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48)
- 2023(14321)
- 2022(12436)
- 2021(11764)
- 2020(9790)
- 2019(22235)
- 2018(21810)
- 2017(42487)
- 2016(22567)
- 2015(25131)
- 2014(24487)
- 2013(23937)
- 2012(21667)
- 2011(19216)
- 2010(19167)
- 2009(17968)
- 2008(16317)
- 2007(14115)
- 2006(12216)
- 2005(10534)
- 学科
- 济(81934)
- 经济(81830)
- 管理(67379)
- 业(62414)
- 企(53398)
- 企业(53398)
- 方法(37786)
- 数学(32452)
- 数学方法(32098)
- 中国(27476)
- 融(27121)
- 金融(27119)
- 财(26094)
- 银(25414)
- 银行(25381)
- 行(24470)
- 农(22478)
- 业经(20004)
- 地方(18560)
- 制(18509)
- 学(17093)
- 务(16725)
- 财务(16658)
- 财务管理(16623)
- 企业财务(15839)
- 贸(15608)
- 贸易(15594)
- 理论(15558)
- 农业(15246)
- 易(15189)
- 机构
- 学院(302660)
- 大学(302641)
- 管理(123254)
- 济(119127)
- 经济(116484)
- 理学(107585)
- 理学院(106479)
- 管理学(104754)
- 管理学院(104207)
- 研究(95945)
- 中国(77227)
- 京(62611)
- 科学(58050)
- 财(57495)
- 财经(46106)
- 中心(46079)
- 所(46078)
- 农(44278)
- 业大(43238)
- 研究所(42012)
- 经(41981)
- 江(41972)
- 北京(39116)
- 范(38977)
- 师范(38635)
- 经济学(35957)
- 州(35418)
- 院(35148)
- 财经大学(34625)
- 农业(34507)
- 基金
- 项目(211906)
- 科学(167358)
- 研究(158464)
- 基金(154291)
- 家(132740)
- 国家(131604)
- 科学基金(114357)
- 社会(99875)
- 社会科(94677)
- 社会科学(94657)
- 省(82619)
- 基金项目(82329)
- 自然(73694)
- 教育(72480)
- 自然科(72003)
- 自然科学(71985)
- 自然科学基金(70674)
- 划(69046)
- 编号(65859)
- 资助(62823)
- 成果(52766)
- 重点(46826)
- 部(46632)
- 创(44929)
- 发(44734)
- 课题(44072)
- 创新(41772)
- 项目编号(41550)
- 教育部(40724)
- 国家社会(40672)
- 期刊
- 济(125962)
- 经济(125962)
- 研究(89139)
- 中国(54500)
- 学报(44625)
- 财(43967)
- 管理(43557)
- 科学(41328)
- 农(40042)
- 融(38510)
- 金融(38510)
- 大学(34285)
- 教育(33349)
- 学学(32288)
- 农业(27346)
- 技术(24486)
- 财经(21972)
- 业经(21574)
- 经济研究(20707)
- 经(18666)
- 理论(16227)
- 图书(15846)
- 问题(15765)
- 实践(15017)
- 践(15017)
- 科技(14229)
- 现代(13622)
- 技术经济(13468)
- 商业(13462)
- 业(13169)
共检索到434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应寅锋
政府在维护金融稳定时的作用日显重要,本文对政府行为和金融稳定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将"一行三会"纳入政府范畴之后,本文对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必要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探讨了我国政府维护金融稳定的现状、问题和挑战。论文考察了美国政府在两次金融危机中的救援行为和相关启示,对政府促进金融稳定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金融体系、不断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和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稳定 金融危机 政府行为 金融监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中胜 何德旭
作为我国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金融审计对于维护金融稳定有重要的作用。文章探讨了政府金融审计维护金融稳定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性;考察了金融稳定视角下的我国政府金融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实现维护金融稳定目标的政府金融审计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金融稳定 金融审计 审计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文悦
本文认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目前宏观经济已经开始企稳回升,但大规模的财政扩张政策和政府投资可能潜藏着一些金融风险隐患,值得我们深思与高度关注。
关键词:
政府投资 金融稳定 隐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海峰 奚君羊
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的最新研究前沿,它突破了传统金融学的观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投资者的行为。文章在分析我国投资者存在非理性行为金融想象的基础上,提出了投资者教育机制可以有效治理行为金融的非理性问题。同时,通过巧妙地构建数理模型,来分析投资者教育实现证券市场稳定的动力学特征,从而首次在理论上解释了投资者教育对于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
行为金融学 投资者 教育 证券市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刚 吴畏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低利率环境下对冲基金规模、市场影响和行业特征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从金融稳定视角看,对冲基金既可以基于不受直接监管的特点,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充当系统性风险"缓释器",也可以因高杠杆、隐蔽的操作直接或间接触发市场危机。为趋利避害,在构建对冲基金监管框架时,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避免直接限制对冲基金投资活动和风险管理细节,防止对其像共同基金或银行那样实施监管;二是在把握对冲基金市场影响传导机制的基础上控制监督关键变量,提高预警能力;三是在多元治理视角下,努力引导加强市场纪律。
关键词:
对冲基金 金融稳定 系统风险 监管框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鄢斗
