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33)
2023(4733)
2022(3717)
2021(3443)
2020(3010)
2019(6399)
2018(5948)
2017(11728)
2016(5793)
2015(6318)
2014(6235)
2013(6134)
2012(5585)
2011(4951)
2010(5263)
2009(5578)
2008(4542)
2007(4146)
2006(3677)
2005(3569)
作者
(15591)
(12635)
(12428)
(11906)
(7948)
(6008)
(5906)
(5094)
(4836)
(4604)
(4307)
(4297)
(4143)
(3922)
(3909)
(3799)
(3752)
(3721)
(3506)
(3376)
(3214)
(3019)
(3013)
(2901)
(2852)
(2830)
(2752)
(2674)
(2515)
(2508)
学科
(25799)
金融(25799)
(23739)
银行(23737)
(23015)
(22851)
(20887)
经济(20865)
(17008)
企业(17008)
中国(17006)
管理(16326)
中国金融(11130)
(10731)
保险(10640)
(10071)
(9743)
方法(9155)
数学(8500)
数学方法(8451)
(7643)
财务(7631)
财务管理(7617)
企业财务(7358)
地方(6412)
(6143)
业务(5702)
业经(5495)
(5379)
制度(5377)
机构
学院(76519)
大学(75765)
(35602)
经济(34808)
中国(31152)
管理(30206)
理学(24672)
理学院(24497)
管理学(24199)
管理学院(24067)
研究(23308)
(21105)
(18122)
(17838)
金融(17811)
银行(17142)
财经(16239)
(16072)
(14983)
(14758)
中心(14468)
人民(13404)
国人(12706)
中国人(12663)
财经大学(12475)
经济学(12324)
中国人民(12115)
科学(11602)
经济学院(11319)
(11251)
基金
项目(47426)
科学(37668)
研究(36647)
基金(34948)
(28876)
国家(28594)
科学基金(25405)
社会(24160)
社会科(23042)
社会科学(23037)
(18490)
基金项目(17993)
教育(15075)
资助(15058)
自然(15030)
(14942)
自然科(14732)
自然科学(14727)
自然科学基金(14485)
编号(14308)
成果(11762)
(11667)
(11277)
创新(10602)
重点(10393)
(10365)
(10309)
(10290)
国家社会(10259)
(10088)
期刊
(35096)
经济(35096)
(32983)
金融(32983)
研究(28624)
中国(17407)
(16335)
管理(11027)
(9206)
科学(8340)
财经(8265)
学报(7966)
大学(6801)
(6798)
学学(6680)
理论(5973)
中国金融(5841)
经济研究(5688)
实践(5513)
(5513)
技术(5512)
农业(4915)
科技(4763)
业经(4752)
财会(4559)
保险(4297)
(4297)
(4008)
论坛(4008)
问题(3984)
共检索到129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劲  
小额、高频、碎片化产品的背后是互联网保险对保险业的一次重塑,而重塑的核心是为互联网生态提供定制化保障,以智能化方式连接生态数据和服务近几年,我国保险业呈快速发展态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相比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保险深度还不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一半。提到保险时,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劲  
小额、高频、碎片化产品的背后是互联网保险对保险业的一次重塑,而重塑的核心是为互联网生态提供定制化保障,以智能化方式连接生态数据和服务近几年,我国保险业呈快速发展态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相比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保险深度还不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一半。提到保险时,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大地保险科技金融课题组  
<正>围绕风险管理丰富健全保险实践,成为推动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在政策端建立科技创新风险评估体系,在企业端提升科技保险定价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强调“科技金融要迎难而上、聚焦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统筹运用好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支持做强制造业”。
关键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计  罗荣华  
在信息科学快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产业的巨头们纷纷利用已经掌握的客户和产业信息涉足金融业,进行跨界发展。因此,在金融科技时代,未来有着广阔发展空间的保险业必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本文通过对传统保险和互联网保险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了传统保险业以产品中心、市场导向和利润目标为经营模式三要素的弊端,以及以客户为中心的互联网保险能以更低的成本突破时空限制,进行快速获客的优势。并结合相关案例,就互联网保险的各类经营模式分析它们各自的特征。最后,针对当前互联网保险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提出加强人才和科技建设、引入新的监管理念和规则、建设以客户为中心的互联网保险生态圈的应对策略。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姜波  赵岑  
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驱动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对包括金融服务在内的经济生活产生深刻而持久的推动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在金融领域,这更多地表现为金融体系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市场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仍存在金融抑制,偏离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飙  
