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527)
- 2023(22171)
- 2022(18130)
- 2021(16694)
- 2020(13899)
- 2019(31360)
- 2018(30760)
- 2017(59213)
- 2016(31985)
- 2015(35508)
- 2014(34943)
- 2013(34225)
- 2012(31189)
- 2011(27807)
- 2010(27629)
- 2009(25892)
- 2008(24584)
- 2007(21889)
- 2006(19182)
- 2005(17198)
- 学科
- 济(129695)
- 经济(129546)
- 业(108436)
- 管理(102273)
- 企(96087)
- 企业(96087)
- 方法(57594)
- 数学(47271)
- 数学方法(46666)
- 业经(39004)
- 中国(38473)
- 农(38458)
- 财(38455)
- 融(29137)
- 金融(29135)
- 银(28014)
- 银行(27954)
- 制(27484)
- 务(27003)
- 农业(26974)
- 财务(26922)
- 财务管理(26878)
- 行(26866)
- 地方(25943)
- 企业财务(25534)
- 学(24968)
- 理论(23912)
- 技术(23409)
- 和(21997)
- 贸(21852)
- 机构
- 学院(446882)
- 大学(444496)
- 济(179674)
- 管理(177940)
- 经济(175940)
- 理学(153516)
- 理学院(151935)
- 管理学(149245)
- 管理学院(148448)
- 研究(146784)
- 中国(116116)
- 京(94134)
- 科学(90628)
- 财(84206)
- 农(76289)
- 所(72611)
- 中心(68271)
- 财经(67513)
- 业大(67379)
- 江(66263)
- 研究所(66127)
- 经(61510)
- 农业(59827)
- 北京(58674)
- 范(55948)
- 师范(55319)
- 经济学(54769)
- 院(54021)
- 州(53554)
- 财经大学(50308)
- 基金
- 项目(305954)
- 科学(241676)
- 基金(222938)
- 研究(222819)
- 家(194827)
- 国家(193162)
- 科学基金(167027)
- 社会(141809)
- 社会科(134454)
- 社会科学(134416)
- 省(120079)
- 基金项目(117297)
- 自然(108568)
- 自然科(106124)
- 自然科学(106095)
- 自然科学基金(104198)
- 教育(101923)
- 划(100366)
- 资助(91244)
- 编号(89880)
- 成果(71961)
- 重点(68597)
- 部(66778)
- 发(65510)
- 创(65443)
- 课题(61750)
- 创新(60731)
- 国家社会(59048)
- 科研(58432)
- 教育部(57453)
- 期刊
- 济(196051)
- 经济(196051)
- 研究(128995)
- 中国(85899)
- 学报(71370)
- 农(70273)
- 管理(69635)
- 财(67111)
- 科学(65870)
- 大学(54832)
- 学学(51891)
- 融(48787)
- 金融(48787)
- 农业(47986)
- 教育(46235)
- 技术(40225)
- 业经(33779)
- 财经(33367)
- 经济研究(31101)
- 经(28758)
- 业(26945)
- 问题(25395)
- 技术经济(22581)
- 科技(22240)
- 版(21512)
- 图书(21219)
- 现代(20954)
- 理论(20403)
- 商业(19805)
- 财会(19187)
共检索到659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金焱 于露 刘茵伟
在“美丽中国建设”以绿色转型为核心的背景下,金融科技能否有效激励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利用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主要通过数字化赋能和绿色治理赋能进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则发现,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绿色转型促进作用存在差异。本文从企业绿色转型视角丰富了金融科技发展的微观经济效应研究,研究结论对于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实现企业绿色转型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绿色转型 企业数字化 绿色治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辽宁 韩少真 包瑞婧 李辉
数字化转型是新一轮产业革命驱动下企业的战略选择,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新动能。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驱动企业实施绿色创新主要通过监督效应和激励效应两条路径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内部控制质量较好、所处地区市场化水平较高、国有和重点排污企业中,数字化转型产生的绿色创新驱动效应更大。此外,数字化转型推进企业同时开展绿色独立和联合创新、同时积累绿色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研究结论明确了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理,为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辽宁 韩少真 包瑞婧 李辉
数字化转型是新一轮产业革命驱动下企业的战略选择,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新动能。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驱动企业实施绿色创新主要通过监督效应和激励效应两条路径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内部控制质量较好、所处地区市场化水平较高、国有和重点排污企业中,数字化转型产生的绿色创新驱动效应更大。此外,数字化转型推进企业同时开展绿色独立和联合创新、同时积累绿色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研究结论明确了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理,为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车德欣 向海凌 吴非
