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70)
- 2023(8272)
- 2022(6585)
- 2021(5974)
- 2020(5013)
- 2019(10954)
- 2018(10597)
- 2017(20526)
- 2016(10672)
- 2015(11867)
- 2014(11730)
- 2013(11368)
- 2012(10434)
- 2011(9137)
- 2010(9635)
- 2009(9864)
- 2008(8760)
- 2007(8064)
- 2006(7207)
- 2005(6981)
- 学科
- 济(38710)
- 经济(38636)
- 管理(37357)
- 业(36862)
- 企(31893)
- 企业(31893)
- 融(26746)
- 金融(26744)
- 银(24280)
- 银行(24272)
- 行(23479)
- 中国(18855)
- 财(17680)
- 制(17249)
- 方法(13824)
- 数学(12053)
- 数学方法(11951)
- 务(11926)
- 财务(11898)
- 财务管理(11874)
- 企业财务(11395)
- 农(11307)
- 业经(11252)
- 中国金融(11085)
- 体(10934)
- 体制(9598)
- 地方(9043)
- 技术(8447)
- 农业(8047)
- 度(7943)
- 机构
- 学院(147504)
- 大学(147481)
- 济(65596)
- 经济(64170)
- 管理(55493)
- 研究(48902)
- 中国(48401)
- 理学(46658)
- 理学院(46243)
- 管理学(45662)
- 管理学院(45381)
- 财(36458)
- 京(29923)
- 财经(27791)
- 中心(26099)
- 科学(25837)
- 经(25127)
- 江(23645)
- 银(23560)
- 所(23456)
- 银行(22781)
- 农(22539)
- 经济学(22060)
- 行(21487)
- 财经大学(20852)
- 融(20803)
- 研究所(20624)
- 金融(20432)
- 经济学院(19957)
- 人民(19320)
- 基金
- 项目(94659)
- 科学(75636)
- 研究(72488)
- 基金(69972)
- 家(59390)
- 国家(58896)
- 科学基金(51462)
- 社会(48220)
- 社会科(45968)
- 社会科学(45959)
- 省(37117)
- 基金项目(36312)
- 教育(32142)
- 自然(30635)
- 划(30396)
- 自然科(29934)
- 自然科学(29923)
- 自然科学基金(29415)
- 编号(28499)
- 资助(28136)
- 制(25055)
- 成果(24227)
- 创(21718)
- 部(21462)
- 重点(21430)
- 国家社会(20867)
- 发(20586)
- 创新(20451)
- 课题(19959)
- 性(19819)
共检索到242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振涛
不管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还是顺应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小微企业纾困始终是近年来财政经济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的主要发力点。近日,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关键词:
小微贷款 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庆昉
小微企业是发展经济、促进增长、推动创新、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活跃市场的重要基础力量。稳住小微企业基本盘,“六稳”“六保”工作就有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就有强大韧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这正是金融系统持之以恒、大力推进的工作方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芸 朱瑞博
科技型小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创新带动就业、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融资渠道窄,贷款困难是制约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甚至是危及其生存的关键瓶颈。越来越严峻的专利网和专利丛林等专利滥用现象,已成为小微企业专利融资的新挑战。在专利丛林背景下,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需要从系统性和体制性的矛盾入手,建立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相适应、与自主创新的需求相适应、与小微企业的转型升级相适应的金融体系的发展方向,构建多利益主体协调整合的长效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桢
2004年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四部委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做出重大调整。调整后的政策虽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针对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设立教育发展银行、实行生源地贷款和灵活的抵押担保方式、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征信系统,从而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健康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邓宇
金融科技的运用与深化推动普惠金融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赋能小微金融实践的多样性、应用性和全面性。各大银行立足自身实际和定位创新科技成果,线上化小微信贷、线上供应链金融、大数据与智能风控、互联网银行小微模式等一系列金融科技成果,将普惠金融与小微金融的服务模式提升到更高的水平,真正解决了过去一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风险不可控以及服务效率低、服务范围局限等种种难题。而且,随着金融科技和服务方式的日益完善,将会有更多的金融科技成果落地,推动普惠金融迈入更深层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雷海超
近日,银监会公布的一项数据又将银行推向了风口浪尖。银监会数据显示,2011年商业银行平均每天赚得约28.5亿元。为何银行能够获得如此高的利润?据央视的调查,银行利润的80%以上来自利息差。由此可以看出,银行的钱都贷出去且收益不错,但作为贷款主体的实体企业的生活却始终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很多企业贷款无门,处于资金链断裂边缘。这是一个矛盾,其根源在于,银行贷款去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全兴 李巧琴 金小平 余霞民
2018年以来,为有效缓解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国家从货币信贷、财政税收、金融监管、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并且取得积极成效。本文在对前期支持民营小微企业政策效果评估的基础上,提出银行风险偏好和企业风险水平之间的差异,即融资风险缺口是影响企业融资可得性的根本原因,并从宏观、银行、企业等层面实证分析了影响融资风险缺口的主要因素。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基于市场化机制提出了系统构建金融服务民营小微企业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群
