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81)
2023(17843)
2022(15260)
2021(14082)
2020(11959)
2019(27156)
2018(26418)
2017(51071)
2016(27363)
2015(30479)
2014(29959)
2013(29401)
2012(26566)
2011(23689)
2010(23413)
2009(21495)
2008(19823)
2007(16897)
2006(14430)
2005(12119)
作者
(78244)
(65026)
(64528)
(61123)
(40900)
(31343)
(29475)
(25700)
(24867)
(22729)
(22053)
(21780)
(20340)
(20263)
(20124)
(19756)
(19732)
(19354)
(18554)
(18538)
(16153)
(15798)
(15618)
(14805)
(14633)
(14283)
(14257)
(14221)
(12992)
(12971)
学科
(102378)
经济(102265)
管理(77005)
(74938)
(62639)
企业(62639)
方法(50870)
数学(44915)
数学方法(44333)
中国(30836)
(28575)
(27772)
(27756)
金融(27753)
(26175)
银行(26104)
(25086)
业经(23648)
(22894)
地方(21514)
(20199)
(19813)
贸易(19800)
(19441)
财务(19369)
财务管理(19333)
(19289)
农业(19022)
企业财务(18405)
理论(17842)
机构
大学(376023)
学院(375003)
管理(149055)
(146763)
经济(143712)
理学(131153)
理学院(129739)
管理学(127223)
管理学院(126573)
研究(121780)
中国(94221)
科学(78275)
(77734)
(66431)
(65679)
业大(61420)
(60062)
中心(57964)
研究所(55686)
财经(54315)
农业(52653)
(51730)
(49656)
北京(47827)
(47359)
师范(46752)
经济学(44787)
(44516)
(42762)
财经大学(40948)
基金
项目(271846)
科学(212922)
基金(198028)
研究(192337)
(175046)
国家(173619)
科学基金(148955)
社会(121491)
社会科(115327)
社会科学(115296)
(106719)
基金项目(105776)
自然(99530)
自然科(97290)
自然科学(97260)
自然科学基金(95498)
(90217)
教育(88670)
资助(81120)
编号(77191)
重点(61135)
成果(60224)
(59046)
(57389)
(57085)
创新(53326)
科研(53119)
课题(52394)
计划(50958)
大学(50527)
期刊
(145500)
经济(145500)
研究(101873)
学报(67023)
中国(64695)
(58946)
科学(57664)
管理(51124)
大学(50293)
(49261)
学学(47564)
(40868)
金融(40868)
农业(40165)
教育(36648)
技术(30855)
财经(25557)
业经(24999)
经济研究(24373)
(21892)
(20145)
图书(19449)
科技(19112)
问题(18964)
(18715)
理论(17989)
业大(17892)
技术经济(16846)
实践(16591)
(16591)
共检索到522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靖雯  陶士贵  
金融稳定是一个系统性概念,其影响因素来自多方面,现有文献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某些特定角度。在当前全球经济和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金融创新不断涌现以及环境气候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亟须重新探讨金融稳定的影响因素,以便更有针对性地维护金融稳定。本文从宏观经济和金融机构运行、金融治理体系、典型业务模式以及环境和气候方面,较为系统地总结了金融稳定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金融稳定影响因素层面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巍  张志超  
金融稳定下影响资本账户开放策略选择的关联因素分析是目前国内外文献的研究热点。本文构建一个包含资本账户开放、金融稳定、国内储蓄率、对外债务履约状况、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金融深化以及消费不均等程度等诸多因素组成的系统分析框架,采用理论模型和实证方法探讨影响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开放的相关因素。综合研究成果表明,资本账户开放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金融风险的上升。一国较低的储蓄率以及对外债务状况的恶化则会加剧开放引致的金融风险,而金融深化与消费水平不均等程度的改善以及公众对金融体系信心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有效增强开放进程中经济体的金融稳定程度,进而实现占优策略均衡。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提出了中国存在针对金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旭才  周翠莲  
本文通过阐述目前县域农村金融稳定所处的状况,指出农村金融稳定所面临的不利因素包括农村金融网点撤并多、配套不完善以及人员素质偏低,还有农村金融政策落实不到位等,提出应构建多元化、有序竞争、职能定位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农村金融信贷的政策性保险和风险补偿机制以及完善农村金融人才资源管理等措施,以便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农村金融业在获得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肖晶  
本文通过归纳梳理已有文献,探讨了金融包容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以下结论:金融包容和金融稳定既存在协同效应,又存在权衡效应;两者之间究竟是促进还是抵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制度的建设;应将金融包容和金融稳定纳入统一的监管框架;金融包容的推进必须兼顾安全性和稳定性。我国应从外部制度环境和微观主体两方面构建更为安全稳定的包容性金融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姜爱萍  张蓝飞  
金融稳定是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金融稳定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共选取13个指标构建金融稳定的测度体系,首先利用CRITIC法和熵权法对比分析,确定关键影响因素;然后再运用方差分解和改进障碍度模型,比较分析不同层面对金融稳定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从单指标看,通货膨胀率、商品房销售额、金融深化率、国内信贷依存度和证券化率对金融稳定指数的贡献程度较大;从单层面看,它们对金融稳定指数的贡献呈现出银行业>宏观经济环境>证券业>保险业的趋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马正宇  秦放鸣  
