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5)
- 2023(10495)
- 2022(8766)
- 2021(8251)
- 2020(6914)
- 2019(14998)
- 2018(14871)
- 2017(27486)
- 2016(14929)
- 2015(16638)
- 2014(16373)
- 2013(15517)
- 2012(14194)
- 2011(12833)
- 2010(13414)
- 2009(13061)
- 2008(12176)
- 2007(11089)
- 2006(10218)
- 2005(9480)
- 学科
- 济(50763)
- 经济(50685)
- 管理(40211)
- 业(38437)
- 企(31542)
- 企业(31542)
- 融(26572)
- 金融(26563)
- 银(24601)
- 银行(24571)
- 行(23834)
- 中国(23750)
- 农(17314)
- 财(17132)
- 学(16850)
- 制(16310)
- 方法(16275)
- 业经(13167)
- 数学(13055)
- 地方(12780)
- 数学方法(12729)
- 理论(12221)
- 农业(11667)
- 体(11332)
- 中国金融(11141)
- 务(11021)
- 财务(10973)
- 财务管理(10949)
- 企业财务(10368)
- 贸(10019)
- 机构
- 学院(204033)
- 大学(202407)
- 济(77189)
- 经济(75204)
- 研究(73165)
- 管理(70026)
- 中国(62487)
- 理学(58055)
- 理学院(57339)
- 管理学(56025)
- 管理学院(55661)
- 科学(45612)
- 京(43587)
- 财(40297)
- 所(38261)
- 农(36893)
- 中心(35495)
- 研究所(34385)
- 江(33575)
- 财经(30649)
- 业大(29094)
- 范(29064)
- 农业(28763)
- 师范(28706)
- 北京(27857)
- 州(27530)
- 经(27483)
- 院(26198)
- 技术(24538)
- 经济学(24000)
- 基金
- 项目(128178)
- 科学(99130)
- 研究(97204)
- 基金(89083)
- 家(77752)
- 国家(77043)
- 科学基金(64251)
- 社会(58590)
- 社会科(55277)
- 社会科学(55265)
- 省(52448)
- 基金项目(45628)
- 教育(44811)
- 划(43781)
- 编号(41203)
- 自然(39924)
- 自然科(38976)
- 自然科学(38960)
- 自然科学基金(38225)
- 资助(36661)
- 成果(36218)
- 课题(29964)
- 重点(29719)
- 发(28583)
- 创(27722)
- 部(26904)
- 创新(25909)
- 性(25473)
- 项目编号(25360)
- 年(25291)
共检索到332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冯泽华 黄政宗
学界对金融科技的研究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对其表象特征及经济效应的分析着墨较多,仍停留在方法论的讨论上,未能深入揭示金融科技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及其历史意义。为了避免金融科技诱发系统性风险,学界有必要从本体论角度审视金融科技的本质。现象学方法有助于从哲学与科学分野的历史宏观视角,探讨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失语"、计量性思维的"遮蔽"与金融科技的"无思"现象,追问金融科技的内在属性。金融科技存在着异化的危险,可能使生活世界沦为科技对人的"奴役"。为避免金融科技对人的威胁,有必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引,重塑金融领域人的主体性地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宁殿霞
资本主义再生产无论是在逻辑上还是在历史上,都与权力精英化有着深刻的内生关系,资本金融权力体系的全时空场域作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现实产物在精英阶层的精神创意中得以推进。全时空场域是资本在21世纪最大的变化与最新的总体性形态,它与权力精英化之间存在着正反馈关系。精英阶层所拥有的市场权力在市场机制持续推进中的力量与方向促进了资本金融权力体系的生成,其中金融从业人员构成看得见的载体、他们的奔走与撮合构成看得见的行走、国际资本金融权力体系构成资本权力看不见的灵魂。如果要在资本金融层面实现"金融之美",必然存在资本金融权力体系的历史化,这一过程不仅会带来资本积累与贫困积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化,而且会导致"金融殖民"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并最终形成国际资本金融权力体系对人类生存世界的支配。健全"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需要金融的否定主义审美,只有这样才能在21世纪国际资本金融权力体系的汪洋大海中驶出有中国特色的金融航母。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桂华
批判信息学聚焦于信息技术应用对信息活动中主体性的冲击,探寻从制度和技术守护主体性的路径,是对信息环境复杂化趋势的一种学术响应。本文对批判信息学进行溯源,并梳理其逻辑合理性和研究特征,认为批判信息学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学认识论,是聚焦于信息活动中用户的主体地位缺失问题,从负面作用角度对信息管理活动展开辨证性思考的研究路径。同时,批判信息学已经成长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其以守护信息活动中的主体性为价值取向,主要有三种研究目标,从技术批判和规范批判两个角度展开,现已覆盖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问题。我国信息学领域有必要将其作为重要研究方向加以建设,实现从“利用信息技术”向“构建信息秩序”延伸,从服务于被动的用户向提升用户的自主性转向,面向广阔的问题空间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展开通观性思考。参考文献64。
关键词:
批判信息学 主体性 信息活动 批判理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善侃
文化自觉的根基在于哲学主体性。民众的文化自觉,就是民众对某种哲学精神的自觉,即哲学主体性的高扬。为文化自觉提供理论支撑,是哲学本性所使然。从社会历史看,文化自觉和哲学主体性的提升都以人类主体性的不断高扬为前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升文化自觉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全民的主体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文化自觉 哲学主体性 文化创造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毅霖
当前对主流经济学的科学哲学解读以波普尔的情境分析为代表。金融危机既宣告了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存在问题,也表明了波普尔哲学解读的困境。情境分析方法的危机根源在于误解了经济现象的本质,导致过分强调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上的类似性。实现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和波普尔情境分析的超越,必须直面真实的经济现象———不仅关注简单现象,更要分析复杂现象。完善社会科学方法论可以使经济学研究抛弃"庸俗",重新找回"人"及其"意义",从而为经济学的范式转换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情境分析 理性原则 证伪 金融危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戎庭伟
