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13)
- 2023(8830)
- 2022(7359)
- 2021(6733)
- 2020(5902)
- 2019(13726)
- 2018(13312)
- 2017(26058)
- 2016(13988)
- 2015(15957)
- 2014(16196)
- 2013(16142)
- 2012(15264)
- 2011(13745)
- 2010(14221)
- 2009(13963)
- 2008(13354)
- 2007(12266)
- 2006(10573)
- 2005(9855)
- 学科
- 济(61395)
- 经济(61332)
- 业(39662)
- 管理(38709)
- 企(33058)
- 企业(33058)
- 方法(29332)
- 融(26761)
- 金融(26759)
- 数学(25457)
- 数学方法(25243)
- 银(24405)
- 银行(24382)
- 行(23596)
- 中国(21944)
- 财(18354)
- 农(16014)
- 制(14608)
- 学(14152)
- 地方(13286)
- 业经(13108)
- 务(12419)
- 财务(12396)
- 财务管理(12367)
- 贸(11943)
- 贸易(11934)
- 企业财务(11812)
- 易(11607)
- 理论(11369)
- 中国金融(11228)
- 机构
- 大学(207002)
- 学院(205738)
- 济(88688)
- 经济(86753)
- 管理(76013)
- 研究(69119)
- 理学(65003)
- 理学院(64295)
- 管理学(63197)
- 管理学院(62823)
- 中国(59797)
- 京(43011)
- 财(42936)
- 科学(41365)
- 农(35843)
- 所(35391)
- 中心(34444)
- 财经(34090)
- 研究所(32080)
- 江(30948)
- 经(30838)
- 业大(30108)
- 经济学(29219)
- 农业(28376)
- 北京(27225)
- 经济学院(26592)
- 范(26012)
- 师范(25725)
- 财经大学(25400)
- 州(25356)
- 基金
- 项目(130713)
- 科学(101888)
- 研究(95689)
- 基金(94550)
- 家(81683)
- 国家(80987)
- 科学基金(68737)
- 社会(60540)
- 社会科(57408)
- 社会科学(57389)
- 省(51249)
- 基金项目(49828)
- 教育(44135)
- 自然(43371)
- 划(42920)
- 自然科(42369)
- 自然科学(42347)
- 自然科学基金(41608)
- 编号(39512)
- 资助(39499)
- 成果(32907)
- 重点(29965)
- 部(29492)
- 发(28724)
- 创(27372)
- 课题(26973)
- 创新(25613)
- 科研(25423)
- 教育部(25330)
- 性(25156)
共检索到311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沛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金融稳定研究的理论脉络,分析现代金融经济中影响金融稳定的宏微观因,以期对金融稳定的维护和政策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金融稳定 金融脆弱性 信息不对称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德勇
中国加入WTO所面临的金融风险既源于金融业本身的高风险性和脆弱性,更源于国内国外竞争主体强弱分明的态势。金融开放的风险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互相联系但却不尽相同的层面。宏观金融风险的最终表现是国民经济不稳定因素增加,而微观金融风险的形成则在于我国微观金融主体竞争效率的低下。
关键词:
金融开放 宏观金融风险 微观金融风险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志凌
保持宏观金融稳定是一个世界性话题,也是一个世纪性话题。而金融风险如同病毒不可能消灭,且会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技术的革新不断发生变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年来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宽松货币政策,不仅使得金融市场容量和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更是改变了某些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模式,从而使得中央银行维护宏观金融稳定的难度大大增加。因此,着眼于现实的许多两难抑或多难选择,决策者应该从微观金融基础上去观察思考,应该由阻断不良资产对于金融机构的威胁转向阻断高风险金融机构对于金融体系的威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琦 王溪薇
在微观用能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可带来"标准化""柔性化"和"集成化"的节能效果。但在宏观视角上,信息化带来的能源回弹效应会影响其节能效果,从而可能不利于宏观能效的提升。当分别就产业和日常生活两个领域分析信息化对宏观能效产生的净效应时发现:在产业领域,信息化对能效提升的作用较为显著,特别是以信息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可对因技术应用引发的能源回弹产生有力抑制;而在日常生活领域,因人们使用信息技术的行为方式不确定,信息化更容易产生较大能源回弹。据此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改变使用能源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相对成本,降低生产对能源要素的依赖;二是以信息化抑制高耗能产品过剩生产;三是以信息化助力新业务、新业态的发展;四是引导节能生活理念的厚植以及推广有利于节能的信息技术产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春爱 安慧慧
本文对财务弹性的影响因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宏观层面中,货币政策对财务弹性有一定的影响,财政政策对企业的财务弹性影响较小;而在微观层面,不同行业企业的财务弹性差异较大,企业的生命周期显著影响其财务弹性。
关键词:
财务弹性 宏观因素 微观因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明生 李泽广 刘欣
通过对我国金融资产结构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金融结构宏微观变量间存在着相背离的悖论。经典的金融制度结构理论对此悖论的解释是苍白乏力的。在探讨我国金融结构悖论的形成机理时,需要引入"中国特色"变量:融资选择权约束、银行效率、企业成长周期和居民资产组合偏好与内外部约束等因素,从而构建新的逻辑框架来解释这一悖论。
关键词:
融资选择权 银行效率 金融结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磊
汇率决定理论大致可分为传统汇率决定理论、现代汇率决定理论和宏观经济均衡汇率理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理论的共同特点是,以均衡汇率为核心标准,评判一国汇率水平的合理性。文章从汇率宏观和微观属性的角度出发,对均衡汇率的理念与现实意义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分析,并就人民币汇率稳定性提出相关参考意见。
关键词:
均衡汇率 微观分析 宏观分析 人民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冷军
