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46)
2023(14042)
2022(11614)
2021(10678)
2020(8854)
2019(19777)
2018(19253)
2017(37392)
2016(19767)
2015(21838)
2014(21690)
2013(21692)
2012(20484)
2011(18588)
2010(18965)
2009(18136)
2008(17386)
2007(15704)
2006(14374)
2005(13456)
作者
(59355)
(48771)
(48670)
(46019)
(31002)
(23445)
(22193)
(19003)
(18788)
(17533)
(16782)
(16294)
(15527)
(15478)
(15237)
(15156)
(14528)
(14290)
(14107)
(14080)
(12169)
(12134)
(11945)
(11265)
(11064)
(11055)
(10883)
(10879)
(9775)
(9503)
学科
(85035)
经济(84942)
(58056)
管理(54105)
(43195)
企业(43195)
(35351)
银行(35205)
中国(34460)
(33615)
方法(32269)
(31688)
金融(31688)
数学(28862)
数学方法(28699)
(25634)
(25091)
地方(23506)
(22791)
业经(19885)
(18127)
贸易(18106)
(17492)
农业(17419)
(14657)
制度(14652)
技术(14413)
(14135)
财务(14108)
财务管理(14078)
机构
学院(282893)
大学(281401)
(124324)
经济(121744)
管理(106889)
研究(99571)
中国(90817)
理学(89894)
理学院(88907)
管理学(87706)
管理学院(87195)
(61828)
(60082)
科学(58101)
(52011)
(50787)
中心(48054)
财经(47960)
研究所(45529)
(43535)
(43490)
业大(41116)
农业(40868)
经济学(39015)
北京(38986)
(36816)
(35998)
财经大学(35781)
经济学院(35439)
银行(35270)
基金
项目(179169)
科学(140520)
研究(130040)
基金(129584)
(113173)
国家(112159)
科学基金(95304)
社会(84629)
社会科(80508)
社会科学(80489)
(70345)
基金项目(68346)
自然(59961)
(59249)
自然科(58559)
自然科学(58540)
自然科学基金(57508)
教育(57424)
资助(53069)
编号(51231)
(43774)
成果(41537)
重点(40289)
(39359)
(38487)
创新(36116)
课题(35955)
国家社会(35233)
发展(34986)
(34459)
期刊
(139022)
经济(139022)
研究(94055)
中国(62049)
(58327)
金融(58327)
(47985)
(45300)
学报(43153)
科学(39968)
管理(39726)
大学(32663)
学学(31207)
农业(30503)
教育(24478)
业经(24053)
财经(24034)
经济研究(23191)
技术(21834)
(20435)
问题(18724)
(15882)
理论(15846)
(15700)
国际(15212)
商业(14854)
实践(14306)
(14306)
技术经济(14106)
科技(14097)
共检索到455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展  滕超  叶蜀君  
选择影响商业银行稳健运行的主要指标作为内生变量,引入代表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的相关指标作为外部冲击变量,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风险进行测度,并运用SVAR模型,实证检验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风险的影响程度,得到如下结论:从短期看,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可能通过影响商业银行部分运行指标从而显著增加我国商业银行系统风险程度;从长期看,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风险影响不大,原因是随着监管制度的完善以及监管科技的成熟应用,金融科技行业可以和商业银行实现共同发展、互惠互赢;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需要配套的监管制度进行有效管理,才可以实现金融科技行业创新发展与金融市场稳定的均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何理  冯科  刘雨峰  
本文区分商业银行外部与内部的金融科技,基于存、贷、汇业务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不同的影响渠道,探讨了金融科技的发展如何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并以2011—2020年商业银行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降低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异质性分析表明,商业银行规模对于金融科技影响其风险承担的效果具有调节效应,银行规模越大,则金融科技的风险缓释效果越明显;另外,商业银行类型、股权结构同样可以产生异质性影响。进一步在相关机制探讨中,对资产端与中间业务端的影响渠道进行了检验。最后,基于现实背景和研究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窦菲菲   丁亚丽  
金融科技的价值创造方式和经营模式都与传统金融存在差异,其对金融产品、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生态的影响改变了中国商业银行的传统金融业务发展。本文从资产端和负债端研究了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作用途径。本文研究表明:(1)金融科技发展程度越高,商业银行资产端的风险承担意愿就越强;(2)金融科技发展程度越高,商业银行负债端的风险承担意愿就越弱;(3)从动态演进视角来看,金融科技的发展程度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呈现“U”型特征;(4)从横向比较来看,相比于中小型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对金融科技发展的响应更为敏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文钟艺  吴蝶  李华民  吴非  
采取文本挖掘法编制金融科技指数,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银行和农商银行为口径,基于CSMAR数据库2011—2019年样本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商业银行机构风险承担演化效应。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整体上提升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该效应经由金融科技的自构金融业态与赋能商业银行业态转型两条途径效应的消长演化得以实现,且在不同禀赋的商业银行机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有鉴于此,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立足自身特质,吸纳融合创新金融科技,合理安排风险承担水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应东  
风险管理文化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地位。本文从商业银行的角度、以企业文化为理论依据,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现状,并就如何培育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提出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晶  李立新  