基于中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重大现实和政策需求,本文选取2007—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政府“有形之手”的影响出发,实证检验税收激励对企业绿色治理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税收激励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绿色治理动能。异质性检验发现,税收激励对于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的绿色治理具有显著驱动作用。机制检验显示,减税能够有效平滑风险、强化责任并激发绿色创新转型活力,这些改善都有助于企业绿色治理水平的提升。特别地,在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更加关注的情景中,税收激励能够发挥出更大的绿色治理驱动作用,并重点改善国有企业税收激励促进不足的问题,展现出了一定的结构性优化趋向。本文为理解政府税收工具的有效性和渠道机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对服务中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卫红 杨帆 张爱美 刘颖
依靠数字经济发展红利,突破资源环境双重约束,实现绿色转型升级成为制造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从资源赋能和结构赋能双重视角出发,对数字经济赋能效应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需进一步通过技术进步扩展绿色发展空间;(2)企业内部数字化技术转型能够显著促进绿色转型升级水平提升;(3)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作为绿色工艺创新的两个维度,在数字化技术转型影响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4)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能够正向调节数字化技术转型对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通过识别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情境因素,可为我国有效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和数字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闫彩凤 郭淑娟
本文以2015—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年报进行文本分析,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前摄型与反应型绿色创新战略实施;金融科技、高管任期及社会网络嵌入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创新间发挥中介作用;行业竞争程度削弱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领导者企业更关注数字化转型对前摄型绿色创新战略的促进作用,而跟随者企业更关注数字化转型对反应型绿色创新战略的促进作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非重污染行业中更显著;数字化转型可通过前摄型与反应型绿色创新战略提升企业价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海 郭冠宇 尹俊雅
为厘清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的实现路径,本文利用2011—2020年沪深A股工业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赋能”企业绿色创新发展,实现绿色创新“增量提质”。机制分析表明,在创新资源维度,数字化转型在集聚研发资源、促增环保投入的同时,还能够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改善其融资能力,从而驱动企业绿色创新发展;在经营状况维度,数字化转型不仅会通过增加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来改善企业经营绩效,还能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来优化企业生产效率,进而激发企业绿色创新潜能。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的“赋能”作用在国有企业、清洁型企业以及位于绿色创新分布高端的企业中更为明显。以上结论有助于理解数字化转型的环境绩效,并为如何引领企业实现绿色创新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绿色创新 创新质量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何继新 夏五洲
“双碳”目标成为驱动建筑企业绿色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指引。“双碳”目标驱动下的建筑企业面临的新变革是以绿色建造为根、技术创新为魂的绿色化转型,“双碳”目标促进建筑企业绿色化转型的内在根源在于带动新旧动能的衔接与转换、实现绿色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接合、推动绿色建造价值链迭代升级,“双碳”目标赋能建筑企业绿色化转型能力的路径是绿色功能研发设计、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绿色建造方式转变和营造绿色运营场景,使能绿色化价值创新的着力点是建构企业绿色合作治理共同体、优化企业绿色管理过程、重构企业绿色能量场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淑娟 闫彩凤
本文以2013—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揭示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与企业ESG表现的关系。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总体上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但二者间并非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动态的“潜力滞后—缓慢释放”的非线性变化轨迹。绿色金融发展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数字化转型在绿色金融与企业ESG表现间起中介作用,但这种中介作用体现为遮掩效应;数字化转型导致绿色金融对企业ESG的推动作用是非线性的,随着数字化转型提升,绿色金融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缓慢释放。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金融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在信息不对称较低组、金融基础较高组、重污染行业与国有企业中更显著;绿色金融同群效应显著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ESG表现同群效应显著改善环境绩效,但对财务绩效短期无显著影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自愿 马琳 王文娇
