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2)
2023(8137)
2022(6678)
2021(6251)
2020(5157)
2019(11176)
2018(10692)
2017(21734)
2016(11430)
2015(12672)
2014(12552)
2013(12426)
2012(11774)
2011(10651)
2010(11160)
2009(10986)
2008(10062)
2007(8985)
2006(8320)
2005(7802)
作者
(31384)
(25713)
(25487)
(24558)
(16128)
(12089)
(11966)
(9849)
(9817)
(9085)
(8659)
(8603)
(8108)
(8045)
(7983)
(7772)
(7537)
(7476)
(7291)
(7214)
(6521)
(6225)
(6120)
(5964)
(5800)
(5779)
(5730)
(5623)
(5166)
(5061)
学科
(49766)
经济(49711)
(32603)
管理(31839)
(26498)
金融(26497)
(25209)
企业(25209)
(24546)
银行(24537)
(23905)
中国(23481)
方法(18509)
数学(16902)
数学方法(16825)
(15509)
(15120)
地方(14812)
(14495)
中国金融(11244)
业经(11124)
农业(9931)
(9775)
财务(9758)
财务管理(9736)
(9638)
(9453)
贸易(9440)
企业财务(9398)
(9255)
机构
学院(163435)
大学(163086)
(73723)
经济(72178)
管理(60521)
研究(56220)
中国(51718)
理学(51257)
理学院(50694)
管理学(50185)
管理学院(49856)
(38828)
(33967)
财经(30409)
科学(29824)
中心(27717)
(27528)
(27318)
经济学(24483)
研究所(24243)
(23407)
财经大学(22828)
经济学院(22387)
北京(22137)
(21622)
(21369)
金融(21220)
(20843)
(20817)
师范(20721)
基金
项目(100928)
科学(80414)
研究(79850)
基金(73123)
(61696)
国家(61172)
社会(52419)
科学基金(52243)
社会科(49881)
社会科学(49870)
(38737)
基金项目(38151)
教育(35177)
编号(32892)
(32611)
资助(29376)
自然(29330)
自然科(28562)
自然科学(28551)
成果(28214)
自然科学基金(28024)
(23892)
(23408)
重点(23077)
课题(22620)
国家社会(22323)
(22081)
(21205)
(20987)
创新(20780)
期刊
(81006)
经济(81006)
研究(54933)
(35456)
金融(35456)
中国(31908)
(27910)
管理(22250)
(20655)
科学(19120)
学报(19089)
教育(15822)
大学(15482)
财经(15426)
学学(14535)
农业(13620)
经济研究(13593)
(13201)
业经(12906)
技术(12043)
问题(11239)
(10032)
理论(10012)
国际(9335)
实践(9014)
(9014)
(8163)
论坛(8163)
科技(8017)
商业(7944)
共检索到257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昊  
金融科技是以数据和技术创新为驱动力的新金融发展模式,对重塑金融生态系统、激活经济活力有着重要作用。但金融科技的破坏式创新也在不断挑战传统金融监管固有逻辑,蕴含诸多风险。作为世界金融科技强国,美英两国对金融科技监管分别采取了限制性监管和试验型监管两种完全不同模式,且均取得了良好监管效果。对此,本文借鉴美英两国的金融科技监管优势,分别从理论革新、监管范式变革和监管主体创新三个维度提出了构建与完善我国金融科技监管体系的具体策略,即丰富金融科技理论建设,构建完善的金融科技监管法律体系;加速金融科技监管范式变革;充分利用好社会监管资源,构建金融科技协同监管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嵩涛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的金融业日益发展壮大,但是一些不规范、不合法甚至涉嫌犯罪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不仅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也对国家金融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和施行更加有效的金融领域治理形式,确保我国的国家金融安全并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文章对西方一些国家所施行的金融监察制度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结合新时期我国金融领域治理的特点和要求,立足于我国国情实际,就我国金融监察制度的建构和金融领域治理成效的提升,提出具有实际价值和参考意义的思考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嵩涛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的金融业日益发展壮大,但是一些不规范、不合法甚至涉嫌犯罪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不仅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也对国家金融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和施行更加有效的金融领域治理形式,确保我国的国家金融安全并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文章对西方一些国家所施行的金融监察制度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结合新时期我国金融领域治理的特点和要求,立足于我国国情实际,就我国金融监察制度的建构和金融领域治理成效的提升,提出具有实际价值和参考意义的思考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燕  
农地金融是一种特殊的金融形式,它是将金融与土地经营开发相结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它不但对农村土地流转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是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创新。农地金融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正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但随着城市化的扩张及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必将会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农地金融经验,对于我国尤其是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意义重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兰  
世界银行将民间金融界定义为未被中央银行、监管当局所控制的金融活动。换言之,主要指那些游离于正规经济领域之外的金融组织或行为。因此,对于在一国经济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却很可能遭遇严厉管制而愈发趋向地下化发展的民间金融而言,适宜的规制路径选择将有助于其摆脱"污名化"的标签,并能有效凸显其助益于一国经济尤其具有普惠性质的金融体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兰  
