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17)
2023(9208)
2022(7540)
2021(6633)
2020(5528)
2019(12283)
2018(11594)
2017(23095)
2016(11849)
2015(12845)
2014(12939)
2013(12924)
2012(12187)
2011(11125)
2010(11440)
2009(11124)
2008(9836)
2007(8785)
2006(8034)
2005(7684)
作者
(34385)
(28975)
(28584)
(27588)
(18529)
(13793)
(13090)
(11089)
(11052)
(10289)
(10251)
(9526)
(9424)
(9344)
(9211)
(9064)
(8424)
(8304)
(8151)
(7843)
(7315)
(6950)
(6918)
(6695)
(6638)
(6504)
(6377)
(5978)
(5909)
(5630)
学科
(72941)
经济(72892)
(32985)
管理(32665)
(26607)
企业(26607)
(26162)
金融(26162)
方法(24506)
(23245)
银行(23232)
(22560)
数学(22201)
数学方法(22032)
中国(21426)
地方(20016)
(16170)
(13856)
业经(13350)
(13104)
(13038)
地方经济(12675)
中国金融(11254)
(10673)
财务(10654)
财务管理(10636)
企业财务(10285)
(9940)
农业(9780)
(9646)
机构
学院(172943)
大学(171913)
(88400)
经济(86837)
研究(63905)
管理(61578)
中国(54941)
理学(52462)
理学院(51889)
管理学(51087)
管理学院(50773)
(40835)
科学(35298)
(34505)
财经(32390)
(32260)
经济学(30480)
中心(30208)
(29397)
研究所(29036)
经济学院(27301)
(27075)
(25586)
财经大学(24265)
(22500)
业大(22296)
(22263)
金融(21914)
北京(21790)
农业(20876)
基金
项目(110608)
科学(87716)
基金(82997)
研究(78940)
(72521)
国家(71975)
科学基金(61676)
社会(54527)
社会科(52126)
社会科学(52113)
基金项目(42869)
(42389)
自然(37990)
自然科(37169)
自然科学(37157)
自然科学基金(36508)
资助(34796)
(34688)
教育(34420)
编号(28770)
(25560)
重点(25388)
(24629)
国家社会(24157)
成果(23296)
(23106)
(22308)
创新(21819)
教育部(21540)
人文(21196)
期刊
(99890)
经济(99890)
研究(58009)
(34078)
金融(34078)
中国(32629)
(32194)
学报(26062)
(24717)
管理(24452)
科学(23617)
大学(20018)
学学(19591)
经济研究(18484)
财经(17780)
农业(15547)
(15411)
技术(13630)
业经(12673)
问题(12498)
技术经济(10229)
统计(10071)
(10045)
国际(9542)
世界(9276)
教育(9165)
(8890)
理论(8816)
决策(7967)
经济问题(7894)
共检索到276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戴金平  刘东坡  
本文基于2002年第1季度至2014年第4季度的数据,构建中国金融稳定综合指数,并采用带有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对金融稳定与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联性进行实证考察。结果表明:(1)自2002年第1季度以来,中国金融稳定性不断提升。(2)总体而言,各经济变量的脉冲响应强度随着滞后期的延长而逐渐减弱。(3)短期内,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有利于金融稳定;中长期内,经济持续过热不利于金融稳定,物价上涨对金融稳定的负向影响强度逐渐减弱,并可能由负转正。(4)金融稳定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影响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5)与金融稳定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影响相比,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对...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戴金平  刘东坡  
本文基于中国2002-2014年的季度数据,利用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对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区制关联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出显著的区制转换特征。具体而言:在样本考察期内,经济增长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前者对后者的抑制作用,而在经济平稳增长时期和经济复苏时期,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金融稳定;在经济复苏时期,金融稳定对经济增长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当经济处于持续高速增长时期和危机时期,金融稳定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影响。此外,相较于金融稳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增长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强度更大、持续时间更长。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熊海芳  赵亚汝  
通过货币稳定维护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两个目标是同时实现还是相互冲突呢?货币稳定是否影响价格稳定与金融稳定的关系?本文采用DCC-MGARCH模型对我国价格稳定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动态条件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并用门限向量自回归模型(TVAR)检验货币等因素的作用。结果发现:金融稳定与CPI之间的关系随着CPI变动发生变化,2008年以来两者以负相关为主,金融危机后金融稳定与价格稳定的关系受到市场利率的影响,M2的作用在下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勇  田拓  阮卓阳  朱军军  
本文基于91个国家1983~2012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和二元面板离散选择模型对金融杠杆、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去杠杆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同时,伴随着去杠杆化进程,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会明显增加;(2)金融杠杆波动与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均显著负相关,表明金融杠杆波动程度的加大不仅会危害经济增长,同时还会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上述结论对一国的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具有比较确切的政策启示。首先,应考虑从防患未然的角度,前瞻性地加强金融杠杆的宏观管理,避免整个金融体系出现过度杠杆化的倾向。其次,在危机后"被动去杠杆化"的过程中,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彭红枫  朱怡哲  
