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71)
2023(16227)
2022(13625)
2021(12539)
2020(10737)
2019(24279)
2018(23645)
2017(45553)
2016(24261)
2015(27125)
2014(26597)
2013(26071)
2012(23607)
2011(20909)
2010(20967)
2009(19531)
2008(18194)
2007(15618)
2006(13430)
2005(11704)
作者
(68890)
(57194)
(56935)
(54058)
(36287)
(27622)
(26021)
(22407)
(22035)
(20300)
(19526)
(19391)
(17938)
(17934)
(17927)
(17666)
(16976)
(16786)
(16583)
(16559)
(14172)
(13972)
(13876)
(13070)
(13063)
(12916)
(12755)
(12484)
(11522)
(11209)
学科
(96778)
经济(96678)
(71803)
管理(71494)
(60439)
企业(60439)
方法(52722)
数学(47925)
数学方法(47219)
(34397)
银行(34250)
(32630)
(31594)
金融(31593)
中国(29245)
(28391)
(25395)
(24118)
业经(20977)
(19880)
财务(19818)
财务管理(19778)
企业财务(18930)
(18631)
贸易(18613)
地方(18612)
(18037)
技术(17048)
农业(16877)
(16363)
机构
学院(333323)
大学(332680)
(137089)
经济(134452)
管理(134393)
理学(117657)
理学院(116524)
管理学(114187)
管理学院(113619)
研究(103308)
中国(90040)
(67693)
(63750)
科学(63411)
(58404)
中心(52560)
财经(52184)
业大(52122)
(49969)
(47991)
(47818)
农业(46436)
研究所(45889)
经济学(43373)
北京(41574)
财经大学(39596)
经济学院(39595)
(38961)
(38126)
师范(37553)
基金
项目(236097)
科学(187121)
基金(174529)
研究(165403)
(153623)
国家(152419)
科学基金(132565)
社会(106754)
社会科(101753)
社会科学(101728)
(92540)
基金项目(92205)
自然(88753)
自然科(86907)
自然科学(86885)
自然科学基金(85375)
(78039)
教育(77748)
资助(72761)
编号(64758)
重点(53113)
(52093)
(51086)
成果(49646)
(49274)
创新(47669)
科研(46485)
教育部(45211)
国家社会(45122)
大学(44375)
期刊
(131076)
经济(131076)
研究(91149)
中国(61405)
学报(54536)
(54295)
金融(54295)
(50465)
(49987)
科学(49099)
管理(48455)
大学(42014)
学学(40163)
农业(32087)
技术(29860)
教育(29390)
财经(25943)
经济研究(22715)
(22055)
业经(21907)
统计(18538)
(17691)
(17678)
问题(17120)
科技(17112)
理论(16590)
技术经济(16319)
商业(15861)
(15605)
决策(15433)
共检索到479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于波  周宁  霍永强  
当前,金融科技发展迅猛,对商业银行业务的盈利能力既带来了积极的"技术溢出效应",也产生了消极的"竞争效应"。为分析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综合影响,本文采用2009-2017年我国138家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动态面板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总的来看,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存在负向影响,即金融科技给商业银行带来的"竞争效应"大于"技术溢出效应",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第二,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影响存在异质性。城市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最大,农村商业银行次之,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尽管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商业银行应积极面对金融科技的调整,按照互联网"开放、共享、简约、极致"的特征,强化金融产品创新,创新服务模式,加快业务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提升自身的硬实力和竞争力,进而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锦程  
文章以我国105家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探讨金融科技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首先,采用文本挖掘法构建微观层面的金融科技指数,研究发现微观层面的金融科技指数较低,金融科技发展处于初始阶段。然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金融科技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提高银行盈利能力,金融科技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在上市银行以及国有银行中较强,并且其影响会随时间推移而增强。最后,在细分金融科技各领域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均显著提高银行盈利能力,而区块链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对银行盈利能力却未有显著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刁心玉  曾繁清  叶德珠  
本文基于2002-2015年中国13家上市银行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运用GMM估计方法,研究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银行风险与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社会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占比不断提高带来的外部竞争压力促进商业银行风险水平降低,对国有控股银行风险的影响要比股份制商业银行更显著;二是直接融资占比不断提高带来的外部竞争压力促进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改善,对国有控股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比股份制商业银行更显著。为此,商业银行要积极看待和面对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立足自身条件,深化内部改革,优化业务结构,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强化市场竞争优势;监管当局要注重监测与评估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及时提示商业银行关注相关风险,引导商业银行转型与变革,通过实施差异化监管,为银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刁心玉  曾繁清  叶德珠  
本文基于2002-2015年中国13家上市银行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运用GMM估计方法,研究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银行风险与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社会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占比不断提高带来的外部竞争压力促进商业银行风险水平降低,对国有控股银行风险的影响要比股份制商业银行更显著;二是直接融资占比不断提高带来的外部竞争压力促进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改善,对国有控股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比股份制商业银行更显著。为此,商业银行要积极看待和面对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立足自身条件,深化内部改革,优化业务结构,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强化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吴诗伟  朱业  李拓  
