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16)
2023(13058)
2022(10387)
2021(9784)
2020(7836)
2019(17503)
2018(16725)
2017(32249)
2016(16323)
2015(18041)
2014(17366)
2013(16653)
2012(14516)
2011(12454)
2010(12197)
2009(11333)
2008(9352)
2007(7667)
2006(6065)
2005(4937)
作者
(40465)
(33889)
(33471)
(31799)
(21198)
(15991)
(15305)
(13161)
(12982)
(11547)
(11437)
(11284)
(10589)
(10102)
(10014)
(9984)
(9955)
(9702)
(9646)
(9571)
(8079)
(7881)
(7880)
(7718)
(7704)
(7508)
(7162)
(7099)
(6680)
(6559)
学科
(63062)
经济(63006)
(50793)
管理(50170)
(42570)
企业(42570)
方法(30540)
数学(27560)
数学方法(27205)
(25674)
金融(25672)
(23279)
银行(23274)
中国(23058)
(22509)
(18584)
(18518)
业经(16160)
地方(14127)
(13760)
农业(13017)
(12950)
财务(12902)
财务管理(12877)
企业财务(12293)
技术(12104)
(11744)
贸易(11732)
(11497)
中国金融(11167)
机构
学院(211716)
大学(207494)
(90282)
经济(88677)
管理(88587)
理学(78002)
理学院(77341)
管理学(76178)
管理学院(75789)
研究(61172)
中国(53086)
(40925)
(39910)
科学(34557)
财经(33895)
中心(32928)
(31076)
经济学(29025)
(28433)
业大(28374)
(27618)
经济学院(26543)
(26036)
财经大学(25777)
(24825)
师范(24555)
商学(23922)
研究所(23914)
经济管理(23832)
北京(23707)
基金
项目(156409)
科学(126786)
研究(118710)
基金(115997)
(98886)
国家(98055)
科学基金(87693)
社会(78643)
社会科(74946)
社会科学(74932)
(61964)
基金项目(61327)
自然(54668)
教育(54300)
自然科(53516)
自然科学(53504)
自然科学基金(52553)
(51058)
编号(47831)
资助(45282)
成果(36052)
(35308)
重点(34881)
(34679)
(34678)
国家社会(33514)
创新(32920)
课题(31656)
(31544)
人文(31112)
期刊
(85850)
经济(85850)
研究(56402)
中国(36600)
(32433)
金融(32433)
管理(31853)
(31659)
科学(26283)
学报(26029)
(25003)
大学(21927)
学学(21040)
技术(20221)
教育(19511)
农业(16738)
业经(16206)
财经(16165)
经济研究(14713)
(13907)
科技(11260)
问题(11139)
理论(10743)
实践(9872)
(9872)
商业(9827)
技术经济(9772)
财会(9559)
现代(9111)
(9045)
共检索到293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羽  郑联盛  
供应链金融作为产融结合的重要模式,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和金融脱实向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国家层面出台多项政策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比如,2020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金融服务的通知》;202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八部委出台《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霜  魏苗苗  于辉  
实体产业链与金融供给端在融合过程中一直摩擦不断,严重阻碍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进一步纾困解忧,金融科技的发展为缓解这一融资“痛点”打开了新格局。本文从跨企业关系角度对供应链金融中129组“融资需求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方(核心企业)—资金提供方(商业银行)”脉络关系进行梳理,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考察了三大融资主体对提升供应链融资的组态效应及其多重路径。研究发现:单一方融资参与者金融科技对供应链融资的作用有限,需三大融资主体秉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理念,共同激发金融科技联动效应——供应链融资高水平情境唯一组态为核心企业和商业银行共驱型,而低水平情境呈现非中小企业引领型、核心企业主导型与商业银行主导型三种组态。进一步研究发现,就提升供应链融资体量而言,组态特征为商业银行主导型;就缩短供应链融资周期而言,组态特征为三方低态协同型;就降低供应链融资成本而言,组态特征为三方协同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虹含  汪存华  
区块链技术作为创造信任的新模式,其分布式、不可篡改、可追溯的技术特性恰好可以为供应链金融解决痛点提供技术方案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的优势高度契合自平安银行1999年尝试供应链金融业务并创新推出"1+N"和"自偿性贸易融资"以来,我国供应链金融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同时,区块链自2008年以来也获得广泛应用。得益于政策支持,"供应链金融+区块链"(下称"双链")快速融合,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为代表的银行及以BATJ为代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华   韩思齐   刘文诣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和创新问题是近些年来理论界和实践界关切的重大课题。本文从信息处理理论的视角出发,对金融科技平台的技术架构、组织网络结构、基于信息处理和传递的协调与风险控制机制进行分析,探索金融科技平台如何帮助金融机构提高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估能力,从而推动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的实现。通过案例研究,本文发现,金融科技是供应链金融得以实施的关键因素,数字化平台能够基于特定的技术手段和供应链各方数据对企业贸易背景真实性进行风险评估,并利用其在信息网中的中心位置进行风险控制,为金融机构提供借方真实、透明、可追溯的实时信息,由此阐明了金融科技平台信息处理能力与差异化供应链金融模式及风险控制要求之间的匹配问题。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了一个整合性的理论框架,并为解决供应链金融中信息不对称、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赵娟  
金融科技是由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底层技术应用带来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极为契合产业链金融质量与效率变革需求。通过分析产业链金融升级相关理论及金融科技赋能产业链金融升级的核心机理,探究在金融科技支撑下形成的蚂蚁集团、美团金服、苏宁金融产业链金融生态等一系列典型应用场景,发现金融科技赋能产业链金融升级仍面临监管体系尚不完备、技术瓶颈显著、主体协同不足等挑战。由此,立足于产业链金融升级实际,提出推进“赋能”顶层设计、打造“赋能”技术创新体系、探索“赋能”主体协同发展模式,为新时代金融科技赋能产业链金融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丁洁   童元松   王光伟  
绿色供应链金融是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供应链的有机融合,作为推动产业链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金融工具,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多省市为此开展绿色专项行动。目前我国绿色供应链金融存在精准识“绿”难、高效审“绿”难、持续测“绿”难、用心助“绿”难等痛点,而区块链技术可赋能绿色识别、绿色风险管理、绿色监测、绿色服务,解决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痛点。为了助推绿色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我国需要推进环境信用体系建设以优化绿色金融生态,建立区块链应用架构以提升服务效率,引入监管沙盒机制以提高监管科技水平,创新绿色供应链金融产品。另外,我国还需要构建“区块链+绿色供应链金融”标准化体系,建立绿色供应链金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区块链技术法律框架,同时,需要金融机构与区块链科技企业合作共建区块链平台为赋能绿色供应链金融铺路架桥。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黄育新  
