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68)
- 2023(15267)
- 2022(13023)
- 2021(12478)
- 2020(10330)
- 2019(23719)
- 2018(23355)
- 2017(44387)
- 2016(23823)
- 2015(26613)
- 2014(25895)
- 2013(25260)
- 2012(23057)
- 2011(20513)
- 2010(20916)
- 2009(19425)
- 2008(17961)
- 2007(15625)
- 2006(13558)
- 2005(11781)
- 学科
- 济(88951)
- 经济(88847)
- 管理(71242)
- 业(71042)
- 企(60082)
- 企业(60082)
- 方法(42763)
- 数学(37110)
- 数学方法(36524)
- 中国(29463)
- 融(27510)
- 金融(27509)
- 银(25835)
- 银行(25799)
- 行(24871)
- 农(24804)
- 财(24355)
- 业经(21496)
- 技术(20044)
- 地方(19846)
- 制(18764)
- 学(18397)
- 理论(18234)
- 农业(17770)
- 务(16348)
- 财务(16275)
- 财务管理(16247)
- 企业财务(15480)
- 贸(15027)
- 贸易(15011)
- 机构
- 学院(320089)
- 大学(319867)
- 管理(130670)
- 济(125050)
- 经济(122204)
- 理学(113526)
- 理学院(112341)
- 管理学(110201)
- 管理学院(109629)
- 研究(102057)
- 中国(82252)
- 京(67198)
- 科学(62507)
- 财(58285)
- 所(49276)
- 中心(48879)
- 农(46946)
- 财经(46651)
- 江(46204)
- 业大(46053)
- 研究所(44856)
- 北京(42622)
- 经(42436)
- 范(41985)
- 师范(41602)
- 州(38874)
- 院(37490)
- 经济学(37310)
- 农业(36323)
- 财经大学(34992)
- 基金
- 项目(222783)
- 科学(176055)
- 研究(165989)
- 基金(160834)
- 家(138837)
- 国家(137607)
- 科学基金(119798)
- 社会(103865)
- 社会科(98493)
- 社会科学(98469)
- 省(88675)
- 基金项目(85054)
- 自然(77281)
- 教育(77155)
- 自然科(75555)
- 自然科学(75543)
- 自然科学基金(74169)
- 划(73512)
- 编号(68158)
- 资助(66014)
- 成果(55006)
- 创(50324)
- 重点(49653)
- 部(48297)
- 课题(47184)
- 发(47178)
- 创新(46238)
- 项目编号(42743)
- 国家社会(42402)
- 大学(42221)
- 期刊
- 济(131070)
- 经济(131070)
- 研究(94145)
- 中国(64498)
- 管理(48996)
- 学报(47210)
- 科学(44235)
- 财(43984)
- 农(42516)
- 教育(41539)
- 融(39407)
- 金融(39407)
- 大学(36486)
- 学学(34121)
- 技术(30492)
- 农业(29171)
- 财经(21909)
- 业经(21595)
- 经济研究(21050)
- 经(18598)
- 图书(17826)
- 科技(17206)
- 理论(16333)
- 问题(16266)
- 技术经济(16194)
- 业(15360)
- 实践(15147)
- 践(15147)
- 统计(14241)
- 现代(14098)
共检索到470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伶俐 苏婉茹
完善的金融机制是消除贫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农村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期的临近,金融机制在农村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和作用日益得到各地的高度重视,一些地区已陆续推出具有创新性、典型性的扶贫金融机制和模式,并取得了相应的扶贫效果,为全国层面的农村扶贫金融制度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论文基于农村精准扶贫现实背景,通过研究广东清远、重庆及贵州赤水金融扶贫创新模式,深入分析地方案例累积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精准扶贫 案例研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江洁
现阶段,中国的扶贫工程已进入最后的脱贫攻坚阶段,也是最困难的"啃硬骨头"的阶段。贫困形式、致贫因素以及返贫风险的多样化、脱贫人口需求的个性化以及贫困地区复杂的自然社会条件需要以创新的形式解决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金融资源的注入是产业发展、激活脱贫"内生动力"的前提条件,而完善的风险保障和信用体系建设既为贫困人口织就了"保障网",又为贫困地区营建了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是脱贫动力源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典型案例 保险业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窦亚权 张晓梅 李娅 朱永双
选取云南省泸水市三河村为典型案例,通过对150户林农进行问卷调查以及与当地相关负责部门座谈,分析三河村林下产业发展以及扶贫开发的现状,明确林农在林下产业经营、组织形式开展以及技能培训实施方面的选择意愿。结果表明:林农发展林下产业的积极性较高,但在发展过程中,林农会遇到资金、技术等困难;林农参与合作社的比例较高,且合作社为林农提供了科技、生产以及贷款等方面的服务,但企业的入驻率较低,林农对企业的了解程度不深;林农愿意接受各类技能培训,对已开展的培训效果较为满意,同时林农倾向接受技术类、经营管理类培训。因此,提出政府科学规划积极引导;合作社、企业加强宣传提供培训;林农转变思想主动发展等建议。
关键词:
林下产业 精准扶贫 林农意愿 成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建华
为做好青海省贫困地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以中央和人民银行总行精准扶贫工作新要求为指导,对精准扶贫金融服务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青海省贫困地区现状青海省是我国除西藏自治区以外最大的藏族聚居区,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是全国较为特殊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准脱贫任务艰巨而繁重。为此,新疆确定了2019年全面完成60.61万贫困人口脱贫、976个贫困村退出、12个贫困县摘帽的任务;到2020年完成现行标准下26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5个重点贫困县全部摘帽、302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解决南疆四地州区域性整体贫困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要确保新疆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就必须有效发挥金融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兆阳
我国农村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历史交汇期,农村金融面临深刻变革。论文以金融精准扶贫丰富实践为基础,与推进银行业务转型相结合,强化了金融在脱贫攻坚和农村经济社会运行管理中的功能。
关键词:
金融扶贫 精准 农村金融 制度供给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双 刘鹏
