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62)
- 2023(14815)
- 2022(12226)
- 2021(11309)
- 2020(9127)
- 2019(20492)
- 2018(19892)
- 2017(37484)
- 2016(19849)
- 2015(21988)
- 2014(21507)
- 2013(21030)
- 2012(19828)
- 2011(17970)
- 2010(18939)
- 2009(17556)
- 2008(16739)
- 2007(15497)
- 2006(14249)
- 2005(13156)
- 学科
- 济(76726)
- 经济(76646)
- 业(62213)
- 管理(60900)
- 企(51089)
- 企业(51089)
- 中国(32814)
- 融(27899)
- 金融(27898)
- 银(26928)
- 银行(26904)
- 行(26165)
- 农(25191)
- 地方(24585)
- 方法(21913)
- 业经(21539)
- 技术(21194)
- 财(21014)
- 制(19837)
- 数学(17687)
- 数学方法(17391)
- 农业(17345)
- 理论(14917)
- 贸(14896)
- 贸易(14876)
- 策(14490)
- 易(14406)
- 技术管理(13783)
- 学(13581)
- 发(13064)
- 机构
- 学院(274072)
- 大学(268108)
- 济(113114)
- 经济(110399)
- 管理(103159)
- 研究(96802)
- 理学(85792)
- 理学院(84837)
- 管理学(83577)
- 管理学院(83032)
- 中国(81043)
- 京(57678)
- 财(56024)
- 科学(55632)
- 所(48275)
- 中心(46256)
- 江(45765)
- 研究所(42843)
- 农(42732)
- 财经(41761)
- 范(38143)
- 师范(37798)
- 经(37638)
- 北京(37575)
- 州(37374)
- 业大(35401)
- 院(35043)
- 经济学(33621)
- 农业(32585)
- 技术(31773)
- 基金
- 项目(170579)
- 科学(134776)
- 研究(133260)
- 基金(118713)
- 家(102016)
- 国家(101011)
- 科学基金(86906)
- 社会(83075)
- 社会科(78819)
- 社会科学(78800)
- 省(70489)
- 基金项目(61424)
- 教育(61082)
- 划(58009)
- 编号(55979)
- 自然(52443)
- 自然科(51287)
- 自然科学(51270)
- 自然科学基金(50344)
- 资助(47375)
- 成果(47352)
- 发(42991)
- 创(41331)
- 课题(40841)
- 重点(38928)
- 创新(37711)
- 部(36243)
- 发展(34999)
- 展(34398)
- 项目编号(34250)
- 期刊
- 济(139485)
- 经济(139485)
- 研究(91094)
- 中国(70636)
- 融(45270)
- 金融(45270)
- 管理(44189)
- 财(43010)
- 教育(42248)
- 农(41703)
- 科学(35559)
- 学报(35378)
- 大学(28010)
- 农业(27631)
- 技术(27223)
- 学学(25769)
- 业经(24337)
- 经济研究(21720)
- 财经(20663)
- 经(17901)
- 问题(16742)
- 科技(15935)
- 坛(15444)
- 论坛(15444)
- 业(15416)
- 图书(15079)
- 技术经济(14194)
- 贸(14131)
- 国际(13300)
- 现代(13274)
共检索到456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忠
早在2016年我负责筹建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时候,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提出,让我们(我和时任数字货币研究所筹备组组长姚前)尝试利用区块链技术创建数字票据交易平台。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就具体实施方案向他汇报。在现场,周行长提出了很多观点,包括区块链适合在票据、应收账款、跨境支付等领域发挥作用,不要迷信金融科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捷,陈皓
本文讨论金融基础设施在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通过一个动态均衡模型,证明了金融基础设施的创新对于促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以及金融结构变迁所起的关键性作用。这一理论模型导出的结论对于中国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有着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金融基础设施 经济发展 动态均衡分析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伟 张烨宁
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宗旨的政策性金融,在实现绿色发展战略中具有特殊的功能作用。阐述政策性金融通过影响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而作用于绿色发展的机理机制,并利用2008—202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数据构建面板传递和门限效应模型,对此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政策性金融能够提升环境基础设施的供给水平,以此对绿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该影响在不同区域和不同金融科技水平下的表现不同。当前政策性金融尚未与政府财政及商业性金融形成合力,共同强化环境基础设施供给。由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点,政策性金融对绿色发展的积极影响存在减速门限效应。因此,政策性金融应继续提升服务质量,积极与财政、商业性金融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支持环境基础设施供给,进而有效推动绿色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邹传伟
国际清算银行2019年年报提出,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服务创新,体现为新的商业模式、应用、流程和产品,并重点分析了技术对支付、货币管理、保险和借贷等的影响。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不考虑金融科技的具体形态,金融科技要健康发展,需要哪些基础设施?我认为金融科技需要的基础设施有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贻芳 白云翔
