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9)
- 2023(10925)
- 2022(8872)
- 2021(8232)
- 2020(6939)
- 2019(15294)
- 2018(14841)
- 2017(29521)
- 2016(15384)
- 2015(16751)
- 2014(16389)
- 2013(16536)
- 2012(15224)
- 2011(13706)
- 2010(13908)
- 2009(13370)
- 2008(12214)
- 2007(11061)
- 2006(9844)
- 2005(8881)
- 学科
- 济(66146)
- 经济(66085)
- 业(47348)
- 管理(43475)
- 企(36916)
- 企业(36916)
- 方法(27862)
- 融(26575)
- 金融(26575)
- 中国(25798)
- 数学(25264)
- 银(25144)
- 银行(25103)
- 数学方法(25063)
- 行(24335)
- 农(19833)
- 财(18901)
- 制(17809)
- 业经(16207)
- 地方(15387)
- 贸(14662)
- 贸易(14649)
- 易(14359)
- 农业(13380)
- 产业(13041)
- 技术(12701)
- 务(11964)
- 财务(11931)
- 财务管理(11911)
- 体(11687)
- 机构
- 学院(223760)
- 大学(221905)
- 济(100476)
- 经济(98713)
- 管理(85775)
- 研究(75568)
- 理学(74482)
- 理学院(73740)
- 管理学(72735)
- 管理学院(72368)
- 中国(64037)
- 财(46689)
- 京(45477)
- 科学(45184)
- 农(41196)
- 所(37947)
- 财经(37553)
- 中心(35964)
- 业大(34858)
- 研究所(34545)
- 经(34051)
- 农业(32694)
- 经济学(32375)
- 江(31583)
- 经济学院(29707)
- 北京(28751)
- 财经大学(28096)
- 院(26896)
- 州(26014)
- 范(24775)
- 基金
- 项目(149364)
- 科学(117313)
- 基金(109174)
- 研究(105686)
- 家(96361)
- 国家(95571)
- 科学基金(81148)
- 社会(69904)
- 社会科(66823)
- 社会科学(66806)
- 省(59190)
- 基金项目(58182)
- 自然(51574)
- 自然科(50379)
- 自然科学(50361)
- 自然科学基金(49527)
- 划(49413)
- 教育(45976)
- 资助(44193)
- 编号(40440)
- 发(34212)
- 重点(33688)
- 创(32895)
- 部(32624)
- 成果(31491)
- 创新(30861)
- 国家社会(29715)
- 科研(28761)
- 计划(28268)
- 教育部(27770)
- 期刊
- 济(104749)
- 经济(104749)
- 研究(65987)
- 中国(39652)
- 融(37067)
- 金融(37067)
- 农(36947)
- 学报(36738)
- 财(33531)
- 科学(33096)
- 管理(31250)
- 大学(27671)
- 学学(26832)
- 农业(24015)
- 业经(18921)
- 财经(18891)
- 经济研究(18588)
- 技术(16739)
- 经(16313)
- 问题(14986)
- 教育(13345)
- 科技(12767)
- 商业(12372)
- 贸(12336)
- 业(11792)
- 理论(11724)
- 技术经济(11564)
- 国际(10919)
- 实践(10461)
- 践(10461)
共检索到329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海奇 张晶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金融科技发展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使用我国2011—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工具变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金融科技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渠道。实证检验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并且使用多个工具变量的稳健性检验仍支持这一结论。机制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发展通过发挥需求侧的恩格尔效应和供给侧的鲍莫尔效应,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双进程。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表明,从空间角度,金融科技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效应自东向西呈现U型特征;从时间角度,2015年之后金融科技发展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明显增强,并且能够显著降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程度。本文建议积极发挥金融科技的普惠金融功能,通过增加创业机会、缓解融资约束、鼓励科技创新、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俊杰 王彦西 张泽义
采用1997—2015年相关数据,实证研究金融科技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发现:金融科技与我国产业间、产业内部结构升级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金融科技对产业间结构升级起着促进作用,对产业内部的影响效力则存在差异;金融科技发展有益于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但作用效力会随着时间逐步减弱;短期内金融科技对第三产业结构优化产生积极影响,而长期中却受到其负向冲击的影响;金融科技对产业间结构升级的动态冲击过程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而对产业内部结构升级的冲击作用则稳步增强。
关键词:
金融科技 产业间 产业内部 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薇
通过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针对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较高;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以上结论,文章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本身及其各维度等方面,提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从而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牟晓伟 盛志君 赵天唯
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下,我国数字金融不断发展深化,已经从消费端转入生产端。数字金融以其独特的优势,不但缓解了传统金融产业的困境,而且对其他产业的运行模式以及发展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基于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可以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直接的显著正向作用,也可以通过“数字金融—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升级”这一传导机制产生中介效应。此外,数字金融还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存在门槛效应。对不同地域进行横向比较发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东部地区,数字金融发挥的作用明显强于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因此,为更好地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就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现有的数字金融体系,加强数字金融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时,还要注意各地区的协调发展,根据各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调整数字金融的发展方向,更有针对性地对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艺瑄 熊晓轶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直接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维度测算数字经济发展,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衡量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并利用直接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效应,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直接效应比较显著,且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对此,我国应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拓宽中介效应渠道,以助力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左晓晴 张兴无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就业增长率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水平一直很低。本文运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数据,运用结构偏离度这一衡量指标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同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升级能够增加就业总量。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我国就业矛盾的原因主要在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相称,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最后本文为解决这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协调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回归分析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左晓晴 张兴无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就业增长率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水平一直很低。本文运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数据,运用结构偏离度这一衡量指标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同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升级能够增加就业总量。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我国就业矛盾的原因主要在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相称,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最后本文为解决这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协调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回归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乔哲 高文海
电子商务具有开放性、时效性、跨地域性等特点,其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文章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就电子商务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第一产业解释变量(EC)系数为-0.2703682,且在1%条件下显著,表明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第一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我国第二产业解释变量(EC)系数为0.0793484,且表现出1%显著水平,即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第二产业发展的促进效果较弱;我国第三产业解释变量(EC)系数为0.3619341,且在1%水平下显著,即电子商务发展能够显著推动我国第三产业的结构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红英 贺正楚 张训
从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与升级的实现形式出发,论述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结构 产业升级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剑 肖凯文
当前,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运用区位熵指数测算中国31个省市自治州金融业的集聚程度,检验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空间相关关系,并引入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政府干预四个控制变量,通过建立SLM、SEM和SDM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2005~2014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产业升级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银行业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而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空间溢出效应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在引入的四个控制变量中,除人力资本外,其余三个变量都对产业升级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
区位熵 金融集聚 产业升级 空间溢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剑 肖凯文
当前,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运用区位熵指数测算中国31个省市自治州金融业的集聚程度,检验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空间相关关系,并引入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政府干预四个控制变量,通过建立SLM、SEM和SDM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20052014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产业升级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银行业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而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空间溢出效应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在引入的四个控制变量中
关键词:
区位熵 金融集聚 产业升级 空间溢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天天 滕子丰
本文利用2011~201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以及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编制的创新创业指数,探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表现为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中的数字保险业务通过劳动要素跨部门的合理分配,促进产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数字支付业务通过服务业产业技术要素的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迈进;货币基金业务通过加快小微服务业企业间资本要素流动,加速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推动升级。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普惠金融 产业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周维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