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83)
- 2023(13988)
- 2022(11338)
- 2021(10314)
- 2020(8759)
- 2019(18968)
- 2018(18564)
- 2017(35151)
- 2016(18531)
- 2015(20110)
- 2014(19092)
- 2013(19003)
- 2012(16966)
- 2011(14920)
- 2010(15237)
- 2009(14578)
- 2008(13901)
- 2007(12685)
- 2006(11111)
- 2005(10194)
- 学科
- 业(88113)
- 企(81039)
- 企业(81039)
- 济(77735)
- 经济(77651)
- 管理(70371)
- 方法(32844)
- 业经(30528)
- 财(27243)
- 农(26460)
- 融(26228)
- 金融(26228)
- 中国(25252)
- 数学(24547)
- 数学方法(24403)
- 银(24149)
- 银行(24107)
- 技术(23425)
- 行(23371)
- 务(21135)
- 财务(21114)
- 财务管理(21097)
- 企业财务(20057)
- 农业(19994)
- 制(19334)
- 理论(15607)
- 策(14970)
- 贸(14940)
- 贸易(14926)
- 地方(14770)
- 机构
- 学院(260403)
- 大学(252670)
- 济(113459)
- 经济(111533)
- 管理(107114)
- 理学(91981)
- 理学院(91157)
- 管理学(90094)
- 管理学院(89623)
- 研究(82232)
- 中国(71374)
- 京(52103)
- 财(52053)
- 农(49206)
- 科学(48929)
- 财经(41355)
- 所(40937)
- 江(40205)
- 业大(40172)
- 中心(40004)
- 农业(38778)
- 经(37688)
- 研究所(36926)
- 经济学(34321)
- 北京(32254)
- 州(31807)
- 商学(31409)
- 经济学院(31233)
- 商学院(31145)
- 财经大学(30599)
- 基金
- 项目(172606)
- 科学(137719)
- 基金(126345)
- 研究(125145)
- 家(110827)
- 国家(109774)
- 科学基金(95838)
- 社会(82604)
- 社会科(78698)
- 社会科学(78679)
- 省(70170)
- 基金项目(67424)
- 自然(61614)
- 自然科(60316)
- 自然科学(60296)
- 自然科学基金(59357)
- 划(56954)
- 教育(54943)
- 资助(49450)
- 编号(48094)
- 创(43944)
- 业(41593)
- 创新(40095)
- 重点(38807)
- 发(38321)
- 部(37061)
- 成果(36104)
- 国家社会(34919)
- 制(33710)
- 课题(32856)
- 期刊
- 济(124870)
- 经济(124870)
- 研究(73578)
- 中国(54471)
- 管理(46290)
- 农(45807)
- 财(44062)
- 学报(39000)
- 科学(38027)
- 融(37375)
- 金融(37375)
- 农业(30610)
- 大学(29969)
- 学学(29057)
- 技术(25548)
- 业经(22995)
- 财经(21291)
- 教育(20300)
- 经济研究(20097)
- 业(19612)
- 经(18460)
- 技术经济(16900)
- 科技(16595)
- 问题(15667)
- 商业(13554)
- 现代(13436)
- 财会(13189)
- 贸(12768)
- 世界(12184)
- 版(12029)
共检索到396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龚钰涵 杨珂凡 袁礼
结合2011~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考察金融科技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及其使用深度、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均能对企业技术创新形成正向影响,其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交易成本、加强数据共享三大机制发挥作用。金融科技使用深度可以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覆盖广度能够显著降低小规模企业交易成本,而数字化程度主要会激励金融监管较弱地区数据共享,通过弥合数字鸿沟实现金融科技“雪中送炭”的普惠效应。据此,应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为民营企业提供便捷的金融支持,为小规模企业交易拓宽渠道,促进实体企业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敏 袁歌骋
基于1988—2010年25个OECD国家制造业行业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金融中介创新对企业整体技术创新和不同类别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行业的异质性。研究发现,总体而言,金融中介创新对企业整体技术创新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影响,即当金融中介创新达到某一特定临界值之前,其对企业技术创新发挥着促进作用,而当金融中介创新超过特定的临界值后,其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抑制作用。相较于科学价值和风险较低的增量型技术创新和在企业现有技术基础上的创新,金融中介创新对科学价值较高、风险较大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和吸收企业外部技术进行的创新的非线性影响更明显。而且,金融中介创新对企业整体和不同类别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效应随着行业技术密集度的提高而增强。从影响机制看,金融中介创新主要通过影响企业创新投入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因此,在当前防范系统性风险和推动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机制形成的过程中,监管部门既要认识到金融中介创新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鼓励金融中介进行以提高项目筛选能力、风险转移和管理能力为主的金融创新,又要防止过度的金融中介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带来的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媛媛 刘思羽
利用中国创业板2010—2019年科技型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在划分企业生命周期的基础上,实证分析科技型企业在不同阶段科技金融网络特征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网络密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网络中心度对企业技术创新存在倒U形影响,网络联系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有U形影响。(2)划分企业生命周期后发现,网络密度的促进作用在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同时存在;网络中心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倒U形影响和网络联系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U形影响仅在成熟期与衰退期显著存在。据此,建议政府、金融机构等合力优化科技金融网络环境,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水平选择合作伙伴,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
关键词:
科技金融网络 企业技术创新 企业生命周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晓雯
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企业长久生存的必要条件,高科技技术企业的竞争焦点在于发展和创造市场需要领先技术和创新技术,技术上的创新优势是高科技企业谋求长期生存和发展生命源泉,近几年我国高科技技术有长足的发展,但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国外的企业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本文将围绕提高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从影响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客观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三个方面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并从宏观调控和企业自身发展两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高科技企业 技术创新 措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怡 马钦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勇强
文章基于2011—2018年中小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金融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实证检验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企业产权性质、所处行业、所处制度环境三方面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显著推动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但存在产权、行业及制度环境异质性。同国有企业相比,数字金融更有助于推动非国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相较于非高新行业,数字金融对高新行业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更显著;与处于低质量制度环境的中小企业相比,数字金融对高质量制度环境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对此,政府应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中小企业实施差异化金融支持并改善外部制度环境,充分发挥数字金融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 融资约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芮 曹廷贵