基于2005~2014年中国13家商业银行数据,构建动态面板GMM模型,实证分析利率市场化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破产风险及不良资产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直接推高商业银行破产风险与不良资产风险;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在直接导致商业银行风险水平上升的同时还通过倒逼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推高其风险水平;而商业银行自身互联网化则有助于降低风险;资产规模、资本充足率、盈利能力、利息收入比率、存贷比及宏观经济发展也是影响商业银行风险的因素。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东  冉茂盛  
本文首先构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央行财务实力与货币政策调控的理论模型,然后利用动态面板数据Sys-GMM模型实证研究了2002-2012年14个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央行财务实力与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及操作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中央银行财务实力对货币政策调控确实有比较显著的影响,以资本水平衡量的财务实力有利于央行控制通胀,以盈利能力衡量的财务实力有利于央行维护金融稳定,央行财务实力较弱会显著约束货币政策操作。因此,中央银行应着力增强财务实力,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连军  
利用中国32家商业银行2004—2014年财务数据,检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结果显示:货币政策短期基准利率工具、收益率曲线斜率与银行的盈利——资产收益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此外,从盈利结构来看,无论是国债收益率曲线还是银行间回购利率对净利息收入的正向影响均大于对损失准备金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门限面板模型估计显示: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盈利存在显著的非对称特征,特别是处于较低利率水平且收益率曲线斜率平缓情况下,这种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连军  
利用中国32家商业银行2004—2014年财务数据,检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结果显示:货币政策短期基准利率工具、收益率曲线斜率与银行的盈利——资产收益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此外,从盈利结构来看,无论是国债收益率曲线还是银行间回购利率对净利息收入的正向影响均大于对损失准备金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门限面板模型估计显示: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盈利存在显著的非对称特征,特别是处于较低利率水平且收益率曲线斜率平缓情况下,这种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连军  
利用中国32家商业银行2004—2014年财务数据,检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结果显示:货币政策短期基准利率工具、收益率曲线斜率与银行的盈利——资产收益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此外,从盈利结构来看,无论是国债收益率曲线还是银行间回购利率对净利息收入的正向影响均大于对损失准备金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门限面板模型估计显示: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盈利存在显著的非对称特征,特别是处于较低利率水平且收益率曲线斜率平缓情况下,这种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辉  陈海龙  张旭东  
基于2011—2020年308家中国商业银行专利数据,结合搜索引擎技术构建银行个体层面金融科技指数,本文实证探究了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显著促进了银行盈利能力的提升;进一步使用双重差分(DID)、Heckman两阶段、工具变量等方法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金融科技带来的收益效应大于其成本效应。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通过提高结算效率等“节流”措施、创新业务模式等“开源”措施综合并举,继而实现盈利能力提升。最后,本文提出大型国有银行应创新相对灵活的业务和研发机制、股份制商业行应不断深化“开源”机制、城商行应充分挖掘城市生活的个性化场景、农商行应尝试借助外部力量进行系统研发,并建议政府部门统筹规划全国性信息共享平台,降低各相关机构的重复研发成本。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孙勇  
本文运用2004-2013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与城市宏观经济特征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了不同资本充足与风险水平下,我国资本监管对城商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监管对城商行区域性金融风险具有异质性影响。城商行资本充足率提高能显著降低高风险城商行的区域性金融风险,但对低风险城商行的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核心资本充足率提高也能显著降低高风险城商行的区域性金融风险,对低风险城商行的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不显著。本文的研究表明我国加强资本充足率监管能有效提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熊家财  桂荷发  
基于动态面板GMM模型研究政治关联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现具有政治关系的高新技术企业面临更少的融资约束;相对于大规模企业、国有企业、宽松货币政策时期、政府干预较弱以及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小规模企业、民营控股企业、紧缩货币政策时期、政府干预较强以及金融发展程度落后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政治关联所带来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政治关联主要通过降低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以及获取政府补贴、银行贷款、权益融资等稀缺资源两种机制来缓解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熊家财  桂荷发  
基于动态面板GMM模型研究政治关联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现具有政治关系的高新技术企业面临更少的融资约束;相对于大规模企业、国有企业、宽松货币政策时期、政府干预较弱以及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小规模企业、民营控股企业、紧缩货币政策时期、政府干预较强以及金融发展程度落后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政治关联所带来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政治关联主要通过降低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以及获取政府补贴、银行贷款、权益融资等稀缺资源两种机制来缓解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颖  张祎  
净稳定融资比率(Net Stable Funding Ratio,简称NSFR)是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自2010年提出的用于监测商业银行期限转换风险的重要指标,但NSFR在我国却迟迟未能落地。基于巴塞尔Ⅲ的测算要求,笔者选取2002—2015年美国134家具备时间连续性的商业银行的NSFR进行测算,并通过实证检验探索了NSFR的影响因素以及潜在实施影响,以期为NSFR指标在中国的落地实施提供可用的经验与借鉴。实证结果表明,净稳定融资比率受资本比率、资产规模、商业模型、经济增长、金融结构以及危机变量综合影响,并对商业银行利润水平带来一定程度负向影响。这也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在未来NSFR监管落地过程中将面临一定盈利承压,同时笔者对NSFR影响因素的分析也有助于探究银行融资结构调整与经营转型之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颖  张祎  
净稳定融资比率(Net Stable Funding Ratio,简称NSFR)是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自2010年提出的用于监测商业银行期限转换风险的重要指标,但NSFR在我国却迟迟未能落地。基于巴塞尔Ⅲ的测算要求,笔者选取2002—2015年美国134家具备时间连续性的商业银行的NSFR进行测算,并通过实证检验探索了NSFR的影响因素以及潜在实施影响,以期为NSFR指标在中国的落地实施提供可用的经验与借鉴。实证结果表明,净稳定融资比率受资本比率、资产规模、商业模型、经济增长、金融结构以及危机变量综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