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62)
2023(7299)
2022(5953)
2021(5658)
2020(4727)
2019(10845)
2018(10588)
2017(20514)
2016(10796)
2015(12009)
2014(11697)
2013(11228)
2012(10266)
2011(8880)
2010(9437)
2009(9433)
2008(8899)
2007(7764)
2006(7342)
2005(7169)
作者
(26737)
(22150)
(21674)
(21035)
(14162)
(10401)
(10350)
(8617)
(8246)
(7903)
(7443)
(7382)
(7264)
(6989)
(6986)
(6910)
(6588)
(6368)
(6310)
(6034)
(5550)
(5461)
(5180)
(5109)
(5106)
(5014)
(4975)
(4740)
(4444)
(4321)
学科
(37331)
经济(37259)
(37137)
管理(36570)
(35042)
企业(35042)
(27951)
金融(27951)
(25011)
银行(25010)
(24277)
(21730)
中国(18810)
(18164)
(16069)
财务(16051)
财务管理(16011)
企业财务(15538)
方法(15020)
(12796)
数学(12543)
数学方法(12439)
体制(11525)
中国金融(11145)
业经(10826)
(9331)
(8189)
贸易(8178)
地方(8070)
(8069)
机构
大学(137413)
学院(136681)
(60742)
经济(59433)
管理(51569)
中国(47089)
研究(46273)
理学(42544)
理学院(42175)
管理学(41767)
管理学院(41484)
(37710)
(28524)
财经(27770)
(25313)
中心(24042)
(22060)
(21808)
(21534)
科学(21508)
(21201)
财经大学(21066)
银行(20874)
金融(20796)
(19510)
经济学(19458)
研究所(18920)
北京(18730)
人民(18633)
(17843)
基金
项目(78902)
研究(63070)
科学(62530)
基金(57938)
(48349)
国家(47907)
科学基金(41929)
社会(41202)
社会科(39281)
社会科学(39269)
基金项目(29882)
教育(29341)
(29133)
编号(25723)
(24455)
自然(24377)
自然科(23827)
自然科学(23819)
资助(23703)
自然科学基金(23417)
成果(23105)
(18954)
(18769)
重点(18100)
课题(17947)
(17717)
国家社会(17420)
教育部(17155)
(17113)
项目编号(17066)
期刊
(70605)
经济(70605)
研究(50880)
(37400)
金融(37400)
(33631)
中国(33097)
管理(21540)
教育(17317)
学报(16063)
(15049)
财经(14971)
科学(14544)
大学(13883)
学学(12856)
(12642)
经济研究(11439)
国际(11185)
技术(10304)
财会(9987)
(9692)
会计(9364)
业经(9352)
问题(8745)
农业(8623)
理论(8417)
实践(7429)
(7429)
世界(7303)
通讯(6523)
共检索到240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在前面七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金融危机后国际上多个领域开展的金融监管改革,包括建立新的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标准、系统重要性机构与宏观审慎监管、金融衍生品和影子银行等。这些监管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防范金融系统风险,防止发生新的国际金融危机。然而,实现金融安全稳定必须要改变金融机构过于冒险的行为,要实现其安全稳健经营。因此,有效的公司治理就成为非常关键的因素。事实证明,金融危机前,许多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复杂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后,宏观审慎(Macro-prudential)的理念受到空前重视。实际上,从金融监管诞生伊始,着眼于宏观系统性风险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和侧重单体机构个体风险的微观审慎监管从来都是有效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危机前长期的金融繁荣和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对宏观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某种意义上讲,每一场金融危机都是新一轮金融变革的开始。20世纪30年代的金融大萧条导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诞生,并确立了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直到1999年美国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才正式进入混业时代。而在随后的十年中,与混业经营模式密切相关的交叉风险传染和被掩盖起来的过度风险积累成为新一轮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国内金融危机爆发后,华尔街成为众矢之的,银行家被当做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民众对大型金融机构的仇视心理直接导致了席卷全球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时过境迁,人们对大型金融机构及其高管的愤怒已有稍许平息,对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后,金融消费者保护作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受到空前重视和强化。在二十国集团的倡议下,经合组织牵头制定并发布了金融消费者保护的10条高级原则;世界银行推出了金融消费者保护的39条良好实践标准;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在梳理各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实践基础上,发出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倡议。