以2007—2017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为样本,本文研究金融化对企业总体技术创新、突破式创新以及渐进式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化会显著抑制企业不同类型技术创新,且对突破式创新的抑制作用较大。在此基础上,将经济不确定性纳入研究框架发现,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不仅会扩大金融化对企业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且这一抑制作用因企业所有权和所属产业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对于低创新强度的国有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会扩大金融化对其渐进式创新的抑制作用;而对于高创新强度的非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则会扩大金融化对其突破式创新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不同期限的金融资产投资对企业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长期金融化会显著抑制企业不同类型技术创新,而短期金融化的影响则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勇强
文章基于2011—2018年中小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金融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实证检验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企业产权性质、所处行业、所处制度环境三方面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显著推动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但存在产权、行业及制度环境异质性。同国有企业相比,数字金融更有助于推动非国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相较于非高新行业,数字金融对高新行业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更显著;与处于低质量制度环境的中小企业相比,数字金融对高质量制度环境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对此,政府应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中小企业实施差异化金融支持并改善外部制度环境,充分发挥数字金融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 融资约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世红
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其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技术创新,加快技术创新不仅是一个企业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一个国家为了提高综合国力的需求。如何加快企业的技术创新? 一、国家扶持、鼓励 国家对技术创新的扶持、鼓励可以从税收方面去着手,国际上用于支持科技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事前扶持与事后鼓励,既重视科技开发又重视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具体做法:一是税法规定对企业投入的研究开发经费给予优惠,开发企业和生产企业可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或全部抵缴所得税,如法国的《研究开发经费税收抵免制度》规定,凡是研究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叶莉 王荣
基于中国2011-2018年非金融类上市企业数据,综合讨论金融科技与银行业竞争共同作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金融科技可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且银行业竞争增强了金融科技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同时,融资约束是金融科技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中介,金融科技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推动企业技术创新,银行业竞争对融资约束的中介路径产生着前半段路径为正向和后半段路径为负向的调节效应,即银行业竞争能够加强金融科技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而减弱融资约束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文章完善了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研究,对经济下滑阶段下新兴金融科技与传统银行业的合作共赢以及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力不足问题的缓解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旭 赵梦菲 房佳仪
数字普惠金融结合了数字技术与传统普惠金融,对微观企业乃至宏观经济都有重大影响。基于2011—2017年中小板及创业板科技型中小企业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技术创新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区域异质性的影响效应,以厘清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且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价值驱动效果,而技术创新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从地区发展异质性的角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在东部地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文章有助于深入了解数字普惠金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价值提升的内在机制,为数字普惠金融的有效推广提供了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柳中杰,马名驹
技术创新与民营科技企业柳中杰马名驹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当我们还不甚了解民营科技企业含义并界定民营科技企业时,它已经闯入我国社会,进入我们的生活,形成了一支不可忽视的企业队伍。据统计,至1995年底,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总数已达9.7万家,从业人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立韦 干胜道
以沪深两市A股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其2008~2016年的财务、公司治理数据,探讨金融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化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这种抑制作用主要集中在企业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的投资上。此外,金融化对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盈利企业、高成长性企业中较为明显。
关键词:
金融化 技术创新 高新技术企业 金融改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长庚 李琪辉 张松彪 王宇航
基于数字经济背景,本文从"量质"双重视角探讨了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实现了企业创新的"增量提质",并产生较长时间序列上边际递减的动态叠加效应。金融科技能够精准识别优质创新型企业,并通过缓解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提升企业商业信用价值以及改善流动性限制等机理对企业创新体系发挥作用。企业过度金融化和代理问题削弱了金融科技对企业创新的驱动效果,而对处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和财务绩效欠佳的企业而言,金融科技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更为突出。进一步将金融科技嵌入企业生命周期动态演变轨迹中,发现金融科技具有激发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技术创新潜力的"靶向性"功能。因此,持续推进金融科技的发展,将有助于高效推进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金融科技 企业创新 精准识别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向艺 孔凡萍 尹翀
本文基于中国科技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政府科技投入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文章分析了政府工业与公共研发投入、企业内部与外部研发投入等基本因素,提出理论假设,构建产业-时期面板数据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吸收政府工业研发投入和政府公共研发投入分别对企业研发投入和内部研发投入具有直接激励效应,对企业新产品收入分别具有综合和间接促进效应;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具有关键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