供应链金融作为连接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键枢纽,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保通、稳链、纾困等环节以及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日益提升。本文以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上的创新模式为研究对象,结合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云服务和人工智能等科技赋能,探讨商业银行建立统一供应链真实信息信用平台,进而精准监控和自动匹配全链条资源,形成人工智能模式的资金闭环,高效率地实现自动化授信,以此助力我国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生产要素供应稳定、安全高效;助力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供应链核心及上下游企业获得高效、低成本资金,确保企业稳定持续性经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剑辉  
近年来,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金融科技运用的逐渐成熟,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势头迅猛,通过跨界融合与协同发展,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抓手。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在经济新常态呈现结构性资产荒的背景下,供应链金融潜在需求旺盛,市场空间广阔,成为商业银行公司业务转型的重点方向。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普遍将供应链金融作为重要战略方向和业务增长点,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同时,充分把握经济新常态下的业务发展机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雨清  李华民  
本文回顾了科技金融的理论进展,分析了科技创新的风险特征,从科技创新与商业性金融的融合、与股权资金的融合两个方面,分析了科技金融商业化的悖论,指出为科技创新拓展外部融资渠道的必要性,以及政策性金融与科技型企业融资的适配性,认为这决定了科技金融的政策性禀赋。据此,本文建议设置专门的政策性科技银行,并对其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初步设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晓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是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服务模式,对实体经济有着强大的赋能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交易真实性无法验证、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及风险不可控等制约。区块链技术日益成熟,在解决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痛点上具有天然优势,能够实现供应链金融体系的信用穿透,保障交易真实性,降低交易成本,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防控金融风险。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面临制约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以核心企业为依托,基于核心企业与上下游链条企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翔  
区块链技术可作为金融领域创新及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质量经济转型的关键。区块链技术所内生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特征与供应链金融商业模式、交易机制及运营方式均存在互补性和匹配性。但区块链技术本身存在一系列缺陷: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运作及网络安全依赖于底层共识机制;其灵活性与适应性不足,难以满足金融科技创新需求;非对称加密技术效率低,存在破解可能性。推动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发展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行业标准,更好地与供应链金融融合,完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法律法规,加强区块链技术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德祥  何佩霖  
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由于存在组织化程度低、抵押物缺乏、信用记录缺失等融资约束,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受到一定的资金制约,农村金融服务短板仍难有效破解。基于电商供应链金融视角,构建了由家庭农场、电商平台和农村信用社三方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考察了关键参数变化对三个参与主体的策略选择影响,并结合现实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电子订单产量、贷款质押率、自主还款概率、电商平台入驻成本、贷款利率等是影响融资博弈均衡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伟  戴冰清  
数字金融作为一种新兴金融业态,具有“普”“惠”的特性,对微观企业创新和宏观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本文采用2011—2018年中国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省级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的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但数字金融的不同维度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从结构上看,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均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而数字化程度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从功能上看,信贷、投资、信用、支付、货币基金使用指数均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而保险使用指数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在数字金融促进企业创新中发挥中介效应,并且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也能通过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促进企业创新。此外,分组检验发现距离数字金融中心(杭州)越近的省份,数字金融的发展越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反之,则不显著。研究证实了数字金融影响企业创新具有地理空间上的扩散效应。本文拓展了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并为进一步发展数字金融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合营  
隐私计算技术的兴起,源自数据要素市场对于数据共享和数据安全的双重需求。在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迫在眉睫的今天,秉承开放共赢态度、开展同业或跨业合作是必然趋势,如何在保证数据隐私要求的前提下,破除数据孤岛、打破数据壁垒、完成安全多维度的数据融合,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隐私计算技术也就此应运而生。近年来,政策层面对于数据融合的战略布局与隐私安全的高度重视,不仅为隐私计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提出了规范和要求,而且也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指引。在行业层面,隐私计算技术已成为各国科技公司竞相争夺的热门赛道,未来有望成为数据信息市场化的基础设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泰凤  蔡幸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细胞,是调整产业结构进而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是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引擎,小微企业良性健康的发展可引导产业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进而引导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依托小微企业的创新才能够实现全面创新,才能够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化,因此能否通过突破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实现其良性发展,成为国民经济能否实现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要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建立战略创新型国家,最根本的是解决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难题,最大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