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82)
- 2023(16633)
- 2022(14203)
- 2021(13155)
- 2020(10910)
- 2019(25145)
- 2018(24792)
- 2017(47468)
- 2016(25698)
- 2015(28775)
- 2014(28750)
- 2013(28501)
- 2012(26612)
- 2011(24079)
- 2010(24706)
- 2009(22942)
- 2008(21712)
- 2007(19333)
- 2006(17298)
- 2005(15680)
- 学科
- 济(108423)
- 经济(108307)
- 管理(70156)
- 业(69341)
- 企(56700)
- 企业(56700)
- 方法(41599)
- 中国(36374)
- 数学(34899)
- 数学方法(34514)
- 地方(30324)
- 农(29274)
- 融(28975)
- 金融(28972)
- 银(27569)
- 银行(27526)
- 行(26658)
- 业经(26387)
- 财(25029)
- 学(23179)
- 制(22277)
- 农业(20085)
- 贸(18838)
- 贸易(18818)
- 理论(18673)
- 易(18136)
- 技术(17226)
- 和(17179)
- 环境(16975)
- 地方经济(15706)
- 机构
- 大学(365017)
- 学院(363178)
- 济(145593)
- 经济(142277)
- 管理(139472)
- 研究(127439)
- 理学(118890)
- 理学院(117440)
- 管理学(115450)
- 管理学院(114775)
- 中国(100304)
- 京(81324)
- 科学(77872)
- 财(67902)
- 所(64484)
- 研究所(58404)
- 中心(58028)
- 农(57023)
- 江(54495)
- 财经(53480)
- 北京(52672)
- 范(51981)
- 业大(51732)
- 师范(51556)
- 经(48365)
- 院(46198)
- 州(45347)
- 农业(44167)
- 经济学(43628)
- 师范大学(41849)
- 基金
- 项目(240699)
- 科学(189202)
- 研究(179472)
- 基金(172355)
- 家(149156)
- 国家(147846)
- 科学基金(126690)
- 社会(112422)
- 社会科(106639)
- 社会科学(106616)
- 省(94359)
- 基金项目(91659)
- 教育(81535)
- 自然(80462)
- 划(79625)
- 自然科(78540)
- 自然科学(78527)
- 自然科学基金(77103)
- 编号(74027)
- 资助(70325)
- 成果(61405)
- 发(55381)
- 重点(54117)
- 部(52271)
- 课题(51927)
- 创(50096)
- 创新(46716)
- 国家社会(45542)
- 项目编号(45500)
- 科研(44970)
- 期刊
- 济(168146)
- 经济(168146)
- 研究(115415)
- 中国(76570)
- 学报(55748)
- 农(52846)
- 管理(52413)
- 科学(52028)
- 财(49922)
- 教育(45912)
- 融(45180)
- 金融(45180)
- 大学(42354)
- 学学(39221)
- 农业(36248)
- 技术(31240)
- 业经(27815)
- 财经(26606)
- 经济研究(25922)
- 经(22797)
- 问题(22288)
- 图书(21568)
- 业(18796)
- 理论(18527)
- 科技(17620)
- 现代(17453)
- 技术经济(17381)
- 实践(16941)
- 践(16941)
- 商业(16218)
共检索到561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陶娅娜
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是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当前研究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关系最为关注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背景下,研究金融资源空间分布差异以及金融集聚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用,能够为科学制定城市金融业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推动落实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提供政策指引。本文在空间经济学研究框架下,利用空间计量建模及估计方法,对金融资源空间分布与结构差异影响产业布局的微观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认为金融业集聚对产出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且二者呈"倒U型"关系;区域金融集聚和产业集聚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金融业集聚指数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金融异质性程度与信息扩散强度的提高可以强化区域金融合作,增强金融服务的溢出效应。鉴于此,发挥金融力量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应注意: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兼顾区域协调,实现金融资源在地理空间内的优化配置,加强区域金融信息共享,扩大金融服务正向溢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魏丽华 李书锋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出台将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推到了新的历史阶段。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实质上是产业的协同发展;京津冀的深度融合,实质上是产业的深度融合。在协同发展战略下,伴随着京冀交界处首都第二机场的开建,以具有明显航空指向性的临空产业为突破口,加快河北省临空产业布局,深化跨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助推三地一体化发展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考虑到河北省发展临空产业的现实基础及其在空港运载力、产业配套、环境、园区开发程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为更好地推动河北省临空产业发展,一要研究城市新定位,着力打造正定空港城;二要建立空间新格局,实现错位发展齐奋进;三要实现产业新选择,依靠空港特色经济促转型;四要制定政...
