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77)
- 2023(3595)
- 2022(2795)
- 2021(2572)
- 2020(2127)
- 2019(4536)
- 2018(4111)
- 2017(7973)
- 2016(3741)
- 2015(4126)
- 2014(4015)
- 2013(3931)
- 2012(3573)
- 2011(3115)
- 2010(3467)
- 2009(3726)
- 2008(2542)
- 2007(2340)
- 2006(2157)
- 2005(2114)
- 学科
- 融(24017)
- 金融(24017)
- 银(20778)
- 银行(20778)
- 行(20296)
- 业(14626)
- 济(14536)
- 经济(14526)
- 中国(13538)
- 企(12108)
- 企业(12108)
- 管理(11140)
- 中国金融(10823)
- 制(6967)
- 财(6953)
- 地方(6008)
- 务(5466)
- 财务(5451)
- 财务管理(5446)
- 企业财务(5292)
- 方法(4850)
- 农(4706)
- 数学(4491)
- 事业(4490)
- 数学方法(4471)
- 技术(4463)
- 业经(4455)
- 农业(4071)
- 体(4041)
- 体制(3678)
- 机构
- 学院(49256)
- 大学(47936)
- 济(23920)
- 经济(23399)
- 中国(21015)
- 管理(18495)
- 研究(16188)
- 理学(15373)
- 理学院(15266)
- 管理学(15115)
- 管理学院(15033)
- 银(13784)
- 银行(13359)
- 融(12949)
- 金融(12703)
- 财(12679)
- 行(12544)
- 中心(10439)
- 人民(10002)
- 财经(9921)
- 京(9409)
- 国人(9150)
- 中国人(9113)
- 中国人民(9058)
- 经(8987)
- 经济学(8502)
- 科学(7921)
- 经济学院(7811)
- 人民银行(7680)
- 财经大学(7587)
共检索到85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乔恩·弗罗斯特 张林
金融科技应用受到供需双方各种因素驱动。在许多经济体特别是EMDE国家以及部分细分市场,人们对金融可得性的渴求是推动金融科技应用的强大动力当前,金融科技在世界各地方兴未艾,但各国的应用水平并不平衡。在某些经济体,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金融科技应用的驱动力缘于金融服务供不应求,于是通过金融科技来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而在另外一些经济体,推动金融科技应用的力量则与传统金融业务的成本过高、监管环境有利以及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茅于轼
当今世界性的金融风暴正在席卷全球,造成普遍的恐慌,连北京的出租车司机都在抱怨金融风暴打击了他们的生意。其实风暴到底有多大的影响还有待观察。特别是对中国而言,不少人认为中国可能是金融风暴中的赢家。众说纷纭,很难判断谁是谁非。我倒愿意更多地看看我国经济的基本状况,分析它和风暴的相互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党怀
优化金融供给,服务人民新向往2021年7月1日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经济也迎来向高质量转型的"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点,党中央围绕"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主基调,再次踏上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金融机构应紧紧围绕共同富裕方针,从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两方面提供资金与智力支持。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齐稚平
作为中国首批民营银行之一和中国首家核心系统基于云计算架构的互联网银行,网商银行在筹备之初就备受社会关注。开业四年来,在监管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无微不至"的愿景使命感召下,网商银行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最新成果探索普惠金融新模式、新业态,取得了一定成效,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为中国银行业在新时代的业务转型初步探索出一条创新与发展之路。有鉴于此,本刊对网商银行行长金晓龙先生进行了一次深度专访。金晓龙在普惠金融、金融创新、科技应用等方面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宗藩 陈永志
金融制度作为金融行为主体博弈的结果,决定着金融领域的利益分配。不同的利益集团总是通过各种方式寻求国家力量的支持以加强自身博弈的地位,而国家力量则通过改变利益集团间的权力结构来实现其效用目标。政府及利益集团间的权力博弈决定着金融制度演化的方向和趋势,特别是国家力量在金融制度演化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政府应在金融制度演化过程中合理运用其权力以促使金融制度演化步入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最优路径。
关键词:
国家力量 金融制度 制度演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和
新"国十条"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从全局的视角去看待保险业的发展,即从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国家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看待保险业的发展问题日前,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这是继2006年颁布"国十条"之后,国务院再次以"顶层设计"的形式,对我国保险业的改革发展进行全面部署,被保险业称为新"国十条"。新"国十条"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从全局的视角去看保险业的发展问题,即从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国家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看保险业的发展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金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银发经济,“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金融机构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优化多样化专业性的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以金融力量支持养老事业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万阜
<正>内需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这既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又是当前形势下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2023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已达83.2%,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正在进一步凸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曾宏 宋莹 毛瑞丰
信息技术创新必将对金融服务产生巨大影响,如何处理以FinTech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将是设计21世纪经济蓝图的关键所在金融科技的技术背景我们正生活在一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将如何改变金融和经济的未来也让人深思。与制造业相比,金融业的历史更加悠久,一些银行甚至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货币"和"分户账"等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比制造业的基础技术(如汽车)更加古老。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忠民
央行与金融科技的关系从一开始就为社会所关注,金融科技是否健康发展与央行政策、央行的支持鼓励息息相关翻开中国人民银行70年的辉煌历史,1948年12月1日至今,从人民币发行到数字货币研发,央行的每一步都是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例如,1950年,为发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曾宏 宋莹 毛瑞丰
信息技术创新必将对金融服务产生巨大影响,如何处理以FinTech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将是设计21世纪经济蓝图的关键所在金融科技的技术背景我们正生活在一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将如何改变金融和经济的未来也让人深思。与制造业相比,金融业的历史更加悠久,一些银行甚至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货币"和"分户账"等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比制造业的基础技术(如汽车)更加古老。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越
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横空出世。这款货币基金产品在半年内吸引了4000多万的客户,规模达1853亿元,也呼唤出了中国市场上的"互联网金融"时代。一直到2015年下半年,互联网技术与金融行业的结合主要体现在引进海外已经相对成熟的数字化业务模式和进行本土化,以及对本土传统业务模式的数字化提升方面。在这个阶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越
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横空出世。这款货币基金产品在半年内吸引了4000多万的客户,规模达1853亿元,也呼唤出了中国市场上的"互联网金融"时代。一直到2015年下半年,互联网技术与金融行业的结合主要体现在引进海外已经相对成熟的数字化业务模式和进行本土化,以及对本土传统业务模式的数字化提升方面。在这个阶段,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伟中 房汉廷 邵学清 楼健人 李希义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本逐渐走向融合,建立了科技和金融的合作机制。我国陆续出台了创业风险投资、科技担保、科技贷款、科技保险、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政策,让金融资本参与创新活动、分散科技创新的风险、分享科技创新收益,促进科技企业的发展。本刊编辑部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