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02)
2023(8751)
2022(7184)
2021(6627)
2020(5595)
2019(12230)
2018(11756)
2017(21583)
2016(11153)
2015(12557)
2014(11780)
2013(11406)
2012(10112)
2011(8965)
2010(9390)
2009(9308)
2008(8512)
2007(7953)
2006(7169)
2005(6598)
作者
(28601)
(23650)
(23241)
(22032)
(15025)
(11082)
(10577)
(9011)
(8857)
(8534)
(7988)
(7946)
(7504)
(7464)
(7258)
(7054)
(6910)
(6869)
(6693)
(6633)
(5875)
(5587)
(5562)
(5479)
(5330)
(5297)
(5209)
(5191)
(4665)
(4628)
学科
管理(49370)
(46977)
(43660)
企业(43660)
(37376)
经济(37349)
(25534)
金融(25534)
(24014)
银行(24009)
(23213)
中国(19757)
技术(16936)
(16441)
方法(13416)
(13097)
(12353)
财务(12319)
财务管理(12296)
技术管理(12161)
业经(12035)
企业财务(11779)
地方(11230)
中国金融(11052)
数学(10420)
数学方法(10335)
理论(10184)
(9641)
(8101)
(7826)
机构
学院(143788)
大学(140650)
管理(62456)
(59833)
经济(58366)
理学(51357)
理学院(50913)
管理学(50416)
管理学院(50096)
中国(43666)
研究(42425)
(31986)
(29011)
(23811)
财经(23728)
中心(23505)
科学(22313)
(21451)
(20080)
(20010)
银行(19318)
(19130)
北京(18465)
(18114)
(18055)
经济学(17928)
财经大学(17749)
金融(17656)
商学(17464)
商学院(17265)
基金
项目(90150)
科学(72754)
研究(72062)
基金(63952)
(53143)
国家(52633)
科学基金(47733)
社会(46174)
社会科(44013)
社会科学(44003)
(38302)
基金项目(33783)
教育(32784)
(30213)
编号(28958)
自然(28373)
自然科(27831)
自然科学(27826)
自然科学基金(27394)
(26547)
资助(24650)
创新(23663)
成果(23554)
课题(21030)
(20288)
重点(20066)
(19151)
项目编号(19044)
国家社会(18890)
(18837)
期刊
(69713)
经济(69713)
研究(46277)
中国(40188)
(32615)
金融(32615)
管理(30378)
(27973)
教育(19408)
科学(16397)
技术(16019)
(14249)
学报(13987)
大学(12112)
财经(12059)
学学(11078)
业经(11055)
科技(10874)
经济研究(10441)
(10435)
会计(8971)
技术经济(8831)
(8807)
论坛(8807)
农业(8535)
财会(8430)
现代(7688)
理论(7496)
问题(7373)
(6982)
共检索到243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欣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为金融发展创新赋能的担子越来越重。而金融机构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和交付价值。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都普遍通过引入外协人才来弥补编内人才数量和技术上的缺口。当前,外协人才队伍已经成为银行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充分挖掘外协人才专业价值的同时,如何防范由此带来的风险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结合银行业软件测试领域的实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建立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既合理使用,又规范管理,将外协队伍管理纳入企业管理,使其与企业同心同德,共同参与市场竞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罗文波  陶媛婷  
本文以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两者的协同为出发点,针对目前两者协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方面力量,通过完善科技与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创新贷款模式、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培育复合型科技金融人才以及强化科技金融风险管理等对策建议,以期实现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深入协同,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光仿  
通过积分制等方式实施常态化晋级、晋升,通过丰富的职位种类和多级的晋升模式,满足人才多样化发展需求。BANK4.0时代,金融科技和技术创新已成为驱动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新技术的兴起,互联网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凌  陈龙强  
消费金融具有额度小、办理灵活、方便快捷的特点,需要依靠基于大数据的风控模型将授信流程标准化,这是满足用户体验的客观要求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的政策支持,国内消费金融行业迎来井喷式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商、厂商、互联网金融企业都参与到消费金融领域。而基于商业信用和金融科技开展的消费金融创新,有助于推动内生于实体部门的消费金融模式创新发展和战略升级。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焦丰慧  
外协业务多存在于制造业企业,加强外协业务的管理会减少企业设备、场地等资本的占用,缩短工期,提高质量,内部审计是促进企业外协业务管理提升的"助推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宏起  徐玉莲  
通过科技金融内涵的界定和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相互作用分析,揭示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机理,构建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子系统有序度模型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并基于2000-2010年我国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发展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该模型具有一定普适性,可为国家及地方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提供科学方法与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芷若  谷国锋  
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具备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基于中国30个省市2004—201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科技金融系统与科技创新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二者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的省级差异,并运用空间统计工具,对二者耦合协调度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①我国科技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近半数省份均处于低度协调以下;②二者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③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相关性明显,即存在显著的集聚分布模式,高—高集聚的范围由东部沿海地区逐渐向内陆地区延伸,东、中、西、东北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差距逐渐扩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代军  颜辛  柳德才  
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既是金融资本增值过程也是技术成果转化过程。本文在深入分析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耦合机理的基础上测度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并检验其因果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正逐步形成以政府为引导、市场型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但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仍未达到深度耦合的状态,且尚未构成双向因果关系。据此提出应加快宏观环境保障机制、科技产业园发展机制、科技金融专营机制等三类机制建设,以促进湖北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良性互动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玉莲  于浪  王玉冬  
分析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将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公共科技金融资金规模、市场科技金融资金规模确定为系统协同演化的序参量集合,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协同演化模型。基于黑龙江省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发展数据,运用协同学绝热消除法,识别出科技创新产出能力是黑龙江省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协同演化的序参量,由此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良成  陈欣  郑石明  
分析了科技人才与科技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阐述了两者协同发展的机理。基于此,构建了科技人才子系统有序度模型、科技创新子系统有序度模型、复合系统协同度测度模型。对2006-2016年我国科技人才与科技创新复合系统相同基期和相邻基期协同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科技人才与科技创新复合系统相同基期协同度显著上升,科技人才与科技创新复合系统相邻基期协同度处于稳定的低度协同演变状态,科技人才子系统与科技创新子系统协同度增长幅度在协同作用中更加趋于一致,两个子系统趋于良好的互相促进过程中。最后,提出了促进该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捷  
<正>科技的创新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新科技的研究立项、实验研究、成果孵化、投入使用等需要消耗大量资金,没有健全稳定的金融支持体系,科技创新的步伐就会停滞不前,科技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就难以实现。科技金融出现的背景是传统金融体系无法适配科技创新发展的全部需要,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传统金融体系存在资金价格高、周期偏好短、风险偏好小、行业认知低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对传统金融体系进行革新,以更好地培育创新要素、支撑创新主体、放大创新效益。
关键词: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勇民  纪玉山  吕永刚  
通过对科技创新与金融结构的协同演化机理和特征的分析,构建了科技创新与金融结构有序度模型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并利于美国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美国科技创新与金融结构复合系统的协同度波动较大,并且与美国经济周期的波动呈现高度的正相关,为Perez提出的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演化过程中的"技术—经济"范式转变规律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勇民  纪玉山  吕永刚  
本文将科技创新与金融结构纳入一个复合的协同演化系统,构建了科技创新与金融结构有序度模型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并利用日本1975—2012年和中国1995—2011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比较研究。结论表明,日本科技创新与金融结构复合系统的协同度伴随着其经济周期的波动而波动,而中国市场化改革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创新与以股票市场为核心的直接金融市场体系之间的协同度波动剧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