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19)
- 2023(19670)
- 2022(16337)
- 2021(15257)
- 2020(12740)
- 2019(29290)
- 2018(28795)
- 2017(55561)
- 2016(29690)
- 2015(32943)
- 2014(32384)
- 2013(32063)
- 2012(28962)
- 2011(25864)
- 2010(26383)
- 2009(24854)
- 2008(23738)
- 2007(21267)
- 2006(18705)
- 2005(16816)
- 学科
- 济(123066)
- 经济(122938)
- 业(105683)
- 管理(98050)
- 企(94602)
- 企业(94602)
- 方法(55518)
- 数学(45346)
- 数学方法(44607)
- 业经(36544)
- 中国(36116)
- 财(36009)
- 农(35844)
- 融(28683)
- 金融(28681)
- 银(27551)
- 银行(27514)
- 行(26489)
- 制(26215)
- 务(25446)
- 财务(25363)
- 财务管理(25329)
- 农业(25251)
- 地方(24808)
- 理论(24498)
- 技术(24333)
- 企业财务(24034)
- 学(21750)
- 和(20790)
- 贸(20698)
- 机构
- 学院(414656)
- 大学(410476)
- 管理(168751)
- 济(168362)
- 经济(164838)
- 理学(145472)
- 理学院(143968)
- 管理学(141350)
- 管理学院(140589)
- 研究(131890)
- 中国(106766)
- 京(87061)
- 科学(79770)
- 财(79718)
- 农(65176)
- 所(64885)
- 财经(63035)
- 江(62067)
- 中心(61537)
- 业大(59440)
- 研究所(58588)
- 经(57265)
- 北京(54922)
- 范(51554)
- 师范(51120)
- 农业(50671)
- 州(50498)
- 经济学(50391)
- 院(48303)
- 财经大学(46723)
- 基金
- 项目(277567)
- 科学(220347)
- 研究(206459)
- 基金(201516)
- 家(174004)
- 国家(172466)
- 科学基金(150497)
- 社会(130807)
- 社会科(124165)
- 社会科学(124132)
- 省(110258)
- 基金项目(105979)
- 自然(96872)
- 教育(94917)
- 自然科(94761)
- 自然科学(94742)
- 自然科学基金(93060)
- 划(90863)
- 编号(84430)
- 资助(82852)
- 成果(67518)
- 重点(61739)
- 创(61436)
- 部(60576)
- 发(59512)
- 课题(58084)
- 创新(56654)
- 国家社会(53667)
- 项目编号(52737)
- 教育部(52596)
- 期刊
- 济(186044)
- 经济(186044)
- 研究(122954)
- 中国(84446)
- 管理(67787)
- 财(64005)
- 农(60415)
- 学报(59732)
- 科学(57199)
- 教育(47678)
- 融(46676)
- 金融(46676)
- 大学(46569)
- 学学(43873)
- 农业(41225)
- 技术(39485)
- 业经(32495)
- 财经(31154)
- 经济研究(29626)
- 经(26833)
- 业(24181)
- 问题(23490)
- 技术经济(22595)
- 科技(21195)
- 现代(19785)
- 统计(19515)
- 理论(19388)
- 商业(19209)
- 图书(19209)
- 策(18693)
共检索到622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荣 叶莉
文章选取2011—2018年中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企业数据,聚焦"融资约束→企业自身研发投入"链条于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链式传导作用,探索金融科技于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一方面,金融科技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且其对中西部地区企业以及资本密集型企业创新绩效有更加显著的提升效应;另一方面,企业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在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发挥正向的链式中介作用,"金融科技→融资约束→研发投入→企业创新绩效"的路径系数为0.0105,企业创新绩效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其中有0.0105个百分点是通过该链式中介路径实现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荣 叶莉
文章选取2011—2018年中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企业数据,聚焦"融资约束→企业自身研发投入"链条于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链式传导作用,探索金融科技于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一方面,金融科技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且其对中西部地区企业以及资本密集型企业创新绩效有更加显著的提升效应;另一方面,企业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在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发挥正向的链式中介作用,"金融科技→融资约束→研发投入→企业创新绩效"的路径系数为0.0105,企业创新绩效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其中有0.0105个百分点是通过该链式中介路径实现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雪然 王亚芬
本文在分析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以及知识流耦合、知识共创中介作用的基础上,构建链式中介模型并采用流通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性、认知性、关系性社会资本均对流通企业创新绩效存在直接和间接促进作用,在直接作用中结构性资本的影响效应最强,在间接作用中知识流耦合与知识共创不仅具有独立中介效应,还存在知识流耦合→知识共创的链式中介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念 简兆权 王鹏程
围绕动态能力理论,挖掘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提升的前因变量,探究大数据分析能力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利用285家制造企业数据检验研究假设。基于层级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方法的实证结果表明,大数据分析能力不仅正向影响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也正向影响资源拼凑与组织敏捷性;资源拼凑与组织敏捷性均有助于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提升;资源拼凑与组织敏捷性在大数据分析能力和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为链式中介。研究结论的实践启示为:制造企业需重视对大数据分析的投资,通过提升大数据分析能力实现高资源拼凑、高组织敏捷性和服务创新高绩效;同时需重视采取资源拼凑战略行为,通过有意识地将现有资源进行组拼以率先实现对新服务需求的满足、创造出优于竞争对手的服务创新成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守凤 刘德胜 刘昊蓉
