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37)
2023(14910)
2022(12756)
2021(11964)
2020(9869)
2019(22615)
2018(22469)
2017(43143)
2016(23286)
2015(26255)
2014(26266)
2013(26110)
2012(24433)
2011(22065)
2010(22463)
2009(20826)
2008(19544)
2007(17208)
2006(15442)
2005(14001)
作者
(67549)
(55868)
(55358)
(52357)
(35731)
(26687)
(25274)
(21910)
(21338)
(20034)
(19185)
(18745)
(17836)
(17631)
(17311)
(17142)
(16498)
(16297)
(15918)
(15861)
(14032)
(13756)
(13418)
(12797)
(12606)
(12495)
(12431)
(12406)
(11300)
(11009)
学科
(97238)
经济(97134)
(64211)
管理(63598)
(51915)
企业(51915)
方法(38974)
中国(33559)
数学(33026)
数学方法(32657)
(28868)
金融(28867)
(26937)
地方(26896)
银行(26893)
(26510)
(26048)
(23595)
业经(22796)
(19924)
(19671)
(18749)
贸易(18731)
农业(18470)
(18155)
技术(16513)
理论(16471)
(15481)
环境(15061)
(14954)
机构
大学(327352)
学院(326385)
(132431)
经济(129412)
管理(127927)
研究(114777)
理学(109400)
理学院(108144)
管理学(106417)
管理学院(105831)
中国(91713)
(71420)
科学(69813)
(60999)
(58083)
中心(53232)
研究所(52666)
(52644)
(48217)
财经(48074)
业大(47134)
北京(46225)
(44228)
师范(43812)
(43594)
(41634)
农业(40819)
(40449)
经济学(39200)
财经大学(35731)
基金
项目(217713)
科学(170356)
研究(162519)
基金(155300)
(134477)
国家(133281)
科学基金(113899)
社会(100490)
社会科(95302)
社会科学(95279)
(85721)
基金项目(82392)
教育(73454)
自然(72701)
(72028)
自然科(70982)
自然科学(70968)
自然科学基金(69653)
编号(67276)
资助(64462)
成果(55351)
(50535)
重点(48640)
(47519)
课题(46813)
(45701)
创新(42583)
项目编号(41496)
科研(41091)
发展(40710)
期刊
(149718)
经济(149718)
研究(102484)
中国(68045)
学报(48986)
(48386)
管理(47753)
科学(46114)
(44027)
(43869)
金融(43869)
教育(39424)
大学(37183)
学学(34704)
农业(33473)
技术(28255)
业经(24964)
经济研究(23480)
财经(22741)
问题(19416)
(19326)
图书(18314)
理论(17832)
(17208)
科技(17192)
实践(16475)
(16475)
技术经济(15721)
(15466)
国际(15232)
共检索到504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翔  丁洋洋  王思纯  
当前,金融科技已成为各国各地区金融竞争和资源布局的焦点领域。为掌握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情况,构建了包含金融科技市场主体、金融科技业务发展、金融科技应用水平、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科技监管体系等5大领域共计30个具体指标的金融科技发展指标体系,以二十国集团19个相关成员国为例(为便于比较,未列入欧盟数据),编制了二十国集团金融科技发展指数,对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情况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二十国集团不同国家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国家金融科技发展总体好于新兴市场国家,中国金融科技总体发展较为领先,但在数字金融基础设施、金融科技监管体系等方面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最后,结合中国金融科技发展实际与国际经验,秉持"扬长补短"的原则,从完善金融科技政策监管、提升金融科技产业竞争力、优化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加强数字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乔海曙  黄荐轩  
本文将金融科技发展动力划分为供给动力和需求动力两个子系统,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计算金融科技发展供给动力指数和金融科技发展需求动力指数,然后再用等值赋权法合成综合动力指数。通过对10个国家2010-2015年的金融科技发展动力指数及动力结构进行比较,发现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综合动力水平领先金砖五国,但离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短期内,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优势在于其发展动力的供需结构和期限结构保持较好的均衡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雄兵  吕勇斌  
在回顾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文献,并介绍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金融发展指数的基础上,比较主要经济体在金融发展指数上的优势和不足。针对我国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基础设施的融资体系、深化债券市场的发展、加快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措施,进一步优化金融发展。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龙云飞  杨慧  朱艳  
通过构建主成分分析、包络数据分析和Moran指数相结合的科技金融效率评价模型,运用2015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金融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对全国科技金融发展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科技金融效率相对较低,仅有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天津等地科技金融投入产出效率较高,各地区科技金融效率呈现明显的区域不均衡发展态势。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应从创新科技金融产品、优化科技金融投资渠道、构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和推动科技金融区域间协调发展等方面提高整体科技金融发展效率和水平。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苏迪  蒋伏心  
基于全球视野对于科技金融中心发展模式的关注与反思,本文总结并借鉴了旧金山、特拉维夫、新竹这三种科技金融中心模式及其典型的发展经验,希望能为我国科技金融中心的建设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科技金融中心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本文提出我国应选择以政府主导的科技金融发展模式,推行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模式,培育以风险投资为核心的科技金融供给模式,建立完善的科技金融市场环境,这对于加快我国科技金融中心建设,实现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苏迪  蒋伏心  