科学研究对仪器设备的依赖是逐步发展的。从放大镜、显微镜等简单扩展人的观察能力的小仪器到电子显微镜等大型仪器设备,一直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道路,世界科技强国都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放在科技发展战略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时代,我国经济实力已逐渐与发达国家相比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必然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如何聚焦重大科学前沿做出重大发现,如何对我国的科技和其它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如何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成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引擎,都是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介绍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设施在重大科学突破、多学科发展、人才队伍培养、产业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深远影响,针对设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对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设施发展战略提出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程炼
2019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统筹监管金融基础设施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了对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要求,使得我国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再次成为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焦点。《工作方案》深刻地反映了现代金融体系中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地位,也敏锐地指出了在金融科技兴起,金融市场面临范式变化的背景下金融基础设施发展与监管的基本方向,需要加以认真的思考与领会。
关键词:
金融基础设施 金融运行 中国人民银行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金雪军,方好,陈骥
Infrastructure financing becomes a challenge to most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ir municipal construction. The paper brings forward ways that raise fund through capital market and designs proper derivativ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future cash flow mode of the underlying infrastructure.
关键词:
基础设施 融资 资本市场 金融创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钱小安
我国金融运行出现民营企业资金稀缺与民间资金相对过剩并存的矛盾 ,其结果不仅阻碍了民营经济发展 ,堵塞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而且造成民间金融风险累积。为了疏导民营企业与民间资金之间的联系 ,进一步完善金融基础设施 ,需要积极推进金融民营化发展发展我国民营金融存在利率管制、规模经济、业务同质、监管乏力等因素约束 ,为此 ,要循序渐进实施金融民营化战略 ,合理制定民营金融准入规则 ,优化民营金融政策环境 ,使金融民营化与商业化、股份化改革相结合 ,夯实现有金融基础设施 ,努力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金融民营化 金融基础设施 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峰 耿欣
区块链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可追溯的特征,使其在重塑信用形成机制、降低交易成本、弥补金融功能不足方面具有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重塑金融基础设施。同时,区块链互联网金融作为一项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技术,其体系完善程度不足,技术要求高等难点仍需解决与克服。
关键词:
区块链 金融基础设施 信用 交易成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涛 刘鑫 李长银
文章首先讨论了各国金融基础设施监管架构和市场架构发展趋势中表现出的共性与优点,其次讨论了未来发展可能存在的挑战,并进一步分析我国金融基础设施的现状与挑战,并结合国际经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基础设施 监管架构 市场架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崔瑜
金融基础设施作为提供各类金融服务的主要媒介,在服务经济、改善民生、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民银行履行各项职能不可或缺的根基。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一直高度重视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运用电子信息、
关键词:
电子结算 贸易投资便利化 银行卡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建 李思慧
本文应用知识生产模型,区分了研发经费来源,实证分析了研发经费对国家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对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两类研发经费来源进行了深入分析。结论认为:研发经费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提升作用;银行贷款效果受到制约,未能显著促进创新;风险投资能够带动政府资金和企业资金进入新技术研发领域,形成创新合力,从而显著提升创新能力。实证研究结论为拓宽创新融资渠道,优化科技投入资源配置,创新科技金融政策引导机制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研发经费 银行贷款 风险投资 科技金融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周月秋
绿色金融满足了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结构转型的需要,但中国绿色金融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分析了制约绿色金融发展的多重因素,认为应以改善金融基础设施为抓手促进绿色金融发展,建议统一绿色金融产品界定的相关标准,鼓励各类机构开发绿色金融相适应的绿色评级产品,完善与绿色金融相适应的信息披露制度,并加强国内外机构在绿色金融方面的合作与宣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梁田 杨志萍 史继强
为探索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战略规划的效用,通过分析国外科技基础设施战略规划在编制目的、范围和过程方面所表现出的特点与不足之处,对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战略规划的制定提出思考和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晓春 施卓宏 周燕
建立全国范围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利用市场机制实现碳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以最经济的方式推进节能减排,是我国碳金融公共政策创新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