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19)
2023(16416)
2022(13796)
2021(12729)
2020(11101)
2019(25605)
2018(25139)
2017(48661)
2016(25686)
2015(28987)
2014(28902)
2013(28641)
2012(26211)
2011(23531)
2010(23817)
2009(22823)
2008(22098)
2007(19755)
2006(17081)
2005(15687)
作者
(72600)
(60641)
(60310)
(57846)
(38634)
(29021)
(27839)
(23615)
(23198)
(21612)
(20569)
(20548)
(19190)
(19171)
(19134)
(18862)
(18010)
(17899)
(17632)
(17457)
(14947)
(14840)
(14632)
(13874)
(13786)
(13676)
(13470)
(13351)
(12279)
(11848)
学科
(104644)
经济(104498)
管理(78745)
(77130)
(64789)
企业(64789)
方法(49582)
数学(43216)
数学方法(42645)
(33904)
中国(33256)
(30426)
金融(30421)
(29768)
银行(29734)
(28474)
(27670)
(26724)
业经(23279)
(22241)
财务(22174)
财务管理(22122)
企业财务(21084)
(20597)
地方(19957)
(19434)
贸易(19421)
(18906)
理论(18465)
农业(17512)
机构
大学(365702)
学院(362793)
(153306)
经济(150115)
管理(141880)
理学(121343)
理学院(120084)
管理学(117949)
研究(117359)
管理学院(117265)
中国(100352)
(77980)
(75864)
科学(68188)
财经(60896)
中心(57938)
(57806)
(56544)
(55295)
(55204)
研究所(51889)
业大(50598)
经济学(48694)
北京(47705)
财经大学(45458)
(44412)
农业(44087)
(43958)
经济学院(43945)
师范(43936)
基金
项目(238294)
科学(188697)
基金(175663)
研究(174334)
(151662)
国家(150444)
科学基金(130482)
社会(112596)
社会科(106898)
社会科学(106870)
基金项目(92382)
(92106)
自然(83990)
自然科(82098)
自然科学(82070)
教育(81164)
自然科学基金(80604)
(77453)
资助(72480)
编号(70155)
成果(57514)
(53905)
重点(53737)
(49976)
(49807)
课题(48084)
(47399)
国家社会(47105)
教育部(47041)
创新(46798)
期刊
(164206)
经济(164206)
研究(110470)
中国(73346)
(63890)
学报(53630)
管理(52777)
(52762)
金融(52762)
(50395)
科学(49541)
大学(42052)
学学(39686)
教育(35339)
农业(32223)
技术(32016)
财经(30996)
(26451)
经济研究(26298)
业经(24962)
问题(21421)
理论(18934)
统计(18153)
(18016)
技术经济(17826)
(17427)
财会(17366)
(17135)
实践(17090)
(17090)
共检索到552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建锋  钟丽丽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种风险防范机制,在发生银行挤兑风险时,有利于维护存款人的信心,对于避免银行挤兑风潮的扩散及金融危机的爆发均起到有效的风险隔离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存款担保而引发的道德风险将危害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严重时甚至可能成为银行或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线。那么存款保险制度与金融安全之间到底有何联系?本文试图通过一个简要的代理人理论来阐述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孟猛  郑昭阳  
本文采用Logit回归方法对 61个国家 1980~2002年间存款保险制度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说明在较完善的制度监管环境下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有利于金融稳定,并且设置合理的组成内容也可促进存款保险制度发挥对金融稳定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卫勇  
金融稳定的重要工具──存款保险制度卫勇存款保险制度,即是为存款人提供保险的机制、它是由各金融机构提供一定数额的保险费交给存款保险机构,万一有人保的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倒闭时,存款人可向存款保险机构索赔,从而避免或减少损失。它是旨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志军  赵春娜  
存款保险制度是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着重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角度分析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降低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其在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的积极效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邓红霞  崔建华  
本文采用67个国家1980——1999年的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分析了公开存款保险的承保范围、加入方式、保险基金等方面的制度设计对一国银行业稳定性的影响。并且通过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证明了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环境不同的国家中,存款保险的实施效果有着显著的不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制度环境相对较好的国家,由于可以更好地控制道德风险,存款保险给银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对于信息披露机制和监管体系尚待完善的中国,制度先行是一个稳妥的办法。并且由于中国银行业存在的金融资,产集中于国有大银行、对国家信用高度依赖等问题,一个适宜的存款保险设计应该能在保护存款者利益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姚东旻  颜建晔  尹烨昇  