企业债券是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资本市场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近几年,我国股票市场超常规迅速发展,但企业债券市场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我国应扩大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例,积极推进企业债券融资。这将对化解整体金融风险、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功能、改善企业融资结构和经营机制意义十分重大。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发展企业债券融资的效应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企业债券 融资 宏观效应 微观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磊
本文从当前金融稳定理论发展和中国金融稳定操作现实出发,构建了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居民部门的非均衡博弈模型,试图寻找最优金融稳定规则。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在当前的金融稳定政策框架下,中央银行的货币与稳定政策组合存在多重均衡的可能;第二,基于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对于流动性的信息的不对称,金融机构具有隐藏信息和游说央行的负面激励;第三,中央银行出于对未来支付体系稳定的考虑,在与金融机构的博弈中处于被动地位,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均因此而丧失独立性;第四,居民不具备真正的博弈参与权,而只是博弈结果的承担者,其结果是承担真实或隐性的通货膨胀税;第五,根据以上博弈分析,建立最优金融稳定政策必须在微观机制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肖北溟
我国现有的信贷风险评估方法存在宏微观分析结合不紧密以及风险评估不全面的问题。本文在基于财务分析的企业风险评估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宏微观分析相结合的信贷风险预测模型。建模的主要工作包括:选择反映行业信贷风险的指标与反映宏观经济变化的指标;确定反映宏观经济变化的指标与反映行业信贷风险指标之间的函数关系;依据以上的关联函数和宏观经济指标预测值,计算行业信贷风险调整系数;据此对属于该行业的企业即期信贷风险指标进行调整,对企业的信贷风险进行前瞻性预测。作者还利用证券市场数据检验了上述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模型可以有效预测企业未来的信贷风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焰 许宇科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后,经济学家从该地区企业高投资增长和低投资收益率、高负债率和高外源融资比率的角度提出金融危机的微观基础一说。本论文通过对中国企业1998—2005年外源融资比率以及盈利能力变化的考察,研究影响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微观基础是增强了还是减弱了。研究发现,在分析期内,上市公司增量外部融资比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同时企业投资增长和投资收益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说明我国企业的内部"造血"功能趋于提高,对外部资金的依赖程度在下降。导致这个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财富积累水平提高。从金融体系稳定性的角度看,这些现象均提示了一个良好的变化态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建松 陶永诚 王丹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姚立杰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越发展,社会越进步。改革开放40余载的辉煌历程,无数次印证了这一深刻认知:随着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展和深化,会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而会计领域的每一次革新与发展,又强有力地推动着社会整体的进步。我国会计的改革与发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础,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型升级奠定了扎实的微观基础。文章回顾并系统梳理了会计在五个关键领域中作用的文献,这五个领域分别为会计与财富计量、会计与价值创造、会计与社会资本、会计与社会公平正义以及会计与社会发展进步。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背景下,深入探讨和准确把握会计的重要功能与角色转变,具有重大的理论探索价值,更是在实践中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考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龚攀 王兵
本文在改进现有文献的研究模型的基础上,从微观金融视角研究单个银行机构参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决策行为及决策效果,从包括资产证券化业务在内的金融产品创新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的角度,分析了资产证券化与次贷危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资产证券化放大了银行的财务杠杆加剧了资产价格的波动,从而影响金融稳定;资产证券化将资本市场、信贷市场和实体经济紧密联系起来,促使资本市场上的波动演变为实体经济的波动;而当银行在危急中获得救助时,并不会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融资,反而会更加惜贷并倾向于增加其在中央银行的储备资金或持有证券化资产,从而可能导致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因此,有效的救市措施应是从资产方处理银行的"问题资产",而...
关键词:
金融稳定 金融创新 资产证券化 次贷危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彭爽 刘丹
通常,政府管理房地产市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宏观调控与微观管制。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是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总供求平衡,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房地产市场管制是政府的微观经济管制职能,旨在规范房地产市场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正确区分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与房地产市场管制、合理界定各自的政策边界、协调好二者重复的内容,对于厘清政府在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与微观管制中的作用,实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宏观调控 微观管制 政策边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