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14)
- 2023(13316)
- 2022(10897)
- 2021(10092)
- 2020(8003)
- 2019(17688)
- 2018(16636)
- 2017(32335)
- 2016(17161)
- 2015(18683)
- 2014(18117)
- 2013(17700)
- 2012(16225)
- 2011(14552)
- 2010(14828)
- 2009(13981)
- 2008(13100)
- 2007(11977)
- 2006(10814)
- 2005(9811)
- 学科
- 济(67064)
- 经济(66997)
- 业(54456)
- 管理(51902)
- 企(43918)
- 企业(43918)
- 融(27796)
- 金融(27795)
- 银(26110)
- 银行(26079)
- 中国(26005)
- 方法(25722)
- 行(25261)
- 数学(22768)
- 数学方法(22545)
- 农(22460)
- 财(20599)
- 制(17883)
- 业经(17196)
- 贸(16066)
- 贸易(16051)
- 地方(15825)
- 易(15692)
- 农业(15350)
- 务(13282)
- 财务(13253)
- 财务管理(13235)
- 策(12960)
- 技术(12839)
- 企业财务(12673)
- 机构
- 学院(241580)
- 大学(237241)
- 济(106036)
- 经济(103924)
- 管理(93530)
- 研究(83423)
- 理学(80121)
- 理学院(79327)
- 管理学(78287)
- 管理学院(77829)
- 中国(71170)
- 财(50772)
- 京(48551)
- 科学(47709)
- 农(43197)
- 所(41257)
- 中心(40353)
- 财经(39893)
- 研究所(37113)
- 江(36330)
- 经(36263)
- 业大(35446)
- 农业(33794)
- 经济学(32744)
- 北京(30653)
- 院(30190)
- 经济学院(29676)
- 财经大学(29664)
- 州(29470)
- 范(28153)
- 基金
- 项目(159174)
- 科学(125873)
- 研究(116742)
- 基金(115937)
- 家(101572)
- 国家(100651)
- 科学基金(86186)
- 社会(75901)
- 社会科(72267)
- 社会科学(72249)
- 省(62581)
- 基金项目(60519)
- 自然(54685)
- 自然科(53481)
- 自然科学(53463)
- 划(52719)
- 自然科学基金(52566)
- 教育(52039)
- 资助(46690)
- 编号(46407)
- 成果(37253)
- 发(36212)
- 重点(35884)
- 创(35168)
- 部(34819)
- 创新(32762)
- 课题(32515)
- 国家社会(31571)
- 科研(30082)
- 教育部(30017)
- 期刊
- 济(117220)
- 经济(117220)
- 研究(73586)
- 中国(48765)
- 融(43067)
- 金融(43067)
- 农(39929)
- 财(38193)
- 学报(36414)
- 管理(35636)
- 科学(34661)
- 大学(27847)
- 学学(26798)
- 农业(25859)
- 教育(21225)
- 业经(20489)
- 财经(20243)
- 经济研究(19717)
- 技术(18364)
- 经(17297)
- 问题(14978)
- 贸(14066)
- 国际(13172)
- 业(13134)
- 科技(12620)
- 理论(12534)
- 商业(11915)
- 技术经济(11704)
- 现代(11254)
- 实践(11180)
共检索到372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绪光 肖翔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金融科技对金融机构、金融业务乃至金融市场都产生了持续深远的影响。本文从金融科技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溢价、新兴主体与传统金融机构融合与竞争等五个方面探讨了金融科技影响金融市场的路径和方式,并据此提出了研究推动金融科技公司等新兴主体的准入和日常监管、促进传统金融机构与新兴主体间的合作竞争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亚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宗玲
金融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成份,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国情和发展体制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特殊性。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着市场和政府双失灵的问题,文章主要针对现存问题进行研究解析与策略分析。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策略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钟春平 冯明
我国宏观杠杆率过快攀升的势头在2018年得到初步遏制,实体经济部门总杠杆率相比上年降低0.3个百分点,实现了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但另一方面,在经济下行压力和产业结构转型阵痛不减的情况下,当前金融环境依然较为复杂多变。特别是2018年以来,企业信用债违约、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股票质押风险、互联网P2P平台暴雷以及中资企业海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德河 韩立岩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我国金融业将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对我国金融业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转变观念 ,放松管制 ,探索混业经营模式 ,促进市场发育 ,推进我国金融监管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以发展求规范 ,以发展促改革等对策。
关键词:
金融业 金融市场 风险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韩继云
目前外资银行正开始向中国农村金融市场进军,这使中资银行面临严峻的挑战。对此,文章提出了中资银行应重视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拓与发展;加快产权机制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开展金融创新与金融人才引进和培养等对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忠兵
面对入世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金融业应从加快体制改革、改进金融调控手段、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 ,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 ,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WTO 金融业 金融创新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芸淇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有何影响?传统的银行机构该如何有效适应这一潮流以及如何实现趋利避害?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探讨而又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从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动因及其优势来充分认识互联网金融的实质,并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创新对商业银行业务、客户方面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浪潮的主要策略。一、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原因分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凌波
本文首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理论分析了中国宏观经济的最新变化,接着分析了中国金融形势和金融子行业的最新变化,最后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对经济金融形势最新变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金融形势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对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景冬冬 王正明
所谓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它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由于在坎昆会议上各国未能在全球碳减排目标上达成一致意见,目前世界迎来了碳金融发展的低潮。同时,2011年后愈演愈烈的欧洲债务危机和美国经济持续低迷导致了全球经济对碳排放权的需求降低;而我国当前在碳减排领域也存在问题。因此,当前形势下,我国应如何应对?政府作出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建松
一、我国金融市场的模式选择世界各国由于国情和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其金融市场的道路也有很大不同。西方自由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一般都选择"内在自发型"模式,即金融市场适应国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国内资金为主要财源,自发形成金融市场;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具有优越的地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宇
有效市场假说(Egicient Market Hypothesis,简记为EMH)是现代金融理论最重要的理论基石之一。它的一个重要推论就是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无论是从时间横截面上,还是从时间序列层面上来讲,都是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祝孔海
我国金融将全面对外开放,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经营人民币业务,我国金融机构必然面临着与外资金融企业竞争个人金融市场业务,而我国目前个人金融业务市场的营销策略存在不足,制约了我国个人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与外资金融企业的竞争。因此,加强我国个人金融营销市场研究意义重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潘席龙 胡志权
论建设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策略选择潘席龙胡志权跨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建设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但毫无例外地都集中在城市,而对广阔的农村,对日益壮大而尚急需进一步发展的农村经济领域,金融市场的建设却被忽略了,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拟在对农村金融市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蒋毅一 杜静
碳金融市场蕴藏巨大商机且发展前景广阔。目前虽然国际与国内的碳金融市场发展都不完善,但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迅猛,欧、美、日已逐渐主导国际市场,而国内碳金融市场发展却很缓慢,对碳金融研究甚少。我国企业、政府都应尽快充分认识碳金融市场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完善国内市场,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关键词:
碳金融 国际市场 国内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