收集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相关经营数据,利用非平衡面板模型来考察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因素,为商业银行经营中防范和控制风险提供一定的参考。为了综合测度商业银行的风险高低,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计算了综合风险指数。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程华  蔡昌达  
互联网金融、金融互联网的争议还未偃旗息鼓,金融科技(Fintech)早已腾空而起。在强势资本的支持下,全球超过2000家的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颠覆传统银行的业务模式,各个领域独角兽级别的公司不断涌现,Fintech已经成为未来十年银行业无可辩驳的发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程华  蔡昌达  
互联网金融、金融互联网的争议还未偃旗息鼓,金融科技(Fintech)早已腾空而起。在强势资本的支持下,全球超过2000家的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颠覆传统银行的业务模式,各个领域独角兽级别的公司不断涌现,Fintech已经成为未来十年银行业无可辩驳的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别慧军  
一、信贷风险的管理 信贷风险指银行贷款中形成逾期、呆滞、呆帐贷款的可能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多,债权损失严重。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94年初,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为3160亿元人民币,占全部贷款的20.4%。至1995年底,全国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上升为6000多亿元。1996年,随着国有企业亏损面的扩大和破产倒闭企业的增加,银行的不良债权总额已超过1万亿元。可以说,商业银行不良债权的逐渐增加,不仅危胁到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也对中国金融业的稳定运行产生了巨大危胁。因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竞  张静  
本文针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阐述了其不同于以往的新原因、新特点及其向国内经济传导的新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型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进一步指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面临的长期性研究课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战文清  刘尧成  
本文首先构建纳入数字金融约束的银行环形城市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金融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Python网络爬虫技术,构建了商业银行的数字金融运用程度指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商业银行运用数字金融显著降低了银行风险水平;(2)影响机制存在着异质性,体现为在非国有银行以及非上市银行中较为突出;(3)在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产生影响的过程中,金融创新的中介效应较为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玲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传统商业银行面临"脱媒"危机,信息已不再是可以垄断的"稀缺资源"。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小贷公司、电子商务企业不断向银行传统业务领域渗透,对银行业的发展模式、经营理念、服务方式和产品创新等方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对银行的传统业务产生挤占效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迫使传统商业银行面对金融加速"脱媒"的局面。从事支付清算业务的非金融机构以其拥有的客户优势、数据优势和结算优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闫真宇  殷书炉  
本文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探究了我国商业银行2003-2013年间多元化经营对银行风险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效应。总体来看,非利息收入增长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分散化效应。具体而言,由于中间业务收入具有较高的波动性和明显的亲周期性,只有当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分散化所带来的边际收益才逐渐得以显现,因而多元化经营与银行风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阈值效应。因此,在当前乃至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市场定位、业务发展规模以及自身特点,寻求最优多元化经营程度,最大化提升银行绩效和分散银行风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田雅群  孙同全  范亚辰  
鉴于金融科技发展赋能银行新业态及中小商业银行在地方金融稳定中的重要作用,论文利用2008-2020年178家中小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对金融科技发展与中小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第一,中小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科技有利于降低其风险承担水平。第二,市场势力和信贷结构作为影响金融科技与中小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制,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其中,提高市场势力对降低风险承担水平的相对贡献度为50.77%,增加信用贷款占比对降低风险承担水平的相对贡献度为24.53%。第三,政府干预力度强弱对金融科技与中小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具有明显异质性。在强政府干预地区,金融科技对中小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不显著;而在弱政府干预地区,金融科技能显著降低中小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碧云  郑宗杰  
通过构建金融科技发展指数,并基于2013~2019年上市银行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融合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融合发展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2)不同商业银行应用金融科技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应用金融科技缓释风险承担的效果更明显。(3)金融科技应用于不同信贷结构,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和偏好具有显著差异性,国有商业银行偏好借助金融科技调整贷款担保结构缓释风险承担,而其他商业银行偏好借助金融科技调整贷款期限结构缓释风险承担。研究结论对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深度融合、优化信贷结构、缓释风险承担提供了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