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人才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大量关注。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人才如何影响开放式创新缺乏深入探讨。立足数字化赋能的视角,基于“数字人才—知识搜索—开放式创新”的基本逻辑,构建了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1930家中小企业的调研数据,对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人才有助于改善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绩效;数字人才通过知识搜索广度和知识搜索深度正向影响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绩效,知识搜索广度和知识搜索深度对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绩效也有正向影响。同时,IT能力正向调节了数字人才通过知识搜索广度和知识搜索深度对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结论对中小企业如何提升开放式创新绩效以及如何应对数字化转型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吕桁宇 马春爱 汤桐 郝馥莹
研究以政府创新补助为切入点考察政府创新补助对工业企业碳强度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政府创新补助能够显著降低工业企业碳强度,通过激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降低融资约束的独立中介渠道以及“降低融资约束→激励技术创新”的链式中介渠道降低工业企业碳强度,其中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独立中介效应占比最高。将政府非创新补助纳入对照研究表明,具有创新导向的政府补助激励工业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并缓解融资约束作用更强,降低企业碳排放力度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提升环境压力有助于发挥政府创新补助对于工业企业的碳强度治理效应。研究结论对于完善政府补助政策,最大化发挥其激励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缓解融资约束并降低碳强度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文霞 杨杰
基于知识管理视角,考察企业家导向对后发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探究外部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51家后发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①创新性、先动性及风险承担性正向影响后发企业创新绩效;②外部知识获取在企业家导向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③吸收能力不仅正向调节外部知识获取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关系,还能提升外部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该研究结论进一步深化了对企业家导向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认识,并对后发企业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凌金云 黄顺春 刘惠
为促进制造企业在人力资源激励创新中实现货币性薪酬激励与非货币性薪酬激励动态互补,激励员工提升创新绩效。以制造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回归法,从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三个维度综合探讨制造企业非货币性薪酬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引入员工敬业度和组织内信任两个变量,深入探究其可能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1)制造企业非货币性薪酬激励可通过强化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来激发员工创造性和提高员工创新绩效。(2)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均对员工敬业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员工敬业度对员工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员工敬业度部分中介绍了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其部分中介效应在工作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最为显著,其次为环境激励,最后为组织关怀。(4)组织内信任正向调节了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其调节效应在环境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最为显著。结论丰富了员工创新绩效的理论研究,对制造企业人力资源激励创新亦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思洁 宋华
研究以供应链金融为研究视角,结合商业生态系统和网络理论,并基于企业动态能力的能量转化机制,探索了中小企业利用企业网络和企业能力来提高自身融资绩效的有效途径。研究指出,中小企业利用健康的企业网络来提高融资绩效需要经过两个过程,即加入健康的企业网络有助于中小企业提高双元能力,进而提高企业在网络中的地位,最终有助于企业融资绩效的提升。基于295个制造行业的中小企业样本数据,研究证明了双元能力和网络嵌入性在网络健康性与中小企业融资绩效中的链式中介作用。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莎莎 李琳 伍紫君 王震
作为重要的创新来源,客户在企业创新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将客户纳入创新过程是企业实现开放式创新的关键路径。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客户参与、动态能力、产业环境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研究框架。利用269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基于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1)客户参与显著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即客户参与程度越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越好;(2)企业的动态能力中介了客户参与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3)产业环境的复杂性负向调节了这种中介作用,即环境复杂性越高,客户参与通过企业动态能力对其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越小。