金融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探索、创新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对我国广大贫困地区加速摆脱贫困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核心,围绕全国各地扶贫现状,重点研究如何通过金融扶贫的制度与管理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创新,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扩大金融实际供给,满足贫困地区精准扶贫金融需求,从而建立起精准、高效、稳定、持续的新型金融扶贫机制,从根本上突破金融扶贫的制度瓶颈,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
关键词:
精准扶贫 金融创新 金融机构 融资模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双 刘鹏
金融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探索、创新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对我国广大贫困地区加速摆脱贫困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核心,围绕全国各地扶贫现状,重点研究如何通过金融扶贫的制度与管理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创新,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扩大金融实际供给,满足贫困地区精准扶贫金融需求,从而建立起精准、高效、稳定、持续的新型金融扶贫机制,从根本上突破金融扶贫的制度瓶颈,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
关键词:
精准扶贫 金融创新 金融机构 融资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荣敏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也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区域(省域)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承接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年实践探索,天津职业教育精准帮扶中西部地区,体现了天津职教战线在省域脱贫攻坚战中的责任和担当,具有鲜明的天津特色:一是顶层设计建机制,构建"多元聚力、五径施策、六方转变"的帮扶模式;二是精准施策出实招,天津职教精准帮扶中西部开展了6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三是脱贫攻坚显实效,天津职教精准扶贫实践产生5个方面社会效应,走出了一条职教精准扶贫的"天津之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会战
在我国的精准扶贫实践中,旅游扶贫作为一种典型的产业扶贫形式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贫困问题的复杂性与长期性,巩固拓展旅游脱贫攻坚的成果仍任重而道远。后扶贫时代,如何通过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机制的创新,实现脱贫的可持续性,对于具备一定旅游发展基础与条件的乡村来说至关重要。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张琦等编著的《扶贫机制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全面阐述了扶贫攻坚机制创新的目标任务,对于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机制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启示意义和实践启发价值。笔者在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增权视角下我国革命老区旅游精准扶贫的机制创新与路径优化研究"(16XGL008)的研究过程中,结合该书关于扶贫机制创新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尝试基于增权视角创新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机制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朱文胜
本文从金融反贫困一般定义出发,从中国脱贫攻坚新常态对金融精准扶贫新要求的分析角度入手,运用金融扶贫的一般原理对金融精准扶贫创新实践进行总结梳理,指出创新金融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朱文胜
本文从金融反贫困一般定义出发,从中国脱贫攻坚新常态对金融精准扶贫新要求的分析角度入手,运用金融扶贫的一般原理对金融精准扶贫创新实践进行总结梳理,指出创新金融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孟亮
在坚持普惠金融基本原则前提下,寻求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协调新路径,关系到普惠金融长远发展和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进程与效率。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在思想理念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思想侧重点差异,实现二者有效协调既具有可行性也存在一定难度。要从思想认识与制度创新全面加强,政府作用与机构优势协同发力,资金供给与需求能力同步提升三个层面把握二者协调的关键点。要从实现微型金融、合作金融与其他金融扶贫模式的有效结合等"四个结合"角度实施二者协调的路径创新。
关键词:
普惠金融 精准扶贫 协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查志远 檀学文
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在扶贫工作中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教育扶贫从理念、政策到实施,需要通过实践创新进行实践转化,而实践转化的程度体现政策设计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海南省是较早开展教育扶贫的地区之一,先后实施了教育扶贫移民、职教扶贫等反响较大的项目。开展精准扶贫以来,海南省以"全上学、全资助、上好学、促成长"作为教育扶贫的目标,制定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体系。文章基于实地调研,概括海南省教育精准扶贫思路及省级层面政策设计,并用琼中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经验来证明,基层的实践创新可以将省级教育扶贫理念和政策设计变为现实。海南省、县两级政府加大投入、利用教育系统人力资源优势,在教育保障、教育资助、贫困和留守儿童关爱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书奎 任金政 赵鑫
[目的]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以来,各地区形成和沉淀了大量的农业、产业扶贫项目资产,而扶贫资产管理作为持续发挥项目效益、巩固脱贫质量的重要抓手,试点地区实践情况亟待加以梳理与分析。[方法]文章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流程化管理理论为切入点,探讨了扶贫资产内涵及部分试点地区实施现状,在解析问题的基础上构建扶贫资产"七步法"的流程化管理模式。[结果]部分试点地区积极探索扶贫资产管理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部分地区仍存在产权界定不清晰、收益分配不合理、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而完善扶贫资产管理机制能够有效解决"管什么"和"怎么管"的难题,进一步实现管理效率的提升。[结论]各地区应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探索并实施差异化的扶贫资产管理模式,切实提升扶贫资产管理效率为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奠定基础。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扶贫资产 流程化管理 脱贫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