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9)
- 2023(11937)
- 2022(9841)
- 2021(8892)
- 2020(7190)
- 2019(15914)
- 2018(15293)
- 2017(28823)
- 2016(15241)
- 2015(16245)
- 2014(15751)
- 2013(15523)
- 2012(14481)
- 2011(13219)
- 2010(13497)
- 2009(12599)
- 2008(11514)
- 2007(10197)
- 2006(9241)
- 2005(8598)
- 学科
- 济(65595)
- 经济(65533)
- 业(44144)
- 管理(40708)
- 企(33002)
- 企业(33002)
- 中国(27409)
- 融(26392)
- 金融(26392)
- 银(24428)
- 银行(24390)
- 行(23746)
- 地方(22054)
- 方法(20669)
- 农(20604)
- 数学(18116)
- 数学方法(18005)
- 业经(17174)
- 财(16323)
- 农业(15034)
- 制(14737)
- 贸(13789)
- 贸易(13774)
- 易(13363)
- 技术(12510)
- 学(11364)
- 中国金融(11260)
- 发(11217)
- 地方经济(11137)
- 环境(10745)
- 机构
- 学院(210364)
- 大学(206240)
- 济(90660)
- 经济(88889)
- 研究(77578)
- 管理(77522)
- 理学(66138)
- 理学院(65367)
- 中国(64857)
- 管理学(64385)
- 管理学院(64022)
- 科学(47582)
- 京(44176)
- 农(42914)
- 财(40637)
- 所(39867)
- 中心(36958)
- 研究所(36255)
- 业大(33658)
- 农业(33603)
- 江(32034)
- 财经(31808)
- 经(28922)
- 北京(28270)
- 经济学(28011)
- 院(27720)
- 范(26786)
- 州(26473)
- 师范(26380)
- 经济学院(25382)
- 基金
- 项目(140985)
- 科学(110596)
- 研究(101023)
- 基金(100737)
- 家(89558)
- 国家(88718)
- 科学基金(75160)
- 社会(65558)
- 社会科(62392)
- 社会科学(62379)
- 省(57290)
- 基金项目(53572)
- 划(47790)
- 自然(47680)
- 自然科(46603)
- 自然科学(46588)
- 自然科学基金(45759)
- 教育(43987)
- 资助(39830)
- 编号(39508)
- 发(37026)
- 重点(32164)
- 创(31390)
- 成果(30714)
- 部(29547)
- 创新(29366)
- 发展(29304)
- 展(28848)
- 课题(28150)
- 国家社会(27458)
共检索到331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晓梅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给传统互联网金融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从原始的金银本位,到银行货币,纸币,到现在的移动支付,线上理财,数字货币的崛起,未来金融行业会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理财会变得更加简单,第三方金融中介也会受到区块链技术的冲击,人工智能会大大提高金融相关业务的流通执行效率。
关键词:
金融科技 人工智能 大数据 区块链 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计 罗荣华
在信息科学快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产业的巨头们纷纷利用已经掌握的客户和产业信息涉足金融业,进行跨界发展。因此,在金融科技时代,未来有着广阔发展空间的保险业必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本文通过对传统保险和互联网保险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了传统保险业以产品中心、市场导向和利润目标为经营模式三要素的弊端,以及以客户为中心的互联网保险能以更低的成本突破时空限制,进行快速获客的优势。并结合相关案例,就互联网保险的各类经营模式分析它们各自的特征。最后,针对当前互联网保险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提出加强人才和科技建设、引入新的监管理念和规则、建设以客户为中心的互联网保险生态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金融科技 互联网保险 机遇 挑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永利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我国"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2015年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这意味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迎来了非常难得的大好时机,进一步激发了互联网公司以及社会资本利用互联网发展金融业务,以及传统金融机构推动金融互联网化的热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璟玮 晏正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金融工作的四项原则,即回归本源、结构优化、强化监管和市场导向,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相比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在很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新科技、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性融合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新生事物。互联网金融成长历程充满艰辛,但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务必要坚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心,满腔热情地支持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为其成长开辟道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创新产品 互联网金融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燕云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不仅丰富了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而且让更多的参与者有机会分享社会金融资源。普惠金融则是联合国2005年正式提出旨在建立有效的、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从狭义角度讲,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赵语 杜伟岸 李树娟
互联网金融视角下,科技金融创新发展需突破三大瓶颈:一是投融资间的信息不对称;二是科技金融的风险评估与管控;三是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体系的掣肘。互联网金融交互式平台有助于解决科技金融信息不对称问题,互联网金融大数据有利于科技金融风险的识别与管理。互联网金融为科技金融创新在信息传递、融资渠道、风险控制和服务体系建设上提供了新的思维框架。通过推动互联网思维下的组织创新,构建互联网科技金融发展机制是解决科技金融创新深层次体制问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文博
文章总结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和现状,并就此讨论了互联网金融征信的价值所在以及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的现状和问题。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建设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尽管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信息共享机制不足、征信标准不统一、立法滞后、监管主体不明确、缺乏信息安全建设与风险防控措施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征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文博
