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97)
- 2023(7452)
- 2022(6044)
- 2021(5636)
- 2020(4868)
- 2019(10895)
- 2018(10443)
- 2017(20404)
- 2016(10461)
- 2015(11479)
- 2014(10943)
- 2013(10597)
- 2012(9844)
- 2011(8503)
- 2010(8818)
- 2009(8574)
- 2008(7517)
- 2007(6643)
- 2006(5882)
- 2005(5601)
- 学科
- 济(38261)
- 经济(38210)
- 业(34239)
- 管理(29016)
- 融(28667)
- 金融(28667)
- 银(26407)
- 银行(26407)
- 企(26378)
- 企业(26378)
- 行(25549)
- 中国(20782)
- 方法(17869)
- 财(16386)
- 数学(15979)
- 数学方法(15873)
- 制(14341)
- 中国金融(11352)
- 务(11349)
- 财务(11334)
- 财务管理(11304)
- 企业财务(10924)
- 险(10915)
- 保险(10824)
- 农(9890)
- 业经(9547)
- 贸(9417)
- 贸易(9408)
- 易(9294)
- 地方(8704)
- 机构
- 大学(132963)
- 学院(131543)
- 济(62225)
- 经济(61014)
- 管理(52410)
- 中国(47244)
- 理学(43660)
- 理学院(43324)
- 管理学(42817)
- 管理学院(42573)
- 研究(42324)
- 财(35183)
- 财经(27203)
- 京(27063)
- 经(24998)
- 中心(24194)
- 融(23251)
- 金融(22866)
- 银(22496)
- 银行(21500)
- 经济学(21225)
- 财经大学(20901)
- 科学(20414)
- 行(20007)
- 经济学院(19521)
- 所(19417)
- 江(18986)
- 人民(18619)
- 北京(17629)
- 国人(17511)
- 基金
- 项目(84944)
- 科学(67838)
- 研究(66223)
- 基金(63693)
- 家(53421)
- 国家(52976)
- 科学基金(46573)
- 社会(44165)
- 社会科(42237)
- 社会科学(42230)
- 基金项目(32920)
- 省(30771)
- 教育(28479)
- 自然(27329)
- 自然科(26796)
- 自然科学(26788)
- 资助(26581)
- 编号(26338)
- 自然科学基金(26326)
- 划(25950)
- 成果(22159)
- 部(19916)
- 国家社会(19418)
- 创(19117)
- 重点(18776)
- 制(18089)
- 发(18011)
- 性(17993)
- 教育部(17992)
- 创新(17932)
共检索到217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倩
金融科技天然具有强大的数据"基因",强大的数据获取、汇集、分析、处理及应用能力是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动力和竞争优势,但相伴而生的数据风险也成为了金融科技发展的瓶颈和风险聚集区。金融科技的数据风险由数据开放与数据保护这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风险维度构成,由此也给数据风险监管带来了显著挑战。一方面,支持数据开放的监管政策存在用户隐私泄露、数据不当使用以及危害金融安全等监管挑战。另一方面,支持数据保护的监管政策同样具有成本增加、竞争限制及效率损害等风险挑战。对此,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规则》、英国的"开放银行"倡议以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近期对脸书公司数据侵权的处罚从不同层面为金融科技数据风险监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经验。对于中国而言,应当从加强市场主体自身数据风险管理框架、完善金融领域监管规则并积极推进国家数据保护基本立法等三个层面来加强金融科技的数据风险监管,以此推动中国金融科技的有序、稳健发展。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数据风险监管 国际经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青年课题组 王宏杰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金融科技发展及其监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英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的监管当局在宽严相济强化监管履职、拓展边界创新监管手段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本文在梳理分析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益处、监管的必要性、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对金融科技国际监管经验及其最新实践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介绍了监管认识上的两种误区,即过度关注金融科技创新的积极影响而放松监管、只关注国内金融稳定而与国际监管合作不够。对我国而言,应坚持合理适度监管原则、借鉴"监管沙箱"有益经验、推出金融助推工具、坚持市场导向推动金融改革、强化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监管趋同,以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推动金融科技创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廖有明
借鉴国际经验探讨我国金融监管问题廖有明一、当前金融监管的国际发展趋势(一)对金融业进行谨慎监督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突出世界经济正在经历着滞胀和产业布局失衡,一些国家相继出现严重的债务问题,金融环境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受金融环境变化的影响,市场参与者(包...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云松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上普遍认为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核心的行为监管缺失是危机爆发的根源之一。加强金融行为监管已成为国际金融监管共识与改革导向。以行为监管理论内涵分析为切入点,论述了行为监管与审慎监管的辩证关系;并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借鉴了国际上行为监管体系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了我国行为监管体系总体框架,对总体框架中金融监管法律体系、行为监管机构体系、标准体系、工具体系、行为监管信息平台五大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深入阐述,以期为当前深化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提供模式选择与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国
目前,国内学者对互联网金融监管国际经验借鉴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监管经验的梳理、中国借鉴这些监管经验的原因分析以及中国对部分监管经验的借鉴3个方面。在今后的研究中,既要加强多学科的研究和对发展中国家监管经验的研究,也要更加重视对发达国家和地区传统金融监管经验和互联网金融监管辅助措施的研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斌彬
