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33)
2023(5058)
2022(4180)
2021(3781)
2020(3121)
2019(6817)
2018(6382)
2017(12335)
2016(6240)
2015(6970)
2014(6856)
2013(6932)
2012(6406)
2011(5788)
2010(6096)
2009(6136)
2008(5050)
2007(4642)
2006(4183)
2005(4064)
作者
(17592)
(14330)
(14114)
(13823)
(9104)
(6885)
(6746)
(5755)
(5565)
(5201)
(4977)
(4762)
(4729)
(4645)
(4535)
(4464)
(4429)
(4081)
(4069)
(3938)
(3582)
(3574)
(3472)
(3323)
(3321)
(3271)
(3201)
(3117)
(2922)
(2881)
学科
(24923)
金融(24923)
(24797)
经济(24772)
(21599)
银行(21594)
(21032)
(19068)
管理(17805)
(17108)
企业(17108)
中国(15009)
方法(11200)
中国金融(10912)
(9855)
数学(9499)
数学方法(9254)
(8650)
(7764)
财务(7733)
财务管理(7721)
企业财务(7470)
地方(6446)
业经(6111)
(5978)
理论(5922)
(5426)
(5222)
事业(4537)
体制(4507)
机构
大学(87956)
学院(86719)
(37959)
经济(37077)
管理(32013)
中国(31582)
研究(29625)
理学(27183)
理学院(26898)
管理学(26153)
管理学院(26015)
(20018)
(18532)
科学(16390)
中心(16380)
财经(15836)
(15360)
(15184)
金融(14902)
银行(14864)
(14714)
(14342)
(13844)
研究所(13153)
经济学(12855)
人民(12653)
(12332)
北京(12247)
财经大学(11993)
国人(11665)
基金
项目(53718)
科学(42454)
基金(40077)
研究(39356)
(34333)
国家(34077)
科学基金(29686)
社会(25261)
社会科(24199)
社会科学(24193)
基金项目(20151)
(19844)
自然(19028)
自然科(18633)
自然科学(18631)
自然科学基金(18272)
资助(17893)
教育(17591)
(17056)
编号(15509)
成果(13272)
重点(12266)
(12063)
(11394)
(11393)
国家社会(10779)
(10740)
创新(10679)
科研(10664)
教育部(10627)
期刊
(39472)
经济(39472)
研究(29908)
(26677)
金融(26677)
中国(17678)
(15587)
管理(13205)
学报(11831)
科学(10633)
(9935)
大学(9459)
学学(8867)
教育(7855)
财经(7772)
技术(6842)
统计(6810)
经济研究(6806)
(6646)
理论(5789)
农业(5678)
(5621)
决策(5274)
实践(5136)
(5136)
中国金融(4715)
业经(4699)
财会(4518)
技术经济(4371)
图书(4222)
共检索到141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涛  
本文分别从金融机构角度和宏观经济角度介绍了金融稳定评估的方法,并比较了微观和宏观两种分析方法的优劣。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施韬  蒋礼  
2005年11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对外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5)》,该报告将与《中国人民银行年报》、《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共同成为央行对外发布的三大重要报告。本文针对该报告,分析了我国金融稳定评估现状,结合西方一些国家金融稳定评估体系,提出了我国金融稳定评估存在的问题以及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沈军  谭晓微  
本文通过跨国、中国与日本以及2011年中国金融稳定的两份报告等三个层面的系统比较研究,对金融稳定评估的首次实证研究进行了新拓展。研究发现,各国金融稳定评估仍有较大的完善空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值得中国借鉴;IMF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虽在内容上稍有差异,但总体上具有互补性。本文提出金融自由化应优先于金融创新,推进金融自由化与防范金融风险是维护中国金融稳定的有效途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夏龙  秦仲芳  
金融稳定和宏观调控是人民银行的两大职能,两者联系紧密。金融稳定评估指标体系既然是金融稳定工作的雷达,那么编制金融稳定评估指标体系对宏观调控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对开展此项工作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明华  黎志成  
区域性金融稳定评估指标体系是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一种,它是通过考察区域内宏观经济和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在把相关数据汇总的基础上,进行审慎分析后得出的关于风险提示及其变动趋势的信息分析系统。本文以我国湖北省为例,从建立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目标要求、指标体系构成、分析方法以及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五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建立区域性金融稳定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和内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段小茜  
金融稳定是一个古老而又现代、历久弥新的课题,该课题引起广泛关注是与20世纪90 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频仍发生、带来惨重损失的金融危机、风波及动荡联系在一起的。金融稳定方面的理论研究在国内外尚处于起步的阶段。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对金融稳定几个主要问题的研究进展状况,重点就金融稳定的框架、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和金融稳定等问题梳理、分析和评述了现有中外基本文献,以便促进金融稳定研究的深入。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吴竞择  
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使得金融稳定性评估成为现代金融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大量权威文献或者对金融稳定性进行理论分析,或者对金融稳定性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考察金融稳定性丧失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成本。金融稳定性的应用评估,可分成单一机构、子部门、区域和国家四个层次,分别进行定性的诊断式评估和定量的状态或趋势评估。以中国为例,采取结构化方式构建金融稳定指数和金融稳定判别区间,在单个金融机构稳定性参数分析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权重,可以计算区域、金融子部门(行业)和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加总状况。本文最后提出了中国金融稳定性评估的应用模式和可操作实践框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阳晓辉  倪志凌  
西方学者关于信用风险转移工具对金融稳定影响的最新文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从微观层面探讨信用风险转移工具对金融机构行为动机扭曲的影响,主要包括对金融机构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以及对金融机构监督审核贷款水平的影响;二是从宏观层面探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主要包括对金融系统风险传染的影响,以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三是从操作层面探讨现有CRT工具运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我们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评述,进一步提出了信用风险转移工具影响金融稳定研究的发展趋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谭政勋  侯喆  
资产价格波动尤其是房价波动,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导火索,金融创新作为危机产生的原因之一,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指出,关于金融不稳定的内生理论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为资产价格的波动;然后从金融创新、流动性、银行资本金的变动、银行信贷渠道以及微观主体行为五个方面阐述了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研究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谭洪涛  蔡利  蔡春  
系统性风险是金融稳定研究的前沿问题。本文从系统性风险的理论、整体系统性风险的估计、系统性风险的分配和系统重要性四个方面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研究文献进行评论。本文认为,基于金融稳定监管不断演变的要求,系统性风险的研究经历了从单个机构风险研究,到整体系统性风险研究,再到单个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研究这样三个阶段;采用的量化研究模型从单指标模型,到多指标模型,再到网络分析模型;研究范式从线性研究到期望损失概率分布的尾部研究。金融危机后,针对"规模和关联太大,以致不容失败"的金融稳定监管缺失,监管层认识到监管重点必须从市场转到系统重要性机构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殷兴山  孙景德  徐洪水  
本文率先创建了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计量方法对N市1980-2003年区域金融稳定状况进行 了实证分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易传和  安庆卫  
建立一个科学适用的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是预防和化解区域风险的关键。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建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全面性、准确性、科学性、互补性和显著性等原则,其基本架构应由核心指标和相关指标两个部分组成。同时还需要优化区域金融运行环境,建立高效的评价指标信息系统,强化区域性金融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明东  刘晓星  
宏观压力测试在各国政策当局的金融稳定性评估中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深入分析了宏观压力测试核心理论模型的构建和常用方法,并对实践中的典型系统IMF和World Bank的FSAP压力测试系统、英格兰银行的TD系统和奥地利银行的SRM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我国未来利用宏观压力测试方法评估金融系统稳定性提出了5点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