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51)
- 2023(10114)
- 2022(8296)
- 2021(7505)
- 2020(6257)
- 2019(13332)
- 2018(12881)
- 2017(24106)
- 2016(12167)
- 2015(13413)
- 2014(12604)
- 2013(12246)
- 2012(11095)
- 2011(10016)
- 2010(10325)
- 2009(9946)
- 2008(8499)
- 2007(7866)
- 2006(6952)
- 2005(6285)
- 学科
- 济(47816)
- 经济(47777)
- 业(46354)
- 管理(43143)
- 企(40447)
- 企业(40447)
- 融(25605)
- 金融(25605)
- 银(23073)
- 银行(23053)
- 行(22414)
- 中国(20993)
- 技术(20340)
- 方法(19773)
- 数学(16709)
- 数学方法(16560)
- 财(14720)
- 技术管理(13438)
- 业经(13424)
- 农(12888)
- 制(12745)
- 地方(11543)
- 中国金融(11158)
- 务(9799)
- 财务(9768)
- 财务管理(9756)
- 农业(9707)
- 理论(9567)
- 企业财务(9405)
- 贸(9070)
- 机构
- 学院(168629)
- 大学(166782)
- 济(74241)
- 经济(72764)
- 管理(68262)
- 理学(59068)
- 理学院(58509)
- 管理学(57631)
- 管理学院(57330)
- 研究(54304)
- 中国(48536)
- 财(34770)
- 京(34036)
- 科学(31183)
- 中心(27843)
- 财经(27523)
- 所(25660)
- 江(25626)
- 经(25184)
- 农(24565)
- 经济学(23993)
- 业大(23332)
- 研究所(23223)
- 经济学院(21820)
- 北京(21347)
- 州(20964)
- 财经大学(20886)
- 融(20110)
- 院(20019)
- 商学(19980)
- 基金
- 项目(117108)
- 科学(94975)
- 基金(86764)
- 研究(86401)
- 家(75609)
- 国家(74998)
- 科学基金(66390)
- 社会(57749)
- 社会科(55167)
- 社会科学(55156)
- 省(47233)
- 基金项目(45955)
- 自然(41941)
- 自然科(41151)
- 自然科学(41146)
- 自然科学基金(40475)
- 教育(39265)
- 划(38526)
- 资助(33776)
- 编号(32750)
- 创(31912)
- 创新(28782)
- 重点(26594)
- 发(25982)
- 部(25369)
- 国家社会(25100)
- 成果(24863)
- 课题(23119)
- 制(23111)
- 业(22805)
共检索到259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建军
技术创新是我们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揭示金融系统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并采用1985-2008年的时序数据,构建多项分布滞后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就金融机构贷款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机构贷款对我国技术创新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伍琴 王培
本文使用2000~2010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东部、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的绩效高于西部地区,但东部地区与中部相比,差异不显著。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新生 郑海埃 赵旸
创新是现代企业获取及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从公司治理实践的角度,传统的创新理论强调外部市场治理的激励作用,而内部治理的创新激励逻辑在不同理论研究框架下具有或然性。已有实证研究多以公司治理中某一治理维度为视角展开,尚缺少整合性的探讨。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成果,发现当前研究中对于创新过程的理解和衡量还没有达成共识,创新理论存在内生性,内外部公司治理机制缺少协同性且机制路径不明朗。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建议充分考虑不同创新主体的资源禀赋和动机差异,完善内外部治理机制之间及其与各创新主体的激励匹配,增加企业内部创新主体的认同性动机以引导最优创新努力,从而塑造其原发性创新意愿,提升企业创新效率。
关键词:
创新主体 创新激励 公司治理 机制设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戚聿东 张倩琳 于潇宇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如何发挥好有海外经历的高管这一国际经济技术交流重要载体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成为重要议题。本文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发现高管海外经历明显促进了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提升。机制分析发现有三条影响路径:一是有效增加了管理层多元化,降低了管理层短视问题;二是提高管理层的自信水平;三是优化了创新要素配置结构,提高高素质人力资本比重,增加研发资本要素投入。异质性分析发现,高管海外经历对高技术企业和大企业实质性创新的激励更强。本文为更好实施“创新驱动”及“人才强国”两大战略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玲玲 李烨 陈松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给绿色技术创新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传统金融业和新时代数字技术融合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选取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绿色技术创新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融资约束和研发投入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ESG评级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起调节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地理区域、环境治理水平、CEO金融背景下存在差异。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尹亚红
以技术创新为研究对象,运用2008~2017年中国31个省[市、区(港澳台除外)]的省级面板数据就企业海外并购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海外并购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除了直接作用外,还间接通过研发经费与人力资本两条途径将其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能力,从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效率。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海外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性,东中部促进作用明显,西部不显著。因此,为更好地利用外部技术资源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应结合中国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适应的海外并购策略。
关键词:
海外并购 技术创新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婧 吴珍珠 谢朝华