银行服务外包的兴起,改变了商业银行原有的业务运作模式,其在节省银行运营成本、提升银行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的风险。为此,各国监管当局都十分关注银行服务外包的风险监管。本文对国际上几个主要国家及地区银行服务外包风险监管安排作了详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监管法规的不足提出若干完善建议,以期为我国今后进行统一的银行服务外包立法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银行服务 外包 服务商 监管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东岳
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在此模式下,金融机构能够节省投资营业网点的资金和运营成本,同时能让消费者通过透明开放的平台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2015年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飞速发展,行业内频发不良事件,严重影响了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朱明儒 王淑珍
全球金融市场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监管日益成为重要课题。怎样把金融资源放到最有效的地方去,同时使风险得到最好的控制,这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借鉴美国的监管方式,研究我国金融现状,提出完善金融监管的措施,是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
风险 金融市场 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云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日趋繁荣,部分电商企业有意申请开办网络银行。由于网络银行虚拟和开放的经营特征,与传统银行相比,风险的性质和来源都有所区别,也给现有的监管机制带来了挑战。本文对网络银行的特定风险进行了分析,比较、借鉴了欧美发达国家网络银行的监管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网络银行监管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
网络银行 技术风险 监管立法 风险评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姝
近年来,虽然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不断拓宽,运用总额不断增长,运用结构进一步优化,运用收益基本稳定,但仍存在收益率低、结构失衡和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而以美国、英国、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根据本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较为合理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基于对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问题的分析和对国际经验的借鉴,提出要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完善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推动保险企业建立风险内控制度,提高保险企业的资金运用能力。
关键词:
保险业 资金运用 保险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桑榕
商业银行经营基金业务面临着诸多风险,主要有信息披露风险、利益冲突风险和由多头监管所引发的重复监管等问题。本文对商业银行经营基金业务所可能引发的风险及相关监管冲突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同时也简要介绍了美国对商业银行基金业务监管的最新进展,最后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基金业务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基金业务 风险 监管 利益冲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滨 杨涵
近年来,在鼓励金融科技创新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之间寻求平衡,成为金融监管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2015年英国创造性地提出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机制,其目的是强化英国作为欧洲金融科技中心的地位,并提升英国在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话语权。英国"监管沙盒"形成了由流程设计、测试工具、准入标准、评估机制、风控措施等组成的一套完整的运作模式和制度体系。在"监管沙盒"机制中,英国监管机构起到设定政策目标、出台配套政策、发挥监管职能等重要作用。基于对英国"监管沙盒"制度设计的研究,结合中国现实情况,中国如推行"监管沙盒"机制,需在目标定位、制度设计、监管框架、准入条件、监管弹性等方面强化监管引导功能。
关键词:
监管沙盒 金融科技 金融监管 英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文蔚 全春霞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主要从举债权限、规模控制、风险预警三方面对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国家有关地方政府债务监管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认为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监管实践给我国的主要借鉴在于: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我国应下放举债权限,改变举债方式,严控地方政府举债规模,构建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建立与完善债务信息披露制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大伟 山成英
新加坡是全球金融创新发展的"高地"和金融监管最佳实践地区,新加坡金融监管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以下简称MAS)在重点金融领域的监管政策和监管科技的创新应用是新加坡创建全球智能金融中心的重要保障。MAS应用综合风险评估框架和技术,确定金融机构的风险和监管类别;牵头制定"公平、守德、负责、透明"的原则,强化对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技术的管理;指导金融机构完善技术风险管理框架,防控线上金融服务面临的技术风险;发布数字咨询服务准则和外包准则,推动金融业务创新和云服务发展;推出常规监管沙盒和快捷监管沙盒机制,鼓励金融科技创新;推动数据分析在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中的应用,提高识别效率和分析准确性;应用监管科技评估和监控金融业网络风险,增强网络安全。新加坡在金融科技监管领域开展的政策创新和监管实践为我国进一步完善监管科技体系提供了有益参考。我国应加强监管科技发展的顶层设计,规范科技在金融监管领域的应用;加强跨部门、跨机构的协同,推动监管科技在关键领域的应用落地;完善监管沙盒机制建设,有效防控新技术在金融监管领域应用可能带来的风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科星
金融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不同金融领域之间的关联日益密切和复杂,为了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监管的协调与完善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纷纷进行了金融监管改革,金融监管协调问题就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央行宏观审慎管理的角度出发,归纳总结美英四种不同的监管协调模式,再结合我国监管协调的成效与不足,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监管协调 宏观审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