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49)
- 2023(12651)
- 2022(10470)
- 2021(9387)
- 2020(7803)
- 2019(17571)
- 2018(16766)
- 2017(32977)
- 2016(17244)
- 2015(19552)
- 2014(19405)
- 2013(19636)
- 2012(18765)
- 2011(17285)
- 2010(17584)
- 2009(16723)
- 2008(15684)
- 2007(14271)
- 2006(12907)
- 2005(12249)
- 学科
- 济(87112)
- 经济(87035)
- 业(53697)
- 管理(50517)
- 企(41496)
- 企业(41496)
- 方法(35744)
- 数学(32207)
- 数学方法(32042)
- 中国(31158)
- 融(29171)
- 金融(29171)
- 银(26910)
- 银行(26879)
- 行(26105)
- 地方(23745)
- 农(23635)
- 财(21846)
- 业经(18720)
- 制(18559)
- 农业(16887)
- 贸(16087)
- 贸易(16068)
- 易(15466)
- 务(13834)
- 财务(13809)
- 财务管理(13781)
- 学(13600)
- 企业财务(13384)
- 技术(13084)
- 机构
- 学院(256812)
- 大学(256095)
- 济(117716)
- 经济(115532)
- 管理(96822)
- 研究(92440)
- 理学(81995)
- 理学院(81161)
- 管理学(80103)
- 管理学院(79658)
- 中国(78784)
- 财(55830)
- 京(54411)
- 科学(52250)
- 所(46962)
- 农(44318)
- 财经(43879)
- 中心(43763)
- 研究所(41947)
- 经(39916)
- 江(39561)
- 经济学(38208)
- 北京(35243)
- 业大(35138)
- 农业(34515)
- 经济学院(34514)
- 院(33010)
- 财经大学(32878)
- 州(32398)
- 范(31597)
- 基金
- 项目(162843)
- 科学(129295)
- 研究(119535)
- 基金(119433)
- 家(103488)
- 国家(102573)
- 科学基金(88213)
- 社会(78686)
- 社会科(74894)
- 社会科学(74879)
- 省(63454)
- 基金项目(61798)
- 自然(55031)
- 自然科(53806)
- 自然科学(53792)
- 教育(53711)
- 划(53085)
- 自然科学基金(52877)
- 资助(50521)
- 编号(46686)
- 发(40611)
- 成果(38067)
- 重点(36713)
- 部(36687)
- 创(35013)
- 国家社会(33218)
- 课题(33184)
- 发展(33087)
- 创新(32789)
- 展(32569)
- 期刊
- 济(135358)
- 经济(135358)
- 研究(84155)
- 中国(57143)
- 融(45289)
- 金融(45289)
- 财(41791)
- 农(40799)
- 管理(38159)
- 学报(37763)
- 科学(35871)
- 大学(29440)
- 学学(27895)
- 农业(27000)
- 教育(24037)
- 财经(23476)
- 经济研究(23148)
- 业经(22423)
- 技术(20873)
- 经(20118)
- 问题(17334)
- 贸(14688)
- 业(14312)
- 商业(13903)
- 国际(13426)
- 理论(13385)
- 技术经济(13292)
- 世界(13267)
- 统计(11883)
- 实践(11816)
共检索到413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薛启航 王慧敏 魏建
基于我国2011—2020年29个省(区、市)数据以及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探讨金融科技发展对国内市场分割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明显削弱国内市场分割。具体而言,消费者层面的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有效削弱消费品市场分割,企业层面的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有效削弱资本品市场分割。机制分析表明,消费者层面的金融科技能够有效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并提高企业销售能力,从而削弱消费品市场分割;企业层面的金融科技能够提高企业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以及地区的投资效率,从而削弱资本品市场分割。“十四五”时期,应确保金融科技健康发展,加快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助推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和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苏庆义
本文基于区际贸易的视角,通过建立多地区多产业的李嘉图模型首次系统研究了国内市场分割对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本文将国内市场分割的成因区分为地方保护和运输成本,并基于模型估计出地方保护和运输距离对市场分割的影响。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在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成因中,市场分割至少是和传统的资本禀赋差异、技术差异同等重要的因素,降低市场分割程度能有效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在通过降低地方保护水平促进区域发展平衡时,应注意大幅降低落后地区的地方保护程度;通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来降低运输成本也能起到促进区域发展平衡的作用。另外,缩小地区间资本禀赋和技术差异并不总是能促进区域发展平衡,在采取政策手段时,应该定位于大幅提升落后地区和中等收入地区的资本禀赋和技术水平。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赵明辉
消费品市场发展与居民消费特征变化的关联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居民消费呈现出一系列新的消费特征。在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和升级步伐加快,新的消费特征日益凸现的大背景下,消费品市场有许多不适应之处。消费特征变化呼唤新型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壮大。
关键词:
消费特征 消费者 消费品市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浦阳 杨易擎