<正>科技金融是党中央要求做好的“五篇大文章”之首,我国初步建立了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但远远满足不了科技产业发展所需。保险资金作为典型的长期资金,具有与科技产业发展所需适配的资金属性,可以精准助力复合型、多层次、高水平科技金融体系建设。
关键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冰清  
金融工程作为 90年代金融领域的新兴学科 ,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金融工程与保险的目的来看 ,二者都是处理、规避风险的手段 ,只是它们的标的物不同 ;金融工程与保险处理风险的基本方法是一致的 ,都是用确定性来代替不确定性 ,或用确定性的损失来代替不确定性的损失。总之 ,尽管二者在表面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但就其本质而言 ,金融工程就是“金融保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俞勇  
金融科技广泛地应用于金融业,引导金融科技在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是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重要抓手。经济发展、金融业发展、金融监管是平衡金融科技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关系的三大现实要求;科技创新是金融创新的基础和重要途径,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是金融科技的基础和趋势。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技术为主的金融科技正助力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由此带来的合规风险、技术风险、操作风险、信息安全风险等受到广泛关注;应将金融科技纳入金融监管,从监管体制、监管政策、监管科技等方面加强金融科技的宏观监管,从行业自律主体、规范章程、功能性监管、底层技术的研发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金融科技的中观监管,从风险治理架构、风险管理体系、监测机制、识别机制、测量机制、预警机制、处置机制等方面加强金融科技的微观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和  
众所周知,我们正从一个时代进入另一个时代,因此,面临的不再是一种"周期性"的变化,而是"坐标系"的转换,"今非昔比"和没有"公约数"将成为重要特征。因此,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面对未来?我们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的景象,又应当如何面对。我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古圣先贤的智慧是我们面向未来的重要指南。《易经》中有一句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告诉我们:每每站在历史的"门槛"上,要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和  
众所周知,我们正从一个时代进入另一个时代,因此,面临的不再是一种"周期性"的变化,而是"坐标系"的转换,"今非昔比"和没有"公约数"将成为重要特征。因此,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面对未来?我们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的景象,又应当如何面对。我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古圣先贤的智慧是我们面向未来的重要指南。《易经》中有一句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告诉我们:每每站在历史的"门槛"上,要学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晶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信息与数据的整合,为企业赋能并创造了重大价值。在数字经济深入推动的背景下,保险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均发生了重大变化,数字化战略转型也一度成为了保险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此外,在构架转型动因——转型过程——转型成效框架的同时,还需精准把握客户的需求,提高自身功能水平,真正实现其目标,即拥有数据便拥有了资源,拥有客户便拥有了市场。《新保险时代:金融科技重新定义保险新未来》一书紧紧把握了数字经济这一大背景,对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春燕  刘超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晓宁  李清  陈秉正  
通过科技保险转移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面临的科技风险,对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研究了国内外科技保险的理论研究和保险实践,描述了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中科技风险的特点、国内科技保险的需求和供给,探讨了我国现行科技保险体系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程军  何军  袁慧萍  符方标  王峰  薛东生  陈国栋  邬敏洁  
近年来,金融科技通过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业务的快速融合,形成极大程度上影响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业务模式和金融产品,已成为当前金融创新的主流趋势。为此,调研组近期开展专题调研,聚焦金融科技风险和监管对策研究。金融科技发展情况金融科技的发展,给我国金融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对金融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深圳市为例,近年来,深圳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金融与科技资源集聚效应增强,涌现出一批新兴金融科技机构,金融科技应用不断走向深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慕继丰  冯宗宪  
以证券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制和以银行为基础的金融体制各有其优缺点 ,银行和证券市场都能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金融体系的多样化和多种金融中介方式的共存有助于增加金融服务的多样性 ,降低经济所面临的风险。如果一个经济体拥有多样化的金融中介方式 ,那么即使某一类金融中介机构受到冲击 ,其他金融中介方式仍可以有效地起到保护本国经济的作用。互补的金融体制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