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80)
- 2023(8622)
- 2022(6931)
- 2021(6358)
- 2020(5260)
- 2019(11576)
- 2018(10762)
- 2017(20811)
- 2016(10649)
- 2015(11467)
- 2014(11122)
- 2013(10896)
- 2012(9793)
- 2011(8673)
- 2010(8722)
- 2009(8464)
- 2008(7497)
- 2007(6630)
- 2006(5901)
- 2005(5459)
- 学科
- 济(39165)
- 经济(39125)
- 银(33022)
- 业(32971)
- 银行(32876)
- 行(31363)
- 管理(29717)
- 融(29377)
- 金融(29377)
- 企(26505)
- 企业(26505)
- 制(18630)
- 中国(18600)
- 方法(17917)
- 数学(16328)
- 数学方法(16251)
- 财(13330)
- 中国金融(11780)
- 业务(11484)
- 农(11353)
- 度(11190)
- 制度(11185)
- 业经(10119)
- 银行制(10038)
- 贸(9592)
- 贸易(9579)
- 务(9452)
- 财务(9439)
- 财务管理(9429)
- 地方(9371)
- 机构
- 学院(144333)
- 大学(144203)
- 济(63573)
- 经济(62392)
- 管理(56167)
- 中国(50821)
- 理学(48535)
- 研究(48241)
- 理学院(48062)
- 管理学(47400)
- 管理学院(47167)
- 农(31966)
- 财(30171)
- 银(29418)
- 科学(29168)
- 京(29059)
- 银行(28297)
- 行(26396)
- 中心(26070)
- 农业(25626)
- 财经(24505)
- 业大(24346)
- 所(24067)
- 融(22960)
- 金融(22579)
- 经(22442)
- 研究所(22226)
- 经济学(20980)
- 江(20945)
- 经济学院(19326)
- 基金
- 项目(101101)
- 科学(79401)
- 基金(75207)
- 研究(68676)
- 家(67290)
- 国家(66717)
- 科学基金(57093)
- 社会(45966)
- 社会科(43985)
- 社会科学(43975)
- 基金项目(40427)
- 省(39617)
- 自然(37697)
- 自然科(36908)
- 自然科学(36893)
- 自然科学基金(36288)
- 划(33380)
- 资助(29920)
- 教育(29531)
- 编号(25130)
- 创(23288)
- 重点(22845)
- 发(21981)
- 创新(21832)
- 部(21655)
- 计划(20106)
- 科研(20094)
- 国家社会(19946)
- 业(19509)
- 教育部(18524)
共检索到222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岩玉
Fintech以"金融+科技"的特有模式,颠覆了银行业传统信用中心式服务模式,对传统银行业形成了巨大冲击和挑战随着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逐步渗透,Fintech以"金融+科技"的特有模式,将从基础技术层面真正建立"去中心化"信任,颠覆银行业传统信用中心式服务模式,从而开启价值互联新时代,对传统银行业形成巨大冲击和挑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区块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岩玉
Fintech以"金融+科技"的特有模式,颠覆了银行业传统信用中心式服务模式,对传统银行业形成了巨大冲击和挑战随着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逐步渗透,Fintech以"金融+科技"的特有模式,将从基础技术层面真正建立"去中心化"信任,颠覆银行业传统信用中心式服务模式,从而开启价值互联新时代,对传统银行业形成巨大冲击和挑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小梅 李炎峰 张岩
本文基于2018-2022年中国48家商业银行的样本数据,测算加入金融科技投入和非期望产出的商业银行技术效率,运用分数响应模型研究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与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影响机制检验显示,金融科技通过促进金融创新、改善信贷质量、提高盈利能力而提升商业银行技术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对位于东部地区、中小规模和非国有商业银行技术效率提升的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姚明德 关长春 李晓冰
金融科技的发展对商业银行财会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包括业务处理智能化、业务流程高效化、服务重点管理会计化、管理对象产品化、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化、合规管理同步化等。对此,财会管理应重点做好促进财会管理理念转型、财会管理对象转型、财会业务流程转型、财会管理手段转型、财会管理重心转型、财务会计估值转型、资源配置投入转型等七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商业银行 财会管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辉 陈海龙 张旭东
基于2011—2020年308家中国商业银行专利数据,结合搜索引擎技术构建银行个体层面金融科技指数,本文实证探究了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显著促进了银行盈利能力的提升;进一步使用双重差分(DID)、Heckman两阶段、工具变量等方法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金融科技带来的收益效应大于其成本效应。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通过提高结算效率等“节流”措施、创新业务模式等“开源”措施综合并举,继而实现盈利能力提升。最后,本文提出大型国有银行应创新相对灵活的业务和研发机制、股份制商业行应不断深化“开源”机制、城商行应充分挖掘城市生活的个性化场景、农商行应尝试借助外部力量进行系统研发,并建议政府部门统筹规划全国性信息共享平台,降低各相关机构的重复研发成本。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予晓
近年来,随着全球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金融科技方兴未艾,已经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模式,加速了金融脱媒现象,颠覆了商业银行传统信用中介功能。金融科技给商业银行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发展新的业务模式和创新业务及产品提供了新的机遇。文章从金融科技谈起,分析了金融科技的发展阶段和我国发展现状,分析了金融科技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探讨了商业银行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商业银行 影响 转型发展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碧云 郑宗杰
通过构建金融科技发展指数,并基于2013~2019年上市银行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融合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融合发展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2)不同商业银行应用金融科技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应用金融科技缓释风险承担的效果更明显。(3)金融科技应用于不同信贷结构,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和偏好具有显著差异性,国有商业银行偏好借助金融科技调整贷款担保结构缓释风险承担,而其他商业银行偏好借助金融科技调整贷款期限结构缓释风险承担。研究结论对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深度融合、优化信贷结构、缓释风险承担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
金融科技 信贷结构 风险承担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馥 洪昆
近年来,金融与科技的深度结合对商业银行影响深远,而金融科技能否以及通过何种机制促进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仍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采用文本挖掘法构建金融科技指数衡量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基于2011—2019年我国40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考察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指数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商业银行运用金融科技可有效缓解信贷中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信贷质量,显著降低信贷风险;贷款集中度和贷款增长率具有部分中介作用,金融科技通过提高商业银行信息处理与客户管理效率,控制贷款集中度及贷款过快增长,从而分散和降低信贷风险;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金融科技对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缓解作用大于区域性商业银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少军 计嘉仪 张月