文章总结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和现状,并就此讨论了互联网金融征信的价值所在以及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的现状和问题。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建设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尽管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信息共享机制不足、征信标准不统一、立法滞后、监管主体不明确、缺乏信息安全建设与风险防控措施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征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鹏 尤阳
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看似非常接近的两个概念,既有相近的内涵,也包含着诸多不同之处,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其开展的业务性质均属于金融业务,根基在于实体经济,经营动力相同,均依托于互联网信息技术这一新兴技术媒介,均须政府监管且监管模式具有一致性。但是两者的依托主体不同、在金融市场发挥的功能不同、创新的形式和内容不同,同时两者监管侧重有所不同。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平台具有实现业务融合化趋势、推动了利率市场化趋势、竞争全面化、金融业务链扁平化趋势以及导致金融市场风险系统化趋势。应加强相关监管制度的构建,形成系统有效的监...
关键词:
金融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 比较分析 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达
美国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先驱,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体上分为20世纪90年代的蓬勃发展时期、2000~2006年的平稳发展时期以及2007年以来的新发展时期。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市场与金融体系的结构性演变这一历史视角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在本质上是美国在利率市场化进程结束后出现的一轮技术性脱媒。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发展是制度性因素和技术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美国的金融业和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一逻辑同样适用于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中国。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变数,众多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有待国内学术界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
美国 互联网金融 发展 影响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诺金
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前景广阔,下一个战场将是移动互联。互联网金融不能低估金融的严肃性和复杂性,要牢记金融的本质、遵守金融规则、坚守金融底线。传统金融不能低估互联网金融可能带来的影响,要以紧迫开放的姿态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利用互联网优势更好地发展自己。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传统金融 互联网时代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龚遥 顾晓安
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已对传统金融的经营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和决定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等问题引起了各界关注。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归纳了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五大因素,根据2004年~2013年有关数据,选择指标运用熵值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影响因素中,网民特征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最大;在具体指标中,网购总额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最大,利率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不够显著,包括网购在内的互联网金融相关产业的发展能有效带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政策环境 熵值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玲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传统商业银行面临"脱媒"危机,信息已不再是可以垄断的"稀缺资源"。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小贷公司、电子商务企业不断向银行传统业务领域渗透,对银行业的发展模式、经营理念、服务方式和产品创新等方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对银行的传统业务产生挤占效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迫使传统商业银行面对金融加速"脱媒"的局面。从事支付清算业务的非金融机构以其拥有的客户优势、数据优势和结算优势,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亚君 邢乐成 李国祥
本文利用2006~2015年的季度数据研究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在发展初期提高了银行吸储能力,增加了银行流动性,但从长期来看,互联网金融将在业务领域与银行展开正面竞争,导致银行融资成本上升,增加了银行流动性风险。互联网金融是一把双刃剑,要想使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之间出现非零和博弈,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澜飚 沈鑫 郭步超
近年来,众多学者与业界人士纷纷展开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相关文献不断涌现。本文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梳理国际上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既有研究显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中介的替代作用较小,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融合空间;各国中央银行的地位与制定货币政策的能力不会受到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即使在电子货币完全取代传统货币等极端状况下,中央银行只需调整其实施货币政策的方式及货币政策的传导载体便可继续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但这一转变可能需要财政政策的支持;现阶段,虽然相对于传统金融模式来说,互联网金融交易的规模较小,但相关政策、法规如何规范互联网金融运行、引导并促进其发展与创新,是值得深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中介机构 中央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