更需重视由资产价格波动引发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并拓展相关问题的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艳梅  
文章以金融危机中对金融风险产生传染与放大效应的金融市场系统重要性机构(SIBs)为研究对象,以CoVaR作为其风险外溢的计算指标并基于博弈论合作模式中Shapley值法仿真出各个金融机构对风险传染的贡献程度。本研究为我国金融业的风险传染性研究提供了一种基于参数统计与博弈模型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思路与途径,进一步为我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预警与防范措施的提供了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线索与空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一涵  
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作为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但是由于系统性风险来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系统性风险进行监管也更加复杂。本文根据系统性风险的含义和来源,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强化系统内控监管。系统性风险主要是由内部风险积聚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经济危机的发生正是高信贷和杠杆操作不断累积的结果。因此,防范系统性风险,首先应该加强对系统内部的控制,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完善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一涵  
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作为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但是由于系统性风险来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系统性风险进行监管也更加复杂。本文根据系统性风险的含义和来源,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强化系统内控监管。系统性风险主要是由内部风险积聚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经济危机的发生正是高信贷和杠杆操作不断累积的结果。因此,防范系统性风险,首先应该加强对系统内部的控制,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完善风险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谭灵芝  王国友  
除一般意义上风险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危害性等特点之外,气候变化风险还具有复杂性、内在价值性及难以完全量化、动态性和客观性等特点。当前,国内外对于气候变化的经济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主要包括对风险概率的建模与评估、指标体系的风险建模与评估、情景模拟的动态风险建模与评估方法以及气候变化风险的社会经济评估图标体系。由于气候变化风险的社会经济影响存在跨期性、不确定性,仍有很多未知的研究领域,如定量化、图谱化以及与自然影响评估的区分与方法合作等,未来研究仍有很多空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波  姜晶晶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一直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应对气候变化。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场硬仗,更是一场大考。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被列为2021年重点工作之一。全面深刻理解气候风险,尤其是气候相关金融风险,对于我国尽早形成应对共识、有效维护金融稳定、有序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温兴春  闫歆玙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双重金融摩擦的NK-DSGE模型,量化分析房企债务违约风险跨部门传递的经济后果、作用机制以及政策应对效果。研究发现,房企债务违约及由此引发的风险跨部门传递将导致经济中出现严重的信贷紧缩与产出衰退,银行部门是房企债务违约冲击传递至实体经济的重要桥梁,其中存贷溢价摩擦起到放大作用。在大规模债务违约触发银行危机的情况下,针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逆周期宏观审慎政策更为有效,而货币政策在应对其他常见经济金融冲击时效果更好。针对不同的风险冲击类型,单项政策及政策组合的应对效果存在差异。因此,应对政策的选择与搭配使用需考虑经济体面临的冲击类型。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冬梅  段白鸽  
环境责任保险可以视为一种运用保险制度解决环境损害问题的有效途径。结合宏观层面制度模式问题的探讨,深入研究微观层面的经营技术问题可以进一步为我国开发环境责任保险产品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为此,本文针对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现状,通过分析环境责任保险风险评估和定价难点,深入探讨了三类环境责任保险定价方法,结合这三类方法的优劣及适用范围,进一步融合国际上环境责任保险定价的最新探索,提出了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与责任分担问题的研究架构,这些研究将对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定价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红莉  刘丽娟  程思婧  
"双支柱"调控框架下深化金融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已是我国金融工作的重要主题。通过系统性地梳理国内外有关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文献研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内涵特征、形成原因、测度方法、传导机制等进行归纳述评,指出学术界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领域已取得的成果以及不足。最后,结合我国金融发展事实对未来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重点做出展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毅   董丰   王思卿   孙浩宁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资产泡沫引发了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高度关注。资产泡沫不仅是国内外宏观金融领域的前沿学术课题之一,还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现实议题。本文全面梳理了资产泡沫相关前沿文献,讨论各种资产泡沫理论模型,厘清了资产泡沫的形成机制与宏观影响。本文还逐步深入现实问题和政策应用过程,综合比较资产泡沫的识别以及房地产、股票、债券3类重要资产泡沫的形成原因与特征,分析资产泡沫与宏观波动、经济增长及金融风险的关系,并探讨相应的政策应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