运用三阶段DEA分析法,考量中国"十二五"期间金融支持对东、中、西部区域的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控制金融支持变量前后东、中、西部地区创新效率的绝对水平较低且存在较大的差异;控制金融支持变量后,东、中、西部地区创新效率依次下降,东、中、西部地区创新效率下降幅度依次增大。鉴此,应完善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加快技术创新的配套条件建设,完善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
关键词:
金融支持 技术创新 区域性差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伍琴 朱顺林
不同区域金融体系资本供给、风险管理和回报激励等方面的差异,导致金融促进技术创新的效率也不相同。本文测定了我国23个省市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的Malmquist生产率,发现23个省市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的效率的平均水平是逐渐提高的,且各省市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的Malmquist生产率的差异性也通过随机影响变截距模型得到了验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若琳 任金政 王遂昆
近年来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现象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担忧,为探究如何引导实体经济回归正轨,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20年的相关数据,分析技术创新与企业金融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技术创新能够引领企业“去虚归实”;股权激励机制的引入削弱了技术创新对企业金融化水平的抑制作用。经济后果分析表明:技术创新通过抑制企业金融化,最终能够达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并提高企业价值的效果。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和强融资约束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加强企业创新意识以及引导金融回归实体提供新的参考与依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企业金融化 股权激励 经济后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庆君 黄玲
在全面实施“双碳”“双控”战略背景下,绿色金融政策亦成为助力企业技术创新、推动社会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制度创新视角,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这一区域性政策为切入点,采用PSM-DID研究绿色金融政策实施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试验区政策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研发投入的相对规模和专利申请数量,具有较强的融资“增益”效应,且对国有企业和低污染企业创新投入的激励效应更强。就影响机制而言,绿色金融试验区政策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改善外部融资环境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鉴于此,应完善顶层设计,强化信息披露,创新绿色金融工具,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平 胡日东
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环境规制一方面通过时期效应和强度效应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通过提供信息和搏弈的规则,保护产权、激励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流动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同时,企业技术创新又通过企业技术创新本身的张力、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等对环境规制产生反作用,两者之间成棘轮效应。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棘轮效应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颂东 王君 樊大为
依靠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的重要发展战略。金融对科技创新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文章根据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理论和实践,阐述了金融对科技创新具有十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即:提供资金支持、分散创新风险、缩短创新周期、发现引领作用、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规范监督作用、跟踪评价作用、为创新资金的进出提供便利、降低创新的进入门槛、提升企业内在价值。了解这些内容,利于提高金融服务于科技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
金融 科技创新 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婧 吴珍珠 谢朝华
基于随机效应面板泊松回归模型,考量不同类型的金融支持措施对我国东、中、西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的资金支持促进了东、中、西各区域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资本市场的金融支持只对东、中部区域的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只对西部区域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金融支持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通过加大政府支持的力度和体现区域差异、建设西部地区资本市场发展的共享机制、提升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技术水平等措施可以提升金融支持促进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效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叶耀明 王胜
以证券市场为代表的金融市场体系和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中介体系都通过提供资金支持、信息与风险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等各种渠道促进了技术创新。既有研究主要强调前者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然而,金融中介在某些方面更具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长三角地区数据样本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结果证明了金融中介对技术创新,特别是原创型发明的推动作用。实证结果还表明金融业的改革创新对其他行业有较强的示范效应。
关键词:
金融中介 技术创新 面板数据 实证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桂荣
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经盛大开幕。世博会给金融创新带来了发展机遇。本文以世博会为背景,分析了我国的金融创新,主要有:融资创新、银行产品创新、支付环境创新、金融机构创新,保险产品创新、保险服务创新等。
关键词:
上海世博会 金融创新 保险产品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