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57)
2023(14615)
2022(12526)
2021(11950)
2020(9669)
2019(21915)
2018(21647)
2017(41374)
2016(22144)
2015(24738)
2014(24211)
2013(23630)
2012(21266)
2011(18888)
2010(18929)
2009(17694)
2008(16062)
2007(13956)
2006(12135)
2005(10589)
作者
(60871)
(50149)
(49932)
(47399)
(31762)
(24011)
(22749)
(19583)
(19139)
(17932)
(17245)
(16704)
(15639)
(15543)
(15477)
(15133)
(14977)
(14807)
(14299)
(14174)
(12274)
(12231)
(11993)
(11402)
(11349)
(11138)
(11103)
(11096)
(10097)
(9786)
学科
(80597)
经济(80503)
管理(62056)
(60057)
(50293)
企业(50293)
方法(35640)
数学(30546)
数学方法(30168)
中国(28523)
(26946)
金融(26943)
(25239)
银行(25205)
(24330)
(23506)
(22622)
业经(20121)
地方(19061)
(17927)
(17291)
农业(16286)
理论(15525)
(15166)
(15164)
贸易(15149)
财务(15097)
财务管理(15072)
(14726)
技术(14399)
机构
学院(297801)
大学(296217)
管理(117831)
(113673)
经济(110997)
理学(102192)
理学院(101117)
管理学(99297)
管理学院(98786)
研究(97323)
中国(77406)
(62478)
科学(60541)
(53200)
(47631)
中心(46239)
(45319)
业大(43541)
研究所(43478)
财经(42823)
(42310)
(39816)
北京(39498)
师范(39475)
(38872)
(35891)
(35763)
农业(35195)
经济学(33596)
技术(32354)
基金
项目(207416)
科学(162610)
研究(155873)
基金(148125)
(127797)
国家(126663)
科学基金(109091)
社会(96139)
社会科(91037)
社会科学(91014)
(82400)
基金项目(78854)
教育(71177)
自然(69821)
(68749)
自然科(68158)
自然科学(68144)
自然科学基金(66868)
编号(65633)
资助(60050)
成果(53139)
重点(46244)
(44937)
课题(44782)
(44546)
(44082)
项目编号(41079)
创新(40975)
科研(39309)
大学(38780)
期刊
(123335)
经济(123335)
研究(88214)
中国(56821)
学报(45171)
科学(42070)
(42066)
管理(42012)
(39472)
(37867)
金融(37867)
教育(36487)
大学(34320)
学学(32232)
农业(28953)
技术(25369)
业经(21709)
经济研究(19950)
财经(19808)
(16782)
图书(16378)
科技(16185)
理论(15797)
问题(15290)
实践(14723)
(14723)
(13948)
现代(13558)
技术经济(13328)
(13290)
共检索到435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陆岷峰  马经纬  汪祖刚  
普惠金融概念一提出就天然地形成了商业性与政策性这一对基本矛盾,并且构成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其他各种矛盾的根源。基于对普惠金融基本矛盾图谱的解读,偏重政策性普惠金融发展难以持续,偏重商业性普惠金融发展则会陷入"普"而不"惠"或"惠"而不"普"的死胡同,解决这一基本矛盾成为发展普惠金融的关键。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重新定义了普惠金融发展的逻辑,提升了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和获得感,为普惠金融基本矛盾的化解提供了技术支持。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技术优势,通过构建"政策+普惠"模式、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科技产业发展、重视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等促进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的耦合发展,使商业性与政策性在对立中寻求统一,以实现普惠金融在推动新时期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帆  
在新时代普惠金融的环境下,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任务驱动着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文章首先提出普惠金融与金融精准扶贫的一致性,接着从扶贫对象、机构、政策以及产品四个方面阐述了目前金融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加强贫困地区思想建设、扩展精准扶贫资金来源、加大普惠金融政策扶持力度以及因地制宜开发普惠金融新产品和增加扶贫精准程度等措施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雨佳  屈博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金融机构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科技赋能传统金融已成为不可扭转的发展趋势。为此,人民银行重点推出了金融IC卡电子现金应用,以期覆盖更多用户群体,并完成金融IC卡芯片化转移的重要一步。然而,电子现金自问世以来,与传统金融IC卡交易金额相比,使用比例仍然相对较低,用户接受度略显不足。因此,文章基于电子现金试点城市获取的4 482条应答者数据,通过扩展的TAM模型,得出影响电子现金接受度的主要原因是其有用性、易用性及安全性,使用成本的影响相对较弱,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锦生  何自力  
资本主义演变的基本逻辑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来缓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限制,但这种调整往往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所形成的资本主义金融化、去工业化、劳资矛盾加剧和全球经济失衡导致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作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强制性解决途径,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金融资本主义阶段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特有运动方式和必然结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建  高维新  
创新驱动的核心是科技创新,而科技成果的产生、转化和产业化都要求金融体系强有力的支撑。研究表明,大幅增加科技资金的投入就可以提高科技创新效率与能力;改变和完善科技资金的投入方式,也能起到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和能力的作用。因此,应该鼓励民间金融向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发展;鼓励科技企业主动利用股权投资、新三板、"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IPO等方式融资;发展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完善科技金融担保、再担保体系;建立科技金融平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谢婼青  李世奇  张美星  