本文检验了个人所得税改革对消费市场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尽管个税改革提高了居民的零售商品市场价格,但对于服务市场的价格影响非常有限。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本文使用分解效应区分耐用和易腐消费品后,发现商品价格的波动大部分来自于耐用消费品,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个税改革后,耐用品需求上升,导致商品市场的平均价格上涨;但是,耐用品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例却不高,即大部分增量收入用来消费易腐商品和服务。因此,减税后,降低边际税率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较大,而对服务价格却没有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减税对消费价格的差异影响主要集中在城市发展水平较低、消费能力较低、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市场准入较高、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和转移支付较高的城市。本文的研究为政府通过税改政策,释放服务消费潜力,进而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崭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平宇 陈东
发展农村消费品市场是引导农村居民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和关键环节。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村消费品市场体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归结起来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公私兼营的市场调节阶段、计划经济阶段、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以流通体系建设破解农村需求约束阶段、新常态下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消费的业态创新阶段。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路径呈现出市场从分割走向统一、流通渠道和主体结构从单一转向多元、经营模式向标准连锁化发展、流通技术不断创新、多产业融合发展等规律。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差距,还应从推进城乡消费品市场平衡和协调发展、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推动农村消费市场主体的绿色发展、加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农村消费品市场 流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唐宇文
湖南省消费品市场发展研究唐宇文九十年代,湖南省市场消费品如何抓住历史的机遇,向更高层次发展,更好地为消费品生产者和广大消费者服务,这是摆在人们而前的一个亟待问答的现实问题。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角度,对湖南省消费品市场发展的特征、模式、重点及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守中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平稳回落中仍保持较快增长,运行相对平稳,社会供求关系基本正常。国内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稳定。1995年市场发展的必要前提依然是社会的稳定。农业生产形势好于往年,有利于市场上偏紧的货源从而稳定价格。从消费需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颜波
发展和完善消费品市场促进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健全颜波一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调节经济运行的功能,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内在要求。而消费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则是市场体系形成与完善的起点和基础。消费品是最终产品,消...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柳思维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消费市场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绩。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消费品市场顺利发展的巨大动力。九十年代要保证我国消费品市场更加顺利、稳定地发展,避免出现八十年代中后期那种连续几年市场逆差及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过热状态忽而转向持续“疲软”的过冷状态,必须继续深化改革,为此,本文特就双旧体制并存时期影响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剖析,并探讨通过深化改革促进我国九十年代我国消费品市场的更加顺利发展的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霞
为适应"供给侧改革"政策导向,消费品市场需要进一步丰富销售产品的层级结构,以满足居民消费方向的不断变化。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是促进消费品市场供给结构变动的核心原因,本文运用扩张的线性支出模型,在2010-2017年我国居民消费数据的基础上,预测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方向。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消费品市场发展需要遵循以下原则:进一步扩大总体规模以适应居民总体消费比例上升;发展非必须品消费的产业规模,制造更多有效需求;重视服务型消费品的市场份额,提高居民消费层次。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导波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而湖南目前农村这个大市场并未全面启动,农村蕴藏的巨大消费需求没有转化为现实需求,文章从农村商品购买力、社会保障、消费环境、商品供应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湖南农村消费品市场难热的原因,进而提出找准湖南发展农村消费品市场突破口的发展途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尔烈 于淑华 谢洁萍 凌红玉
一、90年代日用消费品市场发展的模式选择 改革14年,我国日用消费品市场的发展,虽然存在许多不足,但从总体上看,是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是同改革的市场经济目标相一致的。90年代到本世纪末,我们应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和体制改革的进程,更加明确地选择我国日用消费品市场发展的目标模式,制定规划,组织实施。 90年代,影响我国日用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六个方面: 1.体制改革因素。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现代批发市场是发达市场经济制度的产物,它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格格不入的。改革以来,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育,就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传统计划经济的瓦解进行的。党的十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