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68)
2023(20063)
2022(16969)
2021(15658)
2020(13381)
2019(30103)
2018(29598)
2017(57189)
2016(30942)
2015(34357)
2014(33505)
2013(33298)
2012(30302)
2011(27196)
2010(27438)
2009(26038)
2008(25343)
2007(22752)
2006(20199)
2005(18243)
作者
(89557)
(74629)
(74177)
(70305)
(47293)
(35822)
(33386)
(28936)
(28265)
(26693)
(25417)
(25204)
(23862)
(23691)
(23144)
(22801)
(22120)
(22009)
(21366)
(21360)
(18580)
(18307)
(18119)
(17012)
(16734)
(16693)
(16599)
(16593)
(14988)
(14635)
学科
(123866)
经济(123695)
(109339)
管理(102861)
(97205)
企业(97205)
方法(54557)
数学(44244)
数学方法(43815)
(40369)
(37025)
业经(36651)
中国(35825)
(30479)
(30014)
金融(30011)
(28843)
银行(28774)
(27895)
财务(27824)
财务管理(27787)
(27649)
企业财务(26437)
农业(25886)
地方(24282)
技术(24279)
(23321)
理论(22942)
(22254)
贸易(22235)
机构
学院(437220)
大学(436058)
(178373)
经济(174693)
管理(173888)
理学(149496)
理学院(147920)
管理学(145608)
管理学院(144819)
研究(144304)
中国(115275)
(92455)
科学(88119)
(86895)
(77041)
(72541)
财经(68454)
业大(66999)
中心(66503)
(65723)
研究所(65565)
(62201)
农业(60500)
北京(58094)
经济学(53940)
(52537)
(52233)
(51999)
师范(51627)
财经大学(50833)
基金
项目(292338)
科学(229970)
基金(212788)
研究(211721)
(186129)
国家(184519)
科学基金(158961)
社会(134739)
社会科(127857)
社会科学(127824)
(114855)
基金项目(112929)
自然(103715)
自然科(101331)
自然科学(101302)
自然科学基金(99543)
教育(95709)
(95686)
资助(86987)
编号(84780)
成果(68057)
重点(65314)
(64380)
(63861)
(61870)
创新(59591)
课题(58150)
国家社会(55712)
(55664)
科研(55616)
期刊
(198765)
经济(198765)
研究(129764)
中国(87640)
(71048)
学报(70922)
(70353)
管理(68775)
科学(64261)
大学(53860)
学学(51276)
(51078)
金融(51078)
农业(47755)
教育(42614)
技术(37347)
财经(34588)
业经(33439)
经济研究(31206)
(29696)
(27092)
问题(25570)
科技(22930)
技术经济(22775)
(20986)
现代(20785)
理论(20695)
商业(19802)
财会(19606)
(19605)
共检索到656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涌   王坤   张影   谢磊  
基于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投资水平,能够通过促进企业短期金融资产配置行为、抑制企业长期金融资产配置行为提高企业创新投资水平;高管股权激励和政府补助均对金融科技的创新投资驱动效应有显著的强化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金融科技对于创新投资的驱动效应更显著。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震  
本文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DID)对科技金融融合试点政策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进行了评估。实证结论表明,科技金融试点城市建设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科技金融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对东中部地区城市企业创新的影响更显著。同时,规模越大的城市,试点政策对于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效果越显著。最后,基于分析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小虹   林宇豪   贺小刚  
基于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考察了企业ESG表现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关系机理。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效率。具体机制分析发现,ESG表现通过缓解内外融资约束、提高企业透明度、增加分析师关注度三条路径提升企业创新效率。行业竞争程度在企业ESG表现与企业创新效率之间起到了正向强化效应。拓展性分析发现,对于非国有、成长期、成熟期和非污染型企业而言,ESG表现对企业创新效率提升效应更为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随  
商贸流通企业作为联系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沪深两市商贸流通上市企业为分析对象,探究金融技术对商贸流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金融科技与商贸流通企业创新效率呈正相关;企业文化中的权力距离、个人主义和不确定性规避文化会对金融科技与商贸流通企业创新效率之间的关联产生负面影响,男性气质文化在金融科技与商贸流通企业创新效率之间具有正向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采用金融科技进而帮助企业实现更高创新效率。此外,政府需要出台支持金融科技初创企业的政策,帮助商贸流通企业进一步提高创新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莉  盖骁敏  赵晓鹏  
企业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选取我国沪深A股2008—2019年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金融投资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并探讨了其中的影响机制以及金融投资在企业创新产生的经济成果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金融投资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而对创新成果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影响机制检验表明,金融投资主要通过减少现金流来挤出创新投入;而金融投资通过提升企业经营能力遮掩了其对创新投入的挤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玲玲  李烨  陈松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给绿色技术创新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传统金融业和新时代数字技术融合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选取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绿色技术创新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融资约束和研发投入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ESG评级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起调节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地理区域、环境治理水平、CEO金融背景下存在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仁祥  刘甜  
