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70)
- 2023(17067)
- 2022(14107)
- 2021(12940)
- 2020(10687)
- 2019(24174)
- 2018(23556)
- 2017(45245)
- 2016(23480)
- 2015(26106)
- 2014(25718)
- 2013(25328)
- 2012(23217)
- 2011(20752)
- 2010(20739)
- 2009(19101)
- 2008(17888)
- 2007(15788)
- 2006(13945)
- 2005(12831)
- 学科
- 济(103555)
- 经济(103469)
- 业(72088)
- 管理(68741)
- 企(58923)
- 企业(58923)
- 方法(43427)
- 数学(38063)
- 数学方法(37665)
- 银(34490)
- 中国(34387)
- 银行(34344)
- 行(32804)
- 融(31122)
- 金融(31120)
- 农(28657)
- 地方(26790)
- 财(26740)
- 制(26392)
- 业经(24816)
- 贸(23115)
- 贸易(23097)
- 易(22410)
- 技术(21605)
- 农业(20053)
- 务(16548)
- 财务(16490)
- 财务管理(16457)
- 企业财务(15691)
- 环境(15531)
- 机构
- 学院(324825)
- 大学(321575)
- 济(144558)
- 经济(141838)
- 管理(130248)
- 理学(111504)
- 理学院(110455)
- 管理学(108871)
- 管理学院(108277)
- 研究(107260)
- 中国(93114)
- 京(66703)
- 财(66419)
- 科学(60505)
- 中心(53208)
- 财经(52925)
- 所(51112)
- 农(50253)
- 江(49135)
- 经(48345)
- 研究所(46061)
- 经济学(45949)
- 业大(43827)
- 北京(41742)
- 经济学院(41684)
- 范(40097)
- 州(40070)
- 财经大学(39730)
- 师范(39693)
- 院(39035)
- 基金
- 项目(218717)
- 科学(175343)
- 研究(163952)
- 基金(160771)
- 家(138018)
- 国家(136878)
- 科学基金(120135)
- 社会(108028)
- 社会科(103040)
- 社会科学(103019)
- 省(85841)
- 基金项目(84700)
- 自然(74724)
- 教育(74438)
- 自然科(73149)
- 自然科学(73134)
- 自然科学基金(71829)
- 划(70943)
- 编号(65206)
- 资助(65136)
- 发(51735)
- 成果(50984)
- 重点(48977)
- 部(48975)
- 创(47872)
- 国家社会(45927)
- 创新(44787)
- 课题(44499)
- 教育部(43092)
- 人文(42625)
- 期刊
- 济(155740)
- 经济(155740)
- 研究(100234)
- 中国(67706)
- 融(54836)
- 金融(54836)
- 财(50768)
- 管理(49934)
- 农(46167)
- 科学(42734)
- 学报(42422)
- 大学(34240)
- 学学(32444)
- 教育(32278)
- 技术(31887)
- 农业(30242)
- 业经(27050)
- 财经(26512)
- 经济研究(25599)
- 经(22814)
- 问题(20728)
- 贸(18235)
- 技术经济(17889)
- 科技(16573)
- 国际(16545)
- 理论(16525)
- 业(16230)
- 商业(15816)
- 坛(14989)
- 论坛(14989)
共检索到502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伟 牛岩
金融科技是打造现代商业银行和推进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采用SFA模型测度商业银行经营效率,考察金融科技对传统商业银行体系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整体上降低了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中介检验表明,金融科技会通过挤压商业银行利差降低收入效率,通过加重风险承担抑制成本效率。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商业银行开展数字化转型与多元化经营均可以有效缓解金融科技对经营效率的负面冲击。非线性检验发现,长远看来,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存在U形关系,技术溢出效应会随金融科技发展而逐渐增强,最终促进效率提升。为此,需要继续推进金融科技发展,鼓励商业银行开展数字化转型,强化技术溢出效应的正向影响,弱化外部竞争效应带来的负面冲击,有效防控金融科技风险,做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银行效率 数字化转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运信 王祺琦 胡旭阳
文章基于“竞争分流”和“技术溢出”双重视角考察了互联网企业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互联网企业金融科技发展总体上推高了银行流动性创造;第二,互联网企业金融科技发展通过业务分流、价格竞争和风险承担等渠道,在资产端推高了银行中长期贷款占比和贷款平均期限,从而促进了银行流动性创造,但在负债端推高了中长期存款占比和存款平均期限,从而抑制了银行流动性创造;第三,互联网企业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有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提升了银行金融科技水平,进而促进其流动性创造功能的发挥。文章主要政策建议是金融管理当局应该鼓励支持互联网企业发展金融科技,同时全面监管互联网企业的金融科技活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郭娜 曹琳琳 马亚楠
本文基于2016—2019年我国1914个县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县域银行竞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金融会促进本县银行竞争,而对相邻县银行竞争产生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2)在同一市域下,数字金融对县域银行竞争产生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被削弱;属于同一市的相邻县域间空间溢出效应强于不相邻的县域。(3)现阶段县级政府金融政策的支持,可以加强数字金融对县域银行竞争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金融资源流动,从整体上推动数字金融的发展。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构建县域数字金融体系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丹丹
本文基于技术溢出理论,研究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首先通过DEA—Malmquist模型测算出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然后使用文本挖掘法筛选出高相关性的关键词构建金融科技发展指数,最后分别以金融科技发展指数、金融科技企业融资总额、金融科技机构新增数量作为转换变量,建立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检验金融科技的非线性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非线性影响,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溢出效应逐渐增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琴 裴平
以2008—2019年中国15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在采用DEA模型测算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和收入效率以及利用网络爬虫技术、文本挖掘技术、主成分分析法和min-max标准化方法测算银行系金融科技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分析了银行系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银行系金融科技发展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和收入效率,进而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率;银行系金融科技发展并未通过减少员工支出的渠道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其主要是通过减少资金成本、固定资产投入以及增加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的渠道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密 许长新
传统经济学认为市场集中度和竞争效率成反比,但这一观点并不适合解释城市商业银行单一城市制经营结构以及由此带来的低效经营。本文通过建立静态均衡以及动态重复博弈模型来说明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结构在地域竞争效率上的损失,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在金融全面开放日益临近的环境下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 竞争 效率 经营结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董晓林 熊健 张晔
基于2011—2019年中国171家商业银行数据,从市场竞争和技术赋能的视角出发,分析并检验金融科技发展对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显著促进银行信贷供给增加,且通过市场竞争和技术赋能两个渠道对银行信贷供给起促进作用。相较于地方性、小规模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对全国性、大规模银行信贷供给的促进作用更大;金融科技发展对高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银行信贷供给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银行信贷供给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银行信贷 市场竞争 技术赋能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广析 梅林海