关键词:
协同发展 京津冀 产业布局 临空产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范渊 姜欣辰 冯婷婷
长期以来,机场群研究往往聚焦于空域使用、航线组织、航司运营管理等。近年来,伴随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京津冀地区各机场的区域分工趋势逐步呈现,世界级机场群的雏形初现。欧美发达经济体的世界级机场群,均依托于其所在的城市群,对内是国内交通组织的重要平台,对外是面向全球的门户、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可谓各国全球战略的重要承载空间,实现了世界级城市群和世界级机场群的联动发展。从国内看,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两大机场群相对超前、日趋成熟。参考国内外经验,京津冀机场群的空间布局,应从区域分工、协同发展的角度出发,与京津冀城市群在功能和空间上统筹协调,促进两者联动发展,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现,提升京津冀城市群在全球贸易和经济地理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世界经机场群 城市群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振军
本文系统梳理了京津冀地区高职专业布局的形成及特点,并重点分析了该地区高职专业布局与产业发展的匹配程度。研究发现,相当程度上存在专业布局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匹配的问题,建议打破条块分割的宏观管理体制,建立与区域产业和人口规模相适应的高职专业布局调控模式,同时坚持市场主导和计划调节相结合,引导院校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并探索建立跨区域的高职专业资源共享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2005年8月17日,亚洲开发银行在一份调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环京津贫困带"的概念。概念甫一提出,就在国内政、学两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甚至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十年弹指一挥间,京津冀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反而还有扩大趋势。同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展失衡等突出问题,都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喜才 房风文
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丰富,但还未与区域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模式和机制。美国是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也是产业链中产学研协同发展较好的国家。收集整理并分析了"研究三角园"的现状、高等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模式及关键因素,最后提出了对京津冀高等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启示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研究三角园 协同发展 产业链 京津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丽华 李书锋
协同发展的本质要义就是通过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使整个区域经济系统由旧结构状态发展变化为新结构状态;从而实现经济要素合乎规律发展、区域内部与外部经济互惠共赢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具体到实践中,就需要突破"一亩三分地的"行政区划限制,变当下的"行政区经济"为"产业区经济",走产业协同发展之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以临空产业为切入点,立足三地临空产业发展各自所面临的困境,深入探讨实现三地空港资源整合,推动三地临空产业的协同发展,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常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做出了明确部署,并将其作为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加以推进。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相继对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三地协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标志着全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也积极响应中央号召,陆续推出多项政策,加快推动京津冀一体化。但必须承认,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合作还面临诸多瓶颈性制约,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任重道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嬛
近年来"大城市病"困扰北京城市发展,引导城市体系理性发展和结构优化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全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快速城镇化时期京津冀城市群"等级—规模"分布演进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快速城镇化时期京津冀城市群总体呈现超大城市人口膨胀、中等规模城市断层和小城市空心化的发展趋势。城市体系规模分布呈现对数正态分布特征,与帕累托最优分布存在偏离,且偏离幅度具有加剧趋势。基于此,应借鉴近年来国外"多中心大都市区域"(polycentric mega-city regions)的
关键词:
京津冀 城市群 规模分布 区域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爽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制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新形势下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发挥金融的先导作用,努力实现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并以此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融合与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建华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事关河北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机遇,摆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抓好贯彻落实。金融部门积极推动,大力支持,促进对接,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作用,加快创新改革的步伐显得日益迫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爽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制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新形势下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发挥金融的先导作用,努力实现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并以此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融合与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京津冀 金融 财政金融 协同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玚 裴媛
京津冀作为我国第一个以国家战略提出的协同发展规划区域,承载了国家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众望,若能充分发挥三地各自的比较优势,必然能最大限度通过科技金融支撑三地的协同发展,并最终实现各自的发展目标定位。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科技型企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琰 张鑫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既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又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深化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以金融服务推动产业布局重整和结构转型升级、要素资源和市场融合,促进资本有序流动,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京津冀金融发展与合作现状京津冀区域总体金融资源丰富,2013年三地金融资产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3.95,远高于3.2的全国平均水平,领先优势明显,尤其是京津两地金融业较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凤娇
京津冀协同发展内涵丰富,包括产业升级转移、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交通一体化等诸多方面,作为协同发展的最核心领域——产业升级转移的研究和战略部署尤为重要。产业升级转移需要配套的金融服务、依赖适当的金融引导,同时产业的创新要求金融创新与之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