批判教育学的权力批判,沦为一种再生产与抵制话语的强迫重复现象。这种误区根源于他们试图从权力外部入手、寻求客观知识进行抵制的思路,没有正确识别当前教育权力的多元构成特点,以及权力与主体之间的共构关系。福柯式微观权力分析发现,教育权力由国家、地方、教师、儿童等多元矛盾性主体偶然性构成,其目的在于生产儿童。这些特征决定了有效的权力批判必须从权力关系内部入手、发挥批判者自身的觉悟意识,以自身主体性的分析为内容而展开。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雨辰
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哲学对当代西方社会现代性问题的研究 ,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当代西方社会“异化问题”、“消费主义文化问题”、“社会危机”问题的分析和批判上 ,本文分析了他们的理论得失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借鉴意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巍 何静
将个体独特的"在世之在"转译成他们大脑-身体系统的独特运作方式是未来科学研究的一大系统工程与核心目标。为此,意大利神经生理学家维多利奥·加莱塞及其带领的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现象学神经科学"的工作。这些工作借助现象学与神经科学的联姻,系统考察了镜像神经元的功能与同感的神经基础,并将之与胡塞尔、斯坦茵及梅洛-庞蒂等的现象学思想交互阐发。按照现象学神经科学的解读,当我们观察到其他活的个体之时,面对的是他们的一整套表达能力。我们与他人之间是一种"共享的多重交互主体性"。观察到的社会刺激的感觉描述等价于观察者所产生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崴
主体性教育理论缘起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呼唤、反思传统教育和回归历史潮流的需要。其发展经历了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和中期对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讨论 ,80年代末到 90年代初演化为对教育者、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讨论 ,在 90年代中期以后由理论进入到实践 ,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主体性教育理论是一种时代的哲学 ,是本体的、价值的和实践的 ,促进着中国教育思想和实践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关键词:
主体性教育理论 反思 哲学思考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雍梦茜 胡立法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民主体性思想。促成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资本主义私有制掩盖了人的自然主体性和社会主体性,实践是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路径,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则是人民主体性思想的终极目标。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人民主体性思想一脉相承。
关键词: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 人民主体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高伟
自由主义是现代性的核心,它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的价值诉求。自由主义教育思潮对传统教育价值的颠覆既没有为教育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案,也没有为正当教育价值的确立提供一条可能的路径。自由主义的本质是价值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这使教育以及"善的教育"的存在的合法性受到威胁。自由主义不仅已成为挑战传统教育观念从而影响教育实践的坚硬立场,而且它所拥有的民间力量也构成了教育价值取向的一个实践方案。"范美忠事件"所引发的思考,不仅涉及自由主义在国家政治中的价值取向,也涉及教育应如何面对自由主义的价值挑战。正当教育价值的寻获必须从对自由主义教育价值的批判入手。反思与批判自由主义是当前教育哲学必然的担当。
关键词:
自由主义 现代性 教育哲学 教育价值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周丽敏 王文霞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的构建者。翻译即解释、译者就是解释者、理解和解释的无穷性、效果历史原则等理论为我们审视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提供了哲学上的依据,并呈现出主体性意义的哲学本质。作为一种解释行为,译者的主体性已经让优秀的文艺作品得以传承,并将继续以其巨大的潜力使承载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外域文学走进本民族并广泛传播。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宁殿霞
21世纪的人类处在一个深度金融化的生存世界中,几乎所有财富都通过金融的运作进入流通领域,资本金融体系在最大化满足人类欲望的同时造成的不平等也史无前例。《21世纪资本论》用"财富=资本"揭示了资本金融化带来代际不平等的现实,然而作者用各国资本"头寸相等"遮蔽了头寸背后的资本与资源的双向流动机制,导致他只看到不平等的冰山一角。事实上,比皮凯蒂揭示的一国内部的富人和穷人之间因"承袭"带来的不平等更为惊心动魄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家内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不平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晶
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以培养专门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教育类型,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专门性人才,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无以替代的巨大的作用。我国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并在2005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以此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理性审视现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虽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盖凯程
:国际金融危机折射出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逻辑困惑和现实悖论,危机使其核心理论要素广遭质疑和批评。"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在于其致力于形式逻辑的日益精致化,却无法满足于理论与经验事实的一致性检验,深层原因在于其先天哲学基础导向的"现象经济学"倾向、单纬度的科学实证主义标准以及数学演绎方法的形而上学。范式危机,预示着"主流"经济学进一步演化的转换方向,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按照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来理解、分析和描述世界。
关键词:
范式危机 主流经济学 形而上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