金融资源的自由流动与集聚带来了金融的规模效应,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资本的逐利驱动也进一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随着区域间经济交易活动往来的日趋频繁,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空间溢出效应越发明显。通过收集我国30个地区市(2006—2015)的截面数据,展开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的研究,从而优化金融在区域间的配置效率。为如何协调区域金融、经济均衡发展提供政策的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溢出效益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广析 梅林海
金融资源的自由流动与集聚带来了金融的规模效应,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资本的逐利驱动也进一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随着区域间经济交易活动往来的日趋频繁,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空间溢出效应越发明显。通过收集我国30个地区市(2006—2015)的截面数据,展开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的研究,从而优化金融在区域间的配置效率。为如何协调区域金融、经济均衡发展提供政策的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溢出效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星 惠宁 崔若冰 韩先锋
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和广覆盖性的特征,是推动制造业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目前,关于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已然成为学术热点。本文以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与技术创新地理溢出的双重视角出发,分析了数字技术作为产业共性技术、短周期技术与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存在的耦合效应,阐述了数字技术的知识性、可封装性通过促进邻近地区制造业技术创新集聚和专业化分工,形成技术创新地理溢出的空间效应。基于2012—2021年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关中四大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先行区,省域层面关键指标的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上述影响效应的存在。本文的研究表明,数字经济作为“知识经济”,应当注重对于数字技术类型的选择,形成与制造业自身核心技术融合创新后的“共振效应”,同时有效推动社会各层面的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另外,在先行区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网络、数字产业园区,发挥数字经济在空间维度的技术创新溢出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喻平 张敬佩
金融科技快速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机遇与挑战并存,人们普遍关注其生存与发展,因此本文基于风险承担水平和市场竞争结构的两个视角,结合2011~2019年我国8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通过理论分析、数理推演和实证检验,剖析了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风险水平和竞争能力的具体作用。发现:(1)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型作用,且这种效果存在异质性;(2)金融科技能够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并且大规模较小规模商业银行的提升效果明显,进而改变整体市场竞争结构;(3)整体来看,金融科技在今后对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来讲是利好的。合理运用金融科技、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实现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和金融科技稳健推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田秀娟 葛宇航
金融科技在创新业务、流程和产品的同时带来了利差的收窄,然而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尚未得到一致结论。本文使用文本挖掘法构建了我国135家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指标,基于2012—2019年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样本期内银行内部金融科技对小银行经营绩效没有影响;剔除小银行后,金融科技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呈先降后升的“U”形关系。具体而言,底层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无显著影响,应用金融科技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呈“U”形。地区金融科技的发展会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可以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成本管理、风险控制和经营效率三条路径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商业银行 经营绩效 底层技术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龙 江唐洋
数字金融已经成为破解金融排斥困境的核心途径,是助推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已有文献对数字金融发展的经济效应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鲜少关注其对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更加缺乏从空间溢出效应的视角展开深入分析。本文利用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构建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发展影响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本地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并对空间溢出效应的地理衰减边界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服务业转型升级具有正向显著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既有助于本地区服务业转型升级,也有效带动了周边邻近城市服务业转型升级;更换空间模型、替换空间矩阵以及改变研究样本后的稳健性检验结果印证了上述结论的可靠性;数字金融发展对服务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随地理距离持续扩大而逐渐衰减的特征,且当城市间地理距离跨越260公里以后,空间溢出效应将不再显著。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奕婷 罗双成
本文利用368家商业银行2011-2019年非平衡面板数据检验金融科技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存在倒U型影响,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作用的特征。金融科技导致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变化是非线性影响的重要原因,且金融科技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大型商业银行、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商业银行产生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孝明 吴丹 林润冰
从行业竞争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剖析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理和效果。选取2010—2018年中国199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将金融科技分为金融科技总指数、金融核心功能指数和底层技术支持指数,用系统GMM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发现:第一,金融科技的金融核心功能,导致商业银行客户存款分流、行业竞争加剧,推高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第二,金融科技的底层技术支持,促进商业银行频繁的金融产品创新和业务领域拓展,推高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第三,相比行业竞争,商业银行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导致的风险更加剧烈。第四,基于存款结构、净利差水平和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业务竞争和技术创新在金融科技和风险承担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第五,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对中小银行造成的冲击更加强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