当发生系统性危机时,一国货币当局是选择央行直接救市这种隐性的全额担保制度还是事前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一直以来,学术界对央行直接救市存在很大质疑,认为其破坏了市场规则,引发了剧烈的道德风险,并导致一国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水平较低。改革开放以来,严格的金融管制使得中国面临的金融风险并不严重,因此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引入仅处于理论探讨阶段。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金融危机,并入侵实体经济之后,银行系统面临的系统性危机才引起中国政府重视。本文从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水平的视角,通过引入一个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模型并增加系统性风险的假设,以探讨隐性全额担保机制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优劣。研究发现:(1)与央行直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余路琳  
本文分析了存款保险制度产生、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导致存款保险制度效率损失的原因,在剖析存款保险制度国际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应遵循的原则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祝孔海  
银行是金融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为了避免银行破产给存款人造成损失及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避免金融体系发生动荡与危机,应构建存款保险制度。但存款保险制度不是灵丹妙药,其本身也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容易发生道德风险问题。道德风险有可能在存款人、银行经营者以及银行所有者任何一方发生。但银行经营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是由经营者造成的,因此,需要银行所有者设计出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防止银行经理人发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而对于银行所有者道德风险的消除,首先要创新银行管理制度;其次,要严格遵守银行经营“三原则”,即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防止银行经营目标单一化;第三,要规范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自力  
存款保险制度与金融监管当局的审慎监管、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制度一起,被国际社会公认为金融安全体系的三大基石。为此,我们特邀中国人民银行王自力博士撰写了一个系列讲座,介绍有关存款保险制度方面的基本知识,以飨读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鑫  
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在经历本轮金融危机考验的同时,也完成了制度革新与职能转变。危机期间,不断变革与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在稳定美国金融体系和维护公众信心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FDIC)通过采取拓宽存款保险保障范围、实施风险差别费率改革等多项措施,及时有效地处置金融风险,成功地应对了危机,为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提供经验借鉴。在此基础上对比梳理总结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现状与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郭振华   倪红霞  
保险代理人制度对寿险业发展至关重要,但现有文献尚未对寿险业普遍采用的人海型保险代理人制度的内在机理和经营规律进行深入理论分析。本文借助行为保险经济学揭示的消费者非理性导致的保险产品弱需求特性,引入认知心理学中的有限注意力理论、社会学中的信任理论以及基于社会脑的邓巴数理论,对保险代理人制度进行系统理论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寿险业的大多数产品都是承保小概率风险的保障性产品和长期储蓄性产品,这些产品的弱需求特性会导致消费者注意力配给不足,进而导致直接推销这些弱需求类人身险失效;第二,弱需求类人身险产品强烈依赖消费者对业务员的认同型信任(而非消费者对公司的认知型信任)达成交易,认同型信任是寿险业看重的重要资源;第三,实施人海型保险代理人制度就是为了有效利用高度分散的认同型信任资源,推动业务快速发展,但必然会带来代理人素质偏低、大进大出、重增员轻培养等问题;第四,代理人数触及市场容量决定的上限后,会逐渐走低,带动保险业务规模下滑,由此,代理人制度将不得不从“主要利用现成认同型信任资源的初级阶段”向“主要利用新创认同型信任资源的新阶段”痛苦转型,直至进入新的市场均衡。本文可为保险代理人制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保庆  
存款保险制度对金融业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只有通过合适的路径选择,才能消除不利影响,强化积极作用,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赤平  
设立存款保险制度对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保护存款人利益、改善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外设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成功经验和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 ,提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宜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为目标 ,采取“一步到位强制投保”、“全额投保限额赔付”等方式构建设想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将会对地方金融机构产生的正负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牛筱颖  
存款保险制度主要是通过建立存款保险机构,运用风险补偿机制来保护存款人免受因金融机构破产而导致的财物损失,从而提高公众对银行部门的信任,有助于金融系统的稳定。同时,通过防止流动性恐慌,存款保险还可以使实体经济避开银行体系不稳定造成的部分恶劣影响。存款保险制度有隐性的和显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建臣  刘源  
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长期处于弱化状态,金融监管效率低下。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已经成为各国银行监管的目标和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金融消费者保护视角,分析了存款保险制度在促进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的作用、核心内涵和行为准则。阐释了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以及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改革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