基于全球视野对于科技金融中心发展模式的关注与反思,本文总结并借鉴了旧金山、特拉维夫、新竹这三种科技金融中心模式及其典型的发展经验,希望能为我国科技金融中心的建设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科技金融中心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本文提出我国应选择以政府主导的科技金融发展模式,推行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模式,培育以风险投资为核心的科技金融供给模式,建立完善的科技金融市场环境,这对于加快我国科技金融中心建设,实现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杰  孙佳圣  
文章通过介绍美国、日本科技金融发展概况,分析我国科技金融与外国的差距:国内商业银行设立了大批科技支行,经营管控体系和外国科技银行的差距较大;风险投资机构数量较多,真正从事风险投资的机构很少;创业板市场成长较快,择优筛选机制缺失;股权众筹迅速崛起,监管制度设计比较落后;各级财政针对科技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然而与金融调节的结合运用缺失。文章提出以推动科技银行制度创新,破除分业经营体制的束缚;创新风险投资的运作和扶持机制,引导风险投资机构发展;增强创业板市场的筛选功能,推进科技创新的资本市场体系构建;完善股权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益明  许胜男  
近几年,不少银行以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方式对外输出多年累积的金融及技术能力,通过开放合作方式,将自身能力融入外部商业生态中,在传统银行业务面临冲击的情况下,提供新的增长点,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如兴业数金、平安金融壹账通、招银云创、建信金科、民生科技等相继成立,备受关注。此举意味着,当前银行所寻找的变革,并不仅仅是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已有银行业务的效率,更多的是运用新技术寻求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和突破,以此建立生态圈并实现业务突破性增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苏迪  
金融在发现、引导和支持科技创新及其成果产业化方面发挥着枢纽作用,科技金融中心是发达国家和众多新兴经济体实现创新驱动的成功路径。本文从科技金融中心这个新兴的金融集聚现象的内涵出发,建立科技金融中心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测算科技金融中心指数,通过聚类分析将科技金融中心分层分类。鉴于中国科技金融中心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本文提出区域科技金融中心非均衡发展战略,主张建立国际性、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多层次科技金融中心体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媖颖  朱志刚  
本文以金融科技发展为出发点,重点研究了近年来金融科技的产生原因及发展情况,并从更广阔的视角分析国内外各个国家或城市现有优势和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应将金融科技纳入重大发展战略,借鉴并综合国外发展金融科技的经验,抢抓历史机遇,顺势而为,差异化竞争,明确发展金融科技的重要意义和工作任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斌  
科技金融是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金融推进工作,先后批准16个城市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工作,高科技园区成为科技金融发展的主要载体。本文在比较研究中关村、张江、武汉东湖和滨海高新区科技金融管理机制、科技金融创新政策和科技金融推进主体的基础上,探究张江高科技园区在科技金融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要完善科技金融管理机制、优化科技金融政策和强化科技金融推进主体等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熊广勤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产融结合模式支持战略性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文章以美、英、德、日、韩等典型国家为例,比较分析了先期工业化和赶超型工业化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模式及其特征和优缺点。研究发现,不管是市场主导型产融模式,还是银行主导型产融模式,抑或是政府主导型产融模式,都有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必要条件,在选择一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模式时,要充分考虑本国经济发展情况和承担本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载体的企业发展状况及所处环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钟红   陆香怡  
数字金融正在全球快速发展,成为各国金融竞争的关键领域。为了全面准确地刻画各国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提高我国数字金融竞争力,本文从数字金融基础、数字金融治理、数字金融服务三个维度构建数字金融发展指标体系,系统评估2018—2022年全球60个主要经济体的数字金融发展状况。研究发现:不同经济体数字金融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北美、东亚、欧洲地区发展水平较高,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和发达经济体的平均水平较高。美国、英国、韩国和中国是数字金融发展指数排名前四位的国家,四者在细分领域拥有不同的竞争优势。我国在数字金融基础和数字金融服务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数字金融的耦合协调水平较低,在数字金融治理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结合测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本文为我国数字金融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子荣  张梓润  
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全面度量金融体系发展程度尤为重要。本文从规模、活力、效率、稳定性、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五个维度,将金融体系整体的发展程度指数化,并利用跨国样本实证检验该指数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越发达的经济体,其金融发展指数越高,但金融体系具有多层次性与复杂性特征,各经济体金融体系的发展各有其侧重点与比较优势。各经济体政策制定者在制定金融发展战略过程中,应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阶段构建多层次、综合发展的金融体系,以保障金融体系的融资供给与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相匹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陶立祥  沈俊  刘元林  
#N/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