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2.77.15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96)
2023(20204)
2022(17151)
2021(15892)
2020(13469)
2019(30487)
2018(30033)
2017(57734)
2016(31147)
2015(34852)
2014(34134)
2013(33716)
2012(30515)
2011(27072)
2010(27237)
2009(26135)
2008(25464)
2007(22821)
2006(20452)
2005(18633)
作者
(86528)
(71663)
(71458)
(67946)
(45878)
(34216)
(32575)
(27837)
(27230)
(25762)
(24438)
(24331)
(22850)
(22606)
(22241)
(21916)
(21366)
(21100)
(20618)
(20506)
(17856)
(17464)
(17366)
(16427)
(16184)
(16084)
(16044)
(16011)
(14375)
(14025)
学科
(123100)
经济(122928)
(111562)
管理(109604)
(99904)
企业(99904)
方法(53917)
数学(43285)
数学方法(42809)
(42076)
业经(37133)
(36946)
中国(36053)
(31720)
(30511)
金融(30507)
(30117)
银行(30075)
(29492)
财务(29404)
财务管理(29354)
(28751)
企业财务(27908)
农业(25800)
地方(24163)
理论(24036)
技术(22964)
(21862)
(21715)
(21623)
机构
学院(432971)
大学(431200)
管理(176136)
(175404)
经济(171520)
理学(149826)
理学院(148287)
管理学(145939)
管理学院(145103)
研究(137634)
中国(114470)
(91582)
(89192)
科学(81420)
财经(69304)
(67593)
(66486)
(66013)
中心(65270)
(62861)
研究所(60472)
业大(60107)
北京(57840)
(53467)
(53038)
经济学(52950)
师范(52595)
农业(51551)
财经大学(51416)
(50123)
基金
项目(284183)
科学(225066)
研究(213013)
基金(206896)
(177664)
国家(176119)
科学基金(153599)
社会(135368)
社会科(128368)
社会科学(128338)
(110878)
基金项目(108828)
自然(97958)
教育(96984)
自然科(95679)
自然科学(95662)
自然科学基金(93946)
(91826)
编号(87589)
资助(84907)
成果(71307)
重点(62624)
(62572)
(61205)
(59843)
课题(59341)
创新(56659)
(55916)
国家社会(55770)
项目编号(54964)
期刊
(199817)
经济(199817)
研究(131275)
中国(89085)
(73850)
管理(71055)
(61520)
学报(61143)
科学(58247)
(52645)
金融(52645)
大学(47880)
教育(45488)
学学(44980)
农业(41443)
技术(38720)
财经(34786)
业经(33724)
经济研究(30760)
(29814)
问题(25061)
(24422)
技术经济(22341)
财会(21487)
理论(21446)
图书(21141)
现代(21139)
科技(20592)
会计(20121)
(19483)
共检索到66237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常冶衡   张令兰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数据提取和估值定价的结合,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评估企业的投资价值和潜在风险。同时,利用金融科技助力企业高效率运营与管理,可以实现资本配置优化、投资价值可行性分析、资金周转情况监测、产品销售与信息反馈等环节的全面掌控。这不仅促进了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还为企业的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分配管理等提供了支持。在金融科技视角下,研究数据提取、估值定价与企业资本运营管理的协同机制,将有助于实现企业高效率运营与管理的目标。通过构建金融科技助力企业高效率运营与管理系统理论框架,结合数据提取、估值定价与企业资本运营管理的协同机制,推动企业运营与管理效率的提升,提出如下应用要点:其一,运用金融科技技术实现企业数据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数据提取与估价为智能决策提供支持;其二,通过金融科技技术打通企业产品销售信息反馈与运营管理效率提升的渠道;其三,以企业高效率营运与管理为目标,寻求金融科技与企业协同发展的最佳平衡点。
[期刊] 征信  [作者] 常冶衡   张令兰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数据提取和估值定价的结合,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评估企业的投资价值和潜在风险。同时,利用金融科技助力企业高效率运营与管理,可以实现资本配置优化、投资价值可行性分析、资金周转情况监测、产品销售与信息反馈等环节的全面掌控。这不仅促进了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还为企业的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分配管理等提供了支持。在金融科技视角下,研究数据提取、估值定价与企业资本运营管理的协同机制,将有助于实现企业高效率运营与管理的目标。通过构建金融科技助力企业高效率运营与管理系统理论框架,结合数据提取、估值定价与企业资本运营管理的协同机制,推动企业运营与管理效率的提升,提出如下应用要点:其一,运用金融科技技术实现企业数据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数据提取与估价为智能决策提供支持;其二,通过金融科技技术打通企业产品销售信息反馈与运营管理效率提升的渠道;其三,以企业高效率营运与管理为目标,寻求金融科技与企业协同发展的最佳平衡点。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郭启洋  赵婷  
以物联网管理协同与管理信息化为目标,对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协同问题进行研究。从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协同保障机制、协同实现机制和协同约束机制三个层面展开分析,提出外部管理协同、内部管理协同和循环管理协同三种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协同模式,旨在帮助现代物流企业实现企业内外部以及各层级之间的协同运作。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罗文波  陶媛婷  
本文以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两者的协同为出发点,针对目前两者协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方面力量,通过完善科技与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创新贷款模式、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培育复合型科技金融人才以及强化科技金融风险管理等对策建议,以期实现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深入协同,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申成霖  张新鑫  