世界银行将民间金融界定义为未被中央银行、监管当局所控制的金融活动。换言之,主要指那些游离于正规经济领域之外的金融组织或行为。因此,对于在一国经济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却很可能遭遇严厉管制而愈发趋向地下化发展的民间金融而言,适宜的规制路径选择将有助于其摆脱"污名化"的标签,并能有效凸显其助益于一国经济尤其具有普惠性质的金融体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光  
2008年金融危机仍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表现之一是金融监管体制呈现出由独立机构向政府参与的变革趋势。独立机构监管模式源于行政机构独立的理念,有利于在专业判断基础上做出监管决策、保证金融政策连续性以实现长期监管目标。金融危机反映出金融监管机构"集体失败"、市场"自我调节"失灵、"监管俘虏"现象和"公众关注"等问题。世界主要国家注重政府参与机制表现为深化政府参与程度、拓宽政府参与范围、监管权力多样化及机构整合。该机制面对的风险包括择机决策、公众反对意见及游说影响等,但有助于平衡各方利益、增进社会福祉,提高决策效率,因此应予提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汪圣   薄千智   王瑞雪  
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维度和动力源泉。近数十年来,域外多国在乡村文化振兴领域进行了丰富实践,形成了文旅共生、文教共融、艺术乡建、空间营造、数字赋能等多元模式。尽管模式各异,不同国家的乡村文化振兴探索仍有其共性经验,包括注重顶层设计、多元主体协同、彰显“地方”精神、培育文化人才、深化技术驱动等。基于此,我国的乡村文化振兴事业可以结合具体国情和域外经验,着重从坚持政府主导、构建行动者网络、深挖本土资源禀赋、壮大乡村文化人才队伍、推进数字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发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嘉  
引入民事责任制度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信用评级监管规则改革中最主要的创新之一。构建信用评级机构民事责任制度,有助于充分发挥私人执法与公共执法的互补功能,有助于弥补声誉机制约束存在的缺陷,有助于提高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准确性。从部分国家制度变迁的情况看,美国立法对信用评级机构引入民事责任所产生的法律约束效力尚有待实践来验证;欧盟信用评级机构民事责任制度与欧盟各成员国国内法的衔接关系有待理顺;澳大利亚联邦法院的司法判例为信用评级机构承担民事责任奠定了法律基础。随着国际大型信用评级机构即将进入我国金融市场,我国在推动债券市场开放进程中有必要考虑借鉴欧美澳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构建和完善信用评级机构民事责任制度。在制度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公共执法和私人监督的互补作用,使后者成为前者的自然补充;要以中国资本市场或投资者是否遭受损失为标准,不设立域外效力限制;要适度限制信用评级机构承担民事责任的适用条件,实现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约束与激励之间有所平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一平  王万军  
证券市场在发展的同时也会伴随着较大的风险,对证券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分析以美国、英国、日本为代表的域外典型的证券市场监管模式,对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了如何学习域外先进证券监管模式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几点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梦寻  
受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影响,全球个人信息保护法律进入了全新阶段,域外个人信息犯罪立法也随之展现重新识别个人数据行为犯罪化、个人信息犯罪行为类型围绕个人信息权利不断细化、个人信息犯罪的刑罚力度明显增强等新的特征。域外个人信息犯罪的立法变化表明:个人信息犯罪刑事法网日益严密,罪的设置围绕个人信息权利展开成为刑法规制的主要思路,刑的加重成为个人信息犯罪刑罚设置的未来趋势。这为我国个人信息犯罪的司法适用与立法完善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单娟  
专利权被认为是最具有领土性的权利,长期以来,专利保护的国内立法和国际条约均未突破专利权的地域性。随着专利跨国保护重要性与专利权地域性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美国专利权人的游说下,美国国会不断修订专利法,赋予部分规则域外效力以规制境外组装、境外制造等境外行为;同时,美国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对这些规则的界限和范围表现出不确定性。但总体而言,这些规则的实践进一步实现了美国专利权人维权与竞争的双重功能,起到促进美国专利创新与维护国家利益的作用。中国处于从专利引进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的特殊时期,立法上应未雨绸缪确立适度的符合中国现实的专利权保护域外规则,同时应注意积极调动私人能动作用和发挥法院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佘雪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文章首先阐述了新时代政府会计准则主要特征、职能和实施的难点,结合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及体系结构,根据我国会计规范的发展历程,提出几点启示,对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任超   江闻婕  
近年来,域外资本市场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的兴起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一方面,通过SPAC上市能够为新设创业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弥补了传统发行制度的短板,也为公众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的运行机制和结构特征,SPAC上市模式带来了资本市场中介机构“看门人”角色弱化的问题,引发了社会对SPAC上市模式中投资者保护的隐忧。尽管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直接引入SPAC上市模式尚为时过早,但域外SPAC的相关实践对完善我国投资者保护制度,厘清中介机构“看门人”机制的理论脉络,推进我国证券市场注册制改革仍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穆丽霞  周原  
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作为推动低碳经济的重要市场化手段,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先后建立起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然而,在这种国际形势下,中国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尚未形成,且缺乏立法保障。因此,中国应尽快在本国国情基础上,充分借鉴域外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建设经验,完善中国相关立法,以推动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