近年来金融科技的爆发式发展,促使商业银行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以期赢得未来市场的竞争主动权。本文从资金投放和风险控制两个维度出发对金融科技赋能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进行研究,并探讨商业银行运用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的异质性影响。所得结果显示:商业银行运用金融科技能够增强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投放力度,降低支持实体经济时的风险水平;金融科技的运用对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中小银行表现优于大银行。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商业银行 实体经济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燕 何德旭
基于将所有金融科技活动全面纳入金融监管中来的思路,以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为切入点,分析了“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的监管框架助力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内在机理,为“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在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中的有效性提供经验证据。研究表明: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而更具统一性和标准性的微观审慎监管则在盈利端发挥更强的促进作用,但其中杠杆率存在门槛效应;“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在提高盈利方面的作用,与降低风险方面的作用相比相形见绌。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深化“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在金融科技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认知,稳步实现将金融科技活动纳入监管、有效统筹好“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助力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职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性,并在金融监管与金融科技创新博弈过程中,及时准确地根据商业银行创新行为适时灵活调整杠杆率,充分发挥杠杆监管的作用,为监管提质增效。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燕 何德旭
基于将所有金融科技活动全面纳入金融监管中来的思路,以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为切入点,分析了“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的监管框架助力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内在机理,为“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在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中的有效性提供经验证据。研究表明: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而更具统一性和标准性的微观审慎监管则在盈利端发挥更强的促进作用,但其中杠杆率存在门槛效应;“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在提高盈利方面的作用,与降低风险方面的作用相比相形见绌。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深化“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在金融科技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认知,稳步实现将金融科技活动纳入监管、有效统筹好“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助力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职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性,并在金融监管与金融科技创新博弈过程中,及时准确地根据商业银行创新行为适时灵活调整杠杆率,充分发挥杠杆监管的作用,为监管提质增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素心 王姿郁
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同时带来“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153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区分外部金融科技和银行金融科技,从贷款信用结构、贷款对象结构和贷款期限结构三个角度,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检验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贷款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外部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增长存在显著挤压效应,引起商业银行信用贷款占比和短期贷款占比的缩减、个人贷款占比的扩张;银行金融科技显著促进了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增长,引起其信用贷款占比、个人贷款占比和短期贷款占比的扩张;金融科技对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的贷款结构的影响体现出显著异质性。研究结论对未来金融科技浪潮下商业银行相关策略制定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磊 黄思刚 杨承佳
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能否赋能绿色信贷发展,从而推动商业银行实现数字化绿色转型?本文创新性地从商业银行内部视角出发,基于2012—2021年22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利用文本挖掘法构建金融科技发展指数,探究金融科技对绿色信贷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调整信贷配置和降低信贷风险显著促进了绿色信贷的投放。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对绿色信贷投放的促进作用在规模小、资本充足率高的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商业银行应持续推进金融科技发展,以助力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以及“双碳”目标的实现。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程华 蔡昌达
互联网金融、金融互联网的争议还未偃旗息鼓,金融科技(Fintech)早已腾空而起。在强势资本的支持下,全球超过2000家的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颠覆传统银行的业务模式,各个领域独角兽级别的公司不断涌现,Fintech已经成为未来十年银行业无可辩驳的发
关键词:
我国商业银行 银行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贾盾 韩昊哲
本文构建纳入利用互联网平台理财的金融科技部门的存款市场竞争模型,结合经验分析探究平台理财的迅速发展如何影响传统商业银行存款规模。结果显示,外部金融科技部门扩张对商业银行存款类负债的影响存在两种互斥效应——部门间替代效应以及存款和平台理财市场的整体财富效应。当商业银行部门内竞争不足时,跨部门替代效应占据主导,外部金融科技发展抑制商业银行存款规模增长。本文基于中国地级市层面数据对理论结果进行的经验检验结果表明,平均意义而言,金融科技发展并不影响商业银行存款规模增长。然而,外部金融科技发展正在显著改变中国地区层面商业银行存款分布和增长趋势,一地商业银行竞争越不充分,当地银行存款增速越低。同时,金融科技发展显著提升当地平台理财之于银行存款的相对规模和相对增速。本文就规范和引导互联网金融行业和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支持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提升,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平台理财 银行竞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