关键词:
客户参与 动态能力 产业环境 技术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建平 吴晓云
制造业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日益重要。跨界融合背景下,研究中国制造企业的跨界知识搜寻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深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以208家中国制造企业为样本,从双元创新视角,运用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bootstrap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着重研究跨界知识搜寻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在机理问题。研究表明:跨界知识搜寻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突破式和渐进式两种创新模式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突破式和渐进式创新对跨界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间关系具有双重中介效应,其中,突破式创新的中介效应更加显著;同时,吸收能力对跨界知识搜寻与两种创新模式间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两种创新模式的中介效应亦受到吸收能力的调节。以上结论对厘清跨界知识搜寻,促进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在机理具有以下启示:中国制造企业需要加大跨界知识搜寻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创新绩效;需要选择适宜自身资源和知识搜寻能力的创新模式,以促进创新绩效提升;同时,需要特别关注吸收能力对以上过程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轩
在对苏南五市236名科技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构建并检验了科技人才政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模型,重点探讨了工作投入和政策获得感在两者间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科技人才政策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策获得感正向调节科技人才政策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科技人才政策对创新绩效的主效应以及政策获得感的调节效应都受到工作投入的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葛晓永 赵曙明 吴青熹
已有文献在探讨和实证学习导向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的同时,却缺乏学习导向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的探索。文章把视线投向学习导向、团队信任与企业创新绩效的三者关系,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学习导向、团队信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探讨了团队信任在学习导向和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构建起学习导向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
关键词:
学习导向 团队信任 企业创新绩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钱锡红 杨永福 徐万里
在创新的过程中,企业利用外部信息的重要性已逐渐被学界所重视。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强调网络位置对信息收集的重要性,另一种观点强调企业内部吸收能力对信息处理的重要性。本文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管理学相关理论整合了这两种观点,并以深圳市IC产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位于网络中心并占有丰富结构洞的企业在创新方面将更具优势,而企业知识获取、消化、转换和应用能力能有效推动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并且知识获取和知识消化能力越强,则企业通过改善网络位置而获得的创新收益越大。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竣 张煜
采用2009—2018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使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探索财产保险业影响科技创新产出的因果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产保险业能够直接和间接地正向影响创新产出;研发经费投入在财产保险业和创新产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与原先设想作为市场化手段的财产保险作用发挥将得益于市场化改革不同,研究认为过度推进市场化改革会阻碍财产保险业促进科技创新作用的发挥,市场化程度在财产保险业和研发经费投入的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因此,为引导财产保险业正向作用的正常发挥,政府应首先保证对科技创新产业提供稳定充实的财政经费支持,以避免科技领域中市场失灵的干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雇主品牌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一个链式中介效应模型
创业导向与新企业绩效:一个双重中介及调节性效应模型
上级信任感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一个双重链式中介效应模型
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价值共创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团队断裂带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
全球生产性服务价值链位置、知识链整合与本土企业创新绩效——一个调节性中介模型
客户关系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一个理论模型
制造企业服务导向与创新绩效:一个基于顾客互动视角的理论模型
包容型领导对制造业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一个跨层双中介模型
职场友谊对研发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一个带中介的调节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