随着消费者学习能力的增强,策略性消费行为越来越普遍,忽视策略性消费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利润损失。基于经典的营销4P理论,提出4PQI(价格、供给、渠道、促销及信息)的协同管理机制,即通过营销组合及运营的协同管理,达至供需匹配,以减少策略性消费行为的负面影响,促进企业、消费者和社会的共赢。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巫孝君  
[目的/意义]在军民融合战略下,基于核工业视角构建科技情报协同机制,为相关管理服务提供参考借鉴。[方法/过程]通过调研国内外研究现状,依据协同论、系统论原理,从市场、成本、效率、系统角度分析军民科技情报协同的价值;从数据产品、技术手段、设施平台、人才智力方面梳理军民融合战略下科技情报协同的内涵;提出军民融合战略下科技情报协同需遵循顶层设计、依法依规、人才支撑、制度保障、明确界限五原则。[结论/结果]以核工业为例,在分析中国核工业科技融合领域基础上设计核工业科技情报协同平台模型,从管理、运行、环境、市场方面构建核工业科技情报协同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晔  陶长琪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融合是当今IT企业迅速成长的新途径、新模式,它对传统的企业组织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此,以企业融合为纽带,利用系统理论协同学的思想和方法,剖析了IT企业组织结构演变的自组织过程。研究表明,基于融合的IT企业组织系统演变的过程实质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自组织过程,自组织过程的每个循环体中主要包括耗散结构阶段、协同机制阶段和协同竞争机制阶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倩  高静美  
本文关注政策调整情境下企业如何通过意义行为获取先动优势的问题,通过对A能源公司发展过程进行案例研究,分析案例样本在外部政策压力下的意义行为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贯式和趋严性特征的政策体系下,企业通过意义建构和意义给赋形成价值导向主导逻辑。这种主导逻辑与相应政策体系中蕴含的政府社会治理逻辑相契合,这种契合使得企业获取先动优势。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组织意义行为和先动优势方面的研究文献,而且对于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建斌  付丽丽  薛云  
企业创新的本质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的基础是企业所拥有或能够调动的知识资源及其多样性;获取外部知识和挖掘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关键,知识协同是实现知识创新的核心机制。Web2.0应用具有平台特性、知识资本特性和知识协同特性;Web2.0应用将提升企业对外部知识的获取能力和对隐性知识的挖掘能力,本质上是增强企业对内外知识资源的调动和整合能力,并通过知识协同有效促进知识创新的实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熊磊  
鉴于财务云与管理会计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存在高度契合,构建二者协同机制成为可能。本文以协同学理论为切入点,探讨了财务云与管理会计二者协同运作的可行性,基于战略管理、组织架构、实践应用等层面构建了企业财务云与管理会计协同机制,并从强化协同理念、履行协同职责、培养协同人才等方面提出协同机制的实施策略,旨在为二者相结合的研究提供借鉴与指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代军  颜辛  柳德才  
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既是金融资本增值过程也是技术成果转化过程。本文在深入分析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耦合机理的基础上测度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并检验其因果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正逐步形成以政府为引导、市场型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但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仍未达到深度耦合的状态,且尚未构成双向因果关系。据此提出应加快宏观环境保障机制、科技产业园发展机制、科技金融专营机制等三类机制建设,以促进湖北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良性互动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翔龙  王庆金  黄帅  
本文在共生视角下研究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分析政府干预下"学研机构—军民融合企业"的主从博弈策略,探讨"政企学研"组成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在独立生存合作、协同创新合作和联盟共存合作三个阶段的运作机理。主要考虑两种政府干预情境:一种是针对一般技术创新,政府不进行补贴激励;另一种是针对高精尖技术创新,政府会对其进行补贴激励。针对两种政府干预情境和三个演化阶段,采用主从博弈分别确定学研机构的技术创新程度和技术转移费用以及军民融合企业的边际收益。研究表明:学研机构和军民融合企业采用成本分担机制共同进行技术研发,有助于提高技术创新程度;协同创新合作阶段的成本分担机制可使创新生态系统获得帕累托改进;在大部分情形下不存在使学研机构和军民融合企业都满意的创新成本分担契约;联盟共存合作阶段的利润共享机制可以消除创新生态系统的双重边际效应,获得帕累托最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于丽艳  
运作过程视角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协同强调了知识产权开发管理、保护管理、运营管理的协同发展,其实现在宏观层面上需要政府、行业协会起到助推器作用,微观层面上需要企业加强对外联系,同时企业内部要实现部门协同、要素协同。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于丽艳  
运作过程视角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协同强调了知识产权开发管理、保护管理、运营管理的协同发展,其实现在宏观层面上需要政府、行业协会起到助推器作用,微观层面上需要企业加强对外联系,同时企业内部要实现部门协同、要素协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孟琦  韩斌  
战略联盟技术创新协同的主要目标是控制和利用联盟企业技术创新与能力,增加联盟企业整体竞争能力,以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从战略联盟技术创新过程协同和技术创新行为协同两个环节看,技术创新行为协同为技术创新过程协同提供基础与背景支持,并贯穿于技术创新过程的始终;而技术创新过程协同促进技术创新行为协同的改进与发展,并为其提供技术、结构、流程上的支持,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支持。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