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新动能。然而,数字赋能的“有效性”问题一直在学术界存在争议。基于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重污染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样本企业广泛分布于倒“U”型曲线最高点的左侧;管控投入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同时,政府补助能够显著强化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倒“U”型关系。异质性分析表明,上述倒“U”型关系主要存在于国有企业和媒体报道较多的企业中。这说明,“技术驱动”有助于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但过度数字化会诱使企业陷入“技术鸿沟”,不利于数字化与绿色创新的协同推进。因此,重污染企业应找准数字技术赋能生态环境保护的契合点与着力点,政府可以利用补贴政策进一步激励企业数字赋能绿色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敬 陈良华 叶涛
基于文本分析法刻画数字化转型程度,并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政府环境关注度和组织冗余资源强化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效应得益于降低绿色代理成本和提升绿色投资效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春霞 王晓 王志伟
后疫情时代伴随“数实融合”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企业亟需利用资本市场力量改善其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资短缺等难题。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资本治理效能视角切入,探究数字化转型对实体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专利具有提升作用,且表现出明显时滞效应;以上效应影响主要源自数字化转型改善了资本治理效能,具体表现为数字化有助于提升股市信息治理效率、整合供应链资金运营与释放创新资本效率;当所属行业竞争、区域环境规制以及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更为强烈,但产权性质不会对数字化转型的绿色创新效应产生显著差异性影响。本文基于资本市场与公司金融理论揭示了“数实融合”的微观机理,对监管部门和实体企业在绿色发展情境下推进数字化转型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亮 高峻 李娅宁
数字化推进制造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既是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制造强国和数字中国的重要保障。以2007—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搭建以“绿色创业导向—绿色创新”为链条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化赋能对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多阶段作用路径。研究表明,数字化对于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具有显著赋能作用,且该作用存在“数字鸿沟”效应;绿色创业导向和绿色创新在数字化与企业绿色转型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存在“数字化—绿色创业导向—绿色创新—绿色转型”的链式中介作用;数字化与环境规制协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数字化对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高污染行业企业以及受“一带一路”倡议支持的企业中更加显著;数字化通过绿色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绩效,兼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
数字化 绿色转型 绿色创业导向 绿色创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谭常春 王卓 周鹏
金融科技是中国经济社会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导向下,面对中国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问题,金融科技对绿色创新有何影响呢?本文利用2011-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金融科技“赋能”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活动,主要表现在绿色专利数量的显著增加,并且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稳健;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既可以在“事前”提高绿色信贷配置效率、缓解绿色信贷配给,又能在“事后”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提升绿色投资效率的有效性;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集中于环境规制水平高、金融机构数量多的地区、高污染行业以及融资约束程度高的企业。因此,在新发展格局下,推动金融科技对绿色金融的“赋能”,激发企业的绿色创新活力,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欣兰 乔翰林
“双碳”目标对我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化工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应率先践行绿色创新与转型升级,这对化工行业走好高质量低碳发展之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基于资源编排视角,选择化工行业龙头企业万华化学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梳理其在不同时序区间利用数字化赋能绿色转型发展的实践历程,通过构建“特征—能力—行动”三维整合性分析框架,梳理数字化赋能化工企业绿色转型的内在机理和实现路径。研究结果发现,万华化学的数字化转型经历了数字探索、数字拓展、数字生态三个发展阶段,各阶段通过建构数字基础、捆绑数字要素、撬动数字边界赋能企业实现绿色集约化、绿色能力化、绿色协同化的进阶式绿色转型。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数字化 绿色转型 资源编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