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50)
- 2023(8308)
- 2022(6901)
- 2021(6283)
- 2020(5195)
- 2019(11668)
- 2018(11443)
- 2017(21911)
- 2016(11769)
- 2015(13219)
- 2014(13422)
- 2013(12898)
- 2012(11820)
- 2011(10517)
- 2010(11138)
- 2009(11051)
- 2008(10076)
- 2007(9390)
- 2006(8417)
- 2005(8120)
- 学科
- 管理(40177)
- 济(40144)
- 经济(40061)
- 业(37287)
- 企(32956)
- 企业(32956)
- 融(26883)
- 金融(26880)
- 银(24628)
- 银行(24620)
- 行(23787)
- 中国(19520)
- 财(18674)
- 制(18188)
- 方法(13846)
- 务(12843)
- 财务(12809)
- 财务管理(12773)
- 企业财务(12188)
- 业经(11936)
- 农(11762)
- 体(11512)
- 数学(11452)
- 数学方法(11327)
- 中国金融(11053)
- 体制(9952)
- 地方(9633)
- 理论(8860)
- 度(8532)
- 制度(8529)
- 机构
- 学院(160694)
- 大学(158004)
- 济(67212)
- 经济(65523)
- 管理(57961)
- 研究(49730)
- 中国(49700)
- 理学(47901)
- 理学院(47446)
- 管理学(46773)
- 管理学院(46473)
- 财(39172)
- 京(32439)
- 财经(29456)
- 江(27223)
- 中心(26801)
- 经(26411)
- 科学(25561)
- 银(24584)
- 所(23858)
- 银行(23748)
- 行(22431)
- 州(22330)
- 经济学(22279)
- 财经大学(21827)
- 农(21720)
- 融(20972)
- 金融(20570)
- 北京(20550)
- 研究所(20522)
- 基金
- 项目(95692)
- 研究(76425)
- 科学(75296)
- 基金(68504)
- 家(56929)
- 国家(56369)
- 科学基金(49318)
- 社会(48954)
- 社会科(46459)
- 社会科学(46450)
- 省(38475)
- 教育(35731)
- 基金项目(35482)
- 编号(32425)
- 划(30736)
- 自然(28675)
- 成果(28073)
- 自然科(27993)
- 自然科学(27989)
- 资助(27953)
- 自然科学基金(27501)
- 制(25265)
- 课题(23011)
- 性(21735)
- 重点(21645)
- 部(21572)
- 创(21147)
- 发(20616)
- 项目编号(20282)
- 国家社会(20258)
共检索到268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车大为
文章在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企业创新过程中资本的需求和供给。后发国家的赶超战略客观上需要相对密集的资本投资并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而在技术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完全的市场体制同样有可能产生信贷配给,并使得政府的产业政策失效。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了以低利率和信贷配给为特征的金融管制体制。这种金融管制体制有可能使经济摆脱"贫困性陷阱"。
关键词:
金融管制 创新效率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明东 周如田
本文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结合中小企业的特性,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条件出发,对现有信贷配给理论的假设前提做了相应的改进,剔除了贷款项目有抵押品的限制要求,并将信贷项目成败时银行收益的假设条件放宽,使之更合理化、实际化,同时将利率管制问题与博弈引入模型,提出银企达成信贷协议的条件,推导出信息不对称导致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传导机制,利率管制将加剧信贷配给,利率市场化之后仍然存在的信贷配给是有效率的信贷配给,据以提出信息公开化、利率市场化和改变企业诚信与违约的得益对比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益
随着科技金融的迅速发展,传统金融监管模式已经不能完全规制数字金融市场。在蓬勃兴起的区块链技术运用中,传统的法律监管过于滞后,因此沙盒金融监管制度应运而生。作为监管的一种方式,沙盒监管区别于传统监管模式最突出的特点为其具有柔性。我国监管沙盒实践取得初步成就,但面对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愈加广泛的运用,科技金融监管亟待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完善。
关键词:
沙盒监管 金融监管 区块链 金融科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咸月 何光辉
回顾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历程 ,以利率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的金融自由化在使发展中国家经济获得巨大活力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与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不同 ,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实际上是一个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抑制并存的过程 ,其间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信贷配给”是当前包括中国在内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主要特征。实现利率市场化并不难 ,难的是如何根据这种“双重信贷配给”机制确保利率市场经对经济增长的稳健促进作用。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金融抑制 双重信贷配给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钮明
P2P信贷即网络信贷,具有小额、无担保、快捷、网络化的特点,又被称作"草根"金融模式。P2P信贷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猛,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近几年我国也相继诞生了上千家P2P信贷平台。通过对P2P信贷模式的运营模式、自身优点和存在的风险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提出解决P2P信贷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创新 P2P信贷 运营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邓朝春 邢祖礼