小微企业发展关乎国家,惠及民生。近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从减税、金融支持等方面减轻小微企业税负,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免税新政让小微企业得实惠,实际运行中还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需要完善。从长远看,小微企业的发展更需要的是长效机制的形成,免税等短期的税收优惠政策应尽快转向制度化,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多层次融资体系,形成一整套合理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公共政策体系。
关键词:
减税微刺激 金融支持 小微企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陆岷峰
为进一步发挥小微科创企业在提振实体经济信心中的作用,推动小微企业群体质量的持续提升,数字科技金融以数字技术为主要抓手,着力于科技金融模式的优化、风险管理方式的转变、管理成本的压降,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科技金融在服务小微科创企业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双高”问题。在认识数字技术、金融科技、科技金融、小微企业以及小微科创企业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等五种技术手段对数字科技金融发展赋能方式和流程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系统、全面、可行的数字科技金融赋能小微科创企业发展的实施路径,对推动数字科技金融的健康发展,缓释小微科创企业的融资窘境,激活其生产力,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盛天翔 范从来
近年来,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方面,金融科技被各界寄予厚望。因此,文章系统梳理金融科技与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的国内外相关研究。首先,归纳金融科技影响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的理论机制,包括金融资源配置机制、风险管理机制以及贷款技术改进机制;其次,结合业务实践情况,总结不同金融科技中介服务模式造成的影响;再次,阐述金融科技影响小微企业信贷供给过程中的负面性或争议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现有文献的不足,展望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要对基础理论机制的效果进一步验证;要对金融科技中介服务模式加强系统性范式研究;要构建金融科技相关的数据库基础,加强对国内特殊性的研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章星 刘滨 李祎雯
构建直接诱导式询问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小微企业信贷配给机制进行识别,基于贷款技术视角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小微企业信贷配给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缓解小微企业供给型信贷配给,但对需求型信贷配给的影响不显著。第二,数字普惠金融通过软信息硬化的方式改进了关系型贷款技术,缓解了小微企业需求型信贷配给;通过硬信息强化的方式改进了交易型贷款技术,缓解了小微企业供给型信贷配给。第三,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通过改进关系型贷款技术和交易型贷款技术,分别缓解了小微企业需求型信贷配给和供给型信贷配给;使用深度通过优化关系型贷款技术,同时缓解了小微企业需求型信贷配给和供给型信贷配给;但是,数字化程度加剧了小微企业供给型信贷配给。基于上述结论,要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强和改进贷款技术运用,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传统贷款技术的改进作用,拓宽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质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程毅然 李永建
提升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是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小额贷款公司是我国普惠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金融科技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零壹智库基于CRITIC方法,利用2010―2018年相关数据,构建各省金融科技发展指数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发展对小额贷款公司杠杆率的影响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金融科技发展的影响存在拐点,低于拐点时抑制小贷公司杠杆率,超过拐点后促进小贷公司杠杆率;其机制在于,金融科技抑制金融分权,促进科技创新、智能设备普及和银行网点增加,从而抑制或促进小贷公司杠杆率。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孙尚涛
为提升小微企业发展活力,维护商业银行和担保机构利益,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建立了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如天津、上海、青岛等城市制定了小型微型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办法,设立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形成小微企业、商业银行和融资性担保机构之间风险共担、利益互享的多赢格局。从宏观层面看,该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文学舟 周志慧 范歆婷 俞园园
小微企业信贷供给近年来在量增价降方面有了突破,但小微企业的融资缺口依然存在,可能在于银行信贷供给的精准性不足,而金融科技的发展为银行提高信贷精准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全国20个省市404份银行问卷,构建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精准性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小微企业黏性和银行供给意愿双中介路径,考察银行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对精准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部能力中商业银行的小微客户管理水平以及金融科技应用水平的提高,均能通过提升小微企业黏性,进而提高小微信贷供给的精准性;外部环境中政策支持通过银行供给意愿正向影响信贷供给精准性,但融资担保支持则对精准性作用不大。此外,小微客户管理水平和小微企业黏性对精准性的提高更为重要。基于此,应精细化小微信贷管理、系统化金融科技应用并进一步优化信贷环境,以增强服务黏性和意愿,从而提升银行小微信贷供给的精准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