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35)
- 2023(14792)
- 2022(12480)
- 2021(11949)
- 2020(9755)
- 2019(22754)
- 2018(22089)
- 2017(42592)
- 2016(22626)
- 2015(25679)
- 2014(25508)
- 2013(25320)
- 2012(23224)
- 2011(21019)
- 2010(20895)
- 2009(19591)
- 2008(18296)
- 2007(15712)
- 2006(13810)
- 2005(12543)
- 学科
- 济(93434)
- 经济(93327)
- 管理(63517)
- 业(60871)
- 企(51222)
- 企业(51222)
- 方法(42598)
- 数学(36662)
- 数学方法(36304)
- 中国(32319)
- 融(27968)
- 金融(27967)
- 银(26198)
- 银行(26166)
- 行(25287)
- 财(24464)
- 农(23861)
- 业经(21188)
- 制(20022)
- 学(19450)
- 贸(19200)
- 贸易(19183)
- 易(18745)
- 地方(18581)
- 理论(16597)
- 农业(16065)
- 务(15660)
- 财务(15596)
- 财务管理(15569)
- 企业财务(14883)
- 机构
- 大学(323240)
- 学院(317876)
- 济(136049)
- 经济(133310)
- 管理(126385)
- 研究(110796)
- 理学(109511)
- 理学院(108329)
- 管理学(106702)
- 管理学院(106131)
- 中国(89801)
- 京(69248)
- 科学(64959)
- 财(62006)
- 所(54342)
- 中心(50928)
- 财经(50090)
- 研究所(49650)
- 农(46205)
- 经(45839)
- 北京(44578)
- 业大(43639)
- 江(43116)
- 经济学(42787)
- 范(41678)
- 师范(41363)
- 院(40108)
- 经济学院(38574)
- 财经大学(37691)
- 农业(36002)
- 基金
- 项目(217552)
- 科学(171875)
- 研究(162550)
- 基金(160179)
- 家(138751)
- 国家(137619)
- 科学基金(118244)
- 社会(104198)
- 社会科(98909)
- 社会科学(98886)
- 基金项目(84264)
- 省(80767)
- 自然(74500)
- 教育(73601)
- 自然科(72770)
- 自然科学(72751)
- 自然科学基金(71457)
- 划(68983)
- 资助(66109)
- 编号(65461)
- 成果(54028)
- 部(49509)
- 重点(48583)
- 发(46440)
- 创(45279)
- 课题(44734)
- 国家社会(43863)
- 教育部(43098)
- 创新(42238)
- 人文(41489)
- 期刊
- 济(143576)
- 经济(143576)
- 研究(99979)
- 中国(60052)
- 学报(47390)
- 财(45769)
- 管理(45738)
- 科学(45163)
- 农(41961)
- 融(40591)
- 金融(40591)
- 大学(36640)
- 教育(34745)
- 学学(34276)
- 农业(28968)
- 技术(25529)
- 财经(24904)
- 经济研究(24171)
- 经(21363)
- 业经(20807)
- 问题(18626)
- 理论(16886)
- 图书(16410)
- 贸(16081)
- 实践(15208)
- 践(15208)
- 业(15009)
- 世界(14931)
- 技术经济(14886)
- 国际(14507)
共检索到472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康霖
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是21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全球金融秩序的重构,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基于金融稳定考量的策略布局,一个国家如何保障金融稳定,也成为经济学家近年来热心研究的重要题材。中国社会科学院何德旭研究员籍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之机,与国内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通力合作,积极参与到对中国金融稳定问题的百家争鸣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方兆本 朱俊鹏
本文为评价中国金融系统稳定水平构建了一个综合的金融稳定度量指标,该指标综合考虑了金融系统的发展、脆弱性、稳健性和世界经济形势等方面的信息。度量指标建立基于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计量模型,模型结果显示度量指标对关键宏观经济指标有较高敏感性。此外,基于计量模型结果使用蒙特卡洛随机模拟的方法对度量指标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金融稳定水平多年来稳中有升,且能很好地反映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重大金融事件及改革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模拟预测结果显示2012年度量指标先降后升,即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强 赵桦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金融不稳定性可能长期存在。因此,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稳定指数并对金融运行情况进行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宏观经济环境和国际环境四个维度选取20个基础指标,采用2009—2019年的年度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中国金融稳定指数;并运用H-P滤波分析论证了所构建指数的解释效果。结果表明:消费者信心指数在构建中国金融稳定指数中权重较大,反映了消费者经济预期对金融稳定有关键性作用;从四个维度构建的金融稳定指数对中国当前金融运行状况有较好的测度和解释效果。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卢小兵
通过对中国金融运行的实证检验和分析发现,以银行中介和金融市场划分的两种金融结构各有优势,只要能够满足金融资源高效配置的金融结构都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必对金融结构进行人为的割裂。中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转化投资的高效率和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这样一对突出矛盾,其主要原因是金融资源的配置失当,这是当前中国金融稳定的潜在威胁,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对金融体系进行市场化改革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金融结构 金融稳定 资源配置 市场化改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尹继志
从历史上考察,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和充当最后贷款人,客观上使其具有了保持物价稳定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的金融调控出现了明显变化,逐步向稳定物价的单一目标方向发展,金融监管则出现了"去央行化"的趋势,使中央银行失去了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和手段。经济全球化产生了很多影响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的新因素,要求中央银行在保持物价稳定的同时,对金融稳定给予更多关注。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和主要经济体加快了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构建,这为解决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的协调配合提供了新思路。如果将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纳入到宏观审慎管理的视野,就有可能在金融调控中二者兼顾,建立起新的金融调控范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爱俭