本文运用TVP-VAR方法分析了2007—2016年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稳定及实体经济的时变性影响。从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总体影响看,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波动较大,中长期影响在2011年由负转正,其后存在边际递减效应。从资本账户开放通过影响金融稳定进而传导至实体经济的作用机制来看,金融市场对资本账户开放冲击的响应越来越迅速,表明中国金融市场的系列改革增强了金融市场吸收外在冲击的能力。但2011年后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并不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2011年后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说明现阶段中国不应急于加速资本账户开放进程,而应当着力于打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提升金融市场的传导效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仁祥  安子铮  
从金融创新的实践中发现,金融创新对于金融稳定存在多种影响,既有有利的,也有不利的。因此,通过分析金融创新对于金融稳定的影响机理和影响效应,以及建立德尔菲金融创新效应评价体系,可以发现有利于金融稳定的金融创新,从而在金融创新付诸实践前做到有效甄别,以减少乃至避免社会福利的损耗。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克良  
维护金融稳定是当今大部分国家货币管理当局的职责,当前世界资本市场上近三分之一的资金来自养老保险基金,养老保险基金正越来越成为影响一国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养老保险基金参与资本市场的必然性,从资本市场、基金缺口、投资监管等角度分析了养老保险基金对金融稳定造成冲击的可能性,并提出了拓宽基金投资渠道、推进基金社会化运营、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等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庞晓波  贺光宇  王超  
本文在分析信贷行为对金融不稳定状况传导机制理论基础上,对信贷行为与金融稳定的关联性进行检验,构建了标准形式金融状况指数(FCI)和包含了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两种中国金融状况指数(FCIL),并对二者对CPI的预测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的发生与信贷行为不当有直接关联;FCIL包含更多未来宏观经济信息,可以更有效的预测通货膨胀压力。综合考虑两方面结果,中国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该从金融稳定出发,重视信贷行为作为重要中介目标对宏观金融稳定的溢出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永谈  鲁静怡  林萍  谢权斌  
本文基于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的1981Q1-2018Q2的季度样本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框架下的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FEVD)方法,在测度多维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关联效应基础上,分析了金融周期和金融稳定机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关联效应差异,且受到金融周期和金融稳定因素的影响。在金融周期繁荣期和衰退期,经济对信贷市场的影响更突出,而房地产市场和债券市场则表现出相反的效应,股票市场的这一效应受金融周期因素的影响较弱。经济平稳运行更有利于信贷市场的良好发展,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对经济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可能伴随着金融危机的出现。监管当局应认识到金融周期和金融稳定因素的差异性效应,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发展,重视债券市场发展的经济影响,主动实施宏观政策的结构性调整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闯  潘敏  
本文通过构建嵌入税收楔子、住房抵押融资约束和银行监管约束的多部门DSGE模型,考察了面向家庭和企业两大住房持有主体实施统一税基评估率和差别税基评估率的房产税政策对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长期影响,并比较分析了两类房产税改革方案对经济波动和金融风险的短期影响。研究发现:在长期,房产税通过对房价的"抑制效应"和对住房的"再分配效应",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提振居民消费,并能有效抑制家庭杠杆的过度上升和资产泡沫风险。在短期,征收房产税不会加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强度,因而不会对维护金融稳定产生不利影响。不同的房产税政策对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影响存在差异,相较统一税基评估率的房产税,差别税基评估率的房产税在长期能更好地促进金融活动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强,有利于实现"稳增长""防风险"和"促改革"的统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东平  
稳定物价不宜以过度抑制经济增长率为代价朱东平Wecannotovercontroleconomicgrowthinordertokeeppricelevelstable,Thefirstthingweneedtodois,accordingtothe...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邹璇  
确保经济长期平稳增长和物价持续稳定往往是传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难以兼顾的预期目标。经济事实,尤其是最近一年"过山车"式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告诉人们,高通货膨胀压力与高经济增长、通货紧缩威胁与经济衰落总是如影随形。经济一旦衰落就很难恢复,高通胀预期一旦形成,就很难使其下降。由此形成了系列"两难"困境,并使宏观调控趋于无效或低效。为摆脱这种困境,文章从空间视角下提出空间优化理论。研究发现,在空间优化理论指导下,运用空间优化政策能解决这种"两难"问题。这将为宏观调控在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时,提供了崭新的政策选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许爱民  
经济增长、调整结构和稳定物价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情况良好,但仍面临着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落、经济结构失衡突出、稳定物价存在不确定性等挑战。要解决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增强经济发展的平稳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调整结构和稳定物价的关系,在保增长、调结构和稳物价之间找到"平衡点"。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正模  
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我国上半年GDP的增速为7.8%,但二季度为7.6%。与此同时,我国的外贸出口增长正常;房地产的产值和平均价格略有回落。我国的夏粮又获得丰收,全国的物价指数被控制在2.3%。这些经济数据都表明,中央政府从去年以来的大量宏观调控措施终于发挥了作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经济运行回到了较为理性适度的增长区间(6%~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