经济运行是有信息成本的。在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信贷契约各方对风险和收益的评价分歧,压缩契约空间,贷款机构依赖非价格手段配置信贷,形成信贷配给。信贷配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贷款机构对市场信息不足作出的信息挖掘和信号增强响应,贷款机构借助信贷合约条件,获取有关道德风险、风险分担机制、违约制裁可行、长期合作意向等信息,来识别评估风险,从而达成合意的利率—风险组合,实现信贷资金使用的收益最大化。改进信息生产和信息供给机制,降低信息成本和缓解信息不对称,拓宽契约空间,对于缓解信贷配给和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樱 王静
信誉机制是缓解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制度补充。从信誉机制中的信誉传递环节出发,建立信号传递博弈模型,探究金融联结中信誉传递的制度优势。基于金融联结信贷模式的信息传递均衡分析,提出研究假设:金融联结的信誉传递机制可以改善农户信贷可得性和信贷数额;金融联结的信誉传递机制可能存在中介效应。利用陕西省725户农户实际数据进行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农户+农民合作社+银行”的金融联结模式,并运用逐步检验回归系数法和Bootstrap方法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证明通过农民合作社向正规金融机构传递农户信誉信息,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用评级反馈,金融联结的信誉传递机制能使农户信誉起到抵押品替代作用,对改善农户信贷配给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婉霞 刘天宇
面对放松管制背景下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金融商品和服务,一套良好的金融消费者教育制度对于有效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金融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国金融消费者教育制度的构建必须服务于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坚持系统性、公益性和实效性的理念。在现阶段应建立"一行三会"的联席会议制度,今后则成立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教育)机构。其次,必须广泛开展以金融消费风险教育为基础内容、多种形式的金融消费者教育活动,引导树立买者自负的风险意识。最后,应当尽快建立金融消费者教育成效评估机制并在实践中发展完善。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崔勇 穆乐华 景士晶 佟翠英 郝静 徐琳 林更
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如何在分析、利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融合互联网技术继续保持个人信贷业务的市场领先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商业银行在新时代继续开展个人信贷业务优劣势、机遇和挑战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能够对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继续保持竞争优势提出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个人信贷 发展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崔勇 穆乐华 景士晶 佟翠英 郝静 徐琳 林更
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如何在分析、利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融合互联网技术继续保持个人信贷业务的市场领先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商业银行在新时代继续开展个人信贷业务优劣势、机遇和挑战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能够对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继续保持竞争优势提出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个人信贷 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建炜
"中国式"调息不同于美国、日本的调息。"价"、"量"并举的"中国式"货币政策揭示了利率扭曲与信贷配给的长期共存。只有当利率长期低于市场均衡水平时,控制信贷才能成为有效的资金供给方式。所以,"中国式"调息并不是一种市场化的货币政策行为,而是标准的管制政策。若想解决问题,仅靠利率市场化是不完全的,缺乏竞争、以风险最小化为主要目标、行政化色彩浓厚的金融机构同样无法实现资金的有效配置。民间金融的存在,部分地解决了管制带来的租值耗散问题,促成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如果不能放开金融部门准入,民间金融机构就会缺乏上进的动力,将长期徘徊于低水平状态竞争,同样不利于中国金融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
数量型货币政策 信贷配给 金融管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高广阔 王志伟
基顿(1979)认为信贷配给有两种情况,第一情况是一个借款方不能在现行利率水平下借到他所愿意得到的贷款。第二种情况是同类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只有一部分可以借到而另外一部分却不能借到。 我国中小企业中存在类似第二种情况的信贷配给,大量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只有少部分可以得到满足,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我国只生产30%产值的国有大中企业共占用了70%以上的银行信贷而创造了70%的工业附加值、提供95%以上的就业、支持80%的经济增长率的中小企业却只获得了30%的银行信贷,上海市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中小企业的配给现象,据上海市工业管理局的统计显示,上海中小工业企业户数占全市的97%,创造产值占5...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白钦先 王伟
通过对西方信贷配给理论模型的归纳分析,并从金融资源市场配置的失衡和政府介入的视角,探析了政策性金融的生成机制,认为信息不对称并不仅仅是形成信贷配给的惟一因素,市场配置资源的盲域也是导致信贷配给行为或现象的重要方面,而政策性金融作为政府介入金融资源配置领域的重要手段,也是信贷配给政策的实施主体或有效载体,因而政策性金融的存在既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顾海峰
信息不对称引发了金融体系的两大基本问题,那就是金融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市场中的信贷配给问题,接着对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导致信贷配给形成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一步讨论了信息不对称下信贷配给的均衡问题。
关键词:
金融市场 信息不对称 商业银行 信贷配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