当前政府债务快速扩张问题日益引起各国关注。不同国家政府债务扩张的原因、渠道、机制不同,效果也存在不同的差异。本文分析了公共债务扩张与金融脆弱性的关联逻辑,并就公共债务扩张对宏观经济金融的影响进行了理论解释与特征事实印证,最后结合我国客观现实提出完善公共支出约束制度,确保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并控制财政风险金融化风险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支出 政府债务 金融稳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红玉 杨美超
文章基于65个国家1980-2011年的跨国数据,建立面板数据的多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政府实际资本控制能力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概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政府实际资本控制能力越弱,实际资本账户开放水平越高于名义资本账户开放水平,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越大;反之,政府实际资本控制能力越强,实际资本账户开放水平越低于名义资本账户开放水平,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越小。这种负向关系在发展中国家高度适用,但在发达国家并不显著有效。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钱建娣
一国金融体系是由企业、居民、金融机构和政府在配置资金的经济活动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政府在金融体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政府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也可能成为加重金融体系不稳定性、引发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政府 金融体系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滨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滨州案例表明,外部干预会使问题银行积聚很大的风险,政府一定要避免越位干预;但当问题银行的风险集中释放暴露时,政府要敢于及早负责、切断恐慌的传染源,因为金融稳定产生的社会效益会高于政府的投入。
关键词:
金融稳定 政府成本 社会效益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书怀
以关注金融系统性风险为主要特征的宏观审慎监管是继次贷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监管的方向。为此,中央银行为了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自2016年起将现有的差别准备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在宏观审慎监管模式下,识别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是政府金融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促进国家治理的现实选择。本文基于金融稳定分析框架,阐述了宏观审慎监管模式下政府金融审计维护金融稳定的理论优势,据此提出政府金融审计维护金融稳定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 政府金融审计 金融稳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邬德政 刘鸿渊 段龙龙
推动政府职能从传统的整合向分工职能形式的转变有利于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在要素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的关系定位,有利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治理结构的形成,是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必不可少的微观制度基础。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政府职能 财税体制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卢小兵
通过对中国金融运行的实证检验和分析发现,以银行中介和金融市场划分的两种金融结构各有优势,只要能够满足金融资源高效配置的金融结构都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必对金融结构进行人为的割裂。中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转化投资的高效率和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这样一对突出矛盾,其主要原因是金融资源的配置失当,这是当前中国金融稳定的潜在威胁,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对金融体系进行市场化改革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金融结构 金融稳定 资源配置 市场化改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满红
在全面清理整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范其运作的环境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日益凸显的风险是否能得到有效控制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金融稳定的视角出发,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及其防范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金融稳定 政府融资平台 风险问题探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盛虎 刘青
随着经济增长,地方政府的职能由经济发展向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并重转变,导致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增大。因此,创新生产与供应过程分离的多元化公共产品生产主体成为必然。数据分析表明,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型后,经济发展和民生服务的支出不断增加,然而财政收入却没有协同增长,反而形成日益扩大的收支缺口,致使地方政府产生了大量债务,并造成了经济发展的系统性风险。通过对中央政府各部委出台的相关文件的梳理,结合公共产品供给理论,构建出我国地方政府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融资创新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丽莉 丁东洋
信用风险转移在分散和降低银行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从而影响金融稳定。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构建的一般均衡模型结果表明:理想的信用风险转移有利于提高金融稳定和效率,不会对金融体系造成系统性威胁。信用风险转移的主要问题在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监管的低效,这将导致风险的不适度集中、风险定价不准确以及缺乏透明度等,这些问题将给金融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