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10)
2023(12640)
2022(10357)
2021(9850)
2020(8143)
2019(18333)
2018(17339)
2017(33215)
2016(18060)
2015(19806)
2014(19644)
2013(19345)
2012(17615)
2011(15362)
2010(15770)
2009(15024)
2008(14767)
2007(13408)
2006(12106)
2005(11078)
作者
(50717)
(41915)
(41620)
(39685)
(26652)
(19906)
(19016)
(16240)
(16133)
(15241)
(14258)
(13832)
(13420)
(13293)
(13246)
(12805)
(12535)
(12418)
(12183)
(11985)
(10285)
(10222)
(10195)
(9765)
(9461)
(9414)
(9368)
(9341)
(8440)
(8293)
学科
管理(66269)
(61140)
(61097)
经济(61073)
(52270)
企业(52270)
(36017)
(34643)
银行(34497)
(32865)
(30689)
金融(30689)
方法(26304)
中国(25742)
(25570)
数学(22750)
数学方法(22545)
(20461)
财务(20418)
财务管理(20364)
企业财务(19460)
(19156)
业经(16030)
(15776)
制度(15770)
地方(14768)
财政(13954)
(13780)
贸易(13766)
(13625)
机构
学院(240426)
大学(237880)
(101300)
经济(99023)
管理(96668)
理学(80851)
理学院(80067)
管理学(79089)
管理学院(78627)
研究(78436)
中国(75977)
(59864)
(49192)
科学(45637)
(43065)
财经(42687)
中心(40304)
(39304)
(38689)
(38579)
(35681)
研究所(34989)
业大(34665)
银行(34342)
农业(33837)
(32108)
财经大学(31615)
(31311)
经济学(31093)
北京(31050)
基金
项目(152973)
科学(119830)
基金(111345)
研究(110787)
(96910)
国家(96032)
科学基金(82766)
社会(70942)
社会科(67616)
社会科学(67599)
(60065)
基金项目(58441)
自然(53532)
自然科(52336)
自然科学(52320)
自然科学基金(51428)
(50129)
教育(49503)
资助(45856)
编号(43932)
成果(35591)
重点(34140)
(33501)
(33451)
(32572)
创新(31337)
课题(30250)
科研(29723)
国家社会(29419)
教育部(28839)
期刊
(112218)
经济(112218)
研究(77515)
(53941)
金融(53941)
中国(53599)
(52474)
管理(38481)
(37859)
学报(36345)
科学(33293)
大学(27843)
学学(26668)
农业(22926)
财经(21940)
教育(18941)
经济研究(18661)
(18602)
技术(18395)
业经(18129)
(13704)
问题(13684)
财会(13618)
理论(13087)
会计(12968)
(12225)
国际(11959)
科技(11911)
实践(11813)
(11813)
共检索到391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姚明德  关长春  李晓冰  
金融科技的发展对商业银行财会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包括业务处理智能化、业务流程高效化、服务重点管理会计化、管理对象产品化、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化、合规管理同步化等。对此,财会管理应重点做好促进财会管理理念转型、财会管理对象转型、财会业务流程转型、财会管理手段转型、财会管理重心转型、财务会计估值转型、资源配置投入转型等七个方面的工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忠  陈尚永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岩玉  
Fintech以"金融+科技"的特有模式,颠覆了银行业传统信用中心式服务模式,对传统银行业形成了巨大冲击和挑战随着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逐步渗透,Fintech以"金融+科技"的特有模式,将从基础技术层面真正建立"去中心化"信任,颠覆银行业传统信用中心式服务模式,从而开启价值互联新时代,对传统银行业形成巨大冲击和挑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岩玉  
Fintech以"金融+科技"的特有模式,颠覆了银行业传统信用中心式服务模式,对传统银行业形成了巨大冲击和挑战随着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逐步渗透,Fintech以"金融+科技"的特有模式,将从基础技术层面真正建立"去中心化"信任,颠覆银行业传统信用中心式服务模式,从而开启价值互联新时代,对传统银行业形成巨大冲击和挑战。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邓楠  
近年来金融科技正在以大数据化、人工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改变金融行业秩序。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趋势的影响下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均被互联网金融科技企业挤占。商业银行存在业务创新度不高、金融体系落后等问题,数字经济时代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投影在金融领域的方方面面,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金融科技对我国商业银行三大主营业务的影响及相应对策,希望对我国商业银行加快与金融科技的有机融合、提升自身竞争力带来一定帮助,最终使金融科技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驱动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明仪皓  朱盈盈  张蕾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在经历了弱监管时代的野蛮式生长过后,正在步进入规范化发展的监管时代。在弱监管时期,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在于抢占市场份额和压缩利润空间,冲击有限。进入监管时代后,其潜在影响是更深层次的,它的实质性是挑战商业银行的思维方式和核心商业模式。展望未来,商业银行应该从以下方面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主动适应互联网金融,加快利率市场化;拓宽互联网销售渠道,提升新渠道的利用效率;构建电商平台,获得一手的客户交易数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宇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盈利情况、经营模式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主要影响,同时提出了商业银行主要的应对策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芸淇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有何影响?