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21)
- 2023(17789)
- 2022(14777)
- 2021(13788)
- 2020(11810)
- 2019(26720)
- 2018(26345)
- 2017(51341)
- 2016(27801)
- 2015(30910)
- 2014(31047)
- 2013(30973)
- 2012(28582)
- 2011(25493)
- 2010(26041)
- 2009(25055)
- 2008(24993)
- 2007(22872)
- 2006(19982)
- 2005(18630)
- 学科
- 济(114030)
- 经济(113868)
- 业(104983)
- 管理(94593)
- 企(91116)
- 企业(91116)
- 方法(51284)
- 数学(41769)
- 数学方法(41341)
- 财(39812)
- 农(38665)
- 业经(34055)
- 中国(33423)
- 制(31734)
- 融(30743)
- 金融(30739)
- 银(30388)
- 银行(30354)
- 行(29116)
- 务(27438)
- 财务(27387)
- 财务管理(27332)
- 企业财务(25985)
- 农业(25525)
- 贸(22205)
- 贸易(22191)
- 地方(21737)
- 易(21632)
- 体(20884)
- 理论(20879)
- 机构
- 学院(398503)
- 大学(393940)
- 济(165866)
- 经济(162286)
- 管理(156131)
- 理学(132465)
- 理学院(131102)
- 管理学(129028)
- 管理学院(128274)
- 研究(127763)
- 中国(110313)
- 财(85498)
- 京(82610)
- 科学(75554)
- 农(70891)
- 财经(66135)
- 所(64770)
- 江(63246)
- 中心(62687)
- 经(59866)
- 业大(57926)
- 研究所(57762)
- 农业(55559)
- 北京(52084)
- 经济学(51020)
- 州(50451)
- 财经大学(48928)
- 范(46412)
- 经济学院(46185)
- 院(45925)
- 基金
- 项目(254030)
- 科学(200266)
- 研究(185714)
- 基金(185616)
- 家(160568)
- 国家(159160)
- 科学基金(137633)
- 社会(118671)
- 社会科(112514)
- 社会科学(112482)
- 省(99683)
- 基金项目(97848)
- 自然(88986)
- 自然科(86935)
- 自然科学(86908)
- 自然科学基金(85430)
- 教育(84910)
- 划(82780)
- 资助(76597)
- 编号(74717)
- 成果(60692)
- 重点(56882)
- 部(56790)
- 创(54967)
- 发(53745)
- 课题(51611)
- 创新(50828)
- 制(50731)
- 业(49248)
- 国家社会(49178)
- 期刊
- 济(188575)
- 经济(188575)
- 研究(119807)
- 中国(82495)
- 财(71811)
- 农(66229)
- 管理(61339)
- 学报(58843)
- 融(57375)
- 金融(57375)
- 科学(54796)
- 大学(45401)
- 农业(43601)
- 学学(43406)
- 技术(35892)
- 教育(34823)
- 财经(33871)
- 业经(31871)
- 经济研究(28956)
- 经(28914)
- 业(25217)
- 问题(24693)
- 技术经济(21256)
- 财会(20326)
- 贸(19792)
- 理论(19637)
- 版(19181)
- 现代(18828)
- 统计(18569)
- 商业(17971)
共检索到616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康彦华 赵映光
贷款风险补偿等性质的金融类准公共产品,由于实施过程中诸多因素的限制并未发挥应有的效用。青岛市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由前期的集中于对担保公司和大企业的风险补偿设计,逐步演变为差别性置换银行不良资产的独特风险补偿机制,实现了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供给效用目标的准确性,发挥了金融类准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及其可持续性,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婷莉 许恒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前不用愁"的主要手段,也是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重要举措,更是助力脱贫攻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方式。然而,目前以国家政策扶植和行政助推为主动力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存在一定缺陷,一方面不能充分适应新时代财政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进而优化国家资源配置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另一方面不能充分调动参与各方的积极性以推动此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作为一个金融服务,应基于金融市场的特征进行系统内部调整,即应侧重于对风险补偿金的调整。通过对风险补偿金启动节点、结构设计的调整,可以依据各个地区内贷款学生不同的潜在风险和风险发生的不同阶段进行风险补偿金的阶段性征收;通过对各个高校风险补偿金分摊的设置,可以更有效地发挥风险补偿金对于贷款学生潜在违约抑制的杠杆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逸文
文章就对中小型科技企业贷款融资难的现状、企业科技贷款风险准备金抑制因素进行分析,找到企业发展中的不足,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的支持。
关键词:
企业发展 科技贷款 风险准备金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孙尚涛
为提升小微企业发展活力,维护商业银行和担保机构利益,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建立了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如天津、上海、青岛等城市制定了小型微型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办法,设立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形成小微企业、商业银行和融资性担保机构之间风险共担、利益互享的多赢格局。从宏观层面看,该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左涛
信用担保业的发展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途径,但由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存在外部经济等特性,使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市场失灵问题较为严重,所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发展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推动,而应该遵循准公共品的标准制定供给模式和风险补偿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旭初