近年来 ,随着金融自由化、国际化、一体化的发展 ,在金融制度变迁中 ,世界各国更加注重建立和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 ,进行制度性协调。本文解释了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理论涵义 ,并探讨了经济发达国家所建立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 ,提出在发展中国家建立该机制的必要性 ,最后通过构建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理论框架提出建立该机制的功能定位与组织设想。
关键词:
金融稳定 协调 机制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闫坤 孟艳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遵循"改革、发展与稳定"的主线对2008年的有关金融理论研究进行综述可以发现:从改革角度看,研究的主题既包括基于历史进程的、长视角的、宏观层面的反思与展望,也包括对货币政策、存款类金融机构等具体领域以及金融开放的理论探索;从发展角度看,主要集中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以及包括流动性过剩、利率、金融市场联动关系等在内的金融自身发展状况的研究;从稳定角度看,主要涉及对金融稳定的整体判断、金融机构与市场的风险测度和管理、金融监管等领域。
关键词:
中国金融 改革 发展 稳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纪敏 严宝玉 李宏瑾
在对宏微观杠杆率内涵及其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分别通过MM定理的微观视角和增长方式的宏观视角,对中国杠杆率的结构和水平的经济学机理及其与金融稳定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微观杠杆率与宏观杠杆率的差异,主要反映了资本收益率变化,与经济周期阶段密切相关。微观分析表明,信息和交易成本、税收负担和预算软约束激励机制等差异,与不同企业杠杆率的差异密切相关;宏观分析表明,高储蓄支撑的投资导向增长模式,决定了中国总体上较高水平的杠杆率。本文提出,一方面应合理把握去杠杆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进程,避免过快压缩信贷和投资可能引发的流动性风险和"债务-通缩"风险,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杠杆率上升过快而引发的资产泡沫。政府宜减少直接的资源配置,创
关键词:
杠杆率 经济增长 金融风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德勇
我国金融业机构的扩张和市场退出都是在特定的历史和制度条件下形成和演化的 ,截止目前我国依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处理好金融稳定、金融效率与社会净福利的关系是我国金融市场退出机制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加快我国金融业市场退出机制的改革是提高金融效率和实现金融业稳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市场退出 不良资产 金融稳定 金融效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佳 朱建武
文章构造了一个四期二叉树模型,对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仅以维护货币稳定为目标的货币政策无法同时实现金融稳定。基于此,文章对货币政策框架进行了修正,将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纳入统一的货币政策框架予以考察,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进行了实证分析。VAR检验结果表明,银行信贷增长率和房地产价格指数都是我国货币政策应当关注的金融稳定指标。货币政策应根据金融稳定指标进行逆周期调控,调控重点是金融稳定指标预期,而非稳定指标本身。
关键词:
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 目标函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刚 吴畏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低利率环境下对冲基金规模、市场影响和行业特征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从金融稳定视角看,对冲基金既可以基于不受直接监管的特点,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充当系统性风险"缓释器",也可以因高杠杆、隐蔽的操作直接或间接触发市场危机。为趋利避害,在构建对冲基金监管框架时,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避免直接限制对冲基金投资活动和风险管理细节,防止对其像共同基金或银行那样实施监管;二是在把握对冲基金市场影响传导机制的基础上控制监督关键变量,提高预警能力;三是在多元治理视角下,努力引导加强市场纪律。
关键词:
对冲基金 金融稳定 系统风险 监管框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长江
金融稳定与经济健康发展密切相关,对金融稳定的研究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种趋势。近年来,我国也已将金融稳定作为政策当局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对于如何实现金融稳定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对金融稳定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金融稳定框架,以此为我国金融稳定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平台。
关键词:
金融稳定 评估体系 政策体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简锦恩
在逻辑上,金融稳定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基础。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都一直在没有严谨定义金融稳定的逻辑基础上研究和推行维护金融稳定。如此逻辑缺陷必然从基础上制约和削弱维护金融稳定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安排。对此,本文定义了金融稳定、划分了维护金融稳定的逻辑层次、论证了中国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责的目标。
关键词:
中央银行 金融稳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凯
从信用中介链条角度出发,对中国信用中介链条的发展情况进行测算,测算结果显示,20世纪末以来,中国信用中介链条总体处于拉长状态,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影子银行的发展,信用中介链条拉长的幅度和速度都有大幅度提升。运用TVP-VAR模型对金融结构变量与信用中介链条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金融结构变量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具有时变性,反映出中国金融体系内涵的变化。
关键词:
金融结构 信用中介链条 金融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