传统的银行机构该如何有效适应这一潮流以及如何实现趋利避害?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探讨而又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从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动因及其优势来充分认识互联网金融的实质,并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创新对商业银行业务、客户方面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浪潮的主要策略。一、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原因分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金海  涂奇  
科技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重要引擎,两者的高效结合有助于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故而发展科技金融势在必行。商业银行是发展科技金融的重要主体,但在当前环境下面临许多瓶颈,且在其基层机构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以商业银行基层机构为落脚点,分析了其在发展科技金融中,在政策执行、业务拓展、获取支持以及风险防控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提出加强差异化政策制定、加强专营机构建设以及加强与外部机构合作等对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彦  徐冕  
长期以来,银行间的竞争主要集中于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通过大规模设立分支机构、优化产品收益等方式,挖掘潜在客户,争夺其他银行客户,从而获得资产负债规模和盈利的增长。随着市场竞争的饱和,银行服务和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竞争形势不断加剧,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多。而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获得高速发展,银行竞争压力来源不仅包括银行,还包括各大金融科技公司。比如,国际上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小梅   李炎峰   张岩  
本文基于2018-2022年中国48家商业银行的样本数据,测算加入金融科技投入和非期望产出的商业银行技术效率,运用分数响应模型研究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与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影响机制检验显示,金融科技通过促进金融创新、改善信贷质量、提高盈利能力而提升商业银行技术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对位于东部地区、中小规模和非国有商业银行技术效率提升的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  
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和金融科技迅速崛起的背景下,保持息差稳定和应用金融科技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改革转型的两大任务。本文从资产端、负债端、风控端和中收端等四方面梳理归纳了金融科技应用助力商业银行息差管理的机理,总结了国内领先同业的经验,认为商业银行应统一思想认识、突出战略重点、实施三项策略,实现金融科技与息差管理的有机融合与高效协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邓彦  余馥佳  陈伟晓  
商业银行是科技型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是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主导者,如何既能满足处于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科技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又能提升风险的承受程度,是完善我国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结合巴塞尔协议III和COSO风险管理框架理论,对广东省商业银行科技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能力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进行客观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对所构建模型进行实证验证,最后给出广东省科技金融创新风险管理对策,为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型企业的能力,促进双方的融合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邓彦  余馥佳  陈伟晓  
商业银行是科技型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是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主导者,如何既能满足处于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科技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又能提升风险的承受程度,是完善我国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结合巴塞尔协议III和COSO风险管理框架理论,对广东省商业银行科技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能力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进行客观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对所构建模型进行实证验证,最后给出广东省科技金融创新风险管理对策,为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型企业的能力,促进双方的融合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  
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和金融科技迅速崛起的背景下,保持息差稳定和应用金融科技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改革转型的两大任务。本文从资产端、负债端、风控端和中收端等四方面梳理归纳了金融科技应用助力商业银行息差管理的机理,总结了国内领先同业的经验,认为商业银行应统一思想认识、突出战略重点、实施三项策略,实现金融科技与息差管理的有机融合与高效协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