2005年7月15日,浙江省中小企业局、浙江省财政厅联合下文“关于印发《浙江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试行办法》的通知”浙财建字[2005]85号,7月29日又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的通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林跃武 许大庆 王浩 周坪
国内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可能集聚着一定的潜在风险,而运用传统的人工方式逐户识别、计量风险会在人力、时间和效率上难以满足以万户计的工作量的需求。因此,根据小企业贷款的运行特点和风险特征有针对性地设计和运行业务监测模型,是识别、计量和管理这些潜在风险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重点围绕关联关系、资金流向、还款能力、民间借贷和综合贡献等方面对小企业贷款风险进行监测,以期为小企业贷款市场的拓展指明方向,为贷款的主动退出圈定准确的目标,为银行提供需要关注的贷款对象,为银行挖掘存款潜力和提高综合收益明确要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喻功勋
贷款风险金制度透视喻功勋近年来,一些行社为防范新的信贷风险的发生,对有信贷关系的开户企业,实行了贷款风险金制度。这种制度的主要内容,是行社对贷款企业按贷款额的一定比例缴存风险金(有些以提高贷款利率1-2个百分点缴存),并按企业的隶属关系实行专户存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莉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我国中小企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中融资难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企业自身经营管理规范程度不高,另一方面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也不利于其健康发展。本文主要探讨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通过提升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的研究水平来推动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贷款 风险管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庄庆
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 ,对贷款需求很大 ,而银行出于安全考虑 ,对中小企业贷款格外谨慎 ,出现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新问题。本文认为 ,民营私营个体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必须使用经济手段 ;建立贷款保险制度是较为两全的办法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贷款保险 制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丙奇 郑旭 韩立栋
本文采用逆推归纳法,构建了以最优连带责任替代严格连带责任为核心的互联担保贷款风险控制模型,数理分析认为通过设置最优连带责任,既可以保证组内风险转移的最大化,又可以使其无线接近于策略违约点而又不致引发策略性违约。本文证明了最优连带责任相比于严格连带责任可以更有效地控制互联担保贷款风险,从而在机制设计上实现有效缓解互联担保贷款风险的目标。
关键词:
互联担保贷款 严格连带责任 最优连带责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沈志超
金融业具有高杠杆性、高风险性、高关联性的特点,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并使之有效运行是我国金融业增强竞争力的关键。文章以2011—2013年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内部控制指数度量内部控制有效性,分行业、分地区、分交易所、分类型进行比较,统计分析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结果表明,金融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在全行业中处于前列,并呈现提升趋势;但内部控制有效性在地区之间,不同交易所之间,以及不同类型金融类上市公司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金融类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 有效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肖虹 邹冉
本文考察下调小微企业债权风险权重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银行信贷供给诱导有效性及其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会计准则规范影响的协调性。研究发现,下调小微企业债权风险权重的资本监管规则实施对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具有显著诱导有效性,但已发生损失模型下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对此具有削弱作用,其削弱路径主要来自会计信息的风险信号传递调节效应,与资本约束中介效应无关。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其他银行,市场竞争力较弱的银行、以市场景气度较高小微企业为主要信贷投放对象的银行,具有更为显著的资本监管诱导有效性及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削弱效应,显示提高相关制度协调性并充分发挥市场激励作用,有助于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信贷配给"现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封武
企业改制有多种形式,包括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出售等,每一种形式中都涉及到企业资产重组的问题。资产重组本身并不会带来社会资产总量的增加,但能促进社会资产结构的完善和整体效能的提高。银行在积极参与和支持资产重组这种市场经济行为的同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代艳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农村经济领域也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还不够成熟,现有金融规模难以满足农业农村发展需求,但这也催生出了数字农贷的兴起,并由此引发了涉农贷款的风险问题。为此,应高度重视数字农贷对农村金融领域的影响,结合农业农村对金融的实际需求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更好地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
数字农贷 涉农贷款 风险补偿 机制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