实践层面,在认真总结和吸取金融危机教训的基础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国际金融危机后,影子银行成为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名词,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只要谈及金融,必会扯上影子银行。实际上,影子银行一词从其首次出现的2007年,到今天不过六七年的光景,真正将影子银行体系的定义和范围界定得相对清楚更只是近一两年的事。这也造成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大家都谈影子银行,但此影子银行非彼影子银行,有些讨论还引发了一些不必要的争议和迷茫。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资产证券化与金融衍生品的无序繁衍是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源头之一,这对难兄难弟作为危机的重灾区和始作俑者,自然也是本轮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领域。然而,对大多数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资本监管制度变革是本轮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内容。与上世纪30年代进行全面的金融管制不同,本轮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并没有简单地叫停高风险业务,进而产生长期的金融抑制,而是通过一套全新的标准、制度更为准确地识别风险、度量风险,并更有针对性地通过资本要求抵补风险。尽管这种理念不断遭受非议,认为这种事后的约束远不如直接的事前干预有效。但拉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2010年底通过的被称为巴Ⅲ的一揽子监管改革框架中,除了大家熟悉的一系列资本监管指标外,还包含了两项流动性监管指标:流动性覆盖比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引入这两项监管指标的意义非比寻常,标志着金融监管史上第一次拥有了全球统一的流动性监管指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潘文彪  路洲臣  
次贷危机爆发后,各国总结惨重教训,达成加强金融监管的共识,在发达经济体的主导下,推进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在提高金融系统韧性、加强影子银行监管以及防范"大而不倒"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但是2017年来,美国政府展现出放松金融监管迹象,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可能沿去监管方向发展,将对我国的金融监管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总结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取得的改革成果,并判断未来金融监管改革的趋势及我国的应对之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郑慧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纷纷加强金融监管。危机以来的历次G20峰会及国际论坛,各方都聚焦国际金融监管并达成了一定共识。本文在介绍国际金融监管新举措的基础上,对美国、英国、欧盟等提出的监管方案重点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出全球加强金融监管的背景下,保障我国金融安全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国楼  
考虑到美国监管机构的多头并立,建立由各主要监管机构负责人组成的委员会对于保证美国金融体系的完整和稳定显得尤为重要2010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以下简称"该法案"),美国成为引领危机以来国际监管改革浪潮的先行者。该法案最终通过,也使得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朝野围绕金融监管改革的争吵在立法层面暂告一段落,并开启了实施层面的监管改革新进程。未来两年内,美国各监管机构将按监管改革法案确定的原则制定详细的监管规则,这其中又少不了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的博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饶波  郑联盛  何德旭  
由次贷问题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凸显了美国金融监管缺失的风险和加强金融改革的重要性。在几十年的发展中,美国金融监管体系逐步演进为双层多头的分业监管模式,促进了美国金融市场的繁荣。但是危机的爆发表明这种监管体系缺乏统一监管者,无法有效防范系统性危机,因而存在监管缺陷和监管效率相对低下的问题。危机后,美国政府开始意识到有效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并着力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以减轻美国金融监管体系与其金融市场制度、金融业务模式等的背离程度。新的监管体系方案有利于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促进金融稳定,但并不能根除金融危机根源,并且可能萌生新的金融风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熊平安  
金融监管失误被认为是本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危机爆发后不久,美国就着手研究金融监管改革事宜,新政府上任后,金融监管改革步伐显著加快。英国和欧盟也不甘落后,相继提出各自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本文通过比较美国、英国和欧盟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朴  冯晓岚  
针对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的监管缺陷,美欧等国相继推出了多项重大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正一步步从理念转化为法律,从口号转化为行动。随着监管改革的不断深化,方案实施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已成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