本文通过分级指数构建法和熵权法测算2013~2019年的科技金融环境指数,基于上市中小企业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科技金融环境、融资约束和中小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环境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融资约束在该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科技金融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传导机理具有区域异质性、行业异质性和企业性质异质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文章基于2011—2021年省级层面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指数,采用广义矩估计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金融科技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效应与机制。研究表明:金融科技显著降低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且存在金融效率提升和营商环境优化两条实现路径;金融科技对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更强;地区策略选择具有差异,如东部和西部地区可选优化营商环境、中部地区可以选择提升金融效率。基于此,提出规范企业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文章基于2011—2021年省级层面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指数,采用广义矩估计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金融科技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效应与机制。研究表明:金融科技显著降低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且存在金融效率提升和营商环境优化两条实现路径;金融科技对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更强;地区策略选择具有差异,如东部和西部地区可选优化营商环境、中部地区可以选择提升金融效率。基于此,提出规范企业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平  梁琼芬  
本文以我国2009~2020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战略性金融投资和投机性金融投资为中介变量,建立并利用单步多重中介模型分析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的中介效应。实证表明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投入有显著“挤入”作用,战略性金融投资和投机性金融投资在其中承担重要中介渠道,且战略性金融投资比投机性金融投资中介作用更强;政府补助对企业的创新产出无显著影响,战略性金融投资对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产出间作用起遮掩效应;政府补助在中介模型下对不同规模企业作用差异显著。本文为政府补助发放后在企业内部通过不同类别金融投资配置渠道作用于企业创新投资的微观机制研究提供经验证据,并对政府创新鼓励政策和补助发放对象选择有一定参考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海星   罗丹  
本文以城市群为切入点,运用静态空间杜宾模型、动态空间自回归模型和非对称反应模型,采用2011—2020年我国273个地级市数据,系统考察了财政科技支出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首先,财政科技支出对城市创新有显著且稳健的正向本地效应和空间效应,且城市群城市财政科技支出对城市创新有更高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效应。其次,创新类别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策略性创新,现有财政科技支出总体围绕提高城市的实质性创新展开,但非城市群城市财政科技支出的实质性创新倾向显著弱于城市群城市;空间关系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集聚阴影”现象在样本期内显著存在。最后,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从财政科技支出策略互动行为来看,我国地级市间普遍存在财政科技支出策略互动行为,且相较于非城市群城市,城市群城市财政科技支出策略互补程度更低;从财政科技支出策略互动模式来看,我国地级市间财政科技支出策略互动模式为逐顶竞争,且非城市群城市有更为显著的逐顶竞争倾向。本文为推动城市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汉利  白俊  
以沪深A股2006—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金融公司股权关联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公司股权关联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且持股金融公司数目越多、持股比例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金融公司股权关联通过债务融资和治理路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金融公司股权关联通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这一促进作用具有可持续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龙  孙东升  吕刘  
金融集聚作为推动地区农业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对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农业上市企业数据以及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数据,系统分析金融集聚对农业企业创新的影响,从微观层面探索金融集聚对农业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可以有效促进农业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并且对不同性质农业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对非国有农业企业、成长型农业企业、高市场化水平地区农业企业的创新作用更明显。同时,金融集聚对农业企业的创新作用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对金融集聚水平相对较高的东、中部地区具有更强的空间溢出效应。金融集聚对农业企业创新的影响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为农业企业创新提供投资信息和融资渠道;二是提高农业企业创新项目的风险管理能力;三是提升当地农业企业人力资本水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龙  孙东升  吕刘  
金融集聚作为推动地区农业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对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农业上市企业数据以及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数据,系统分析金融集聚对农业企业创新的影响,从微观层面探索金融集聚对农业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可以有效促进农业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并且对不同性质农业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对非国有农业企业、成长型农业企业、高市场化水平地区农业企业的创新作用更明显。同时,金融集聚对农业企业的创新作用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对金融集聚水平相对较高的东、中部地区具有更强的空间溢出效应。金融集聚对农业企业创新的影响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为农业企业创新提供投资信息和融资渠道;二是提高农业企业创新项目的风险管理能力;三是提升当地农业企业人力资本水平。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丽娟  丁焕峰  王露  
金融是促进创新的重要因素。采用2011—2019年2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不仅能有效助推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还对邻近区域创新产生了空间正外溢性;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集聚对实质性创新、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存在显著的空间正溢出效应,西部地区则表现为“虹吸效应”;机制分析表明,金融集聚能通过金融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两条渠道促进区域创新。基于此,当前应优化金融空间布局,充分发挥金融集聚的空间正溢出效应,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的创新发展策略,同时应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区域协同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