研究目标:测度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考察金融科技背景下普惠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从商业银行的视角出发,运用谢婼青和朱平芳(2020)综合指数构建方法从四个维度构建衡量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面板模型考察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排名依次是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呈现"U"字形影响;随着商业银行加大信息科技投入强度,有效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技术,增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体验,在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同时打开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进一步讨论不同所有制下商业银行的影响效应后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与金融科技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有一定的政策性作用。研究创新:在完成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的基础上,探索普惠金融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金融排斥关系,并在金融科技的视角下,研究普惠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价值:为我国发展普惠金融,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为商业银行提高盈利能力与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林政  李高勇  
目前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主要依靠小微金融机构,此类金融机构的服务区域小、业务量小、信贷经验不足。而互联网金融技术发展迅速,用互联网金融技术来发展普惠金融具有很多优点。首先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几种主要模式、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技术,其次从普惠金融视角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普惠金融的积极作用,然后分析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发展的新路径,最后结合研究成果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光  
互联网金融让大众可以在信息相对对称中自由、平等地获取金融服务,逐步实现金融的普惠性。从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基本特征和理念出发,分析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找出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的结合点,提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发展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乐  马健琳  
数字化转型是许多产业要经历的必然阶段,更是迎合数字化时代的必然要求。金融业作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导性产业,势必要率先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以期在新时期让金融资本发挥切实有效的服务效果。普惠金融业务已逐渐成为金融机构的主营业务内容,实现其与数字技术的有机融合,为助推农村企业发展、解决农民就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毛磊  王玲玲  方少杰  
作为我国最古老、最基本的行政单元,县域近年利好不断,新型城镇化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联翩而至,既给商业银行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也给县域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薄弱区域,县域已然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寸土必争的新"蓝海",更成为普惠金融的重要"战场"。因此,国有商业银行(本文主要讨论工、农、中、建四大行)在战略性撤退十余载后重新审视并聚焦县域,对其深人拓展县域市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筱雨  
文章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共同富裕存在的困境,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的内在机制,并从提高数字普惠金融覆盖率、降低农村地区相关主体获取资金成本、提高涉农主体资金的可获得性等维度,提出了具体的路径和保障措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宛东  
普惠金融是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手段。本文选择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DEA-BCC模型、Malmquist指数模型以及面板Tobit模型,研究中国金融惠农静态和动态效率,以及民生财政支出对金融惠农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目前的金融惠农效率较高,投入产出配置较为合理;从2015年开始,中国金融惠农效率不断增加,而且增速也在加快,主要受技术进步变化的影响;经济增长和各项民生财政支出对金融惠农效率有正向影响,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和涉农贷款对金融惠农效率有负向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炳  苏林  
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致的纷繁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迫使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但是,作为农村经济发展重要资金来源的我国农村金融,因为种种原因却不能够满足"三农"的发展需求。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进行考察,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破解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卢家楣  
在传统教学理论中对教学基本矛盾的揭示,似乎仅凸显了矛盾的认知性方面,而对矛盾的情感性方面却忽视了。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传递、加工的过程,也是情感信息交流、感染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在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同时进行交互作用的过程。由此,对教学基本矛盾提出了情知统一的新论: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教”与“学”的基本矛盾,主要体现在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为教学要求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之间的差距,涉及可接受性问题;后者表现为教学要求与学生当时的具体需要之间的差距,涉及乐接受性问题。揭示教学过程中的这一矛盾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而解决这一矛盾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晓婷  
当前,中国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新文科建设为学科融合性新专业带来了发展契机。文章结合教育部发展新文科的精神,从金融科技专业设立的历史沿革出发,分析制约金融科技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围绕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实践环节等方面提出优化路径,以期为金融科技专业发展提供思路,助推新文科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