气候变化对金融稳定的挑战已不容忽视,但关于气候变化影响金融稳定的研究起步较晚,现有文献还较为零散。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金融部门对气候变化会影响金融稳定的共识正不断凝聚,在对气候变化相关影响进行分类和定义、分析传导渠道、开展定量评估、提出应对之策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研究进展。但该领域的研究总体上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存在实践性较强、理论性不足的特征,理论机理分析有待加强,聚焦中国问题的研究也较为欠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孟楠  蔡丛露  
金融是一国经济的命脉,维护金融稳定是中国经济高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从理论和实务的角度分别探讨了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产权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认为在金融稳定下,合适的银行市场结构与产权结构的优化路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程建伟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给各国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风险,促使各国政府及国际机构高度重视维护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区域金融作为宏观金融的组成部分,其稳定自然也是金融稳定所应该重点关注的。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国联  周智  周荣俊  钟士取  
本文以温州农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深入剖析温州农村金融不稳定的主要表现及原因,从防范金融风险角度出发,通过以改革促发展,求稳定,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和金融的良性协调发展。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卢小兵  
通过对中国金融运行的实证检验和分析发现,以银行中介和金融市场划分的两种金融结构各有优势,只要能够满足金融资源高效配置的金融结构都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必对金融结构进行人为的割裂。中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转化投资的高效率和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这样一对突出矛盾,其主要原因是金融资源的配置失当,这是当前中国金融稳定的潜在威胁,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对金融体系进行市场化改革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昊宇  陈中飞  初可佳  
构建中国短期资本流动时变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基于2000年1月至2019年9月月度数据构建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中美利差、汇率预期、通胀水平和资产价格对短期资本流动的冲击机制发生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存在2007年和2013年两个重要结构时点。资本账户管制有利于抵御外部金融风险冲击,但金融危机后资本账户开放进程加快导致各变量时变脉冲曲线呈现剧烈波动。据此,监管部门应当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维持金融稳定;资本账户开放应当遵循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不宜操之过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雷蕾  苏映雪  
影子银行在推动金融创新和惠普金融的发展以及补充传统信贷促进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影子银行缺乏有效监管,也给金融稳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文章将从金融稳定定义和测度、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经营稳健性影响以及影子银行与金融稳定间三个角度对以往文献进行总结和归纳,为影子银行未来监管和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智  牛晓健  
文章利用网络熵衡量银行系统稳定性,进而通过稳健主成分回归方法挖掘银行网络拓扑结构特征、股票收益率及其波动水平与银行系统稳定的内在关系。基于我国上市银行数据研究发现:网络聚集系数、平均最短路径以及平均收益率均与银行系统稳定性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平均波动率与银行系统稳定性存在负相关关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龚攀  王兵  
本文在改进现有文献的研究模型的基础上,从微观金融视角研究单个银行机构参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决策行为及决策效果,从包括资产证券化业务在内的金融产品创新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的角度,分析了资产证券化与次贷危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资产证券化放大了银行的财务杠杆加剧了资产价格的波动,从而影响金融稳定;资产证券化将资本市场、信贷市场和实体经济紧密联系起来,促使资本市场上的波动演变为实体经济的波动;而当银行在危急中获得救助时,并不会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融资,反而会更加惜贷并倾向于增加其在中央银行的储备资金或持有证券化资产,从而可能导致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因此,有效的救市措施应是从资产方处理银行的"问题资产",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海欧  肖茜  
维持金融稳定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关键问题之一。从金融稳定的内涵出发,明确金融稳定评估必须兼顾"表现"和"能力"的原则,并结合我国国情和数据的可得性,构建了包含16个基础指标的金融稳定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1994-2013年间金融稳定的状况进行量化测算及预测。结果表明,过去20年间我国金融稳定状况显著改善;金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更多地取决于银行体系的稳定与否;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及上市、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等对我国金融稳定状况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测算结果进行有效性分析和敏感性检验表明,所构建的指数较好地刻画了我国金融稳定的变化趋势,能够比较灵敏地显示出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